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贺家宝微微一愣,“回城?谁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城,与其一直盼着渺小的期望,倒不如把现在的日子过好。”
卫东点着头,淡然道:“对啊,蔡少英同志比我们想得周全,其实能融入进大队才是最聪明的做法,那样日子也会好过一点。”
本来有些人热闹的气氛,随着这几句话变得有些沉重。
吃过饭菜,石迎蓉对着他们道:“你们应该累了吧,先去歇着吧,这里我们来收拾。”
当然,卖好归卖好,她肯定不会真收拾。
一天轮一次转,今天轮到杨娟,就算气到回房也得出来收拾。
道了谢,容晓晓收拾一番便歇着了。
一路没怎么受罪,但现在确实也困得很。
好多东西都没整理,容晓晓决定还是先好好睡一觉再说。
白曼两人打算搬去小屋,但小屋没修缮之前还得先住在知青屋,炕上有些挤,许是困得太厉害,夜里有人回来都没引起床榻上人的注意。
……
一觉睡到大天亮,容晓晓醒来的时候身边已经没了人。
等她出了知青屋,高辽正在晒洗好的衣物,“老知青都去上工,白曼去了大队长那咨询修缮小屋的事,其他人打算等会去镇上一趟,你要不要一起?”
“要。”容晓晓点着头,她得给家里发个电报报平安。
出发之前,爸妈可是叮嘱过,要是敢忘,他们会直接杀到这边揍她一顿。
避免真被揍,还是得牢记。
她拜托着,“那我先回屋收拾下,你们出发之前叫我。”
高辽应了。
容晓晓回屋,其实也没什么好收拾。
该有的东西都有,也没什么需要去镇上置办的。
不过趁着这个独处的机会,她得好好清理下空间里的物资。
一平方的空间给她创造了不少东西。
从穿越到现在差不多有四个月的时间,知道空间到挖掘出使用方法一共用了差不多一个月。
满打满算攒了三个月的粮食和蔬菜。
别看一平方的空间小,周边面积就那么大,但它上方就无限高。
最少容晓晓没有测试出到底有多高。
她只知道,只要用意识将种植好的粮食堆放在上空,已经垒得老高,还能继续放。
躺在炕上,容晓晓意识放空,盘算着自己有多少资本。
三个月的时间,以至于每天早上睁眼的第一件事就是用意识收成粮食和种植粮食。
现在空间中一共有一百零八斤土豆、三十斤玉米、十六斤大麦、十棵大白菜和六十斤各类蔬菜外加二十五斤的大米。
就拿土豆来说,将土豆当主食,她一天最多吃两斤不到的样子。
种植土豆,一天能收获三斤左右,空间完全能满足她日常需求,还能剩余一些。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她干躺着也不会饿死。
“容知青,我们准备出发了。”
外面传来一声叫喊,容晓晓高声应了一声,安逸的拍了拍自己肚子。
不是她没有奋斗的心,而是老天爷拽着她的后腿让她歇着,这要是不应着些,多不好意思?
等出了门,焦港见她身后没人,奇怪道:“白曼和盛左元怎么都不在?”
明明是一块下乡,怎么都把他抛下?
好气哦!!
“白曼去大队长家了。”容晓晓解释一句。
至于盛左元,那肯定是去当跟屁虫了。
陈树名催促,“咱们走吧,听贺知青说,这个点出大队或许能赶上拉人的牛车。”
红山大队唯一的老黄牛那是当宝贝疼着。
肯定不会用来拉人。
但好在隔壁大队有牛车,塞个两分钱就能带他们去镇上。
一般人舍不得花,但昨天真的走怕了,四人不用商量就决定做牛车去镇上。
也是他们运气好,刚过了那条小河就见旁边岔道上走来牛车。
四人各自付了钱上车,被牛车上的几个婆娘婶子拉着一阵盘问,到了镇上时,三个大男人是浑浑噩噩,差点连私房钱都被婶子们套出来了。
“……难怪贺知青说脸皮得厚、嘴巴得严。”陈树名抹了把脸,他已经自己就很能说会道了。
结果一对比,自己就是个菜鸡。
也是婶子们太能说,一些家底说出去不见得是好事。
高辽苦笑着,“下回有了经验,可不能嘴不把门。”
焦港也是吓得不轻,“套消息就套消息,她们居然还想给我介绍媳妇!”
