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阿梨-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延本还笑着,看着他动作就拉下脸,一把将酒杯抢过来,不满道,“这我们阿梨的,你要是想喝就自己去厨房取。”

    胡安和眼睛一瞪,拍着桌子骂,“薛延啊薛延,抠死你算了!”

    薛延凉凉道,“这和抠有什么关系。” 奇_书_网 _w_w_w_。_q i_s_u_w_a_n_g_。_c_o_m 

    胡安和噎了一下,又道,“我是客人,哪有要客人亲自动手的道理!”

    薛延垂着眼睛给阿梨剥鱼,看也不看他,“客人,谁求着你来的吗?”

    “……”胡安和翻了个白眼,到了最后还是自己去取了碗筷,吃了小半锅的饭,吃饱喝足,临走时又打包了两个红烧蹄膀。

    薛延看着他晃晃悠悠的嘚瑟样子,差点一脚踹过去,阿梨笑着拉住他,“大过年的,别动粗,咱又不差那点吃的。”

    胡安和摸着肚子打了个嗝,很高兴道,“你看看我们小梨花,多体贴,多可爱,薛延你不要总是那样粗鲁。”

    薛延被他气得脑子疼,随手抓了本书丢过去,砸到胡安和脚边。胡安和捡起来看看,瞧着里头内容不错,干脆连书也塞进怀里,一并带走了。

    阿梨和冯氏看得直笑,薛延揉着额角,恨恨地骂,“这狗东西!”

    年夜饭吃过后时间还早,外头爆竹声一响接着一响,热闹得很,薛延带着阿梨出去逛。夜里风凉,冯氏把压箱底的厚棉靴给找出来,非要阿梨穿上,黑黢黢的面料,瞧着肥大臃肿,像条小船。靴子是纯棉做的,还没被穿过,踩上去毛茸茸软乎乎,鞋底也厚,阿梨本来只到薛延肩膀处,穿上后快至他下巴。

    薛延看着有趣,捏捏她耳垂,笑道,“你跳一下。”

    阿梨眨眨眼,真的跳了一下,鞋子落地后嘭的一声,地动山摇。冯氏站在她身后,被吓了一跳,缓过神后不由笑出声。

    薛延也笑,伸手掐着她腰往上提,嘴里道,“我来抱抱重不重。”

    阿梨仰着脸看他,胳膊环在薛延颈上,小声说,“不重。”

    薛延“唔”了声,“可是我都抱不起来你了。”

    阿梨低头看,见他的手松松垮垮放在她腰上,根本没使劲的样子,瞪着眼睛道,“不是的,你都没用力。”

    薛延问,“用力什么?”

    阿梨被问得莫名其妙,但还是道,“你都没用力抱我。”

    薛延一脸狡黠,低头快速啄吻下她的眼皮儿,随后一把将她横着抱起,不顾阿梨惊叫,用肩膀抵开门帘走出去,笑着道,“这可是你求我的,到时候胳膊酸了,可别怪我不放你下来。”

    阿梨这才反应过来薛延是在诓她,她磨磨牙齿,轻轻咬了下薛延的下巴。

    薛延“嘶”了声,使力将她又往上颠了颠,引得阿梨惊呼,然后小跑着出了院门。

    冯氏靠在门口看着他们背影,不放心地叮嘱,“你们慢点!”

    天上月亮只有小小的一线,光芒微弱,院里的雪被红灯笼映得喜庆,上面布满凌乱的脚印,冯氏摇头道,“这两个孩子……”说完,笑着叹了口气,转身进了屋子。

    薛延带着阿梨去了城西的小河边,小河早就被冻住,上面雪花皑皑,入目尽是银白,一架小石桥连通两岸,这才能分得清哪是地面,哪是河水。

    上游处的雪被来玩耍的小孩子给踩实了,不再是蓬松的样子,踩上去像是冰一样,用上巧劲能一下溜出好远。薛延从小长在北方,小时候总是背着大人出去玩,这方面是把好手。他牵着阿梨的手,非要带着她试一试,阿梨害怕,不敢玩,蹲在地上不肯动。

    薛延吓唬她,在她手心写,“你要是不听话,我就把你丢在这里。”

    阿梨脸埋在膝盖间,闷闷道,“随便你,我又不是找不到回家的路。”

    薛延嘿了声,又写,“那我就吃了你的蠢兔子。”

    阿梨终于抬脸,眼睛睁的圆溜溜的,小声说,“我要告诉阿嬷,你说她絮絮念。”

    薛延气结,看着她莹润脸庞,忍不住抓了点雪抹上去。阿梨被冰得一颤,抬起手背将脸上雪粒抹去,又瞧见薛延一脸得逞坏笑,咬咬唇,趁他不注意推了他一把。薛延正得意着,没注意脚下,被阿梨一推,失了平衡一下摔在地上,仰脸躺着,半晌没缓过味来。

