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门歌-我花开后百花杀原著-第3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儿的食肆。
  虽是被热情迎了进去,可吃食却贵的离谱,在繁华的京都,一个包子也才一文钱,这会儿食肆一个馒头都已经两文钱,其他菜色都比照京都还翻了不止五六倍,投宿倒没有贵上多少。
  “客人勿恼,实在是粮食金贵,整个镇上只余我一家食肆开着门,旁人家里可都是门户紧闭,有多少吃食都得捂住,谁知这雨要下到何年何月?”食肆的当家人赔着小心愁眉苦脸道,“小人原也不想开门做生意,若非官府下令……哎!”
  未尽之言,都藏在一声沉沉叹息之中。
  “官府强令经营?”沈羲和问。
  “这位夫人有所不知,官府派了人每日里各个村子里奔波,探汛情,救百姓,总不能让这些官老爷饿着,否则耽误了传递消息,营救百姓岂不是大罪过?景王下令,各镇食肆抓阄,必得有一家开业,小人手气不好……”食肆当家苦笑,“景王允许我们高价做生意。”
  沈羲和与萧华雍互看了一眼,这也算是合情合理,毕竟雨不知道下多久,后续会不会积成洪涝谁也不知,现在食材已经无法长远运输,一个食肆能够储存也不多,谁不是拖家带口?谁不想紧着自己家里存粮。
  不得不说,景王这番举措,保障了救援的官府之人,让他们少了些后顾之忧,也一定程度上消减了抓到阄的食肆商户心中的不满。
  “我们未入镇之前,便听闻此地积水日益泛滥,迟早会有洪水,可一路行来,虽则绵雨不绝,却不曾有传言境况。”萧华雍温声细语道,“我们夫妻二人欲前往文登县,寻找失散的幼弟,不知那边如何?”
  “客人万不能去文登县。”那食肆当家面色大变,“我们此地只是小雨绵绵,文登县早已倾盆大雨不停,十数个村落都被崩塌的山峰活吞,文登县又临海……”
  说着食肆当家,警惕往外瞅了瞅,才用手挡在唇边,小声道,“前日有官府之人路过小人的店中,听他们所言,文登县已经没有水卒敢入还看水位,若雨势不消减,最迟三日,必将大水没过海面,奔腾而至。”
  “朝廷不知派人前来防范水患么?”沈羲和有些忧心,陶专宪一定在文登县水势最为泛滥之处。
  “这天不给人活路,哪里是人可以违逆?”食肆当家颓然开口,“那可是汪洋大海,其实说止便能止?若非早几个月大旱,海里也被晒得消减了不少水,只怕这水患早已经起了。”
  一旦渤海发了水,文登县遭了殃,他们这些比邻之地有哪里能够逃得过?
  “景王既然在文登县坐镇,自然不会让你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沈羲和低声劝道。
  这时候厨子和跑堂端来了他们要的吃食,食肆当家亲自为他们上菜:“听闻太子殿下也来了,陛下还派了信王前来,一下子来了三位皇子,这陛下是真龙,四海都归龙管,太子殿下是真龙之子,想来能带来好运。”
  说着,食肆当家眉目舒展了一些。
  沈羲和听着也不知他们对萧华雍是哪里来的信心,亦或者是精神上寻求的一点寄托。
  忍不住打趣一句:“太子殿下可真是任道远重。”
  萧华雍抿唇微微一笑,将一片炙肉放在了沈羲和的碗里:“太子殿下不但任道远重,还情深义重。”


第639章 总觉得事情不应如此
  情深义重……
  这人可真是很会见缝插针给自己脸上贴金呢!
  “客人,菜上齐了,慢用!”显然机灵的人都知道上位者,不是他们这些升斗小民可以妄议,食肆当家立马借离开。
  沈羲和暗暗警告地瞪了眉开眼笑的萧华雍一眼,不要以为改了妆容,就没有人识得他们。
  如今的情形,街上无行人,虽没有封锁城门,大多数入城内的路都被阻断,极难有外人入内,他们俩堂而皇之在此地行走,只怕早就已经惹了官府人的注意,他还敢当着人面儿,随口就说起皇太子的性情如何。
  这不是明摆着告诉旁人,他们可疑么?
