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魔王娇养指南-第6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几天燕三郎日理万机,他也没闲着,眼里都熬出了淡红的血丝,倍显憔悴。
  少年看着他,欲言又止。
  文庚倒是很坦直:“山长唤我来,有何要事交代?”
  长老会为难燕三郎两个多月,终是认他为主。从法理到事实,燕时初堪当大任,文庚也是心平气和,并无不服。
  “有一件事,你要知道。”燕三郎叹了口气,转向刘宗瑀,“刘会长,请将薛由之事再复述一遍。”
  刘宗瑀看他脸色,也知道这事儿牵连极大,于是娓娓道来,并无不耐。
  文庚初时不解,越听越是惊心。燕三郎看他脸色变幻不定,到后头目眦尽裂、额角青筋暴起,不由得劝道:“文先生,镇定!事情已经过去了两年!”
  千岁同样有些担忧:“这老头该不会气到中风吧?”燕小三刚刚收服青云宗,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办,文老头若在这个时候中风或者嗝屁了,重担全压到燕小三肩上可怎么是好?
  话音刚落,文庚就伸手按住身边的椅背,仿佛站不稳了。
  只听“喀嚓”一声,椅背裂成几段,落在地上。
  文庚大口大口喘气,脸色通红,却对燕三郎道:“文某失态,让山长见笑。颜二此刻何在?”
  “被施恩光关在南城署衙当中。”看他神态,少年这会儿是真担心千岁乌鸦嘴不幸言中,“我与你同去。”
  “不必,不必!”文庚大步往外走,“文某失态,不好让山长见到!”
  他的速度很快,转眼就没了影子。
  刘宗瑀这才试探着问:“死去的小姑娘是?”
  “文副山长的外孙女。”
  刘宗瑀见文庚神情,多少也猜到了些,这时不感惊讶,只是长叹一声:“作孽哟!”
  “文副山长得报大仇,多亏了刘会长。待他平复下来,自会前去致谢。”燕三郎看着他道,“你当个区区刘记商会的会长,实是有些屈才。我要成立千渡城商盟,将千渡城及周边大小商会、字号都纳入其中。这个盟主就由你来当罢,考察期三个月。以刘会长之能,应当可以顺利转正。”
  刘宗瑀大喜:“多谢山长!”
  商人有商人的江湖,这才是他最想要的奖赏呵!
  燕三郎和他又拉呱几句。这人玲珑得很,知道山长事务缠身,也就告辞而去。
  千岁看着他的背影道:“又一个心满意足的。”
  “奖”和“赏”也是一门学问。为了做到公正公平,燕小三这几天实在没少花力气。目前来说,大家暂时还算满意。
  “千渡城作为青云宗中南部最重要的大城,有必要建起商盟来协调商贸事宜。更何况,我们后头需要商盟与西铎接洽,负责谈判与物资转运等等。”燕三郎挠了挠头,“不过这种商盟运作久了,权力增大,怕是会打压后起之秀。那时就需要敲打敲打这位刘大盟主了。当然,这都是后话,日后再处理罢。”
  直到这天过去,燕三郎都没有再打扰文庚。
  有时候,人也需要独舐伤口。
  千渡城南署衙也传来消息,颜凌在牢中被大卸八块,死相凄惨。


第1341章 有一个已是家门大不幸
  千岁乍舌:“哦喝,文庚看起来慈眉善目,不想下手也这样果断。”
  “他毕竟是异士。”燕三郎很理解他的心境,“不能快意恩仇,还唤什么异士?”
  次日午后,他才找来文庚的亲传弟子,问起其师情况。
  这人恭恭敬敬道:“我师昨日从南城署衙回来就闭门不出,晚饭未动,屋内也不点灯火。”
  “现在呢?”
  “今晨出来了,形容憔悴,但吃了两大碗炒粿,一大屉黄米糕。”弟子道,“师父要我禀告山长,他一切都好,请勿挂怀。”
  燕三郎也放心了:“那就好。”
  困住文庚的梦魇终于消散,他应该解脱了吧?
