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花子墨已经吩咐人准备了沐浴的热水,连床榻也用熏过了,房间里撤了些摆设,看着干干净净的,舒爽多了。
只是那圆木桌上,放了这次他们成亲的礼单,已经整理出来了。
李彤拿着看,发现长公主夫妇送了他们一个金宝箱,上了锁的,钥匙就在边上。里面应该还有些珍贵之物,只是都没上单子,看起来也不在意外人怎么看,的确是亲姑母没有错了。。。
至于陆云鸿夫妇送的是一个玉宝箱,也是上了锁的,似乎跟长公主准备的是一对似的,两个人应该是商量好的,李彤猜测应该是些金玉头面。
后面看见裴善夫妇送的是一幅长图,名字叫《少年时》。
李彤对这些都很感兴趣,让花子墨去找来。
没过一会,两个重重的箱子就被抬了进来,还有一个小太监抱着卷轴长图。
那箱子放在地上,立马发出声响,可见里面都装满了东西。
一个是刻着龙凤呈祥的紫金箱子,镶嵌闪闪发光的宝石,富贵非凡。
一个是梨花木雕刻如意暗纹的箱子,稍显朴素,但却价值不菲。
李彤先打开第一个,是长公主送的。
结果里面真是金光闪闪,晃得她险些睁不开眼。
入目的是一棵纯金打造的发财树,那金子做的铜钱,一个个挂在金枝上,亮闪闪的,也太震撼了。然后底下是金簪子,金钗,金步摇,以及各色宝石,金刚石等等,铺满了整个箱子。
李彤咂舌道:“以后……以后表弟们都不娶媳妇了吗?大姑母这是把家底都搬过来了吧?”
太子见状,笑着道:“你也太小看大姑母的宝库了,而且大姑父的志向是建宝库,让表弟们拿着藏宝图去寻呢。”
李彤道:“我知道大姑母和大姑父有钱,但肯舍得给我们这么多,我是没有想到,他们可真疼你。”
太子看着金灿灿的箱子,眼皮抽了抽,说道:“没入账就是给你的私房,箱子归我,里面财宝归你,以后你就不愁没有银子花了。”
李彤:“这么多好看的宝物,市面上想寻都寻不到呢,我干什么要花?我要存着,将来等大姑母家的孩子们成亲了,我再添一份送过去。”
太子道:“不必如此,大姑母给了你,可不希望你再还回去。她是真心疼你的,你就不要辜负了。再说了,你可是太子妃,以后朝贡上来的宝物都有你一份,积攒到安年他们成亲,也足够了。”
李彤眼眸一亮,这倒是个还礼的好办法。她把宝箱关起来,点了点头道:“好,就听你的。”
打开第二个箱子的时候,她已经有准备了。
可打开的一瞬间,还是被惊住了。
入目第一眼,看见的便是那白玉双联瓶,其中两瓶相连,双盖相并,雕刻的夔龙相连,栩栩如生,简直太震撼了。再往下看,各色玉佩、玉雕、玉摆件等,随便拿一件出来都是一等一的上品,寻常人家有一件就足以做传家宝了,但现在她有一箱,整整一箱。
当她从里面选出一个玉竹节手把件时,冰凉细腻的触感瞬间让她爱不释手,可才握着一会,就感觉到那玉质逐渐温润起来,摸着特别舒服。
可看到桌面上铺开的画,她就将那手把件顺势递给了太子,自己过去看画了。
结果发现裴善画的都是太子出行图,有去郊外农庄的,有去世家宅院的,还有去池塘里钓鱼的……可看着看着,发现裴善把当年太子去她们家的图也画了出来,她看着太子当时那么小,板正着身体装大人模样。看到自己头上簪着小花,学着大人们待客的模样,不过是半大孩子和女娃娃,感觉两个人傻乎乎的,透着不谙世事的单纯和天真。
现在再次看见,竟然有一种重回过去的错觉,又有一种历经世事,回头重温的新鲜和愉悦。
太子也凑过来,两个人看着从前的那棵老松树,看着邻居家的老妪杵着拐着站在院门口查看,又有青砖瓦黛的乡情,仿佛怎么看都不会厌倦一样。
李彤惊叹道:“这也太珍贵了。”
太子道:“是啊,可惜不知道下一次他送画轴得是什么时候?”
