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额娘如今日日吃斋念佛,只怕一提起‘年正仪’这个名字,还是恨得牙痒痒。”
这些于婉襄而言都是已经远去了的刀光剑影,她没有参与过,也当然不想参与。
不要说是雍正曾经喜爱过的敦肃皇贵妃,便是武氏姐妹弄出来的这些动静,也让她疲惫不堪。
只不知裕妃举了敦肃皇贵妃的例子,能不能让富察氏清醒一些。
富察氏没有再回应什么,只是拿起茶盏,却也并不喝,这样安静着。
婉襄只好另外找个话题,“上一次在安澜园里,倒仿佛还是雍正八年的时候,拿住了齐妃与道士贾士芳作恶。”
“一转眼过去这么多年了,好像再没有听到过齐妃的消息。裕妃娘娘的消息灵通些,不知齐妃如今如何了?”
这个问题问旁人,旁人还当真不一定能答上来。
“她老得厉害,自从上一次事发,便隐隐带了些疯症。为本宫请平安脉的太医也在为她治病。“
“只说她见了谁都喊‘弘时’,陷在那慈母之心里走不出来,这一生也不过就是这样了。”
不论齐妃与雍正之间的对错,站在婉襄的立场上,齐妃给她下过毒,为难过她和她的朋友,当然是个不折不扣的坏人。
但时间的确会冲淡一切,她心中早已经没有当时的那种恨,随着裕妃这些话涌上来的是一种多余的怜悯,她努力地将它们驱逐出去了。
富察氏难得主动地挑起了一个话题,“儿臣听王爷说,皇阿玛让郎画师给嘉祥画了一幅她长大之后的画像。这画像在哪里,儿臣可以看看么?”
这画像在西峰秀色之中好好地收着,不知为什么,婉襄每一次看着画中人,若是稍稍认真些,和她对视,心中就会有一种很奇异的感受。
她当然不完全是长大之后的嘉祥,但冥冥之中婉襄总有一种感觉,觉得自己好像认识她,或者至少在哪里见过她。
这感觉萦绕在婉襄心上,一连过了数日,她才终于想起来画中人像谁。
是她和尹桢曾经一起拜访过的一个女收藏家,她手里有很多清代的,未曾面世的文物。
那一次他们去拜访她是希望能够说服她,将其中的一部分文物拿出来展览,但很可惜并没有与她达成一致的意见,她给出的理由是:“时机还不够成熟。”
做文物收藏的人,讲得玄学一些,会被文物中蕴含的物质,或者说能量所影响,所以那一天她说的话,婉襄其实并没有如何放在心上。
女收藏家已经是个白发苍苍的老者了,那一天让婉襄印象最深刻的东西反而是她放在台灯旁边的一张照片,是她年轻时候的样子。
很漂亮,也和嘉祥的这张画作很像。
婉襄一回忆起来,夜间便梦见,梦见了那个女人的眼睛。
她终于回过了身来,“在含韵斋里,若是福晋和裕妃娘娘想看的话,嫔妾这就让人去取来。”
作者有话说:
第263章 脉络
“谦嫔娘娘是要着人取什么东西?”
忽而有一中年女子自殿外走进来; 乌云黑鬓,瓜子脸儿,声音清越如黄莺出谷; 令婉襄回想起雍正七年时她见到的安贵人。
然而她当然不是; 富察氏笑着站起来,“郭络罗福晋。”
她是庄亲王允禄的嫡福晋郭络罗氏。
婉襄和裕妃都是宫中妃嫔; 天然便比亲王福晋尊贵,因此二人都坐着不动。
富察氏虽然身份也尊贵,但她到底矮了一辈,又向来不自矜身份; 所以才主动站起来问好。
郭络罗氏笑着同富察氏点了点头,又和婉襄以及裕妃行了礼; 便被招呼着在她们身旁坐下来。
婉襄因道:“前几日万岁爷让郎画师作了一幅画,裕妃娘娘和富察福晋都没见过; 因此想要见一见; 本宫便着人去取。”
郭络罗氏年纪与裕妃相当; 倒也同裕妃一样不大显老,笑容很温和,随口问:“是什么画; 竟让裕妃娘娘与富察福晋都这样稀罕。”
婉襄先时不说画卷内容,便是想敷衍过去,没想到郭络罗氏无意间仍然追问起。
未及婉襄回答; 裕妃便抢先道:“万岁爷爱重幺女; 让郎画师作了一幅嘉祥长大之后模样的画像,当真是异想天开; 不过也十分有趣; 等谦嫔着人取来; 你也好好看看。”
郭络罗氏客气地赞了一句嘉祥的容貌,便又道:“万岁爷爱女儿当真是爱到了骨子里,前几日见了我们家王爷,还说让他准备准备,待公主再大一些,便让他教她把弄那些火器。”
