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必这段时间,朝臣们也察觉到了,兔死狐悲,这才消极怠工起来。
这么大的事情,朝会上自然没讨论个明白,等散了朝会,跟林如海相熟的官员,真真假假的,都替他捏了一把汗。
都知道林如海身体不好,眼下也只是强撑着而已,这户部尚书就是让他养老的位子,哪成想临头还有这样一出!
户部上下也有不少怨言,说起来,他们自己熟悉账目,自然是希望国库能丰盈一些,如此他们这些官员自然也有一份功劳在。
可让国库丰盈的手段除了开源便是节流,他们惯常用的便是节流的法子,哪里需要花钱的,他们卡得严实一点也就是了。
可这还钱一事可真是要动了所有朝臣,他们便是财大气粗腰杆子硬,也不能将所有人都给得罪了呀!
况且,这里头还不止朝臣,还有宗室呢。
那个只等着林如海哪天致仕就能上位的左侍郎实在是维持不了风度,等小吏们一出去,就忍不住耷拉起肩膀来。
“我就知道陛下总有一天会提起国库欠款之事,只是没想到他态度如此强硬……”
右侍郎比左侍郎年轻十来岁。但看起来可比左侍郎更加稳重,他面上一派严肃,道:“这事儿说起来也不算艰难,还的起钱的人家也有不少,只是宗室里可不好坐,且每年确实有朝臣家里的确困难。”
还钱这事儿,当然平熙帝已经提前跟他们漏过口风,林如海直接拿出贾琏写好的条陈出来,给两位侍郎看。
说实话,两位侍郎一时半会儿还真没想出这样的主意来。
左侍郎看完,忍不住赞道:“往年我还道荣国府怕是哪一日便要消失在京城了,竟没想到他家一个蒙荫子弟,竟然还是个实干的料子!”
眼下户部的三巨头的情况十分明了,林如海干不了几年就要致仕。到时候上位的便是左侍郎,而左侍郎比林如海还要年长好几岁,估计也做不长久,等到左侍郎致仕,右侍郎正好补位,到那时,他也不过四十多的年纪。
所以啊,户部上下的气氛一向和谐,大家也不搞什么拉帮结派的手段,做事也总是有商有量。
右侍郎可以说是平熙帝从举人就开始关注起来的人,他能三十多做到户部侍郎的位子,首先自然是靠真本事,另外便也有平熙帝的关照。
所以他的行事手段,跟平熙帝也差不多。
等看完了贾琏的条陈,他忍不住挑刺道:“确实有几分才干,只是胆子太小了些。那些明明有钱却死赖着不还,甚至每年还要借的人,应该再收一笔不菲的罚金才是,只有伤筋动骨了,他们才知道疼!”
林如海跟左侍郎就笑,纷纷赞同右侍郎这主意,他们都是随大流借了钱的人,反正还的起,心里自然没什么负担。
于是大家说说笑笑,就敲定了带贾琏一把的事,也确定了户部基本的做事准则,只等稍微降温过后,他们就放大招。
第142章 戏班子
朝廷闹得慌,但跟贾家都没什么关系。
因为元春省亲那日的唱的戏好,后街好些媳妇都喜欢往荣国府跑,都在贾母跟前奉承着,就希望能将那出《白蛇传》给看全了。
贾母身边虽然有邢岫烟能稍微陪一会儿,但人家也学着管家理事呢,不好总在她跟前,眼下这些媳妇们还都是贾家自己人,贾母可高兴了,于是大手一挥,招待她们看了三天的戏,可算是将《白蛇传》给看全了。
什么戏能让贾家人这么痴迷啊?