  如此浅显的道理,沈羲和不信萧华雍不明白,他还是大大咧咧浑然不在意,就不知他葫芦里又在卖什么药。
  直觉告诉沈羲和,定然与给萧长卿与萧长彦设套有关。故此她也没有多言,由着萧华雍殷勤为她布菜,一顿饭吃得也算有滋有味,饭后她们没有投宿,而是选择继续前行。
  食肆当家倒是一再挽留,告诉他们前路艰难,劝他们打消念头,留在此地,探听消息。
  萧华雍买了些干粮,拒绝了好意,带着沈羲和继续上路,只是他们不再共骑,在道观换装的时候,就多了一匹马。
  冒着小雨,两人才刚刚出了镇上,就感觉到有人跟上了他们。
  萧华雍不知从何处掏出一支笛子,将缰绳扔给了沈羲和,就将笛子横于唇边,幽幽笛声随着细雨飘散在冷风之中。
  知晓他成竹在胸,沈羲和难得配合做个闲情逸致的听众,沉下心听着笛声,雅音在耳,凉风在畔,伴随着小雨纷纷,竟是颇有些置身冰雪剔透的世界一般灵台清明起来。
  以至于沈羲和一时间都忘了自己在雨中踏马而行,没有控制马儿的方向,反而是马儿寻着空气之中一股气息,不急不缓朝着一个方向前行。
  寻常的沈羲和敏锐警惕得犹如要上战场厮杀的猛兽,一丁点风吹草动都能够让她惊觉,稍有这样往我之时,连她自己都不知自己在不知不觉之中对萧华雍这样的信任。
  因为有他在身侧,才会这样的全身心放松。
  等他们的声音没入了长久烟雨交织出来的白雾之后,一群跟着不近不远的人才追了过来,穿过迷障,再追上去时,却发现吹笛的男子倏地转过头,将他们抓个正着。
  原想装作若无其事撤退,不曾想这对男女突然发难,纵身一跃,手握弯刀朝着他们飞身刺来。
  几人当下全身戒备,然而他们还没有拔刀,直觉锋锐的寒芒在瞳孔之中一闪而过,他们全心防备发难的欺身而来的男子,直到倒下的那一刻,才惊觉要他们命的是那马背上的女子。
  等到所有人都放倒,萧华雍才牵着马匹与沈羲和从一块大石后拐出来,而立在正前方与他们穿着打扮差不多的一对男女遥遥无声朝着他们行了一礼,就很快抽身离去。
  沈羲和的目光从那对假扮他们下杀手的男女消失的方向收回来,视线飞掠掠过身首异处,倒在血泊之中的几个人:“你又在嫁祸信王。”
  难怪萧华雍要这么大摇大摆出现在本就不应该出现的镇上,他是故意招摇过市,引起旁人注意,这些人迟迟不会去复命,自然会有人追寻过来,只需要把这些人的尸体……不,只需要把这些人的死状报到萧长彦的耳里,就足够萧长彦怀疑萧长卿。
  萧华雍唇角上翘,从袖中抽出一根银丝,大概有筷子一半粗细:“这是老五手下的人独有的杀人武器。”
  萧华雍那些年可是研究了不少死于萧长卿手下人的尸体,才将他秘密研制的武器给摸透,不止萧华雍在研究,就连萧长彦也在摸索,只是现在还没有摸透罢了。
  萧长卿曾经是祐宁帝最倚重之人,萧华雍研究他手下的秘密武器,纯粹是打发时间,满足好奇之心,而萧长彦则是因为有帝王之心,一直将萧长卿视作劲敌,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萧长彦琢磨萧长卿手下的秘密武器这么多年都没有琢磨透,等到他看到这些尸体,就不太会相信是嫁祸,因为聪明之人有聪明之人的致命点,那就是太过傲气,他都没有琢磨透,自然就不会信有旁人能够琢磨透,从而弄出来嫁祸萧长卿。
  萧华雍的眼尾有颗黑芝麻大小的痣,这颗痣极为神奇,但他装作孱弱之时,眼角微微耷拉,这颗痣给他平添一丝弱不禁风的易碎感。
  当他敛去那一身伪装的孱弱之气,变得狡猾奸诈之时,这颗痣随着他眼角的碎光又增添了一丝邪佞之气。
  就好比现在,他这副唯恐天下不乱的阴险模样,仿佛让眼尾那颗小痣都生动祸害了起来。
  沈羲和收回目光,牵着自己的缰绳:“走吧。”
  萧华雍想要引得萧长卿与萧长彦敌对,已经是势在必行,萧长彦本就是敌人,萧长卿也非友人,生在皇家,本就是这样,互相防备与试探,只要没有如同六皇子萧长瑜那般抽身,陷入局中是迟早之事。
  沈羲和并没有觉得萧华雍做得不对,只要不殃及登州百姓,他想要如何沈羲和都不会出言阻止。
  “遵命。”萧华雍还耍宝一声,故作逗趣,摇摇晃晃似殷勤的小厮一般跟上沈羲和。
  夫妻两一路上顺顺利利,只要萧华雍不生事,就没有事儿能够寻上他们。