他要是敢带个媳妇回家,爸妈不得把他打死?
第11章
小镇上比他们想象中热闹,一行人问了路来到邮局,各自填了表格给家里发了一条消息。
一个字就是四分。
容晓晓很是俭约,花了八分钱报了个‘平安’。
剩下的打算写信传达。
等她将表格递出去交钱时,正好瞟到焦港在狂写。
一个字四分钱,就现在看到的他怕是已经写了四五十个字了,而且还没停笔的打算,真够豪气!
焦港这会还在不停抱怨、哀嚎,求着父母把他接回去。
他是真不想在这里挖泥,这要挖下去,怕是有生之年都回不去了。
一边写着,眼泪都差点落下来。
还没开始劳动就已经受不了,这要是开始劳动了,还不得哭死。
容晓晓看得好笑,这位人高马大,瞧着却是个娇滴滴的哭包,很怀疑焦家长辈就是受不了他的性子,才送他来这里‘变形记’。
瞧了一会热闹,她便打算自己一人去周边熟悉熟悉,约好汇合的时间,就出了邮局的大门。
逛了几条街后,容晓晓算是明白小镇上为什么这么热闹,不过就是几条街道,就看到了两三家中小型工厂。
她对工厂没什么兴趣,稍微了解情况后便去了供销社。
也是运气好,她去的时候正好来了一批茯苓糕,刚进入就是扑鼻的香味。
“给我来半斤!”
“还是热乎的,你给我留一点,我回去拿票。”
“不行不行,卖完就没了,不预留。”柜台边上人挤人,营业员扬声,“八毛钱一斤,半斤起卖,提前准备好钱和票,卖完就没了。”
“我要一斤!”
“别挤别挤,给我来八斤。”
“哎哟,我怎么就没把票给带上。”有人拍着大腿懊恼着,不死心地问道:“同志,这批卖完,下批什么时候才能有?”
“不知道,不买别挤着,让后面的同志进来。”营业员挥着驱赶,“拿好票和钱,不然别挤进来。”
买不到的人懊恼,买到的人笑得嘴角都快咧到耳边。
“这大米做得茯苓糕就是香,我家小孙孙肯定爱。”
“谁不爱?”一婆子将买到的糕点包好,藏在背篓的最底层,“正好我家小子要办喜事,拿上一斤茯苓糕过去正正好。”
容晓晓看着这一幕,还来不及多想就挤进去买了两斤。
正好爸妈给她准备了全国票,有这个机会怎么可能不多买点。
买到后,首先就拿起一块塞进嘴里。
香!
入嘴就是一股浓郁的大米香味。
口感松软,根本停不下来。
等满足口舌之欲后,容晓晓不由想着,镇上的人可真舍得花钱。
八毛钱一斤,差不多和猪肉一个价。
结果还那么多人抢着买,她刚刚挤进去可是费了不少力。
又咬了一口香喷喷的茯苓糕。
容晓晓吃得特别好吃,突然又明白为什么茯苓糕的生意会这么高。
现在什么吃食不精贵?
茯苓糕用大米、桂花蜜、茯苓等材料做成,既好吃又稀罕。
而且又不是时常供应,那是有价无市,真要遇到了谁不乐意买点?
价格是贵了一点,但真材实料再来又不是时常供应,愿意花钱的人还是占多数。
容晓晓心里盘算了下。
这种加工后的生意比卖食材要赚更多。
不过做生意有风险。
她可不想被抓到农场改造。
就目前来说,还是老老实实点,等摸清这边的趋势再说其他打算。
买了两斤茯苓糕,容晓晓又花了两块钱买了两大包糖果。
一包猪油糖一包水果硬糖。
猪油糖贵一点,水果硬糖特别便宜,两块钱买了差不多百来颗。
容晓晓对这种糖果没什么兴趣。
但总有人会有兴趣。
拎着两包东西又转悠几圈,看时间差不多就去了约定好的地方。
等她看到另外三人拎着的大包小包,这么一对比自己还真够节省。
“这还不够呢,除了一些衣物之外,很多东西都得买。”高辽累得额头都冒出一些细汗,“现在还好,东北的冬季冷得要命,我们想买棉花都买不到,没厚实的棉衣,冬天怎么过?”