    他不敢相信,一直温温柔柔很听话的阿梨竟然暗中害他。

    阿梨蹭到薛延身边去,小声嘀咕了句,“让你欺负我!”随后也不管他了,拍拍衣摆站起来,转身就往下游走。

    薛延咽了口唾沫,鲤鱼打挺坐起来,又揉揉沾满雪花的头发,腆着脸追上去,从身后抱住她,“媳妇儿你等等我呀。”

    阿梨听不见他说什么,但仍旧是笑了,双手握着他的,轻轻呵了口热气,又搓一搓。

    薛延眯着眼笑,脸颊与她相贴,亲昵蹭着。

    这么黏在一起走了一会,阿梨嫌他重,快走几步将他给甩开了,薛延无辜跟在后面,盯着她的背影。这里还没人来过,雪仍旧是新的,蓬松绵软,踩上去咯吱作响,成一个深深的脚印。薛延起了玩心,低头去踩阿梨脚印,这样一来,两人走过,脚印就只有一排。

    阿梨在前面等了很久,一直不见他追上来,好奇地回头看,正对上薛延偷偷瞟来的视线。

    阿梨愣了瞬,倏忽笑了,薛延摸摸鼻子,也跟着笑。雪色天地间,就只有他们二人,薛延看着阿梨弯起的眼睛,恍然觉得,风似乎都变得温柔了。

    正月初五之前不开张,除夕夜里又几乎一夜未睡,第二日早上时候,薛延眼睛都睁不开,缩在被里窝着。他不愿意起,也不让阿梨起,拽着人家手腕不松开,逼着阿梨和他一起懒。

    冯氏也不管他们,她和赵大娘约好了要去集市逛,一大早就出了门,家里就只剩下他们俩。

    直到日上三竿,薛延饿得实在受不了了,坐起来揉了揉肚子。

    阿梨侧卧着看他,问,“我给你做点吃的?”

    薛延说,“我想吃煎饺。”

    阿梨笑着,也坐起来穿衣裳,点头道,“行。”

    薛延舔舔嘴唇,看着她道,“咱们吃完饭也上街去罢。”

    阿梨歪头,“咱家还缺什么东西没买吗?”

    “不缺。”薛延正色道,“但我想再给你买个红色的小石头。”

    第62章 章六十二

    到底是大年初一; 昨个守了一晚的岁; 大多数人都累得不行,现在仍在家里补眠,街上行人不多; 商户的门也紧紧闭着; 只有大红灯笼悬在门口,随着风晃来晃去。

    小孩子精神头总是很足; 三三两两溜出来; 在街上疯跑疯闹,或者穿着新鞋子兴高采烈地跳皮筋。

    薛延和阿梨绕着街走了一圈也没见着那日卖鸡血石的小贩; 干脆也不找了,到街角买了两个烤红薯,缩到房檐底下剥着吃。风裹挟着雪花吹得冷,阿梨戴着厚厚围巾; 但脸颊还是被冻得发红,她坐在台阶上; 两手捧着红薯,小心翼翼地剥皮儿。

    蜂蜜烤红薯,撕掉焦软的皮后,会有橙黄色的糖浆缓缓溜下来,闻着便就觉得甜滋滋。

    阿梨嗅了嗅; 一脸满足,撅着唇咬了一小口。

    薛延在一旁看得直乐,也不吃了; 就托着下巴盯着她瞧。

    阿梨专心致志地撕皮儿,也不知道手里的东西正被人觊觎着,指尖上黏黏腻腻的沾了糖汁,她轻轻吮一下,甜的眯起眼。眼瞧着最后一点就要被剥好,整个焦黄的红薯露出来,就可以吃了,阿梨往上吹了口气,正准备咬,旁边忽的多出一只讨人嫌的大手,一把将油纸包抢过去,不由分说就吞了一半。

    阿梨愣怔地看着空空的手心,好半晌才缓过神来,偏头去看薛延。

    他捧着剩余的一小点红薯,正准备吃,嘴唇边上还留着一点残渍,眼睛亮亮的,像只贪吃的黄鼠狼。

    阿梨瞬间就炸了毛,伸手去抢,“你快还我!”

    薛延留出一只手把她圈在臂弯底下,另一只手忙活着,三塞两塞把最后一点也给吞了。阿梨眼睁睁看着他把东西吃得一干二净,什么也没给她剩,气的眼圈都红了,她抿抿唇,狠狠搡了薛延一把,退到一边不说话了。

    薛延意犹未尽地舔舔唇,捧着自己还没动的那个红薯,刚想转头去哄她,就瞧见阿梨委屈的样子。她穿着一身胭脂色的袄子,半张脸都藏在围巾下,抱着膝盖扭头不理人,薛延看着她耳朵上一晃一晃的耳坠子,有点慌神,赶紧站起来绕到她面前蹲下,试探唤了声,“阿梨?”