  而萧长彦的脸色却极为不好,战场上八面围攻的敌军都没有扰乱过他的判断,可现在他渐渐收起来的消息却让他失去了判断力。
  种种迹象都在表明,他要寻找的那个人是他的五哥信王——萧长卿。
  登州时散步太史监预测谣言,之后引起民乱,再弄出个奇石将太子也卷入进来,让事情变得越发复杂,及至此刻亲自护送太子夫妇前来……
  “王爷,信王的人已经杀了我们几波探子。”萧长彦的幕僚很是愤怒。
  “我总觉着事情不应如此……”萧长彦却又说不出为何不应如此。


第640章 萧华雍绝非长寿之人
  “王爷是觉着何处不妥?”幕僚沉思了片刻,细细想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觉着是信王主谋无疑,不过萧长彦的谨慎让他折服,他便有此一问。
  剑眉微拧,眼瞳微沉,萧长彦有些困惑道:“五兄所为,目的为何?令我困惑。”
  如果这一切都是萧长卿所为,那么从泄露太史监预测的降雨日子再到后来种种,他的目的是什么?
  仅仅只是为了让他陷入混乱,完成不了陛下指派的任务,落下一个失职之责?
  这未免过于牵强,要知道从散布谣言,可得安插不少人来此,如此费时费力,只是给他使点小绊子?且他自问自己不是无能之辈,萧长卿也不应该将他视作无能之辈,就应该明白这些小手段,他能够轻易化解。
  既知他能够化解,还耗费如此之多的人力来达成,除非萧长卿是个傻的!
  显然,萧长卿就不是个傻的,那他泄露太史监降雨的日子,极有可能是其他目的,并非针对他。
  萧长彦的话,让幕僚也是一怔,先前没有留心这些细枝末节,如今仔细一想,便觉着萧长彦所言甚是有理,他心中也费解不已:“可泄露太史监预测之言确然是信王之人。”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他们秘密调查了许久,且分外谨慎地求证过。
  “临清镇递来消息,跟上那对寻亲的夫妻之人都被灭口,杀人手法是信王暗卫独有。”幕僚又补充一句。
  这种武器,他们在安南那些年一再探究,至今都没有探究出来是用何物研制而成,倒是弄出了不少像是之物,但他们也都在敌军和死囚上试验过,杀人后的痕迹与之总有差异。
  正因为他们探究过,所以对伤口记忆深刻,尸首已经运到他们这里,他们看过也笃定这就是信王暗卫所为。
  “那对夫妇若是五兄之人,为何要故意现身,引起我们的人注意?又为何毫不遮掩,用了隐秘之器?”萧长彦反问。
  幕僚自有一套设想:“王爷,太子体弱,用不了两年便……这大宝王爷与信王才有一争之力,信王或许是故意而为,便是想要以暗卫引王爷影卫,痛痛快快一决雌雄!”
  听着好似合情合理,萧长彦却断然否决:“不,五兄确有如此魄力与行事之风。然,时机不对。”
  他的二哥不是无心之人,三哥看着倒是安分,却有个不安分的三嫂。
  “王爷说的是昭王与代王?”幕僚语气轻视,“这二人不足为惧,信王与王爷只需要决一高下,便是乾坤大定。信王选择此次借由登州天灾发难,属下私以为是天赐良机。”
  幕僚思忖片刻后,迎上萧长彦投来的目光,继续道:“陛下正值壮年,太子却时日无多,谁也不知大宝之位还有多久才能从陛下手中接过。等到陛下日薄西山再来一场龙争虎斗,不仅折损更大,且赢了名声亦有碍。”
  不若这个时候在这里一决高下,死了也是死于“天灾”,没有背负上为了帝位,不惜受人手足的污名。
  现在将萧长彦折了,朝中再也没有敌手,等到太子薨后,早早登上东宫只为,蓄势待发,哪怕陛下长寿,亦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何必做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亲王苦等遥遥无期之日?
  幕僚的话也不无道理,但萧长彦始终有些顾忌:“舅父死于西北,东宫太子妃已然手握宫权,与陛下公然争锋相对,来势汹汹,绝不可等闲视之。”
  萧长旻和萧长瑱,其实他都不放在眼里,萧长卿也一样,幕僚这一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