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成反派他长兄(穿书)-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廷安在前一世,不是没照顾过男人。
  她是积极分子,做过长达六年的志愿护工,风雨无阻地为养老院的老人擦洗过身体,现在,让她来照顾一个仅有十七岁的少年,应当是不在话下的。
  横竖温廷舜陷入了晕厥,应是没那么醒过来。
  草庐内没有炭火,雪声冲撞在窗扃处,她褪下了厚绒氅衣,袖袂绾了几叠,露出了纤细的一截手腕,蘸湿了热毛巾,拎了一张木凳,坐在榻前,先帮温廷舜洗濯染血的发丝,洗完头发,拭干,再去帮他擦脸,她洗得非常仔细,近乎细致入微,像个虔诚忠实的信徒,想要通过这般伺候,洗濯掉自己造下的孽。
  温廷舜,人如其名,有帝舜之姿,借着烛火看着非常养眼,她想了起来,温廷舜还是老国公温青松亲自取得名儿,舜之一字,可是君主的讳字,一般不能随便乱取,但在温廷舜抓阄那日,恰巧抓到了官家刻印的邸报,老国公爷眼光极毒,露了悦色,欣慰道,“邸报是何物?是朝堂里开创盛世的刀笔吏,此儿摸得邸报,看来未来有文韬武略之器才,不若取个舜字为佳。”
  他的腿保住了,假令持续复健医治,三个月后未尝不能上京应考。
  温廷安一面为温廷舜擦身,一面想着自己今后的出路,大邺是典型的科举社会,对于士人而言,读书应考、考取功名是唯一出路,而原主,女儿身男儿相,除了花天酒地,当一个散财郎,便是一无所长,如果是个女子,倒还有嫁人这一出路在,但她已经无法回去了。
  今后该怎么走才好?
  假令能保住命,今后是外出求个生计,还是担起嫡长孙嫡长子的身份,跟随同辈一同进书院考科举,以求仕进……
  怔神之时,温廷安的纤细腕骨,倏然被一只冷沉的手牢牢攥住,手掌力度不算大,却教她丝毫挣脱不开。
  那只大掌的掌心腹地覆有厚厚的茧,粗粝的质感碰蹭在温廷安的肌肤处,仿佛撩起了仲夏的山火。
  温廷安觳觫一滞,敛住泅散的心神,定了定神,对撞上了一双阴戾冷鸷的黑眸,不知何时,温廷舜在昏晦的光景里,慢慢睁开眼。
  整一座草庐俨若被掐住了咽喉,骤然坠入死寂,那一瞬间,她俨若凝视着一座落满雪的凄冷原野,少年身影岿然,神态苍白如纸,左眼至眉骨的刀疤微微牵动,映出几分凛意,但情绪掩藏在密不透风的眸底,竹窗外震落的夜雪,犹若错杂弹的琴音,将彼此的呼吸,乱奏在了一处。
  温廷安适才觉察到,自己为温廷舜擦了胸腹,手中的热布条,一路长征南下,行将在他双腿某一处会师。
  深更半夜,当长兄的为幼弟濯身,光是这般的场景,便教人浮想联翩。
  温廷安顿感窘迫,但动作一点都不手忙脚乱,极为淡然地将布条投掷入木桶之中,清了清嗓子,眸露关切之意,一边将氅衣罩在他身上,一边故作哽咽:“二弟,你醒了,感觉好些了么?”
  温廷舜俨似浑身是刺的孤狼,眸露恹色,漠冷地避开了他的关切,更是避开了他递送的毛氅,费劲地撑坐起来,警惕且戒备地打量周遭环境。
  温廷安看到他苍白开裂的唇,想着他还在发高烧,便是强硬了一回,将他摁回在稻草堆上,温廷舜本身也乏力虚弱,没什么太大的气力,她一摁他,他就倒了下去。
  “二弟,我寻到你的时候,你的腿被人打折了,万幸地是,咱们遇着一位善良的士人,他把你的腿保住了,这儿是他临时歇脚的草庐,你今晚将就着在此歇下,赶明早,雪势弱些时,我带你回城,寻个太医再好生治疗。”
  温廷安竭力地圆谎,也不着痕迹地强调自己是他的救命恩人,告诉温廷舜,他的双腿虽然是士人救下的,但却是她最先发现了他,话辞虽与实情有些不契合,但为挽救自己在反派心目中无可救药的长兄形象,她咬咬牙,也只得这般做了。
  语罢,她重新拿起了布条,蘸湿了热水,道:“我看你口渴,喝些水罢。”
  草庐里没有碗碟杯盏,她仅能将就着,将布条上的水,淋给他喝了。
  温廷舜冷冽地蹙着眉心,凝了温廷安一眼,眸底露出了戛然而逝的轻惑——
  温廷安是心肠歹毒的小器之徒,在崇国公府的同一屋檐下,两人从未朝夕相处过,势同水火,身为庶弟,他一直吃了不少暗亏和折辱,眼下自己双腿残成这般情状,他认为兹事,定与温廷安脱不了干系。
  但他想不通,倘若真是长兄的作为,他是巴不得自己死的,那么,他何至于冒着大雪前来找寻自己,多此一举?
