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薛宝钗戳到了痛处,薛姨妈不禁掩面而泣,她回想起她这一辈子,好似就是从嫁人开始,便再也比不得谁了!
“我在家时,上有你曾祖母宠爱着,下有你大舅舅宠着。不管是你姨妈还是你二舅舅,都只有羡慕我的份儿!
我那时候就想着啊,哪怕只是家中庶女。可我一个人就能轻松压过嫡子嫡女,满京城也只有我有这样的殊荣。”
薛宝钗还是第一次知道她母亲原来是王家庶出的女儿呢,也难怪她们姐妹一个嫁入国公府,而另一个只能嫁给商户。
过了好一会儿,薛姨妈才继续说道:“薛家虽然是从你曾祖父那一辈开始发家。可自从你祖父开始,家里除了领着皇商的一房,其余的族人也都是读书人,咱家里也不是没有做官的人,只是大多是七品六品,上五品的都少,王家跟贾家都看不上罢了。所以我当时虽然嫁的是你父亲,但家里也觉得薛家也算得上耕读之家,也不算嫁给了商户。”
这些薛宝钗都知道,要不然她报名参加小选的时候,也不会打著书香世家的旗号。
薛姨妈自己渐渐平静了下来,她苦笑着看着不拘长相还是才华都一点不逊色于迎春的女儿,京城里谁都知道迎春嫁了个好人家,年纪轻轻便是翰林院的庶吉士,将来保不齐又是一个首辅呢。
“我什么也不求了,只求你跟你哥哥能有个好姻缘,日后我也好去地下见你父亲!”
薛姨妈想得好,薛蟠还好说,他是男子。如今也有官职品级在身上,家里又有钱,看在王家的面子上,怎么也能说一个小官之女。
可薛宝钗就麻烦了,她花期已过,便是有好人家,也轮不到她了。
“你舅母那个人十分记仇,我未出嫁的时候跟她有过冲突,她便记到了现在,我去找你姨妈,她是个心软的,只要我身段放低一点,她还能给你说一个好婆家!”
薛姨妈心里有了奔头,精神就好了许多,这病也好得快,重阳节过后还能去贾家参加黛玉准备的螃蟹宴。
若说重阳节宴是黛玉向自家人展示自己的本事,那么这螃蟹宴则是向外头的亲戚们展示自己的才干。
薛宝钗看着眼前一整只的蒸螃蟹,又看看丫头们拿上来的精致蟹八件,心里暗自咋舌的同时,也不禁想起了自己主办过的一次螃蟹宴,跟今日相比起来,她还真只能承认自己比不得黛玉。
螃蟹主要就是吃个新鲜,但因为螃蟹性寒,不拘老人孩子,便是年轻女人们也不好多吃。
因此黛玉还安排了不少其他菜式,都是以鲜甜为主,并不会喧宾夺主。
最后收尾的是一碗蟹黄泡饭,说是泡饭,其实跟米粥也差不多了,贾母吃着十分顺口,还多添了一碗,看的王熙凤也忍不住赞两句,史氏跟薛姨妈也都跟着说黛玉蕙质兰心,王晴此时倒是不好说话了,只管矜持地笑着代替黛玉接下这些称赞。
黛玉的螃蟹宴十分成功,薛姨妈趁着王晴心情好的时候,凑过去悄声说起了薛宝钗的婚事。
“姐姐,你也可怜可怜你那侄女儿,宝钗可比迎春还大一岁,眼下迎春都要考虑生孩子了,她却没有任何音讯!”
王晴心说你当初一点不着急,非要把人留在家里替儿子管家,眼下儿子出息了,你就开始嫌弃因此而耽误了婚事的亲女儿了?!
不过,她对薛宝钗没什么不好的看法,甚至因为她这几年的遭遇而颇为可怜她,便出言道:
“那你自己有什么章程没有?别我看好了人,你在背地里将人家挑剔的不行,我可就两面不做人了!”
薛姨妈好不容易听到王晴松口,哪里还敢提条件,直说一切都由着王晴做主,她只管给薛宝钗准备嫁妆就是。
王晴看她这样,反而更加不敢应承了,恰好此时史氏听到了薛姨妈的话,凑过来给王晴解围道:
“二妹妹说什么呢,你才是外甥女的亲妈,妹妹不过是姨妈,你怎么能完全放手给妹妹呢!”
“你哥哥手底下的兵丁不少,有官有职的也多,你若是真心疼宝钗,我回去跟你哥哥说一说,让他给你相看几个有品级的,说不得宝钗一进门还能得个诰命呢!”
