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寂寂无名到闪耀乒坛-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再厉,向他们学习,争取明年也能去区城!”
  王利材往座位上一看,常晴脸上没什么表情,反而是其他学生,都期待着名单公布,紧张而激动。
  他咳嗽一声,收回目光,只觉得最近几个月对常晴的讨好实在是浪费精力,早知道是这个结果……常晴虽然成绩好,但那是赵民的功劳,和他体育没半点关系。
  “现在公布名单,篮球项目,周强,乒乓球项目,”
  王利材顿了顿,道,“刘耀。”
  “刘耀?怎么会是刘耀?”
  “那天和教练打球的不是常晴吗?”
  教室里立刻讨论声骤起。
  王利材拍了拍讲台,“安静!有的同学,平时不注意班级团结,不仅不谦虚,还对老师缺乏基本的尊敬和礼貌,像是周强和刘耀同学,就是品学兼优的典型!”
  “他们,啊,不仅体育成绩好,品格也好,大家鼓掌,尤其是一部分问题很大的同学,要向他们学习!”
  稀稀拉拉的掌声。
  **
  一个月前,区城体校。
  陈国鸣的门被人推开,进来的是俞近识,上次考察结束后,俞近识就回省城了,这是陈国鸣是知道的,但没想到俞近识会回区城来找他。
  “怎么样,新的工作还习惯吧?”
  陈国鸣放下手里的资料,问他。
  俞近识开门见山,“我来找你要个人。”
  “你才回省城几个月,就来要人?那你等会,我去叫他们把入学两年到四年的学生叫过来,不过半年前省队的人才来过,好苗子都挑走了,你……”
  “不用,”俞近识说,“我要一个新生。”
  这回陈国鸣惊讶了,“今年的新生还没进校,名单刚刚分发到各乡镇去,你这是——?”
  随后,他反应过来,“常晴?”
  他知道俞近识是惦记着那孩子,他又何尝不是?
  但事实如此,他不是最后拍板的人,只能叹气道,“名单已经送下去了,今年的新生没有常晴。”
  当时他拿到名单后也很惊讶,刘耀那孩子虽然确实是可以培养,但比起来,显然常晴是落镇,不,或者说,是区城今年这一批里最有潜力的苗子。
  俞近识没说话,但已经把离谱两个字写在了脸上。
  陈国鸣继续道,“我知道,看到名单的时候我也去问过。”
  招生办的人说,“谁知道呢,学乒乓球的,全国上下哪里缺过人?但能叫得出名字,被人记着的也就那么几个拔尖的,我听说这孩子文化课不错,以后说不定可以考大学,而且人家一女孩儿,也可能不想孩子以后从事体育吧。”
  陈国鸣说,“不是咱们想要就能招来的,还得看人家愿不愿意,得依照着上面的安排来,算着这一学年的招生名额……”
  他见俞近识的脸色不算好,补充道,“要不,我明年再去争取一下?”
  “不用。”
  俞近识推门走了,没什么表情,但陈国鸣感受的出来,他有点生气。
  **
  一个月后,体校已经和家长联系好,该走的流程也差不多了,学校这才公布最后的名单,王利材站在讲台上,送走了校长,这就是他的“舞台”。
  “能进体校可不是一般的人,如果足够优秀,两三年后被选入省队,就能参加各种大型比赛,以后走到哪,你的名字都能成为落镇的骄傲,更别提进入国家队,以后有机会为国争光,出现在电视机上!”
  当然,如果表现不好,进不了省队,就会被退回来,读普通中学,不是谁都能有那个潜力往上走的,进了体校,只是一个开始。
  王利材就怕常晴闹,不过她一直没动作,这倒是听话,宋家还是有那么点关系,他也认识几个同学……这事,解决的皆大欢喜。
  刘耀和周强站在黑板旁边,接受着其他孩子羡慕的目光,刘耀更是得意,看向常晴的目光充满了挑衅。
  王利材还在讲台上凯凯而谈,门口却传来一句话。
  “打断一下,我找常晴。”
  “你是……?”王利材觉得这人有些眼熟。
  “省队乒乓教练俞近识,”
  高瘦的男人站在门口说,“常晴已被录取为省队队员,我来通知她。”


第4章 国球无双4   小镇天才
  体校是什么?谁他妈还有心情关心区城体校招了两人的事?