  ……
  这几天,千渡城各处搭起了米粥棚子,每个成年人每天可得一碗粥,一个窝头,孩儿减半。
  山长亲口向城民保证,四天后新粮一定上市,价格稳定可控。
  得他担保,千渡城人的忧躁也消褪不少,耐心等着救命粮到。
  四天后,白鸟城果然有大批粮食运到,飞快批给各家商会。新成立的商盟已经投入运作,并负责粮食统筹事宜。
  当天下午,粮食在全城上铺,价格为每升四文,四口之家每天限买三升,以此类推。
  初期粮食紧张,定额售卖以免平民哄抢粮食,大伙儿都能理解。这价格说不上便宜,但也比千渡城封城后期动辄每斗几十文要低很多了。
  复三五日,粮食源源不绝运入千渡城,粮价一路走低,抢粮的现象更不存在。
  这原本是粮商们囤积居奇的好时机,但商盟一边打压一边维稳,商人们又不清楚新上任的青云宗山长是个什么性子,也就没敢放手搅乱市场。
  一切都在平稳中推进。
  千渡城民一看,山长说几天后有粮,几天后就当真有粮,言出必行,于是对青云宗更添信心和好感。
  那许多工作重重叠叠铺下去,终于让千渡城安安稳稳走完了过渡期,慢慢步回正轨。
  经过几日调养平复,文庚的心境也复原如初。
  心病既去,他看起来就比从前还要精神。
  燕三郎料得不错,他先去好好感谢了刘宗瑀和庞渊一番,请这两人用过晚饭才找山长:“颜家的宝库清点完毕,这是目录。”
  他递上手里的清单,边上的阿修罗顺手接过。
  就连千岁这样见惯了大场面的,扫过清单都“喔哟”一声:“当个城主真是肥差!”
  千渡城破毫无预兆,颜庆早将家私都收拾妥当,楞是没找到运送出去的机会,倒是替青云宗省去了不少搜刮的功夫。
  这清单上的宝物名目之多,看得人眼花缭乱。更别提各种田产地契,矿脉码头。
  算下来,颜庆的身家竟然可抵整个青云境五年收入。
  用富可敌国来形容颜家,真是一点儿都不夸张。
  文庚摇头:“颜庆这些年中饱私囊,截留万贯家财。”光是他宝库里的存货,足够给青云宗再交十好几年的贡税了。
  “这是给青云宗攒钱呢。”千岁喜孜孜道,“有了这笔财富,能办不少实事。”
  她最喜欢追捕贪官了,捕回来的都是硕鼠,一掏窝就能掏出金山银海。
  燕三郎看见一行小字,目光微凝:“他的藏品之中,居然有浮壤?”
  千岁也凑过去看了,啧啧两声:“居然有十块之多,这厮是不是也去过迷藏海国?”
  迷藏海国的官方店曾经出售浮壤,据说那是天人道之中的宝物,能令山川随心所欲变形。燕三郎一直觉得那是夸张之辞,迷藏海国的幽魂测试过,真正的浮壤能令山地起伏十五丈最多。
  但这效能也很逆天了,尤其它能反复使用。
  彼时那块浮壤卖出了九十万两的高价,燕三郎虽觉新奇,但没有出手。直到后来他位高权重,不止一次后悔当初没买下浮壤。
  现在,老天给他送后悔药了?
  他在这条目录上着重画了个圈,以示重点。
  禄事堂十几名弟子用了两天时间,才把城主府的宝库清点完毕。千岁闲来无事,依样过目,而后把清单画出了无数重点:“这些,全都带回青云山!”
  其中也包括了浮壤。
  这么多?有名弟子眺了一眼,当即吓了一跳。她至少勾出了清单的四分之一。
  虽说只有四分之一,那数量也是相当惊人。
  千岁看懂他的眼神,皱眉道:“留在这里作甚?”她可没动那些山河之契,因为地契、矿脉等物又搬不走。
  燕三郎和杜时素从边上走过,不由得笑了:“本来就要充公,得收回财库。”
  千岁喜孜孜:“这样的硕鼠还有没有?多打几只,青云宗就肥了。”
  杜时素苦着脸:“千夫人说笑了,有一个颜庆已是家门大不幸。”
  ……
  燕三郎在千渡城又坐镇两日,见战后秩序重建无碍,各项事宜有序推进,也就放心启程,返回青云山。
  吸取从前教训,千渡城也不设城主了,最高长官为郡守,掌政令,由杜时素麾下大弟子李绍棠担任;其佐官郡尉为庞渊,掌军事、治安。
  以下行政人员名单,燕三郎也都亲自把关,并且当面训诫。
  在此期间,施恩光和铁太傅先后都来辞行。
  包括施恩光在内,桃源这两千人马都是燕三郎向得胜王借来的。有借有还,再借才不难,因此施恩光的军队在千渡城盘桓数日也就启程了,准备返回桃源。
