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成谦妃后我在清宫修文物-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婉襄再一次低头行了礼,绕过屏风的时候莫名心如擂鼓。
  失去了屏风的遮挡,她和皇帝之间再没有任何屏障,她以双手献上了那只花瓶,填满她目光的只有皇帝明黄色的衣摆。
  雍正很快便将那只花瓶从她手上接了过去,而婉襄仍旧维持着低头的动作。
  出乎她意料的,皇帝并没有先评价这只婉襄花费了二十来日修补的花瓶,他的目光也落在低处,“你的膝盖受伤了。”
  下一刻,“苏培盛。”
  苏培盛迎着璃藻堂中的天光走进来,静听天子吩咐,“去找一位太医过来给她治伤。”
  婉襄下意识地想要推拒,抬起头的一瞬间却正好与皇帝四目相对。
  这是婉襄第一次知道真正的雍正皇帝究竟是什么模样。
  故宫里有一尊雍正的泥塑像,同珍藏的雍正画像十分相似,二者皆面颊清臞,虽白面朱唇,双目有神,也还是很难让人出言夸赞。
  可眼前这男子目若朗星,仪容俊逸,肃肃如松下风,轩轩如朝霞举。面上虽并无笑意,也并不让人觉得过分威严而产生畏惧之感。
  甚至……甚至就像他的声音一样,对于他的容貌婉襄也有着莫名的熟悉之感,却怎么也想不起来。
  但总之他的样貌和那尊珍藏的泥塑像,和那副画像都没有任何关系。也不知道为什么清廷要好好地珍藏着它们。
  下一刻婉襄便不得不跪下去,为她直视龙颜这无礼之举而请罪,“奴婢该死。”
  因这变故,苏培盛仍旧停留在摛藻堂中,在这时候貌似小心地开了口,“万岁爷,于太医最擅长跌打损伤之症,您看是不是要将于太医请到摛藻堂中来?”
  婉襄尚不明白他这一句问话的用意,下一刻皇帝便改变了主意。
  “不必了,着人去向他要个方子,而后好生配几贴膏药过来。”
  皇帝不会向婉襄解释他为什么折变了心意,他的目光终于落在了那只龙泉窑的青釉花瓶上。
  这只花瓶在皇帝的手中翻转,“你在上面绘了许多桂花?”
  那一夜摛藻堂里的桂花,婉襄将它们永远地留在了上面。
  婉襄沉声道:“金缮之法会用到许多金粉,而桂花恰好也是金色的。”
  “这只花瓶应当已经碎裂多年,有些极小的瓷片遗落,导致接口处有些裂口难以填补。”
  “这般名贵瓷器,若任由裂口形状畸岖未免不美,不若绘上桂花形状,也算应时。”
  她低下头去,“这只是奴才的一点拙见,希望您不要怪罪。”
  婉襄是以画笔尽量依照裂口的形状尽量勾勒出桂花的,可她也瞧见过其他的工匠在大片的裂口处用刻刀来雕琢纹样。
  现代修补文物常用的都是无痕之法,金缮技艺她用得少,倒还真没有试过。
  “既将这只花瓶交给你修补,便是全然信任,又有什么可怪罪的?”
  皇帝将青釉花瓶同样放在了紫檀木几上,与那只定窑白瓷杯并列,“它们身上承载的记忆于朕而言都并不算是愉快,改变状貌……倒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皇帝说这只花瓶于他而言“并不算是愉快”,齐妃又见之而色变,婉襄倒是真有些好奇曾经发生在这只花瓶上的故事了。
  “你替朕修补了两件于朕而言意义非凡的瓷器,可曾想过要什么奖赏?”


第9章 奖赏
  从穿越到这个朝代开始,婉襄便知道自己的原身是雍正谦妃,是归属于他的女人。
  因此为他修补这些器物,倒还真的没有想过要向他讨要什么奖赏。
  清历记载谦妃刘氏于雍正七年被封为答应,如今已经是十月,仅仅剩下最后两个月了。
  难道这就是刘婉襄成为妃嫔的契机?
  可是……可是她今日才不过堪堪看清了雍正皇帝的样子。
  婉襄到底是来自22世纪不愿做女萝的现代女人,当下也决定遵从本心,将这个念头压下去。
  “不知万岁爷能否允许奴才仔细瞧一瞧那副踏雪寻梅图?”
