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贤德妃-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闲摇头:“王爷说笑了。多谢王爷点拨。”

    文安王道:“你不必忙着谢,我现在已经改了主意。”

    赵宗栩低头走了两步:“没想到他们迫不及待到这种地步,但是太子良娣之死非同小可,我怕宗冕这次招架不了。而且我这里也险象环生,所以我想……”

    他看向西闲:“让你回京。”

    西闲并不感觉惊讶:“王爷让我回京,是想让我相助王爷解开困局吗。只怕我没有那个能耐。”

    “你有,只看你愿不愿意,”赵宗栩又道,“而且,你自己也想要回去,对不对。”

    西闲见他已经知道,便说:“我不信舒燕会不明不白的死了。”

    “你以为世间哪一个人都有你一样‘死里逃生’的运气吗?”文安王看穿她的心意,“做好最坏的打算吧。”

    西闲仍不敢去深思,只怕自己一想,就会失去自制。

    文安王道:“好了,话已至此,你愿不愿意回京?”

    西闲道:“我是无妨,只怕对泰儿不利。”如果泰儿的突然出现让某些人觉着不安,对付一个小婴儿,明里暗里,下手的机会千千万。

    文安王道:“这个你不必担心,我帮你照看着小王子如何?”

    西闲看一眼他,又垂眸道:“请恕妾身直言,泰儿跟着王爷不妥,王爷自有要事处理,绝不会分神照料一个婴儿,交给别人,我也不能放心。”

    文安王笑道:“我就知道你会这么回答,方才只是试你的,我已经给你想到了一个极合适的人。”他微微低头,轻声在西闲耳畔说了一个名字,然后含笑打量她:“这个人如何?”

    文安王所提的人,赫然竟是小公爷关潜。

    西闲很意外文安王会提到他,可……西闲忙问:“小公爷难道就在江南?”文安王笑笑:“正如你所料。这次宗冕就是派他来找你的。不过你放心,如今关潜已经跟宗冕的其他两个心腹分开,所以你把泰儿交给他,宗冕是不会知道的。”

    正如赵宗栩所说,在她带着西闲离开南浔的时候,关潜独自一人推开了枕水街上的院门,他望着面前陌生而空无一人的庭院,走到那被桂花香气醺然的清甜犹在的房间,他确信自己没有找错地方,但显然是来晚了一步。

    直到文安王的人找到了他。

    西闲早从文安王口中听说了关潜在白山重伤几乎不治的事,十分心疼这个年纪小小却受尽这许多非人折磨的少年。当终于在苍云镇跟关潜见面之时,一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关潜身上的气质却已经完全变了,整个人精干内敛,直到进门的那刻仍保持着戒备,劲瘦的身子绷紧。

    直到看见前方的西闲,那个昔日的少年才仿佛在瞬间又回来了,他几乎是失态地奔到西闲身旁,猛然将她拥住,浑身都在遏制不住地发抖。

    那一刻西闲发现关潜竟长高了许多,当初还差不多跟自己一样,如今竟比她高出了半个头。

    把泰儿交给关潜,总比给文安王带着放心。

    所以西闲才能狠心回到京城。

    如今她只想找出谋害苏舒燕的真凶,为舒燕报仇,只要解决了这件事,赵宗冕自然也就无碍。而文安王答应她,到时候只要她愿意,就会会相助她离开镇北王。

    其实西闲对于文安王的话也是保持半信半疑的态度,虽然文安王告诉了她朝廷隐秘,但西闲直觉文安王有些无法出口的理由,只是她想不到。

    文安王跟西闲串通了一下离开镇北王府后的说辞,并做了相应安排。

    关潜带了泰儿先行离开,文安王派了心腹之人暗中护送西闲回到京中。

    就在西闲离开之后,尹西园询问文安王:“为什么又放她回去了?不是说不能让她再留在镇北王的身边吗?”

    文安王道:“她的确不能留在宗冕身边,可是现在,只有她的身份才最合适在京内出现,也只有她有能力解开现在这个局。”

    “既然她如此能耐,为什么不让她留在镇北王身旁,对王爷而言岂不是如虎添翼。”

    “你不懂,”文安王转身:“宗冕从小最听我的话,也最叫我放心,可是……我担心林西闲在他身边,一切就不一样了。”

    尹西园道:“难道王爷担心镇北王会生异心?如果他将不利于王爷,为什么要让林西闲回京帮他,就借着东宫的手除掉就是了。”

    “唇亡齿寒,”文安王沉默,“如今有宗冕在,我才最安全。可是……没想到他们竟不管不顾地要动手了。”

    尹西园道:“是,王爷遇刺的事已经传开了,真的是东宫所为?”

