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甄妹妹,最近委屈你了。”
甄英莲赶紧推辞:“可担不起大小姐如此,家里为我查明了身世,还将我母亲接来京城看病,我可真不知道该如何感激才好。”
甄英莲知道是自己拖累了薛蟠,更知道薛姨妈对自己的迁怒,她有心想要弥补,这才挺着肚子也要尽力跟薛宝钗学习管家理事。
薛宝钗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她虽然有几分势力,但对自家人还是不错的。
不然单看薛姨妈当年不顾她的前程也要为薛蟠谋划那样儿,她怕是早就跟薛姨妈母女反目了。
“我听说甄伯父大约还在,只是我们查到的消息是,他当年确实跟着一位跛脚道士出家修道去了,这些年也没听说那位道士的踪迹,甄伯父的下落怕是要费一番功夫才能得了。”
既然想要薛宝钗想要拉拢甄英莲,那她做事肯定就要做周全,王子腾送来了封氏,薛宝钗转头就托丈夫柳湘莲打听甄士隐的下落。
只可惜甄士隐当年出家的一幕确实很多人知道。但他离家之后的去向却是成谜,一时半会人的一点头绪也没有。
甄英莲当然也想见见父亲,只是她也发现了,封氏这个母亲好似对她父亲不甚亲热了,她们母女相逢这么久了,封氏也只是一开始跟她说过这些年的一些经历,过后便再也没有提起过甄士隐了。
生母就在眼前,且这些年一直在寻找自己。而生父呢,他竟然早早就抛下她母亲去修道去了,根本不曾想过她母亲落在那样的娘家人手里该如何过活!
因此,甄英莲对甄士隐还是心存芥蒂跟不满的。
听了薛宝钗的话,甄英莲稍微显出一脸落寞的样子来,“既然如此,那大小姐便不要浪费功夫了吧。便是找到我父亲又如何?他已经是方外之人,说不得见了我们母子,还要嫌弃我们扰了他的清修。”
薛宝钗还真没想到甄英莲会是这样的反应,不过转念一想,她又觉得这样也算合情合理。毕竟跟封伯母比较起来,甄伯父就显得没什么担当了。
不过她很会说话,反而劝甄英莲别这么快就做下决定,“你觉得甄伯父当日作为有些不妥,但若甄伯父有别的考量也未可知呢?甄伯父当年也曾尽心尽力寻找你。如今你改回名姓,最好还是跟甄伯父说一声。”
末了,薛宝钗还感慨道:“当年我父亲便是卧病在床,族里也不敢小瞧我们这一房,更加不敢对我们家的产业有任何非分之想。可等我父亲去世,在灵堂之上便有人开始蠢蠢欲动,想要插手我们家的产业了!”
薛宝钗这一席话可谓是说到了甄英莲心里,她也想要有个依靠,可眼下生母已经病入膏肓,说不得只能看着她完成婚礼。
若是她父亲还在,便是已经出家不理俗世,但他毕竟还在,她也能有一点慰藉。
第130章 薛家婚宴
女人一般为了美丽,真是什么苦头都能吃。况且甄英莲这些日子以来,一直有事情忙着,她的肚子本来就比寻常妇人要小,薛宝钗再给她缝制了一身能稍微遮肚子的嫁衣,只要行礼的时候小心些,便能瞒过不少客人的眼睛去。
薛宝钗看她面色不差,但肚子着实有些小了,还特意从王晴那里请了大夫给她把脉,薛姨妈最近越发左性,竟然私下里对着薛宝钗说出不在乎甄英莲的肚子如何,只要薛家不丢脸的话来。
薛宝钗真是头疼极了,她最近才稍微放出一点风声,说是甄英莲跟薛蟠有些夙世因缘在里头,就是为了淡化甄英莲的肚子,可薛姨妈偏要多次强调此事,甚至为了面子,连未出生的孩子都不顾了!
可是薛蟠虽然已经有了小小的官身不假,却支撑不起薛姨妈想要的风光颜面。
薛宝钗觉得不能跟薛姨妈和稀泥,只有将事情的厉害全部说清楚,薛姨妈才有清醒一点的可能。
“妈,甄妹妹当年来我们家的时候。虽然是被拐子两头卖了的,但我们都知道,甄妹妹那时候可是清清白白跟了哥哥的。
我们没有去探究她究竟出身为何,便迁怒于她,让她做了哥哥的妾室。
眼下因为不慎先怀有身孕导致哥哥说亲困难,你抱怨她两句,这本也没什么问题。可你不该既然决定留下那孩子了,转头又变了主意!”