  除了完成科研组交给她的任务,婉襄自己其实并没有什么心愿。
  这要求显然在雍正的意料之外,他不置可否,“朕还以为你会想要出宫的。”
  婉襄不知道他为什么又提起了出宫这件事,“奴才既入了宫,便想要像父亲那样好好地为皇家效命,的确没有想过要出宫。”
  难道是雍正不想留她在宫里了么?应当不至于吧。
  紫禁城这般大,浩渺地像是无边无际的海洋。
  她如今只不过是一尾最微不足道的小鱼,便是渔夫错网了她也会将她放回海洋中去,又如何能得帝王格外关照?
  “昨日十三弟进宫陪着朕手谈了几局,闲谈之时提起了你的母亲,她十分挂念你。”
  是怡亲王。
  婉襄知道刘满同怡亲王的主仆关系不错,却也没想到他们之间的关系竟然好到怡亲王愿意为了这般小事到帝王面前为他带话。
  她有些受宠若惊,更有些惶恐,“母亲慈爱,记挂儿女本是人之常情,却不想叨扰了万岁爷,实在是不该……”
  雍正回过头去,重新拿起了那只白瓷茶盏,却并没有品茶,只是望着茶水之中自己的倒影轻轻笑了笑。
  “这不算什么……只是让朕想起了朕的皇额娘,她已经离开朕七年了。”
  雍正有两位“皇额娘”,养母孝懿仁皇后早已于康熙二十八年薨逝,他所怀念的当然是他的生母孝恭仁皇后。
  许多影视剧和小说之中都喜欢将雍正以及他的生母的关系描绘地十分恶劣。
  这大约是因为雍正满月之后便离开了生母,而他后来又有了一个在九龙夺嫡时没有站在他这一边,与生母无比亲密的亲弟弟多罗恂郡王胤禵。
  甚至在曾静等人罗列的雍正十大罪状之中亦有“逼母”这一条,引得后世无数遐想。
  那么事实呢?
  “朕自小由孝懿仁皇后抚养,常在承干宫中出入,却鲜少往皇额娘的永和宫去,也并不亲近她。”
  皇帝将杯中的茶水尽数倒入了一旁的松树盆景之中,让他得以更好地欣赏这只杯子。
  “它其实是皇额娘初为德嫔之时皇阿玛御赐之物,四、五岁时有一日朕入永和宫玩耍,失手打破了这只杯子。”
  “那时皇额娘虽然已经是德妃了,出身底蕴终究不如旁人,定窑白瓷,于她而言已是极好的东西。”
  “朕年幼倔强,越是犯错,便越是不想认错,甚至恶语伤人,言孝懿仁皇后宫中似这般的瓷器堆山填海……”
  雍正苦笑着摇了摇头,珍而重之地将这只杯子放在了心口。
  “皇额娘那时并没有责怪朕,只是将这些碎片都好好地收了起来,直至将要辞世之时方才将它重又交还于朕。”
  婉襄垂下眼眸,望着黄昏时青砖上渐渐被暮色熔成一片的影子。
  “提醒万岁爷勿要倔强,勿要傲慢,勿要伤了爱人之人的心。”
  这是她的领会。
  “不错。”雍正骨节分明的手指在茶盏外侧一朵一朵的梅花之上掠过。
  直到轻抚过每一朵梅花,他才又开了口,“皇额娘最喜欢梅花,常以梅花自勉,这或许也算是一种缘分……”
  雍正没有再说下去,从长榻上站起来,先一步朝着中堂的那副踏雪寻梅图走去。
  他今日穿着一件石青色云纹对襟长袍,负手立于画轴之前。
  他的头发梳地很整齐,即便经过了一日的劳累也没有任何凌乱,
  见婉襄并没有跟过来,他回过头笑意温和地同她招了招手,“不是想看看这幅画么,快过来。”
  婉襄还是愣了愣的。
  她没有想到在这封建王朝之中,本该最是高高在上的一个人,大部分的时刻却并没有让她体验到强烈的地位之别。
  她在雍正下一次开口之前朝着他走了过去,这个男人在此刻对她的吸引力显然远超过了系统的命令。
  婉襄在他身后一步的位置停了下来,越过他宽阔的肩膀望向中堂上的那幅画。
  脑海中系统在不断地读取着进度,直至终于读取完成,婉襄伸手关掉了她耳后的开关。
  “十三弟很懂得欣赏画作,这幅明代王谔的踏雪寻梅图轴其实也是多年前皇额娘生辰时他替朕找来的贺礼。”
  若是婉襄没有记错的话,这幅画其实最后是珍藏在故宫博物院之中的。
  她硕士时的导师研究的一个方向便是古代画作,耳濡目染,婉襄也能鉴赏出大部分名家画作的精妙之处。
  但这不应当是刘婉襄具备的技能。