“女孩子家家的,哪里有玩这些的,真是……”
嘉祥如今的“公主”称呼是与生俱来的,待到成年准备出降之时,一般来说才会有正式的封号。
那一日婉襄只是要雍正留下了一道旨意,往后即便嘉祥成年,无论在位的皇帝是谁,都不会给她公主封号,也会在史书之中抹去一切与她有关的内容,从出生开始。
裕妃知道这件事,也许是雍正向宝亲王嘱咐,宝亲王又告诉了和亲王。
这又不是什么秘密,知道便也知道了。
而此时郭络罗氏仍然这样称呼,也算不得错,婉襄不回去纠正她。
至于她的想法,那与婉襄之间更是夏虫不可语冰,她只是仍然维持着刚刚入侍君王时的谦逊,笑而不语。
无人回应郭络罗氏的话,她也是无所谓的,只又向裕妃道:“近来准备新年之事,忙得臣妾焦头烂额的。”
“万岁爷在圆明园中,王爷平素有事,便搬到了圆明园附近的宅子居住,倒是有一月时间没有去宁寿宫探望额娘了。”
“前些日子臣妾让人给额娘捎信,问她可缺些什么,她只回说什么都不缺,若缺了东西,只管往延禧宫说一声,裕妃娘娘很快便送来了。”
她说话的时候始终笑着,令人有喜气洋洋之感。
“王爷知道这件事,今日到圆明园来,便千叮咛万嘱咐,定要臣妾当面谢一谢您。”
她们都已经渐渐有了年纪,郭络罗氏还好,还有家事操持,裕妃却纯然是闲人一个,能有些事做打发时间,便是最好的。
此时也和郭络罗氏开玩笑,“若说要谢本宫,那可不是当面这一句话就足够了的。宫里密太妃可是花了本宫千八百两银子的,你们夫妻今日可带了银钱过来?”
这当然是开玩笑,郭络罗氏也笑,“哎呦,裕妃娘娘可真是狮子大开口。臣妾的额娘好好地在宁寿宫里,一切吃穿用度皆有万岁爷孝敬,哪里就花了裕妃娘娘这样多的钱。”
裕妃摆出神气模样来:“若是不信,福晋自己去宁寿宫问一问密太妃就是了。”
郭络罗氏有心把这个玩笑继续开下去:“真要钱么,也有,总得将那账簿拿来,叫王府里的帐房好生对上一对。”
“等到一个字都不差了,两方按了手印。臣妾手里有了钱,自然会着人将银子送到您的接秀山房来。”
哪里有这样好说话,“不过么,王爷一年的俸禄也不过就是那些银钱,您的儿子也是亲王,所以您都是知道的。”
“王府众人还要开销,左省一抿子,右省一抿子,一年能省出个一百两银子便是极好的了。只能求裕妃娘娘宽容宽容,容许庄亲王府将这笔银子分十年付清,臣妾自然吃斋念佛,日日都念着您的好的。”
她说着这些话,一时之间坐着听的主子,身边服侍的宫女也都笑开了,声音倒比正殿之中雍正他们参禅悟道的声音还要响。
未过多久,小顺子便从隔壁过来,恭敬地向婉襄道:“谦嫔娘娘,万岁爷问您是有何事这样高兴,若是可以的话,也说来让万岁爷和诸王爷大臣们乐一乐。”
周围人仍然在笑,便是平素端庄的富察氏也乐不可支,让小顺子摸不着头脑。
婉襄便道:“郭络罗福晋给我们讲了个债主与欠债人的故事,是上不得台面的,请万岁爷继续同他的爱徒参禅即可。”
婉襄这样说,小顺子行礼之后很快转身离开了。
裕妃笑得差不多了,便直起腰来,指着婉襄对郭络罗氏道:“瞧见没有,她说你是个上不得台面的。”
郭络罗氏自己也仍然在笑,“庄亲王府欠了裕妃娘娘这样大一笔银子,自然是上不得台面的事,幸得谦嫔娘娘没有直言,否则臣妾与王爷这两张老脸今日怕是都搁不住了。”
“呀,裕妃娘娘这笔银子,应当是不收利钱的吧?若是要收利钱,臣妾回去之后还得着王爷好好算一算,怎样还清这笔银子才最划算。”
庄亲王允禄精数学,承胜祖黄帝指授,曾经参与修撰《数理精蕴》,充算法馆总裁。
婉襄一本正经道:“数学是万物之理,虽则当然可以用来算钱,此时未免有辱没祖宗之意,福晋还是三思而后行。”
她素来是个沉静的人,此时忽而同开玩笑,众人都反应了一会儿,而后才再次笑起来,却不敢再如方才一般放肆,惊扰圣驾。
像是打擂台似的,正殿之中雍正的声音也越加清晰。
“……盲驴牵盲驴,沿磨盘而绕转;痴梦证痴梦,拈漆桶为瓣香。是则循觉路而扑火轮,能不由善因而招恶果?”