史氏不乐意薛姨妈去麻烦王晴。如今王晴认识的人大多是皇室宗亲,再有就是文官清流,她可不愿意把这些人脉让薛姨妈占了便宜去。
薛姨妈一听兵丁就不太乐意,她若是真想让薛宝钗嫁一个军户,直接让薛蟠去寻摸就成了,哪里用得着让王晴费人情。
史氏把薛姨妈看得透透儿的,在心里冷哼一声,面上不动声色,“二妹妹,你可别再挑三拣四了,没的坏了宝钗的名声!”
史氏和王晴跟薛姨妈不欢而散,黛玉注意到王晴心情不好,便找金钏询问缘由,金钏也不替薛姨妈掩饰,直接告诉了黛玉薛姨妈这些年作的死,黛玉不好说薛姨妈的不是,转身就去问宝玉有没有认识的能给薛宝钗做夫婿的人。
宝玉听明白了前因后果,思虑半晌,想起了柳湘莲。
“柳兄弟手头功夫不错,人也长得一表人才,只是学文不成,家里如今也没有一个正经长辈,他家可是柳国公府的同族呢,有一个姑姑嫁去了外地,好似柳姑姑就等着柳兄弟能娶一个贤惠的妻子,将来她好给柳兄弟寻摸一份正经的事业。”
黛玉往日里只听说柳湘莲居然去好些府邸串过戏。不过她自己交朋友也不看这些,就没有拘着宝玉,也曾听说这个柳湘莲十分讲义气。
“既然跟柳国公府亲近,那对宝姐姐来说倒也合适,只是不知道薛姨妈那里会不会满意,宝姐姐自己又是如何看待的。”
反正宝玉觉得眼下他觉得最合适的人选也只有柳湘莲一个,他得了空去问问薛姨妈便是了,便是薛姨妈不同意,想必经历这么一回,她也不会好意思多次来找王晴。
要黛玉说呀,柳湘莲也就是身家浅薄了一点,不过宝玉反驳说:“柳兄弟家里小有资产,又是柳国公府难得有一些能力的后辈。若是他能浪子回头,便是柳姑姑也会尽力帮助柳兄弟立起来的。”
黛玉从来都相信宝玉的眼光。既然宝玉都说了柳湘莲各方面都不错,那她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两人决定找个时间跟王晴和薛姨妈通个气,剩下的事情就看宝玉什么时候把柳湘莲约出来跟薛宝钗单独见一面了。
第102章 一零二
宝玉还挺有行动力,没两天就找薛姨妈说了柳湘莲这么一个人,也明说了此事还没有跟柳湘莲说过,“若是姨妈觉得行,我便去跟柳兄弟说一说,倒时候大家当面见见,把能说的都说开了,实在不成,我那兄弟也不是不知事的人,绝不会影响表姐的名声。”
薛姨妈一听柳湘莲日常没个正经事,还在外头到处走动找活儿,心里就不太愿意,可宝玉说得恳切,她也不想拂了宝玉的面子,这才勉强答应了下来,反正宝玉也说成不成的都不影响。
那头王晴听黛玉一说,倒觉得柳湘莲跟薛宝钗也还行,“我也听说那位柳姑妈就怕侄儿年纪轻不经事。所以一应家产都由自己管着,只想等她侄儿自己稍微能立起来了,便将家产净数归还,我们这一辈里头大多知道的。”
黛玉听了王晴这样说,也知道柳家其实不差了,她不免笑道:“那还真是叫宝玉说着了,他竟然看人从来没有看错过呢。”
王晴也笑,“你怕还不知道吧,宝玉另一个朋友叫卫若兰的,怕也要跟云丫头定下来啦!”
黛玉还没听过卫若兰的事儿,便问道:“这卫公子可是卫国公府的公子?”
王晴点头,“正是……这卫若兰,乃是现今卫国公继室所出的第二子,在家中好似并不受重视。但卫国公既然还能保留国公的爵位,想必卫若兰的才学也不差。
只是恐怕将来这卫若兰分家之事,分不到什么产业了。而云丫头父亲的私产本就不可明说,她母亲的嫁妆怕也被两府消耗得不剩什么了,将来她出门子,小两口的日子怕是要艰难了。”
黛玉有心想说给史湘云多多添妆,可转念一想,贾母肯定是有办法的,她还不如去找贾母讨个法子,让史家不至于对史湘云过于苛待呢。
贾母正好也在跟王熙凤说起史湘云的婚事,见黛玉过来,便也拉着她合计合计。
黛玉把刚刚从王晴口中听来的情况都跟大家一说,贾母也不由得为史湘云担心起来。
“我就知道他们不会给云丫头找个好夫婿,也难为他们竟然从那些门当户对的人家里头淘换出来这样一个人选!”
