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燕女提刑-第1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岳却面带惭色地跪了下来:“禀皇上,此事……其实之前并非是臣想到的。

    是臣与燕京府衙推官易长安无意于上元节偶遇,相邀喝茶,听到雅间隔壁有人说起此事,易长安当时不以为意,臣疑惑下相询,易长安说世上若真有大神通者,只怕视凡人如蝼蚁,哪里会如此作态?

    臣当时自是不信,她倒并不与臣分辩,只说起她幼时曾经翻看过一本闲书,上面就写了一则古代的轶事,也是道人故意在人前显露这般神通,后来聚集信徒作乱,官府平乱之后才发现那道人实则有两人,是一模一样的双生子……”

    燕皇的眉头不由跳了跳;书中所述,与今日他所遇到的情形是何等相似,可恨他还被这些跳梁小丑瞒在鼓里!

    “钰山,那龙纹玉佩又作解释?还有当日呈上的蟠桃……”燕皇心中已然信了大半,不过还有一些疑惑,等着陈岳给他解释。

    听到燕皇终于问到这里,陈岳暗吸了一口气,才缓缓回禀:“皇上,这两样事俱都不难!玄清和玄风两人已然事先约好,玄清得了玉佩后封入同样的锦盒,遣人急送出宫……

    潘城乃一介草民,家中无甚防卫,即使把那只锦城小心供起来,只要有武者赶在周大人到越州之前,自然轻易就能把两只锦盒调包。

    至于那蟠桃,易长安说原理大致与玻璃棚中养花差不多,不过需要更加精细而已;只要宫中有人与那妖道勾结,妖道就有隙可趁……”

    越是听下去,燕皇的面色就越发难看起来,最后竟直接抓起桌上的茶盏,重重砸在了墙上:“这一环一节紧紧相扣,非数年之力不能为之,想不到朕这宫里,还藏有这等人物!好,好极!”

    陈岳垂下头并不开声,小半刻后就听到头顶上方传来燕皇森冷的声音:“你去把陆咏和刘继两个都给朕叫过来,让他们为辅,助你彻查此事,务必把这些人给朕找出来!”

    陈岳连忙应了是,躬身退了出去,叫了陆咏和刘继进来……

    当夜内宫灯火通明,不知道有多少宫女内侍被带出来审问,有的战战兢兢回到了自己的宿处,有的却自此不见了踪影。至天明,陈岳有些疲惫地揉了揉眉心,跟在周良保身后将一沓供词交呈御案前。

    宫中的几个“钉子”是六皇子燕恺手中的人,燕恺自小性喜玩乐,出宫封府时燕皇就赐了他“乐王”的封号,想着他就是当一世安乐闲人也未尝不好,没想到这个平常看起来吊儿郎当的儿子,心思竟然也这么深,居然在他眼皮子底下埋了这么些钉子!

    燕恺被叫过来知道原委后连声叫屈,奈何一则他无法解释为什么自己要在宫中埋下这几个耳目,二则玄清和玄风都异口同声地指证,就是乐王指使他们行事的,无论燕恺如何不认,说自己是被别人顶了缸,在燕皇眼里却已经定了论。

    想到燕恺这些年明面上玩乐不羁,私底下竟然做了这些勾当,明明手无寸功、不掌兵权,竟然还蠢到想通过这两个道士来走捷径,燕皇心里就怄了一口血。

    在老六的眼里,他就是这么个昏聩不清的人么?就一定会迷信那妖道,越过太子,越过前面的几个皇子,将大位传到老六的手里吗?

    老六理政处事能力实在一般,竟然还敢妄想大位!燕皇深恨这既蠢又贪的儿子,又怀疑其中有燕恺的生母覃贵嫔的怂恿,当即一道圣旨将覃贵嫔赐死。

    只是看在父子的情分上,废了乐王的封号,让人将他圈禁到皇陵中,跟他那个同样被贬为庶民的二哥,废寿王燕泽做伴了。

    忻王燕慎,识人不清误荐奸人,罚闭门思过三个月,罚俸一年。

    至于玄清和玄风两名妖道,燕皇想到这两人差点就将自己玩弄于股掌之间,一眼不眨就下旨令人将两人凌迟处死。

    到了第三天的下午,诸事尘埃落定。陈岳这才得松了一口气,跟着周良保出了宫。

    这些天锦衣卫忙忙碌碌,总算还是得了皇上一声嘉奖。周良保心里一块大石头这才落了下来,出宫后重重拍了拍陈岳的肩膀:“钰山,这次真是多亏了你!”