于是这《白蛇传》的名声就开始传出去了。
这戏班子是从江南采买来的,专供荣国府自己用,班主其实也算不得班主了,只是个管事的。他见外头呼声高有需求,便大着胆子求到了王晴跟前。
王晴本来没怎么关注过这戏班子的,一开始甚至还不知道贾蓉跟贾蔷把人家这一摊子全部都买下来了,她还以为只是请他们来唱几场戏,等元春省亲完了就把人送回去呢。
后来才知道贾蓉把戏班子都买下来了,就连原来的班主都签了活契帮着做管事,这才有了她口述白娘子传奇的故事,班主自己经过润色之后,排出了完整大戏的事儿。
对于班主所说想要去外头唱戏的事儿,她是同意的。
王晴道:“你们想去外头,这事儿我允了。只是眼下还要等一等,毕竟家里买了你们来,就是为家里做事的,怎么也要等自家人都欣赏完了才好。”
班主一听王晴同意了,便高兴得不行,他也知道自己眼下就过来肯定招人忌讳,只是这些日子的成功确实刺激到他了。
想他们这戏班子,在他父亲手里的时候还真不错。不管是苏杭还是扬州金陵的,他们都去过,甚至连续几天唱堂会的时候也不少。
只是到了他手里,形势就变了,先是培养出来的青衣突然改投了别处,后头又有戏院跟他们解约不让去了。
听说贾家人要为娘娘省亲采买戏子,他也是做了几天的心理建设,这才决定将整个戏班子都卖给贾家。
甚至自己也签了所谓的用工契来帮着日常管理。
他之所以这样着急来找王晴,完全是看这位夫人对他们戏班子的态度十分冷淡,他打着胆子花了钱特意找了认识周管家的人旁敲侧击过了,没成想,还真的了夫人想着等这一阵儿过了,就想把他们给转手出去的消息。
可是在贾家的日子是真好过啊!
他们日常有人管着吃喝,就连行头都有人特意过来安排定做,他们只管着每日练习就是了。
尤其是贾家还有人能提供故事,让他们自己写本子,这样的好人家上哪儿去找?!
班主一点也不想离开贾家。不过他也知道王晴的顾虑。毕竟贾家才起来,养戏班子什么的,也显得太过奢靡了些,不单单对男人们的前程不少,就是对家里孩子的教育都有负面影响。
可不管怎么说,他们是真的想为贾家办事啊!
王晴大致了解了他们的意思,庇护一个戏班子而已,贾家这一点还是能做到的。而且贾母日常也有了一点消遣,这戏班子也不算全无好处。
“这样吧,等这一阵过了,你们就去外头住着吧,家里有人想要听戏了,你们只管留着包厢就成,逢年过节的,你们再进来唱戏。”
言外之意便是,除此之外,戏班的行动贾家便不会多加干涉,但是他们依旧是归属于贾家。
班主喜出望外,赶紧一口答应,等王晴挥手让他出去了,他赶忙回去告诉大家这个好消息,让大家安心。
这戏班子待在荣国府出不来。但总有的人能找上关系上荣国府去听戏。
王子腾夫人史氏便邀上王熙鸾和她婆母一起去看望贾母;
迎春也带着她婆母说想见见贾母这位老寿星;
便是惜春也拉着忠顺亲王世子一起看望贾母,还捎带了史湘云这位贾母的亲侄孙女儿跟卫若兰。
总之,贾母的名头还真是挺好用。
说起来,贾母如今都过了八十,往九十奔去,这寿数,在京城里还未有出其右者,便是宫里的太上皇跟太后,都羡慕得紧。
也是贾家这几年念着贾母年岁实在是大了。若是特意办寿宴,恐怕会有损贾母的福气,这才没有大办过,就连后街上的贾家族人都只是随意送礼,深怕贾母挺不到一百岁。
而王晴呢,因为念着贾母这几年安分的很,根本不会轻易在家里造作,她也担心若是贾母去世家里人需要丁忧。所以暗中给贾母用了几次灵泉,这才让贾母挺过了三高,保持眼下这样还算精神健康的状态。
若不然,以贾母这晚年重荤重盐的口味,她怎么可能还有如今这般轻省的日子!
贾母日子过得轻松愉悦了,竟然还起了心思也写一出戏来。要说她的眼界跟经历都有。而且作为经历了荣国府大部分的征战时期,她能说的故事也不少。
王晴便给贾母出主意道:“老太太,依我看,那些个才子佳人呀,报恩之类的故事当然有不少人喜欢。但相比那些个征战沙场的故事也会有人喜欢,不然那四郎探母唱的是谁家呢?”
贾母也没说一定要写成,可是看见小辈们都来出主意,她心里还是十分高兴的。
上了年纪又行动不便的老人家嘛,最是喜欢儿孙能将自己的事情认真对待了。
她就事论事说起自己对四郎探母的看法:“我倒是觉得,亏得是一出戏。不然不拘放在哪朝哪代,这事后投敌都不会有好下场,还会连累族人!”