  至于从桃源进入青云境的小路,燕三郎也没忘了下令将它平整、拓宽,修成了正式的官道。这意思很明白了,两边要和睦友好、互通有无。
  而后是铁太傅。
  这老头子原本为了完成颜烈遗命才陪燕三郎上青云山,没料到后头发生这么多怪事,连他自个儿都被颜庆抓进画中世界,险遭不测。
  对于他的遭遇,燕三郎有三分愧疚,但铁老头子倒很大度,摆摆手让他不要放在心上,只要燕三郎这几天自掏腰包,让他在千渡城附近的白水县吃喝几天解解馋,就算对得起他这段时间的遭罪。


第1342章 一切有我
  那地方的鱼片粥和烤河鳗是一绝,他几年前来吃过一次就念念不忘。
  千岁听了,二话不说拖着燕三郎跟过去,一试之下也是赞不绝口。
  铁太傅因此多留了两天,才踏上北去的归程。
  他这趟出来严重超时,家人不知道怎样着急。宣国内部的矛盾同样影响着铁家,还有许多麻烦需要他赶回去处理。
  对铁钊的谢意,燕三郎同样请他代为转达。铁太傅次子铁钊在宣国南部带兵剿叛,尽管安涞城王宫下令伐青云境,他也想方设法拖延,给燕三郎争取了更多时间来摆平千渡城的麻烦。
  送别这几方助力,七月上旬就已过半,青云宗队伍也要回山。
  燕三郎却没有马上回去,而是到逐浪湾走了一趟。
  这是望桑湖和蜈河的下游,人迹罕至,附近只有一个村庄,居民不足六十人。
  莫说没有官道儿了,就是小路和兽径都很模糊,没有当地人带路的话,很容易就走丢了。
  燕三郎当然不为游山玩水而来。他要到本地看一座旧坝:
  逐浪坝。
  百余年前,地方官在这里修筑逐浪坝,工程浩大,希望调节蜈河水量,造福四方百姓。不过后头改朝换代,逐浪坝年久失修,慢慢也被遗弃了。
  燕三郎现在看见的,不过是道残迹,已经不再发挥作用。
  饶是如此,他仍然亲自带着小金下到河床,去看沉在水底的大坝残体。
  这头猛兽有分水之能,可以分开水流,以免主人浑身精湿的狼狈。
  待燕三郎上岸后,杜时素就道:“我们考察过,这是建坝的好地方。原本蜈河到了这里浪急滩险,建起大坝后就可以走船,并且引蜈河水入惠江,又能泽被东部的平原。”
  燕三郎也问得不客气:“那为何没建起来?”
  “原本遭到颜城主……唔,颜庆反对。说建起这坝耗费人力财力过巨,又会引起宣国不满。”杜时素轻咳一声,“其实水坝建起之后,北边的商船就可以取道逐浪湾往东南进入望桑湖水系,不必非要经过千渡城不可。想来这也是颜庆反对的主因。”
  “他说得没错。”燕三郎话锋一转,“但我们得建,而且建得越快越好,最好在宣国还未反应过来之前就完工。”
  “……”为何?
  燕三郎也不解说,只吩咐道:“集结青云境内经验最丰富的水工待命,半个月后,我们要重新修起逐浪坝!”
  直到这场仗打完,千渡城还是整个青云境最重要的城池、是青云宗的命脉所在。这种极度不健康的情况,必须尽快改善。
  半个月后就开始?杜时素奇道:“这样着急么?”
  “我已经找人过来帮忙了。”燕三郎笑了,“蜈河汛期快要结束,也有利于修坝。”
  事实上,不是青云宗着急,而是他赶时间。
  千岁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
  复五日,燕三郎返回青云山。
  依旧是金魈驮着他攀山越岭,直达白云最深处。
  那感觉仍然惊心动魄,一低头就见万丈深渊。众长老都下山来迎,陪同他一起上山。
  时至今日,燕三郎也有颇多感慨。
  初上青云山,他对本宗来说还是个值得戒备的外人,身负颜烈遗命而不敢声张;
  再上青云,他却已经是一宗之主,前呼后拥,盛况空前。
  他深吸一口气,高山独有的寒凛沁入心脾。
  千岁笑问:“权势的味道如何?”
  “提神醒脑。”燕三郎也不讳言,“好极了。”
  否则颜庆为何死抱着城主之位不放,否则萧宓为何鞠躬尽瘁也要保住九五至尊?
  站在高处俯视众生,真是旁人无法想象的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