李彤也莫名开始期待起来,小声地问:“下次还有啊?”
太子道:“应该有的,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总之要他开心才行。”
李彤咽了咽口水,心想要是还可以有,那她一定就不是小丫头的样子了,真是好期待呢。
太子又道:“义父和义母也会送画册,也很好看,我这里收藏好几本。”
李彤眼眸一亮:“在哪儿?”
太子道:“今天太晚了,明天看可以吗?”
李彤瞬间就道:“哪里晚了,一点都不晚。”
太子无奈,便带着她去了书房,一本一本地找给她看。
后面夫妻俩太困了,就歇在了书房里。
第940章 番外四十五 宝贝
第二天李彤去给皇后请安的时候太晚,神情萎靡,就没想着出宫了。皇后还让她在凤仪宫的碧纱橱里小憩了一会,得知是晚上和太子看画看的,忍不住乐出声来。
后来用了晚膳,皇后就带着她去了小书房。
和裴善、陆家送的那些画不一样,皇后娘娘的很有闺中的风情,庭芜娇,山水俏,四季如锦,每一幅都可刻画进生活中,比如团扇,比如屏风,又比如碗碟等等。
皇后娘娘还给她看了皇上的画,大气磅礴,青天云鹤,飞禽鸟兽都成了排军布阵的良将一般,展翅的一瞬,仿佛已经在俯览整个天下了。
那等恢宏的气势,并非一般人可以渲染于纸上的,更别提如此镌刻成景,叱咤风云。
李彤看得心头巨震,回东宫时和太子说道:“你们家的人个个都这么有才,我感觉自己好笨,一点天赋都没有了。”
太子闻言,忍不住笑着道:“天赋我也没有,不过名师倒是不少,你说你想跟谁学?”
李彤当然是想跟裴善学,他的画太有意境了,而且不锋利,让人宛如走进画里,一点也没有观画的感觉,有的只是爱若珍宝,不舍示人。
不过裴善很忙,要处理很多政务。太子的画又是裴善教的,她就退而求其次道:“跟你学。”
太子十分高兴,在自己书房用屏风给李彤隔了一个小书房,美其名曰方便他进行指导。
就这样,小夫妻两个找到一致的兴趣,对未来的生活也满是憧憬。
而原本要去探望惠妃的行程,也改到了第三天。
惠妃也在行宫等了三天,第一天想着儿子应该会来。可第一天不来,第二天她就有点不高兴了。谁知道第二天也不来。
第三天的时候,惠妃已经坐不住了,但是她又不好意思往宫里传话,依旧等着。
直到午时,宫人传话太子和太子妃来了,她这才松了口气,面上依旧端着,冷冷道:“他现在才知道来,都快忘记谁才是他亲娘了。”
宫人不敢搭话,惠妃便嫌弃地让她下去了。然后她斜睨了身边的两个宫女一眼,仔细瞧了瞧模样和身段,说道:“要是我把你们赏给太子,你们可愿意?”
两个小宫女对视一眼,当即跪倒在地。
惠妃见状,自讨没趣,很快就道:“请进来吧。”
然后她端坐着,等着太子带着太子妃给她行礼,敬茶。
而边上那两个小宫女,依旧跪着。
太子和太子妃进来后,对视一眼,随即将礼数都做足了。
惠妃给了李彤一套金镶宝石的头面,李彤叫身边的宫人收下了。
惠妃见她也没什么戴什么贵重的首饰,以为皇后对她不好,皱着眉头道:“等了两日都不来,我以为是皇后拦你们了。”
李彤道:“没有,母后对我们很好,不过刚成亲就往外跑,怕父皇说我们夫妻坐不住。”
惠妃一听,也是,便道:“你还算懂事的,虽然我之前看不上你们李家,不过也算了,你们都成亲了,以后多给太子生几个儿子,开枝散叶的,让你们父皇高兴。”
李彤依旧恭敬地应了。
太子在一旁想,我父皇应该不会那么高兴,但也没有出声。
很快,惠妃又道:“太子身边的也没有几个人伺候,我这里有两个宫女还算不错,你顺便带回去吧。”
太子当即道:“母妃过虑了,我身边不缺人伺候。”
李彤见那两个小宫女瑟瑟发抖,便道:“既然是母妃的心意,殿下就不要推辞了。”
太子愕然,正要和她解释,李彤却握住他的手,示意他别说了。
太子见状,也只好按捺下来。
惠妃见李彤这么好拿捏,特别开心,连忙道:“看来太子喜欢你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我也是为了你们好,日后你们在宫里有什么难处,也可以有个人来告诉我,我会想办法的。”
太子忍了忍才把喉咙里的话压了回去,但他也不想继续待下去了。
李彤就顺势带着两个小宫女告辞,惠妃见状也不好拦着,就让他们走了。
等到出来,太子就道:“干什么要答应她,她是故意的。”
李彤道:“我知道啊,可行宫里伺候的人不是有定数的吗?她愿意送就送好了,我们多来几次,她把身边的人都送差不多了,我们也不给她补,看看她下次还送不送?”