    “难说。”文安王道:“蜀中传来消息,东宫遣使前往宣诏,斥宁泽王在地方上敛财伤民,如今把宁泽王府从上到下都贬为庶人,而我在朝中的人也传信回来,说是东宫查到我跟朝臣暗中通信,本也要派使臣去申饬的……我以为我忠心耿耿为朝廷奔走,不至于会造人暗嫉,我还是高估了太子的宽仁之心啊。”

    尹西园道:“太子妒贤嫉能到这种田地,才监国就弄得藩王鸡犬不宁,王爷何必再继续忍下去?如果真如王爷所说,等他们平了镇北王,就该肆无忌惮对王爷下手了。宁泽王就是先例。”

    文安王道:“我又何尝不知,在雁北的时候,宗冕向我透露过这个意思……但如今雁北军远水解不了近渴,且群龙无首,而我的属地只有区区八万精兵,稍有不慎,满盘皆输,不管如何正面开战都是下策,且容易招致非议。如今唯有静观其变,等一个最适合的契机。”

    尹西园忖度片刻:“林西闲上京,真能解开镇北王之危?”

    “她若不能,我也不至于冒险放她去了。”

    “那若为镇北王洗脱此罪,之后呢?”

    “之后……”文安王眯起双眼想了会儿,“之后就看这滔天的罪名推在谁的头上了。”

    尹西园有所感悟:“事情在东宫发生,最先给镇北王盖罪的就是东宫,若事情查明,不管是谁下手,只要证明了镇北王无辜,东宫就难逃其咎。”

    文安王冷笑道:“太子这次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让他们搅吧,搅闹到不可开交的时候,就是快刀斩乱麻的时候了。”

    第80章 0714一更

    是日, 镇北王妃跟侧妃两顶轿子从西巷王府出发, 前往太子东宫。

    两位王妃去做什么暂时无人知道, 可侧妃死而复生回到京城的事却是人尽皆知。

    百姓们围观两侧,有人窃窃私语道:“你们看,先前还说镇北王侧妃回京是假消息, 如今王妃陪着往东宫, 这还有假?”

    也有人说:“可见是我们王爷福泽深厚, 他日小世子只怕也会找回来呢。王爷也一定可以逢凶化吉。”

    却又有人不服冷笑:“如果镇北王真有福, 就不会现在被镇抚司扣押了。何况这种人,竟敢杀害太子嫔, 实在是太穷凶极恶了, 能打仗管什么用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早晚也是个杀头。”

    “住口!这是污蔑!”

    几个人说着说着,竟吵嚷起来。

    西闲在轿子中隐约听了两三句,雁北的百姓们爱戴镇北王也就罢了,京城的百姓们居然也没有一边倒地辱骂指责赵宗冕杀人凶手,没想到这位殿下还颇有点人缘。

    轿子来到了东宫, 里头自有人请了入内。

    太子妃亲自在内殿接见, 对吴妃道:“昨日你特派人来送信,说今日有事前来,何必如此见外, 先前你远在雁北, 大家无法亲近,如今总算回了京, 倒要多多相处才好。”

    吴妃道:“我虽也是这个意思,怎奈如今王爷出了事,倒是要避一避嫌。”

    太子妃叹道:“那也是谁都不愿意见到的事。太子殿下至今还觉着不信,昨儿还说要为王爷周旋呢,只是毕竟人命关天,苏家那边以及满朝文武也都看着呢。”

    吴妃态度十分的谦和:“此事但求太子秉公处置就罢了,绝不敢奢求别的。”

    “嗯,”太子妃凝视着她,说道:“我向来知道你很识大体。何况这是男人们的事,我们倒是不好插嘴,且说了也没有用。我们就说些我们自己的话罢了。”

    太子妃说到这里,又看向西闲:“侧妃的身子如何了?”

    西闲道:“多谢娘娘下问,已没有妨碍。”

    吴妃道:“今日之所以陪着侧妃前来,的确是有一件事,就是流落在外的那孩子……侧妃惦记在心,十分的牵挂,我看她那样不安,少不得再陪着过来问一问,太子殿下是否已经派了妥帖之人四处找寻呢?”