    陈岳连忙揖手:“大人谬赞了,大人连日奔波辛苦,指挥得当,这才平了这起案子,下官不过是帮着大人打了个下手而已。”

    到底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虽然只是几句言语,但是对他这一番恭敬之心总是让人舒服不已;周良保不由一哂:“想来这几日皇上就会有旨意下来,钰山且回家先好好休养休养吧。”

    知道周良保的意思是让他这几天不要出去,在家里等着皇上的旨意,陈岳行礼谢过,站在一边候着周良保骑马先行离去。

    瞧着周良保走远了,陈岳正等着魏亭牵马过来,一侧头却看到忻王燕慎刚自宫中出来,微微垂了视线,拱手一揖:“忻王殿下。”

    燕慎被罚禁足三个月,罚俸一年,虽然被父皇厌恼了一回,比起又被贬为庶人、圈禁进皇陵的六弟燕恺,到底还算是全身得退了;心里正自庆幸不已。如果不是他当机立断壮士断腕,今日被押去皇陵的只怕就是他了!心里正唏嘘着,抬眼看到立在宫门外的陈岳,燕慎目光不由一闪:“陈大人这些时日着实辛苦了,竟然能及时奔赴千里之外将嫌犯抓来,这一份心计实在让本王佩服!”

    第345章 面圣

    陈岳那一趟差事,竟然真的是为着玄清子的事,燕慎此时想起来,尚觉得一阵后怕,此时看到陈岳,心中更是起了深深的忌惮。

    幸好从香料铺子派出去的人没有按期传回暗信,就在陈岳回燕京的当晚,他让人以“东家有丧”的名头,紧急将香料铺的所有人员遣散,只留了一个空铺子在那里。

    等第二天陈岳从宫中递了信出来,锦衣卫派人过去的时候,那香料铺早在半夜里就人走楼空了;一间空铺子,也不过几百两银子,便被锦衣卫没收了去燕慎也不心疼。

    他担心的是,陈岳能这么快找到玄风,他派出去的那几个人会不会被撞上留了活口;虽说宫中的“钉子”都是格外挑选过的,但是这几天他也食不安寝不眠。

    幸好最终还是无事;想来派出去的那几人已经服毒自尽了,宫里头那几人的口供一落拍,他这里就算安全摘出去了,禁足和罚俸什么的,根本就不算什么。

    他只要留得青山在,还怕没柴烧?只是陈岳此人,办了这一趟差事,也不知道会不会对他起什么疑心,等过些日子风平浪静了,还是要找个机会除掉这条祸根才好!

    见燕慎虽然脸上笑着跟自己打招呼,眼中却深含忌惮,陈岳心中暗凛,面上却笑着行礼:“忻王殿下过誉了,臣不过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罢了。”退开两步让燕慎先上了马车。

    瞧着忻王府的马车去得远了,陈岳这才从魏亭手中接过马缰,长腿一扬,翻身上了马。

    魏亭有些不服气地上马凑近过来:“大人,难不成就让忻王这么——”

    陈岳回头严厉地看了他一眼,见他讪讪闭了嘴,这才淡淡开了口:“不然又能如何?他派出禹州的那几个人全都服毒自尽,那间香料铺子里的人又跟泥牛入海似的散了个精光。

    就连宫中传递消息的那几个耳目,明面儿上都是乐王的人。我们手里无凭无据的,凭什么来指证一位封王的皇子?这件案子只能就此结束,以后多提点心吧!”

    瞧着这时辰也差不多要下衙了,陈岳将马头一拨,本想直接往易府去,想到先前燕慎那双阴鸷的眼,心中一动,还是先往自己府里驶去了。

    他倒不怕燕慎出什么妖蛾子,可是易长安那边却防不住,易长安就是他的软肋,今后由不得他不小心几分!他这会儿再想见易长安,还是先回府了再乔装出来吧。

    易府。

    易长安前脚刚回来,还没来得及换下官服,后脚墨竹就急匆匆地跑了过来:“爷,宫中来人了!”

    易长安已经在刑部报了道,这两天正在熟悉事务,对宫中的事隐有耳闻,加上陈岳还嘱了雷三娘偷偷给她报了个简信,易长安估摸着应该是陈岳那边有所获了,心里正放了下来,没想到宫里会来人。

    易长安心里不由咯噔一下,连忙迎了出来,见来人是燕皇身边的大太监刘继,忙笑着行了礼:“刘公公。”

    正唤了人要奉茶,刘继却止住了:“可不敢耽搁,皇上召易大人即刻进宫呢。”

    官服还穿在身上,什么也不用换,易长安从江浪手中接过一个荷包,不着痕迹地塞进刘继手里,一边跟着他往外走,低低问了一声:“不知道皇上这时候相召所为何事?”