太子先是一惊,随后又是一喜,忍不住笑道:“你怎么想出来的,这个办法绝了。”
李彤道:“我看那两个小丫头可怜,顺便带出来,送出宫去吧。”。。
说完,便交代花子墨去办。
那两个宫女原本也是东宫的人,听说要放出宫去,就求花子墨带来给太子妃和太子磕头。
李彤见她们心怀感恩,心里还算熨帖,当即一人赏了她们二十两银子。
两个小宫女感恩戴德地走了,走的时候一步三回头,看起来可舍不得这位东宫的女主子。
太子笑得不行,然后说道:“以后就该多带你来探望母妃,当着她的面,她说什么就是说?背过她的面,你说什么就是什么,你可真是太能干了。”
李彤睃了他一眼,问道:“你这是真心在夸我呢?”
太子捧着她的脸,狠狠亲了一口道:“当然了,我可娶到宝贝了!”
李彤红了脸,嫌弃地用手帕擦着脸。太子见状,又要去亲,嘴里还愤愤道:“不去擦,再擦我亲嘴了。”
李彤羞得眼眸都红了,低低地“呸”了一声,太子却凑上来,拥着她道:“乖乖给我亲一口,我带你回侯府去怎么样?”
李彤望着他,惊讶道:“真的?”
太子骄傲道:“夫君什么时候骗过你?”
李彤心下一喜,垫起脚尖,轻轻地吻在了太子的脸颊上。
太子瞬间飘飘然起来,眼眸亮了又亮,握住李彤的手摩挲着,好半天才说了一句:“应该是我亲你的……”
李彤“扑哧”地笑,觉得他特别孩子气,也特别可爱。
她吻了吻他的手背,轻轻靠在他的肩上道:“我亲亲你就不可以了吗?”
太子眉眼如春,左右看了看,见侍卫和宫人们都隔得远远的,他得意忘形道:“咳咳,克制些,外面有人呢。”
下一瞬,李彤直接甩开他的手,独自往前去了。
太子跟在后面,脸红红地喊:“彤彤,等等我,我错了。”
“彤彤……”
直到上了马车,那一声声“彤彤”都没有人应。而且很快,马车里就传来太子伏低做小的声音。
花子墨抱着拂尘,低垂着头,叹着气想:作吧,害了自己没?
也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是那等和媳妇一决高下的英雄吗?
啧啧!
第941章 番外四十六 太子妃有孕
转眼,到了正兴九年的三月。
太子和太子妃在度过一段甜蜜的日子后,主动承担起了当哥哥嫂嫂的职责,带着赵安年、陆承熙、陆欣然一起去了青州府。
计辰舟和计星野也想去,不过长公主考虑到太子和太子妃没有带过孩子出门的经验,加上这两个孩子年岁小些,又比较皮,就留在家里了。
他们一行人先去了天津,在太子的带领下不慌不忙地住了一个月,随即才继续启程。
等到青州府的时候,都已经是五月中旬了。
青州知府是裴善当考官那一年的学生,齐振。他来到治下,外地有不少因为水患的灾民涌来,就鼓励他们开荒,官府给粮种。到时候除去税收,便都是他们,若是在当地落户,开出的荒地就算他们的。
短短三年,到处可见安家落户的老百姓,从前的荒坡现在绿油油一片,还有良田,现在开垦得也比之前多了。
太子在齐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