黛玉安慰贾母道:“卫公子跟宝玉交情不错,想必人品才华总有一处可取,便是分家的时候少些银钱产业,只要他们夫妻同心,将来总能把日子经营好。”
贾母听了还是一脸担忧,王熙凤便开口打趣黛玉道:“弟妹可真是做了云丫头的嫂子了,竟为她考虑得这样周全!”
贾母不禁被王熙凤给逗笑了。当然,她也承认黛玉确实当得起史湘云一声嫂子。毕竟这些年史湘云过来贾府小住,多是黛玉带着她厮混。
好似自从宝玉成婚之后,贾家的亲戚们也都纷纷传出喜讯,先是史湘云跟卫若兰定下了婚期,后头薛宝钗也跟柳湘莲相看好了,贾政有感于这样的氛围,对探春的婚事也愈发上心,只可惜他相看的那些举子都不如探春的意,探春自己盯上了来年宫里的大选。
知道探春有意进宫博富贵,不止王晴心里不舒坦。就连贾母跟王熙凤都对探春有意见了。
贾母想得好,宫里只要有一个姓贾的妃嫔就够了,没的再送人进去跟元春分宠。
再说新帝对外戚的态度也十分明显。若是贾家再送一个女孩儿进宫,说不得新帝便要认为贾家又不安分了。
王熙凤想的要简单得多,虽然王晴跟黛玉这两位二房的掌事人都没有跟大房相争的意思。可若是探春再进宫去,那大房可就真的孤立无援了。
再说,王熙凤还真见不得探春去祸害自家姐妹。
没错,王熙凤认为探春进了宫,也只是个祸害。
往常她还真为探春可怜过。可自从知道探春的生母赵姨娘,竟然连王晴跟前的丫头都收买了几个之后,她只对赵姨娘的心机感到毛骨悚然,对探春一直以来的心气也有了别的看法。
没错,探春不拘是相貌还是文采才干,放到外头也不输许多大家族的嫡女,可二房眼下已经有两个嫡女了,其中一个还进宫做了贵妃,大概率还能做太后,她一个庶女为何非要如此突出呢?!
贾母叹了口气,对王熙凤说道:“我也真是许久没有关心姑娘们了,看来你婶子当初万般不肯再养着三丫头,还真是有她的道理!”
贾母让鸳鸯叫来探春,王熙凤都避了出去,贾母直接跟探春说道:“三丫头,咱们家里已经出了一位贵妃,往后便是到了你凤姐姐家的姐儿身上,都不会送进宫了。”
探春也知道这个事儿,可她还是想再争取一番,“明年又要选秀,大姐姐一人在宫里,怕是会孤立无援。”
她也不说元春的年纪摆在那里,担心元春争不过那些鲜嫩的年轻人,可意思,分明就是这个意思。
贾母不禁失笑,“元春确实不比即将进宫的十几岁小姑娘来得年轻漂亮,可到了贵妃的位子上,漂不漂亮,年不年轻的都已经不重要了,眼下最重要的便是子嗣。可咱们的三皇子已经大了,后头再多的皇子,十年内也赶不上了!”
探春知道眼下若是不能说服贾母,那她就只能嫁给那些穷举子,或许辛苦半生依旧盼不到封诰的那一天。
探春两行清泪说下就下,她跪地膝行到贾母跟前,唬得贾母脸色都变了。
“老祖宗,我比不得二姐姐,更没妄想去跟大姐姐比较,可惜春已经过继给老爷太太做嫡女,到我这里,老爷太太便什么心思也没有了!”
贾母黑着脸示意鸳鸯将探春拉起来,可探春打定了主意要从贾母这里讨便宜,鸳鸯一时半会儿还真奈何她不得。
贾母是真生气了,直接一拍桌子道:“你口口声声说你老爷太太对你苛待,可你不想想,这是哪个种下的祸端!”
贾母的心尖尖是宝玉不假。可在宝玉出生以前,她最偏心的却是贾政这个儿子。
探春作为贾政的女儿,她的确爱屋及乌也偏向她两分,可这也要看跟谁比较。
探春就差直接说贾政跟王晴对她不慈,贾母哪里还能容忍她。
探春被贾母吓得噤声,鸳鸯趁机把探春半抱着拉了起来,贾母继续说道:
“当初你老爷对赵姨娘如何,全府上下就差说你老爷宠妾灭妻了!可那赵姨娘生了一儿一女也依旧贪心不足,竟妄想着让贾环跟宝玉齐平,这便是放到宫里也没有这样的道理!”
探出拿帕子捂着脸悄声流泪,看起来凄惨可怜极了,可不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