  刘婉襄木讷而迟钝,“奴才并不懂画,只是方才一入堂中,目光便不自觉被这幅画作吸引。所以才斗胆求万岁爷开恩,让奴婢看一看这幅画。”
  雍正看来既不意外,也不失望,反而如讲故事一般娓娓道来。
  “王谔是活跃在明朝成化、弘治、正德年间的丹青手,曾以绘事供奉仁智殿,颇受明孝宗喜爱,被其誉为‘今之马远’。”
  仁智殿是明代供职于宫廷的丹青手平日上值作画之处,马远则是南宋时另一位著名画家,构图大胆,喜取边角小景。
  王谔既然被称作“当世马远”,构图之上与马远自然多有相似之处。
  皇帝很快也将话题转变到了这幅踏雪寻梅图本身,“这幅图轴便颇有‘马一角’之风,主景为山之一角,将其置于一隅。”
  “至于用笔,亦沿袭王谔画作一贯来‘斧劈皴’的风格,棱角方硬,树干虬劲。便在王谔画作之中,亦属于难得的佳作。”
  婉襄的导师很喜欢马远,也连带着欣赏王谔。
  雍正的这番话其实同她导师平日品评画作时所说的差不多,却也仍旧令婉襄感觉到惊喜。
  她其实并不太喜欢研究清代的器物,偶尔能入眼的几件东西也大多是雍正时期的。
  那时她与他相隔着数百年的光阴,只能在修复他所统治的朝代留下的文物时同他在心中对话,没想到还能有如今日一般听见他侃侃谈出她心中所想的机会。
  雍正回过头来,见婉襄不说话,还以为她是听不懂。
  他的态度仍然宽容,“其实赏析画作也不是非要道出这般评论,对于美好事物的感觉总是相通,你既然喜欢,又与皇额娘有些缘分,朕便将这幅画赐给你。”
  明代王谔踏雪寻梅图轴,故宫珍藏的宝物,在四百年前,居然为雍正帝赐给她成为了她的私有物。
  这个念头从婉襄心头滑过,她心中却是惶恐更多过欣喜虚荣。
  “虽则人们对‘美’的感觉总是相通,但若不懂万岁爷方才所说的这些,这种‘美’终究只是浮于表面的。”
  更何况,“奴才更不敢妄称自己与先太后有缘。这幅画作承载过万岁爷与先太后的很多心意,奴才曾有幸窥见过,便足够幸运了。”
  作为时·物计划雍正一朝的穿越者,婉襄知道,在康熙朝执行任务的穿越者所占据的身体正是雍正的生母孝恭仁皇后。
  但她并不知道具体的细节,不知道她是什么时候穿进孝恭仁皇后的身体,也因此不知道喜欢梅花的究竟是孝恭仁皇后本人,还是她的前辈。
  但这道理都是一样的。
  婉襄是故宫的文物修复师,是故宫珍宝的保护者。
  她更希望这些宝物都能好好地留存在大清的国库里一代代传承下去,而不是沦为嫔妃私产,最后不知流向何处,甚至被摧毁。
  雍正显然并没有想到自己会被拒绝,但他并不是一个会因为小小宫女的拒绝而恼羞成怒的皇帝。
  他的笑容有些无奈,目光在璃藻堂中珍宝之上轻掠过一遍,“你总该给朕一个台阶下。”
  婉襄在一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低头行了礼,走到屏风另一侧的八仙桌旁,随手拿起了一只梅花状的砚滴。
  “不知万岁爷能否将这只砚滴赏赐给奴才?”
  砚滴是储存砚水的器物,这只应当是银镶铜的,花开两色,十分精致。
  更何况砚滴很小,带在身上一点也不显眼,又不易损坏,比画轴要好得多。
  发生过云英的事了,她必须要比从前更谨慎。
  雍正并没有回绝她,“喜欢便留着吧。”
  婉襄将这只梅花纹砚滴收进了自己的荷包之中,苏培盛恰由摛藻堂外入内,恭敬地向皇帝回禀要事。
  “万岁爷,张廷玉张大人与蒋廷锡蒋大人此刻候于干清宫外等候您召见。”
  婉襄恭敬地退到了一旁。


第10章 急救
  “婉襄姐姐,这个砚滴好漂亮啊,真的是那位爷……赏给你的?”
  桃叶趴在桌上,伸出手指有一搭没一搭地触碰着那只银镶铜砚滴,似乎对它很好奇。
  婉襄正坐在桃叶身旁打磨着一些锔钉,从那一日之后熹妃分派给她的活计总是很少,长日无聊,她想要把之前房中被打碎的那些瓷器都修补好。
  听见桃叶说话,婉襄望了她一眼,而后爱怜地拂开了她额前为微风吹动的碎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