“买成衣呗。”焦港倒是不着急。
高辽苦笑一声。
陈树名听得一脸肉痛,“那贵太多了,我们身上带的钱不多,经不住这么花。”
“可以去大队问问。”容晓晓提醒着,“都是本地人,一些家里肯定会攒下棉花,你们可以和他们换,实在是不行就去找大队长,他肯定不会见你们冻死。”
反正她是牢记一点,实在是有事解决不了,那就去找大队长寻求帮助。
本地人总比他们人生地不熟好办事。
陈树名眼睛一亮,“对啊,咱们可以去问问大队的人。”
高辽也是跟着点头,“再不行也能找大队长,咱们也不是胡搅蛮缠,实在是没办法。”
焦港本来正蹲着啃大肉包,听着这话不由来了心思,“你们说,如果我给大队长送送礼,他会不会让我干点轻松的活?”
容晓晓眼珠子一转,怂恿着:“我觉得你可以试试。”
正好可以试探试探,看看大队长是什么脾性。
焦港连肉包都顾不得吃,越想越觉得可行,“走走走,咱们回大队。”
高辽看出他的心思,“我倒觉得没必要这么急,可以先看看大队明天给我们安排了什么活计,说不准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难。”
当然了,这话他也不是太信。
别的不说,看看知青屋的几个老知青就能想象到了,干活肯定不好受。
焦港一听也觉得有道理。
如果分配的活轻松,那不就不用费事了?
……
哪怕再忐忑,该来的那一日还是来了。
罗大队长并没有特意接待他们,问了几句后就让小队长带着去周边的土地里拔草。
小队长指了指一旁,“看到没,将这块地方拔干净,一天五个工分,可不能偷懒,不然我会扣你们工分。”
土地里蹲着的都是一群上了年龄的老婆子。
焦港瞬间松口气,“我们以后就待在这里干活了?”
小队长笑出声,“想得美,一看你们就知道以前没怎么干过活,先给你们一周适应的时间,适应后就得去其他地方干活,总不能一直跟着老嬷嬷们挣四五个工分吧?”
这边交代注意事项时,那边的空地里几个老婆子也在打量新来的知青们。
“哟,你们看那姑娘真俊。”王桂枝指着某个人看着,“这比镇上姑娘还要好看吧,你们看看她穿得那身衣服,可真漂亮。”
钱春凤搭话,“你们是没看到,前天她穿了一身水红的确良,老好看了。”
一旁的朱婆子撇嘴,“好看有什么用,干活还穿这么好,真是个败家子,都不怕弄坏衣服。”
钱春凤不满她的话,“怎么就是败家子了?人家城里来的同志,哪里舍不得几件衣服?”
“果然是城里来的人,你们瞧瞧她那眼神,像是欠了她钱似得。”有人挑刺,“绝对是个爱闹事的狠茬子,你们就等着吧,哪里是干活的样?以后肯定一直折腾。”
别说,就算没什么坏心思,听到这话的大部分人都挺赞同。
毕竟大队不是第一次来知青。
先前是没少折腾,现在也是都认命了才好好干活。
不过就是这样,也是时不时闹一场。
别的不说,就那个长相特俊的知青一看就不是能干活的人,浑身白白净净,衣服又是光鲜靓丽,愿意干这么脏这么累的活才奇怪了。
这时,钱春凤指了指另一旁,“那位小姑娘就蛮不错,我瞅着力气特别大。”
到现在还印象深刻,轻轻松松拎起两个巨大的包。
六名知青,她们视线首先落在长相最俊的女知青身上,可现在发现,这位力气大的女知青长相也蛮不错,瞧着乐呵呵的样子,一看就特喜庆。
她不由道:“大队长也算走运了,来了两个女知青,最少有一个挺能干活。”
难得的,朱婆子没反驳她。
显然她也记得。
心思一转,她起身就朝前面跑去,“小队长,这位知青就和我一组吧,我肯定带着她好好干活。”
力气大好啊。
又是一个看着脸皮薄的小姑娘家,要是分一组干活,她不就能偷偷懒了?
第12章
小队长哪里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