    太子妃道:“这个你们都放心,太子跟我都也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早派了人,都是心腹能干的,且已经发信州府,但凡看见可疑人物,一概的拿下询问明白。这样漫天撒网,相信不日就会有消息,小世子也一定不会有事的。”

    吴妃听了,回头看西闲道:“你可听明白了?我对你说的话你只是不放心。如今听了太子妃说了,总该放心了吧?”

    西闲起身:“是。多谢太子妃,多谢王妃。”

    太子妃忙请安坐。

    此时外头太监说道:“潘良娣、张良媛到。”

    说话间,潘良娣跟张良媛两位前后走了进来,上前给太子妃请安。

    太子妃道:“我正要派人去叫你们,今日两位有客来到,你们为什么偏迟了。”

    张良媛道:“本早该来的,只是听说孙承徽突然病了,正请太医,还有人说她是有喜了,所以我们站着看了会儿。”太子妃听说有喜,一怔,潘良娣忙道:“那不过是下人乱传,且太医还没有诊断,你怎么就好当件正经事说出来。”

    吴妃道:“若是真的,可要恭喜娘娘了。”

    太子妃道:“若是真的自然最好。毕竟苏嫔的事才过去多久……东宫也该有点喜事才好。”

    吴妃点了点头,回头看西闲,却见她精神恍惚,忙问:“你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太子妃见状也道:“侧妃可有恙吗?”

    西闲欠身:“回娘娘,妾身并无不妥,只是听提起了苏嫔娘娘,所以一时有些情难自禁。”

    吴妃道:“她们从小长大,情分跟别人不同,也是可怜,当初分别后,再相见已经天人永隔了。”

    西闲此刻已经流下泪来,在场众人均都动容。

    西闲起身对太子妃道:“妾身有个不情之请,还请娘娘成全。”

    太子妃道:“你说就是了。”

    西闲道:“妾身心中惦念苏嫔娘娘,想去她的旧居看一眼,纵然见不到人,好歹见了她昔日的住处,也就当是跟她道别了。”

    太子妃顿了顿,没有即刻回答。

    吴妃皱眉对西闲道:“侧妃向来谨慎规矩,怎么今日这样逾矩呀。这个很不妥,东宫之地,怎么好随意去走动呢,何况苏嫔已身故,她旧日所居的地方自然是禁地了……”

    说了这两句,太子妃反而道:“王妃不必介意,我岂不知侧妃跟苏嫔之间的情谊?侧妃若不是身遭大难,早就回来京内了,也不至于连苏嫔最后一面也见不到,如今她既然有这心意,我难道不肯成全吗?只不过方才是想,苏嫔才去,她那个地方未免……担心侧妃身子弱而已。”

    西闲屈膝道:“多谢娘娘仁德。”

    于是叫了太监来,又唤两名贴身宫女道:“带着侧妃娘娘,好生去看一看苏嫔旧居吧。”

    张良媛忽然也起身道:“娘娘,我愿意陪侧妃去一趟。”

    太子妃也答应了。

    当下且不说吴妃跟太子妃潘良娣应酬,只说西闲同张良媛,在宫女太监陪同下往后而去。

    西闲一路走一路留意打量这东宫内的路径,亭台排布。一边假意问张良媛:“方才良媛所说孙承徽,是真的有喜了吗?”

    张良媛道:“也是我嘴快,未必是真。只不过先前苏嫔有孕的时候,是孙承徽最得宠的。今儿本是要一块去给娘娘请安,她却起不来身,加上连日来她总是恹恹的,所以才猜。”

    西闲道:“原来如此,其实我虽跟良媛才相见,却是早就闻名了。”

    张良媛诧异:“这是什么意思?”西闲特意稍微降低了一下语调,道:“其实我曾同苏嫔书信往来过,她在信上曾提过,说在整个东宫,只有良媛跟她最为投契。也最合得来,良媛似乎还送过一支白玉兰簪子给她,她十分喜欢。”

    张良媛听到最后一句,才道:“原来苏嫔对侧妃提到我,是呀,那不过是不起眼的小物件,难得她喜欢,我记得那天她生日还戴着呢。……不知为何,后来好像没有再看见过,大概是丢到哪里去了。”

    随口说了几句,张良媛抬眼屡屡看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