    阿梨瞥他一眼,没应声。

    她一向都是好脾气,再怎么样都是和和气气的,从来没有这样闷着头不说话的时候,薛延心里咯噔一声,知道自己闯祸了。

    他伸手扯扯阿梨的袖子,好不容易哄得她抬头,赶紧道,“阿梨,我错了。”

    阿梨声音闷闷的,半晌憋出一句,“我好不容易剥出来的……”

    没等她说完,薛延马上举手保证,“我发誓,我以后再也不抢你东西吃了。”

    阿梨仍旧不太高兴,努努唇道,“那我的烤红薯怎么办?”

    薛延把自己剩下的那个拿出来,塞到她怀里,“还有呢,吃这个。”说完,薛延又急急忙忙拿回来,“我给你剥。”

    闻言,阿梨总算有些笑模样,薛延心底大石落地,松了口气。

    现在未时刚至,太阳挂在正当空,半遮半掩躲在云层后头,光亮并不刺眼。阿梨无事做,左右瞧瞧,本漫无目的,却忽然看着一个熟悉的身影,她稍挺直了些腰,仔细去瞧,终于确定,赶紧推了推薛延道,“那个人来了。”

    “什么人?”薛延把剥好的瓤喂进她嘴里,转头去看,眉梢猛地一跳,“嘿,还真是他。”

    阿梨问,“咱们过去瞧瞧?”

    薛延应了声,站起身拉着阿梨的手往那边走。

    从大理倒卖鸡血石的小贩又来了,但这次却没卖鸡血石,卖的是玉梳子。

    他吆喝起来是真的有一套,街上本来没几个人,被他那么一喊,竟然全都聚过去了,密密麻麻围成一大圈。薛延到的晚了,前排已经没地方,他把阿梨圈在怀里,站在一旁的台阶上看。

    小贩说得一口流利的官话,字正腔圆,虽然离得远了点,但阿梨连蒙带猜还是能看清楚他在说什么。

    “走过路过瞧一瞧看一看,正宗的蓝田玉梳,来自秦岭北麓,若不是玉矿上个月塌了,压死好多人,掌柜的带着伙计都跑路了,没人给我们结工钱了,这样便宜的玉梳可是买不到的!三两银子一把,您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只要三两银子,上好的蓝田玉梳就能带回家,媳妇开心,闺女高兴,老娘也夸你会当家!”

    薛延“啧”了声,嘀咕道,“这人在那胡说八道点什么呢。”

    人群中,有人认出他来,扬声问道,“你不是前段时间卖鸡血石的那个吗?”

    小贩笑容满面,面不改色回到,“那是我弟弟,他住大理,我住蓝田,前段时间天灾人祸,我们兄弟就都往北逃难来了!”说完,他又强调,“您放心,我们摆地摊的也讲诚信,人之初性本善,骗人的买卖咱不干,玉都是好玉,梳子也都是好梳子,不信您自个摸摸瞧瞧,入手冰凉滑腻,都是上品啊!”

    小地方的老百姓没见过什么好东西,也辨别不出真假,且大多都没读过多少书,存着点贪小便宜的心思,被他三句两句给说得心动,有人便问,“三两是不是太贵了?我们一个月也就赚三钱银子,你能不能给便宜点。”

    小贩摆摆手道,“十年八年用不坏,还能传给下一代,玉质能做传家宝,家家户户少不了,三两银子您不亏,除了我这儿没地找。”

    周围人都被他那张口就来的打油诗给唬得一愣一愣的,但也都信以为真。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窃窃私语着,都在讨论这把三两的玉梳子被当做传家宝的可能性。

    正当此时,有个人大声喊了句,“三两银子买一块好玉,这钱花得值,不买的才是傻子!我买两对!”

    两对,那就是四个,十二两啊,所有人面面相觑。

    小贩眉开眼笑,大喝了声,“好!这位公子有眼光,有胆识!馄饨馅饼饺子好吃,高山流水知音难觅,看在这份缘分上,我将零头给你抹去,就算你十两银子!”

    此话一出,原本观望着的人也都骚动起来,争先恐后地往上递钱。有的出门没带那么多银子,赶紧往家跑去取钱,生怕错过了这等美事。不到两刻钟功夫,小贩就已经卖出去了十几把梳子,原本过得紧巴巴连件新衣裳都不舍得买的老百姓,被这么一忽悠,将家底都掏出来了,就为了买这个传家宝。

    薛延抱着阿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