  动机何在?
  心中疑窦成云,但温廷舜面色依旧极冷,漫不经心地淡哂:“长兄今夜不是在抱春楼快活,怎的念想起我的生死?”
  一语见血,犀利,且不留情面。
  殊不知,温廷安正色道:“为兄浪子回头了,二弟信么?”


第3章 
  温廷安刚一落话音,温廷舜身子蓦然僵直了片刻,深不见底的邃眸猝然凝向了她,草庐里人籁俱寂,夜雪簌簌砸窗,少年的视线冷黯沉鸷,俨似削铁如泥的剑刃,自下往上,在她身上扫荡而去,她执着布条的手腕,她的下颔,再至她的双眸,那一刻,温廷安如若遭罹了一阵切骨铭心的凌迟,这个少年极为恨她,这种恨,是钻骨透,侵入了骨髓里,简直是万劫不复。
  爱欲其生,恨欲其死,温廷舜是一个爱憎浓烈的人物,但善于掩藏,是以,他的视线在她身上,仅是驻留了一瞬,便不着痕迹地收敛回去,仿佛适才那一冷得彻骨的眼神,仅是温廷安的幻象罢了。
  可她心神到底绷紧成了一根线,心神忡忡,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廷安这位当长兄的,平素便是恶贯满盈之徒,对幼弟坏事做尽,哪怕她意欲痛改前非,他大抵是认为她在黄鼠狼给鸡拜年,打得绝非好算盘。
  温廷舜左拇指淡淡摩挲了一下右食指的腹侧,蹙紧的眉心捋平了,那一对如旷野般的寂眸朝上挑了挑,冷硬的轮廓倏然柔和了些许,薄唇噙着深冷的笑,松口道:“长兄回头是岸,那我该多谢长兄才是,我欠了长兄一条命。”
  他的话像是蛇,沿着热燥湿腻的空气蔓延而来,迫得温廷安忐忑不已,一句再是寻常不过的言谢,听着却是绵里藏针,温廷安还注意到他的抚指之举,她太熟悉了,原书之中,每逢温廷舜行将害人,著书人定会蓄意费些笔墨,撰述他左手轻轻摩挲右手,作为要死人的预兆。
  一阵铺天盖地的翳影笼罩住温廷安周身,明明少年笑意变得缓和,却教她心脏如擂鼓轰鸣,温廷舜是察觉她扯了谎?纵使她主动赎罪,主动将功补过,他还是不肯放过她,是以,她开局就是个死,无论如何都无法改变了吗?
  刹那间,温廷安心急如焚。
  她掩唇咳嗽了数声,心下讪讪,明面上维持坦荡,关切道:“你我之间何必见外,别谈什么欠不欠的,太生分了,目下二弟将身子养好才是要事,祖父盼着你今岁春考能考取进士呢。”
  这一番话可不假,温家乃诗书传世之家,祖上三代名留青史,风光无量,但到父辈这一代,国公府的势头却是在走下坡路,放眼朝野之中,不再以温氏一家独大。先是,右党推崇重文治,轻武治,常年止戈息兵,形势趋于保守,去岁暮春时节,蛮夷犯禁,右党造下的祸端出来了,大量冗兵冗将,外无御敌之力,内无安民之策,民心惶惶哀鸿遍野。
  大邺内忧外患之际,是太保出身的庞氏大族主动请缨御敌,联动枢密院、监察院与北镇军衙戮力同心,漠河以北首战大捷,经此往后,庞氏一族可谓是位极人臣,成了官家制衡右党的□□,朝中百官宰执的站位,亦是明显发生了变化。
  温老太爷被庞氏这等赳赳武门压了一头,全然受不住这一口气,望子成龙之心日切,今岁要参加春考的,国公府拢共有四位少爷,温廷舜是最被看好的少爷之一。
  “说起来,我对害我的人些印象了,”温廷舜抬眼看她,轻描淡写道,“我在被绑之时,看到了打手腰部所系的令牌,正是庞家。”
  继而他话锋一转,眼神极具张力,“长兄与太保府的庞四少爷很有交情,不知能否帮我问问这位爷,我是得罪了庞家哪位大人?”
  太保府的庞四少爷?
