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门歌-我花开后百花杀原著-第3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京畿重地,亲王遇袭?”祐宁帝更恼火,“大理寺给朕严查!”
  大理寺卿领命,萧长卿垂眸退回自己的位置。
  既然点都点了萧长赢,这个时候再点其他将领反而不美,立时有人站出来提议由萧长彦领兵前去,萧长彦不想做这个问路石,他的人据理力争,想要为他推掉,最后都没有赢得过几方势力博弈,被陛下任命为统帅,带领五千水军,千万岷州。
  散朝之后,萧长彦特意堵了萧长卿:“五兄睿智过人,可莫要成了旁人手中的枪。”
  萧长卿微微抬眼,笑不达眼底,虚虚一拱手:“八弟骁勇善战,手下具是精兵良将,为兄在此遥祝八弟旗开得胜,再添功绩。”
  “五兄,三足方能鼎力,唇亡则齿寒!”萧长彦沉声提醒。
  “为兄不如八弟腹内藏墨。不知三足鼎立,只知一个和尚端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无水喝。”萧长卿虚假一笑,“既然多了人,令大伙儿都喝不到水,总有一个不应该存在不是么?八弟。”
  “看来五兄是选好了抬水人,弟弟就祝五兄心想事成。”萧长彦冷笑一声。
  “八弟可要早些凯旋,否则为兄忧心八弟错过时机,见不着……”
  萧长卿不软不重的话,令萧长彦拂袖而去。


第740章 呦呦有一颗公正之心
  萧长彦再多的不满,也不敢违抗皇命,更不能在这个关头把自己弄伤弄残躲开。
  这样一来的确躲开了这一场凶多吉少的无妄之灾,但陛下又不是好糊弄之人,无论他做得多么干净不留把柄,陛下也明白这是他刻意为之,会惹恼陛下。
  他不是萧华雍,注定和陛下是敌对立场,无需在意陛下如何看待他。此时惹恼了陛下,就是给自己竖了一个大敌。
  他也不是萧长卿,对帝王之位没了野心,也就不在乎陛下如何看待。
  萧长彦做足了准备,浩浩荡荡离京,沈羲和所思所虑却是另一件事。
  “屠村之事,是否当真?”
  萧华雍在伏案批阅陛下分给他的一部分奏疏,沈羲和难得闲着抱着短命在一旁坐了许久,冷不防还是开口问。
  握笔的手指顿了顿,萧华雍不答反问:“呦呦觉着呢?”
  陛下御极二十余年,本朝出现了中兴,不说夜不闭户,也能说得上一句四海升平。盗匪不是没有,而是极难有成气候的,屠村这样凶残的穷凶极恶之徒实在是寻不到。
  哪怕真有这样的人,也不敢闹出这么大的动静,除非这个村子里有什么了不得的财富,令他们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故而,沈羲和不信是真的水匪。但若不是这样惊天动地的事儿,陛下也不能大张旗鼓,调足了兵马,有个大将军还不够,还要派个亲王去镇场。
  因此,屠村绝不是空穴来风。
  一念至此,沈羲和却没有给陛下扣上罪名:“陛下不是如此不堪之人。”
  陛下重权么?
  自然是重的,否则也就不会有谦王的枉死,也就坐不上皇位。
  陛下薄幸么?