薛姨妈不说话,她心里实在是太难受了,有时候虽然知道自己的言行不妥当,但就是控制不住。
薛宝钗见她安静地听着,稍微松了一口气,继续说道:“要说甄妹妹若是没有幼年遭难,说不得我们这样的人家还高攀不上她呢,算起来,我们眼下让人家大着肚子嫁人,本就不太妥当。何况她已经找回了自己的身世跟姓名。”
“舅舅跟我说,甄妹妹的父亲出身奉圣夫人那个甄家,只是跟宫里的甄贵妃一系不太和睦,这才远走令居。
甄伯父跟林如海大人还算得上是同门师兄弟,只是甄伯父晚了几年入学,林大人又早早中了秀才,这才让两人没什么交集。”
薛宝钗紧紧握住薛姨妈的手,总结道:“所以啊,妈,我们家能娶到甄妹妹,也算是跟荣国府一样,要开始转换门庭了!”
薛宝钗想得很明白,薛蟠娶了香菱确实没什么好处,只会给薛家带来不少负面的评论。
可眼下薛蟠娶的却是有个秀才出身的生父的甄英莲,那薛家便能从中得到不少好处了。
薛姨妈被薛宝钗一说,脸上自然挂不住。但她看薛宝钗隐隐有些不耐烦,心里便是一咯噔,这才彻底安静了下来。
等薛宝钗出去了,薛姨妈转头已经是泪流满面。
她知道自己这几年不太对劲,看什么都不满意不满足。尤其是跟王晴和史氏比较起来,心里的戾气就更重了。
可她也不知道该怎么样控制住自己,只要没人的时候,她就容易东想西想,特别容易生气,耗得自己跟王晴比起来,生生老了十岁的样子。
可她明明才是王家最小的孩子,比王晴还要小整整三岁啊!
若是王晴在这里,她肯定脱口而出薛姨妈这是遇上更年期了。
但她跟薛姨妈并不经常见面。所以好几年了也没发现薛姨妈的问题,便由着薛姨妈发展得越来越严重了。
王子腾跟史氏倒是发现了薛姨妈的问题,可再高明的大夫跟太医过来,也都是说她郁结于心,吃了不少药也没见起色,王子腾跟史氏便认为薛姨妈这是变着法儿想要王家不遗余力地提携薛蟠呢。
久而久之便都对她管得少了,任由她自己折腾去,横竖她儿女双全呢。
因为跟王家贾家都是姻亲,薛蟠虽然官小职位低,但来参加他婚宴的人着实不少。
尤其是贾家这一次新封的丰裕侯夫妻俩都来了,连带着大房贾琏夫妻也来了。
所以有些消息灵通的,没有请帖也都凑了上来。若不是王晴见势不对,帮着从自家酒楼里定了十桌的席面来,薛家怕是要下不来台了。
婚宴是薛宝钗主办的,甄英莲本来是从薛家另一处宅子出门。但薛宝钗看封氏那模样,干脆让薛蟠接来甄英莲的时候,顺便把封氏也一起接到了薛家。
“伯母这一辈子太过辛苦,眼下好不容易能跟女儿见面,可一见面女儿就要出门子去别人家了,咱们还不如干脆好人做到底,将伯母也接过来让哥哥一起奉养。”横竖封伯母也没几天日子了。
虽然薛宝钗主要是为了给薛家添个好名声。但王子腾跟史氏都同意了她这样做,薛姨妈不情不愿的也就被大家一致忽略过去了。
于是,薛蟠跟甄英莲两位新人,便迎来了两家长辈一起端坐高堂的局面。
底下当然有不少人议论,但薛宝钗早就交代好了,还真有不少人对薛家有了好印象。
当然肯定也有人说薛家做得太过刻意了。但不管怎么说,大家都知道甄英莲跟她的母亲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薛家也算是做了一场功德。
王晴本来就不是那等拿乔的性子。虽然不太喜欢跟人无味的寒暄,但只要有人来了,她也不会给人甩脸子。
黛玉还是少年人呢,本来就有些书生意气在,当然不会见碟下菜,就是王熙凤也跟几个武将家的女眷聊得热火朝天,倒是让荣国府的名声又好了不少。
黛玉看着王熙凤周围围着一圈儿的年轻夫人。可谁也不能抢走她丝毫的风头,转头凑过去跟王晴咬耳朵:“这样一看,琏二嫂子不拘是人品长相,在京城里都是出圈儿的!”
王晴没好气地白了黛玉一眼,“你就在这儿编排你琏二嫂子吧,等回去看她如何收拾你呢!”