不知这世上谁是盲驴。
好生乐过一阵,众人都停下来整理了仪容,喝茶用点心,而后继续谈话。
“本宫出宫之前才去探望过密太妃,太妃身体无恙,精神也很好。若说有遗憾,也不过是这件事,但太妃侍奉圣祖爷那样久,当然也知道帝王的难为之处。”
裕妃正经起来,说的话也入情入理。
“你们的孝心太妃都知道,反而担心王爷与你用心太过。转眼又是新年,万岁爷到时定然是要回宫的。”
“正月里休息的时间多,你和王爷多多带着儿女去宁寿宫探望太妃,万岁爷自然也是乐见的。”
雍正当然不至于这样小气,这时候还要阻止他们一家相聚天伦。
郭络罗氏很快应承下来,“额娘身体无恙,臣妾和王爷自然都放心。这一次也准备了些药材补品准备送到您的接秀山房里,还望您千万不要推辞。”
“送给本宫的东西,你们还指望本宫不收不成,自然是你们送什么,本宫便收什么了。”
郭络罗氏便笑道:“这样自然是最好。”
在座的婉襄和富察氏都不是计较这些的人,当然也不会有什么“见者有份”的想法,因此郭络罗氏说起来的时候落落大方,反而让人心生好感。
偏殿门前忽而有一个如嘉祥一般大的小姑娘探头探脑的,郭络罗氏瞧见了,便微笑着向着她招了招手。
“阿日善,快进来,在门口作什么怪呢?”
听见郭络罗氏召唤,那小女孩很快便跑到了她身旁,扑进了郭络罗氏怀里。
郭络罗氏同她亲热了片刻,便让她给在座众人行礼,“这是裕妃娘娘,这是谦嫔娘娘,这是你四嫂,快些叫人。”
小姑娘也不问什么,一一问了好,郭络罗氏才介绍,“这是王爷的庶女,侧福晋薛氏的女儿,比小公主略大一岁。”
方介绍完毕,偏殿里又走进来一位福晋,是理亲王弘皙的嫡福晋乌郎罕济尔默氏。
阿日善似是同她很亲厚,待到她给殿中众人行礼问过好,便又从郭络罗氏身旁扑到了她怀里,“嫂子!”
庄亲王允禄的一生,可以说是非常顺利的。才华横溢,高官厚禄,满堂子女,得享长生。
遭遇的最大的挫折,也就是乾隆四年卷入了“弘皙逆案”,停亲王双俸,罢理藩院尚书任。
若是庄亲王府的一个小小庶女都和理亲王的嫡福晋这般亲厚的话,也难怪弘皙案发之时,将庄亲王也卷了进去。
历史上再小的一件事,在发生之前,也自有它的脉络可循。
“……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大中现小,小中现大。坐微尘里转大□□,于一毫端现宝王刹……”
像是谶语。
第264章 小草
“手心这般冰凉; 是仍然觉得冷么?朕早说让你带上手炉,你又嫌弃麻烦,其实并不赶时间的; 朕与你都是长辈。”
辘辘宫车之中; 雍正握着婉襄的手,尽力地暖着她。
“若是用了手炉; 四哥不是就不会这样待我了?”
婉襄笑了笑,感受着他的抚触,“天气实在寒冷的时候,即便是穿再多的衣服也是没有用的; 只是手心冰凉,若说冷; 倒也不觉得。”
今日是十一月初九日,是宝亲王的那拉氏侧福晋入府的第二日; 那拉侧福晋会跟着宝亲王入宫向雍正; 以及他其他的后妃行礼; 他们此时是要往熹贵妃的永寿宫去。
如今宫中没有皇后,又毕竟只是娶进侧福晋,雍正便开了恩旨; 允许新妇到亲王母妃的寝宫之中行礼。
等到和亲王侧福晋崔佳氏入府,也同样给裕妃这体面。
“昨夜朕朦胧间觉得你似乎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同平时并不一样; 难道是为了今日之事?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