  关于这一点,沈羲和其实不好判断,有些事情真的不是非黑即白。顾家的灭亡,是政治角逐的必然性,哪怕没有现在的顾家,撑过这一场,这样的事情仍旧会发生。
  这和帝王的私心与否无关,对于沈家,沈羲和身为沈氏女,心自然是偏着沈家,同时也是维护沈家,但真要站在沈氏女的立场上指摘陛下不对,也委实有点过。
  陛下的忌惮是没有错,沈羲和只敢保证她父兄没有谋逆之心,可任由沈氏这样做大下去,后人会如何想,沈羲和不能担保,从这一点出发,陛下是没有过错可言。
  只是陛下终究是不愿意退一步,亦不愿信任她父兄,若是陛下心胸能够宽容一些,允许父兄从此远走,逍遥自在,做个富家翁,就能够双赢。
  但他们都明白,这权利不能放,一旦放了,等待他们的就是帝王的屠刀,只有人死了,陛下才能真正的安心。
  这也是最快掌控西北的方法,西北沈氏根深蒂固,哪怕帝王真能一时心宽,放走了沈岳山一家,同时善待西北跟随沈氏一族的大族,只要沈岳山活着一日,余威犹在。
  这些人不会信沈岳山是心甘情愿退让,无论沈岳山如何解释都无用。他们看到的都只有飞鸟尽,良弓藏的悲哀。
  他们更信服沈岳山,会自发抵抗陛下派来整顿西北接掌西北的人,会使西北陷入新的乱局,这一点陛下和沈岳山都心知肚明,故而谁也不可能退让。
  这是一个死局,是无法指责谁对谁错的死局。
  抛开顾沈两家,其实陛下从没有做过一件对不起朝臣之事,他勤勉忧国,勤政爱民。
  沈羲和是不信陛下会做出屠村,只为顺理成章屯兵岷江,杀掉沈岳山与步疏林。
  萧华雍搁下笔,他抬眼透着郑重看向沈羲和:“呦呦,我们都不如你。”
  乍闻岷江屠村,知道内情如萧华雍与萧长卿等人,都是第一反应陛下真够心狠手辣。
  只有沈羲和没有去彻查,相信陛下为君之风。
  萧华雍派人去查了:“陛下的确没有屠村,他是陛下,要伪造屠村之象并不难。”
  山河何其大?多少村庄又有多少人能够数得清?户部记载尚且不全,这里面可以做文章的空间就极大。
  顺便寻找一个与世隔绝的偏远之地,靠近岷江,就能制造出屠村的惨状,抬的尸体都盖了白布,是否真的人谁能知晓?鲜血淋漓,血染千里,谁能知是否人血?
  只要故布疑阵的是官府的人,平民百姓如何能够怀疑?
  他们至多是恍然大悟:原来距离他们不过百里还有个他们一直没有发现的小村庄。
  也会暗自庆幸,幸而不是他们惨遭屠村……
  果然与她所想一般无二,沈羲和虽然觉着陛下不是这样残暴之人,真正得到证实,她心里也不由松了口气。
  这一切都是因她和萧华雍合谋布局而起,是萧华雍引了陛下去岷江,是她让沈云安去了岷江,才导致陛下不得不布局,哪怕非她杀伯人,陛下因此而真正屠了村,她亦会良心不安。
  “呦呦有一颗公正之心。”萧华雍轻赞。
  无论是敌人还是恶人,她永远不会凭着自己的好恶轻易对一个人做出判断,但对于自己的亲人她又自然是偏颇,她护短却又不盲目,这样的她才最适合做上位之人。
  “不过是看事看人的习惯罢了。”或许是因为自己有,沈羲和从未觉着多么难能可贵,她只是习惯摒弃个人情绪去看待一切,这也是她永远不会大意轻敌,或者轻易冤枉某一个人的缘由。
  “陛下,是要与景王坦白。”沈羲和突然明白为何佑宁帝要将沈云安潜入岷江的消息散步出去。
  屠村到了这一步,自然是滴水不漏。下一步自然是给萧长彦下密旨,让萧长彦知道屠村的假象,是借此暗中潜伏,擒拿沈云安。
  这就彻底把萧长彦给推到了风尖浪口,萧长彦没有任何退路。
  哪怕是明知道是一场恶战,萧长彦也不敢和稀泥,想要借着沈云安在岷江消息没有实质证据而消极应战,保存实力都不行。
  帝王之命在呢。
  陛下也不担心事情暴露,他就是因为不确定沈云安在才下密旨,这可是一片良苦用心。


第741章 烈王心悦太子妃
  他不是怀疑猜忌,或者对沈云安不利,才这么做,他是为了力证沈云安清白,才暗中行事。
  当然,一旦沈云安擅离职守,偷偷潜入岷江的事情被掀开,被证实。他就是英明睿智,捉拿逆臣的君主。
  进可攻,退可守。
  事态怎么发展,帝王永远是无可挑剔,滴水不漏的帝王。
  手段之高,只能教人拍手叫好。
  “陛下这边,小八抵达岷江之前,暂不会有顾虑。”萧华雍的视线,落在书案上的平仲叶盆景上,眸光有些悠长,“倒是步世子,有麻烦了。”
  步疏林有麻烦?有什么麻烦?
  萧长赢为了她,带着银山引得萧长旻的人,萧长旻的人又引得萧长彦与陛下的人,齐齐追偏了,这个时候沈云安到了岷江的消息爆出来,陛下没有心思再关心步疏林。
  在陛下眼里,十个步疏林都比不上一个沈云安重要,步疏林全须全尾回到蜀南,陛下虽然惋惜没有趁机收回蜀南兵权,却也不在乎让步疏林多蹦跶几年。
  可若是沈云安来了岷江又大摇大摆回了西北,那才是陛下的奇耻大辱,才会令陛下扼腕捶胸!