  温廷安想起来了,这位四少爷名曰庞礼臣,刚过弱冠之年,枢密院指挥使庞珑之子,被镇远大将军苏清秋收为武院关门大子弟,原主认识庞四,还是在抱春楼相识的,庞礼臣相貌周正俊朗,但却是万花丛中过的人了,原主就是给庞礼臣献花的人才,两人臭味相投,自诩春宫之交,原主要收拾庶弟,就是找庞礼臣帮的忙。
  哪想到庞礼臣这个呆子,行事这般不审慎,偷腥还忘了擦嘴。
  温廷安急中生智,佯作痛恨道:“二弟你有所不知,这个庞礼臣,生得仪表堂堂,但我跟他处过后,发现这人哪,是个彻头彻尾的伪君子,他祖父是太保,他爹隶属枢密院,庞礼臣是要继承□□衣钵的,私底下常向我打听你,他气性高,嫉妒你的才学经纶,怕你高中后对他造成威胁……但我没想到,庞礼臣居然真的干出这等丧尽天良之事,我是知人知面不知心。”
  温廷安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虽然是她授意,但伤人之事确乎是庞四手上的人干的,这没毛病。
  温廷舜对她这一席话不置可否,淡淡地挑挑眉心,不知是信了,还是没信。
  温廷安故作老成,拍拍他的肩膊,情真意切地安抚:“二弟别多想,庞四那端的事,为兄会替你寻回公道,明早回府,为兄请洛阳城内最好的大夫给你治腿疾,你且安心,为兄不会教恶人得逞的。”
  “替我正骨的人是谁?”温廷舜忽然问。
  “姓沈,沈大哥的父亲是庆州地县的行脚医,沈大哥亦是颇有造诣,你的双腿便是他为你正的。”
  少年一副若有所思之色,并未言语。
  草庐浸漫在皑皑白雪里,雪光熹微,映照着他苍白如纸的脸,身量瘦削修长,但不算清癯,他停住了抚掌的动作,猝然间,抿唇勾弧:“长兄所识得的能人志士,倒是不少。”
  温廷安觉得他是误解了,但这番话也没错,原主是个不折不扣的混不吝,不学无术,三教九流里结识的人是不少,一堆乌七八糟的狐朋狗友,什么官衔,什么道行的,无所不包。
  温廷舜有伤在身,露出了显著的乏意,温廷安借着歇养的托词,让这位祖宗歇下,她亦是疲乏极了,但思绪却清醒着,坐在稻草堆上,谛听着雪声,不知不觉睡去了,待到晨光熹微之时,落了一整夜的大雪终于消停,她的身子原本是僵冷的,但不知何时,近处捎着一盆油火,烘烤得她感到暖和。
  她和王冕搀着温廷舜上马车,原想去寻沈云升打个招呼,但王冕却道:“那个姓沈的,起得比鸡还早,提早一个时辰就负着书箧走掉了,说是要赶路。”语罢,给了自家主子一张手写的药方子。
  温廷安接过一看,竟是满篇细致入微的复建事宜,沈云升这人,就是面冷心善。
  温廷舜留了心,看过了那篇药方子,眸露深意。
  进城归途上,王冕道:“我说那姓沈的可真神,昨夜我睡在屋外,夜半解手时,看到他居然在挑灯念书,明明俩眼皮快阖上了,他就用木钉戳自己大腿,戳出了血,逼迫自己醒来,继续背,对自己可真够狠,简直不要命。”
  温廷安合拢折扇,道:“这大概就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是沈大哥的唯一出路,沈家就指望他一个人撑持了,春考是他的命,他必须对自己狠。”
  马车内两道各怀心思的视线,齐齐落在她身上,似乎都诧讶于像她这等玩世不恭之辈,还能说出这种金语良言。
  温廷安额庭渗出冷汗,找补道:“这番话我是听二叔说的,他不是时常拿竹棍鞭笞三弟么?说是修理得越狠,三弟越能成才,我想,这与沈大哥锥刺股,应是同一个道理罢。”
  叙话间,一路行了十多里路,到了洛阳城外郭城门口,今日城门竟是设了禁障,皇城司和巡检司正在查人,一位伍长眼尖,隔着一段距离便看到了崇国公府的马车,迅疾去通禀给司门郎中,司门郎中大慑,忙唤了巡检司来,到了马车前,请示了下,一见车厢内的人,正是崇国公府失踪了一整夜的大少爷二少爷,巡检司忙对伍长吩咐道:“快去给国公府去信,说是找着人了!”
  大房夫人吕氏和贴身嬷嬷在半里开外的茶荫棚候着,吕氏一直在手捻紫漆佛珠,祈祷两子平安无事,陈嬷嬷看到了押队护送了国公府马车前来,幸喜地唤吕氏,找人找回来了,吕氏待看到了温廷安惫倦憔悴,又看着温廷舜腿脚满是干血,差点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