    荷包瘪瘪的,在手里捏挲,里面微微沙沙作响,应该是几张银票。刘继面上笑容可亲:“易大人不必担心,想是有些事皇上想要垂询几句。”

    顿了顿又继续补了一句,“前儿陈大人在宫中办案,曾在皇上面前直言得了易大人不少点拨,想来皇上也是心头有些疑惑,这才请易大人过去解惑一二。”

    既然是从陈岳口中知道的,那对她来说应该不是什么坏事。易长安立时稳定了心神,认真跟刘继讨教起宫中见圣的礼节来。

    刘继直接将易长安带到了御书房。易长安是文官,见圣要双膝跪地,心里再是腹诽,进了御书房也只能规规矩矩跪了下去:“臣刑部员外郎易梁,见过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易梁易长安这个人,燕皇已经听说过好几次了,今天却是第一回 才见到真人;盯着殿中跪着的年轻身形,燕皇缓缓开了口:“抬起头来。”

    易长安跪直了身子,微微仰起了脸,目光却只规矩地注视着那张由整段金丝楠木雕成的书桌。

    相比刑部员外郎这个从四品的官衔,易长安的这张脸有些年轻得过分,脸庞清隽,鼻直唇红,如果不是那一对斜眉入鬓带出了一股英气,这张脸就显得有些许女气;不过身形却甚为敏捷,并不像时下不少文官那副弱质彬彬的模样。

    “朕听陈岳说,双生子妖道惑乱之轶事,你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过,那本究竟是什么书?”

    见燕皇果然是问的这件事,易长安从容不迫地答了话:“回皇上,那是臣幼时在街头闲逛,见有一人摆了书摊售些旧书,无意中翻到的,只可惜当时臣囊中羞涩,未能买下此书,后来等臣再去时,那人却已经不见了。”

    皇家藏书何止万册,燕皇自幼翻看过很多,也从来没看有看到过那样的书,听到陈岳说起,心中就动了动,怀疑可能是什么奇书;没想到等召了易长安来问,却是这样一个结果。

    如果这书现在还在易长安的手上,自己一问起,易长安身为臣子,自然是忙不迭地会把书觐上来的,倒是可惜了……

    燕皇按下了失望,赐了易长安起身,瞧着她一身从四品的官袍,想到这年轻人年纪轻轻就能有这等官位,就是因为她办案精干得利,一时兴起,又问了一句:“朕听说易卿精于破案刑狱之事,这一身本身莫非也是在那本书上学来的?”

    易长安愕然怔了怔,抬眼看向燕皇:“回皇上,臣这一身本身,是跟当年一位老仆学的,光是看书可是不成,非得身体力行才行。”

    她眸光清正澄澈,虽是直视了燕皇,燕皇倒也并不觉得她无礼,且易长安说话见理又实在,倒是合了燕皇这一会儿的口味,轻轻点了点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古人所言诚不虚也。不过朕听说你于验尸一途也颇为在行,莫非此事你也力行过?”

    仵作一职在大燕是贱役,易长安是举业出身,居然会行贱役之事,确实让人有些惊异。到底是易长安有些年少,燕皇故意问这么一句,就是想看她怎么回答,是会否认,还是会羞惭无言?

    第346章 赏赐

    没想到易长安倒是坦白得很,落落大方地答了话:“臣不敢欺瞒皇上,臣幼时即向往刑侦之事,确实跟那老仆学过,不过所用的尸体俱是在义庄花了银钱买的,练习之后也重新缝合予以下葬,不敢有半点亵渎之心。

    前人曾云:‘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臣既想掌刑狱之事,自己若是不懂,岂不是任由仵作说定?

    大凡命案,初检最是重要,失之毫厘则谬之千里,臣自己担纲才更放心,想着案情不知道关乎多少人命,更丝毫不敢生轻慢之心……”

    旁人做的,哪有自己来做放心?燕皇一时心中触动,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想到易长安这是第一回 面圣,却是颇有胆量地侃侃而谈,比不少官员都要行事沉稳有度,心里不由添了几分好感:“如今你新去了刑部任职,感觉如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