  常晴进的,是省队啊!
  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事,别说这群孩子,就连王立材都没听说过有哪个孩子进省队,可以直接跳过体校、市队,跳过训练和比赛!
  常晴做了什么?!
  她就和区城体校的陈教练打了一场球而已!
  想进省队的孩子,全省每年报名的,没有五千也有三千。只要能进省队,不仅是能吃上全国最好的伙食,未来的工作和前途更是不用自己发愁。
  进省队,进国家队——比考清华北大还难!
  在他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俞近识已经把人从教室带走去办手续了。
  校长知道这消息,脸上都要笑出花来,他可不管这么多,说实话,当初给常晴背处分,他就不是很乐意,常晴这孩子成绩好,将来进区城重点不是问题,但谁知道宋翠菊那么能闹腾,为了安抚她才这么做。
  对于之前他撤销处分的事情,宋翠菊还很有意见,这下好了,常晴身上的成绩摆在那里,那已经不是一家人的事情,而是整个落镇的脸面。
  这么多年来,落镇从没培养出一个省队的人才来,她宋翠菊要是不服气,再来闹,那就是没有集体荣誉感,没有合格的思想觉悟!
  常晴能进省队,不仅是校长成绩好看,镇上也能沾上一份光。有本事,让宋翠菊去镇上,去县政府,去省城闹啊!
  十里八乡谁不知道宋翠菊那儿面子比天大?这么要面子一个人,如今却是想不消停都难!
  校长是能理解宋翠菊的心理的,常晴是她丈夫前妻的女儿,他们家见人就喜欢说自己家儿子有多好,将来必然会光宗耀祖,结果人家常晴先一步“光宗耀祖”了,她能不酸吗?
  **
  俞近识不是个喜怒于色的人,但不代表他观察力差。
  从冬天到春天,常晴都穿着同一件薄薄的外套,课桌里还塞着那把烂拍子。
  虽然是初春,但天气还是冷的,倒春寒反而让温度低下来。
  等手续的时间,他在操场旁边的台阶上随便坐下来,和常晴闲聊。
  俞近识问,“如果今天我没来,你怎么办?”
  考试,毕业,选一个普通的学校上学,或许在落镇,或许好点能去区城,来年了,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去考体校。
  ——这是他可以预想到的,换作别人,除了打算外,还会带一点怨气。
  但是常晴想了想,却说,“买一张去区城的车票,去体校,挑战那儿的所有乒乓球手。”
  她不会质疑名单和结果,如果她没有被选上,那就是考察的球没有打好,没让教练看到她的所有实力,而她会证明自己的能力。
  ——挑战体校的每一个球手,这想法让俞近识难得笑了一声,
  “他们为什么要和你打?被拒绝怎么办,再灰溜溜回来?”
  常晴说,“任何一个以职业乒乓为自己人生目标的人,都不会拒绝一个12岁小姑娘的比赛要求,我想,这个问题更应该是——他们为什么不和我打?”
  “如果输球呢?”
  “但凡有这种可能,我就不会去买车票。”
  车票也是很贵的,经不起浪费,她不会做没把握的事。
  别人说这种话,听起来是有些自大,但从她口中说出来,那语气却让俞近识觉得,她不是在盲目自信,而是在陈述一种事实。
  “你怎么知道他们什么水平,你又没和他们打过。”
  “我和陈教练打过。”
  俞近识第二次笑了,他和陈国鸣不一样,陈国鸣高兴时,笑声浑厚低沉,而俞近识只会轻轻笑一声,便收起来。
  他站起身,在进去拿资料之前,把身上的外套取下来,扔在她身上,“披上,不用还了,春天也容易感冒。”
  俞近识说,“而从今天起,你没有时间去生病。”
  **
  常晴离开落镇的时候,天气已经开始变暖,自从她进了省队的消息传开,不仅镇口拉了红幅,放了鞭炮,还有镇领导来他们家慰问,常晴为落镇争了面子,将来更是前途不可限量,只要能拿一两个冠军,以后这小地方都能沾着她光出名!