  陛下不追着步疏林了,之所以还想把萧长赢弄去岷江,除了沈羲和与萧华雍之前分析的利弊,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知道萧长彦忌惮步疏林,一定会继续追着步疏林。
  然而,萧长赢这步棋,被萧华雍给扰乱,岷江刻不容缓,陛下不得不让萧长彦去。
  那么步疏林就这么轻易放过?
  自然不是,不是还有个一直追着不放的萧长旻么?
  对付沈云安不够分量,对付步疏林还不行?且这一路来,真正能够寻上步疏林的还真是萧长旻。
  萧长彦带兵离京的当日,陛下就召见了萧长旻,所为何事,萧华雍都不用去打听,便能猜到,是暗示萧长旻继续对步疏林下手,事成之后,陛下少不了他好处。
  陛下丰功伟绩,又是皇父,在诸位皇子心中,都是崇敬之人,除了萧华雍,哪怕是萧长卿对陛下也是深深孺慕过,能够得陛下一点认可与委重,萧长旻可谓摩拳擦掌。
  踌躇满志的萧长旻正和属下商议起兴的时候,由来有分寸的余桑宁不顾阻拦冲了进来。
  屋子里数到目光齐刷刷看着余桑宁,萧长旻满脸不悦。
  余桑宁眼风都没有扫过在场之人,直直看向怒火中烧的萧长旻,再他要高声呵斥之前,抢先一步:“妾有言告知殿下,还望殿下屏退左右。”
  “啪”的一声,萧长旻一掌重重拍在案几之上,他额角青筋起伏,余桑宁却毫不退让。
  下属见状,有为首的连忙打圆场:“王爷与王妃定有要是相商,我等晚些时候再来向王爷禀报。”
  皇族家事,不是他们能掺合,他们都退去得很快。
  “你最好真有要紧事!”等到房门关上,只剩下他们夫妻二人,萧长旻咬牙警告。
  “殿下,可知烈王殿下如何受伤?”余桑宁问。
  萧长旻更是怒不可遏:“不要与我绕弯子,你若再故弄玄虚,莫怪我不顾念你腹中那块肉!”
  他能够容忍余桑宁在他商议要事是闯进来,不过是顾及到余桑宁坏了身孕,余桑宁的孩子因他要有个闪失,他失德的名声就着实,不利于他更上一层楼。
  “烈王殿下早不在军营,自步世子离京就暗自跟随,一路相送,烈王殿下是被殿下与其他人联手所伤,又被秘密送回!”余桑宁没有恼,也不再拐弯抹角,将她知道的一切简明告知。
  余桑宁为何知道这些,因为她与顾青姝一直交好,信王对顾青姝无意,但她到底是姓孤,亦不曾做出什么损害信王府之事,信王不可能直接下令让王府不准接见顾青姝。
  萧长卿有多看重亡妻,府里上下都知道,顶着先王妃胞妹的身份,顾青姝想要在信王府探听一些消息并不难,根据一些知道的,再一番推测,小心求证,不难拼凑出真相。
  萧长旻一滞,旋即断然否认:“绝无可能!”
  “为何不能?”
  乜了余桑宁一眼,萧长旻道:“我们三方是三日前在数千里之外伏击,若那人是小九,身受重伤,两日如何能够回到京都?”
  萧长赢是一日前就在京都“遇袭”。
  “这便是太子妃之能。”余桑宁并没有觉着不可能,旁人不能,不意味着沈羲和不能,“殿下,倘若这一切为真,烈王此事受伤绝非太子妃救人鞭长莫及,而是故意令其受伤,其目的……是令烈王殿下避过领兵去岷江!”
  见萧长旻不以为意,不信她之言,余桑宁给了一记重锤:“只有太子妃能让西北王世子去岷江!”
  陛下连步世子都顾不上了,甚至不惜将景王都派去了岷江,可见陛下是证实了沈云安在岷江,否则绝不会如此孤注一掷。
  由此推算,沈云安是故意去岷江,更是故意放出消息,是故意引陛下去决一死战,所以太子妃早早料到陛下一定会应战,陛下也极有可能更中意烈王殿下,毕竟景王殿下还追杀着陛下另一个心腹大患!
  萧长旻不愿信,却又不得不信,按照余桑宁所言,倒也真的合情合理。
  合情合理的前提是萧长赢真的一路护送步疏林,太子妃也是真的能够两日将身受重伤的萧长赢送到京都!
  但这真的可能么?
  自己这个九弟何时与步疏林扯上?明知陛下要除掉步疏林,还为了步疏林和陛下为敌?
  难道是为了暗中笼络步疏林?意在蜀南军?
  可步疏林与东宫交好,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