黛玉就笑,“琏儿嫂子可舍不得我,我可是她看着长大的,她自己都说了。要不是她生了萋姐儿,她都那我当闺女呢。”
王晴听了,也往王熙凤那边瞟一眼,对黛玉说道:“你也说了她说的是若是没有萋姐儿才会拿你当闺女呢,眼下她都有了自己亲生的闺女,你这弟妹啊,就不算什么了。”
王熙凤就是那种十分典型的有社交牛逼症的人,贾琏也是如此,他们夫妻俩加在一起,就没有拿不下的人!
薛家的婚宴很是成功,因着男人们第二天还要上值。所以不是十分亲近的人家便早早离开了,女眷们自然也不会多留,只是总有几个舍不得能跟王家和贾家拉上关系的机会,王晴跟黛玉都差点脱不了身,还是贾政带着宝玉亲自过来接人才算完。
如此,薛姨妈背着大家又生了好大一通气。若不是身边的丫头们劝着新婚大喜不好弄大了动静,她怕是要把自己的卧室都重新装修一遍。
饶是如此,第二天甄英莲过来敬茶的时候,她也不顾人家的大肚子,让甄英莲跪足了一盏茶的功夫,还是她瞅着薛蟠将要发火的关头,才终于放过了甄英莲。
消息传到薛宝钗耳朵里,薛宝钗只能打起精神挑拣了一套不错的珍珠头面,送给甄英莲算是替薛姨妈描补了一回。
第131章 大观园和震惊的真相
荣国府翻新的花园,经过整整一个夏天的养护之后,在秋天里反倒很有花木萋萋的样子,喜得贾母只要天气好,都要去逛一逛。
赶在王熙鸾出阁之前,王晴提议让关系好的亲朋故旧来帮忙看看园子里有那些需要微调的,另外各处亭台楼阁也需要题字提诗。
“最要紧的还在于咱们可以借机跟好些文官清流进一步拉近关系!”
没办法,荣国府身上勋贵的标签实在是太铁了。哪怕贾宝玉等贾氏年轻子弟都科举入仕,这一时半会儿也改不了了。
而且荣国府里也不太适合宴请清流文官。所以从前宝玉宴请同僚,大多是在外头的酒楼里,鲜少请到自己家里来的。
贾政觉得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首先便赞同。贾政都懂的道理,贾赦没道理不懂,他也点头同意了。
贾母如今只顾着热闹,哪里会管家里请了什么人来,她自然也没有意见。
于是趁着京城的天气才刚刚有些寒意,荣国府的省亲花园,便迎来了第一批客人。
宝玉交好的同僚也不多,只三四位而已,都是二三十年岁的年轻人,将来怎么也该是一方大员。
贾政也只请了两位同僚,都是上了年纪等着致仕的,寻常不掺和什么争斗,只管着自己眼前的一亩三分地,跟这些人相交很是让人放心。
贾琏在户部一直很忙,尤其是最近户部上下都忙着秋收,他自己都腾不出时间来,哪里还有空请人来家里玩耍。
另外便是身体好了不少的林如海跟迎春的夫婿,并贾家几个读书还不错的同族亲戚。
至于女眷这边,除了远嫁的探春,就连史湘云都来了,几个姑娘都嫁了人。
但男的聚在一处,又开启了她们的诗社,当初还有不少银子没有花用完,机会难得,她们自然兴致高昂。
王晴没有考据过大观园究竟是个什么样子。但眼下的园子着实不小,等到大家慢悠悠走了大半的地方,男人们那头传来了不少匾额题字跟提诗。
王晴草草一听,里头有“潇湘馆”、“蘅芜苑”、“秋爽斋”等耳熟能详的名字,她忍不住在心里感慨,这剧情崩的不像样了,竟然还有一些能对的上。
为此,王晴特意找贾政要了大观园最终的成图,想要过些日子就动手自己做模型出来收藏,惜春不知道从哪里知道她好似很喜欢这个还没有命名的大观园,特意表示自己年后有时间了可以多画几幅画。
王晴哪里好劳动惜春,很干脆地拒绝了,“我不过是一时兴起,怕还不等你画完,我便没了此时的兴致,何苦劳烦你做一趟白工?”
惜春却觉得王晴这是心疼她,不想她劳累,只是看王晴坚持,她也就嘴上答应了,心里却想着年后一定要找机会多来几次,等把四时的景色都画下来了,再跟姐妹们合力做成屏风送给王晴。
惜春跟黛玉一说,黛玉就同意了,甚至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