  鉴于常家的家庭情况,镇上发了十块钱的补贴和奖金,感谢常晓雷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
  他补一双鞋子赚五分钱,十块钱,常晓雷得补两百双鞋子。就算是刘贾,也得上三四个月班才能赚到。
  和常晴一起坐专车走的,还有刘耀和周强,后者是去区城,而常晴是去区城转车,再去省城。
  落镇的孩子们来送,是好奇想看看城里来的人,城里来的车是什么模样,有没有比他们多一只眼睛。
  赵民还有些舍不得常晴,“你成绩不错,就算是去了省城,平日里也要多学习,多看书,知道吗?知识就是力量,无论你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别忘了学习。”
  他还想着,常晴好好读书,以后说不定能考上大学,没想到她会选择另一条道路,但这条路也是前途光明,他为这个孩子感到骄傲。
  赵民送了她一盒铅笔,常晓雷则从怀里拿出一个完整崭新的木球拍,“家里虽然没多少钱,但是该有的,你也不能少,等以后舅舅赚到钱了,再给你买更好的。”
  常晴知道,镇上给的补助常晓雷一分没花,都存在铁盒里。这一个球拍一块二毛,是他这一两年,拄着,拖着唯一的一条腿,提着工具盒到各处乡里找生意挣来的。
  本来钱还不太够,但他咬咬牙还是买了,托人从区城带来的,是怕常晴去外面没好拍子用,影响打球,或者,会被别人笑话。
  常晓雷不知道,如果去区城,用的拍子还真不一定有他买的这个好,但她要去的是省队,不会少好拍子用。
  常晴收下了拍子,用力抱了一下有些佝偻的舅舅,什么也没说。
  镇长让人点了鞭炮,来看热闹的镇民也不少,孩子们堵着耳朵被吓到一边,上车之前,宋翠菊给刘耀包里塞了不少钱。
  有人在旁边喊,“刘贾,厉害啊,刘家两个娃,一个比一个有出息!”
  刘耀是有出息没错,但刘贾没想到常晴也能这么给自己长脸,刘家祖辈都是农民,到了他是个厨子,都没什么文化,哪出过这么好的苗子!现在的人见他就夸,说常晴以后是国家的栋梁,国家的人才。
  想到这儿,刘贾也萌生了一个念头,想着要不要把宋翠菊煮的鸡蛋拿一个过去给常晴,缓和缓和关系?毕竟是亲父女嘛……
  他手从一包鸡蛋拿出一个蛋,脚下往常晴那儿走了不过三步,就被眼尖的宋翠菊抓了个正着。
  她可是人精,刘贾一吸鼻子,她就知道他要放屁!现在是分鸡蛋,以后是不是要分家产?刘耀是进了体校不错,但根本没人关心这事儿,婆婆还在家里阴阳怪气,说常晴如何如何,早知道当初就不该把孩子扔给常家养一类的话。
  她宋翠菊受了气,正没地方使!刘贾这是撞上来了。
  “就那个野丫头,也配和我儿子相提并论?能进省队,不知道塞了多少礼呢!”
  她恶狠狠瞪了眼刚才说话的镇民,一把把刘贾拉了回来。
  看热闹的人觉得好笑,“的确不能和你儿子一起说,毕竟你儿子只是进了体校,还得奋斗两三年才能到人家的水平呢!就常家那家徒四壁的环境,能有钱送礼,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宋翠菊找不到话反驳,只能转身骂丈夫,“你还想去舔着这丫头?你看人家想搭理你吗?咱们先说清楚,你这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明年就要把常晓雨的牌位请回家来了?”
  “有什么话咱们回家去说不行?”刘贾脸上青白交加,别说普通邻居,这还有领导在场,这么多人,他还要不要脸了。
  的确,这事不仅对刘家是个冲击,其他人也没想到——按常理来说,进了城里的体校,表现好的,先得打几年的比赛,还得被省队的教练能看中,才能进省队,这样一来,即便是顺利,至少都十六七岁了。
  惯例如此,但录取的决定权掌握在教练手里。
  常晴才十二岁,不仅是镇上轰动了,就连当地的报纸也用了头版报道——“最年轻的省队成员”“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天才”!
  常晴不知道这个流程,但陈国鸣知道,俞近识走这一步担着的压力和风险有多大,他先斩后奏,万一人家女孩家里不同意呢?万一带不出成绩,他怎么和上面交代?
  不过,这么一往无前不留退路,还真是他的性格能做出来的事。
  来接人的是面包车,乡下的路况不算好,一路颠簸。周强打篮球,个子高,十二岁就长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