说着,贾母的眼神变得有些悠远起来,王晴敏锐地察觉到,恐怕当年荣国府应该差点遭遇了杨四郎那样的事情,不然贾母也不会直接一眼断定。
王晴不说话,邢夫人虽然不能猜到贾母想起了什么,不过她也就事论事道:
“的确呢,若是主将不幸流落敌营,那么只要还活着,他的处境就十分尴尬了。”
王熙凤见气氛突然就变得有些过于严肃低沉了,赶紧给黛玉递个眼色,二人开始配合着打圆场。
王熙凤笑道:“都是戏本子里头写的嘛,人人都纠结那四郎在国仇家恨跟貌美公主之间该如何选,这出戏啊,最出彩的大约便是在这里了。”
黛玉也跟着笑,“倒是不知道二嫂子还有这样让人耳目一新的见解呢。”
好嘛,这句话可让王熙凤不消停了,她直接三两步走到贾母身边,抱着她胳膊撒娇道:
“老祖宗,虽然都是孙媳妇,但我可是先来的那个,您可不能偏疼宝玉媳妇去了!”
这二月里已经没什么新鲜果子吃了,贾母笑着拿起桌上一个栩栩如生的小橘子糖面果子塞给王熙凤,一边安慰道:
“好好好,我疼你,今日就疼你!晚上琏儿回来了,叫他也疼疼你!”
王熙凤被闹了个大红脸,满堂的人都笑她,偏她还要放两句狠话:“你们都等着吧,尤其是宝玉媳妇,有你疼的时候!”
这未婚姑娘当然被家里严防死守的,一点也不叫知道。可对于已婚媳妇们来说,很多事都不必忌讳了,说话的尺度便瞬间大幅度变样儿了!
第143章 东府的麻烦
这边王晴偶尔陪着过来过过戏瘾的贵妇们看戏的时候,东府那边可太不平静了。
贾琏也不是直接就找了贾敬说事儿。说真的,贾琏跟贾赦以前跟贾珍的关系十分不错。
毕竟贾赦跟贾珍一个看不惯贾政一个看不惯贾母,而贾琏呢,又被宝玉给比成了一个小可怜,他们仨以前还差点组成一个“失意阵线联盟”。
贾琏跟贾珍认真分说了此次平熙帝催缴欠款的决心,希望贾珍能为东府好生考虑一番。
可贾珍因为贾琏突然的飞黄腾达,心里十分不得劲儿不说,就连贾赦都疏远了,哪里还会理会贾琏的话。
贾珍嗤笑:“琏二啊琏二,你这是拿你哥哥我找政绩来了呢!”
当初抄了赖家,他的确也得了不少银钱铺子宅子跟田庄什么的。可这都过了几年了,难不成他就不用花钱?
再有贾蓉跟贾蔷,他们俩回金陵的时候可都带走了不少银钱古董跟字画什么的,还分到了几个田庄跟铺子什么的,这可都是从他手里分润出去的,这就不能算是他的损失了?
这一回,贾琏可算是知道从贾珍这里下手是不可能的了。不过,贾蓉跟贾蔷拿走的那些东西,他可是要说两句的,“人家拿走的都是主母的嫁妆,本就该他们的,珍大哥哥你不过是帮着照管一下,可万没有直接照管到自己口袋里去的道理!”
“再说了,蓉儿跟蔷儿两个不是没有追究过这些年的收益嘛,更没有照着几位伯母嫂子们的嫁妆单子找你要!”
贾珍黑着脸不说话,干脆端起茶杯送客,贾琏见此也不待了,直接出门上城外找贾敬去了。
贾敬虽然把身上的爵位跟族长的位子都给了贾珍。但其实他的私产跟贾珍生母的嫁妆可都在他手里攥着呢,日常开销也都是走东府的公账。要不然当初贾蓉跟贾蔷回金陵的时候,他哪里来的钱补贴他们。
贾琏可不管贾敬修的是什么道,他只知道既然贾敬当了道士之后还能生下惜春这个嫡女,元春省亲他也参与了一点,每年祭祖也从来没有缺席过,想必这道士也不是什么正经出家人。
贾琏时间不多,他也就不跟贾敬过多寒暄,坐下之后便直接道明来意:
“敬大伯,陛下责令户部收回欠款一事,想必您这边也有所耳闻,出来前我跟珍大哥哥说了一句,可看他的样子,这事儿怕是悬了……”
贾敬捏着拂尘的手都紧了紧,不过面上仍是一副仙风道骨对万事浑不在意的样儿。
贾琏直接掏出从户部抄来的条陈,递到贾敬跟前,“这是我从户部抄来的,再过大半个月的样子,这户部的欠款便能核算清楚,到时候各家怕是都不好推脱。”
贾敬稍微一瞟,被那纸条上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