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成炮灰原配后她躺赢了-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九,”刘皇后语重心长的说道:“母后知道你情窦初开难免冲动,只是你要明白自己的身份。”
  刘皇后只开了个头,顾昭就知道她要说什么。
  不过顾昭这回并不打算顺着母亲的想法来,他依旧与往常一般温顺,只是话语却充满了自嘲意味,“儿臣不过是个不得母后喜爱的区区皇子罢了,娶谁不是娶,做什么不娶一个自己真心喜欢的。”
  顾昭向来很懂事,这还是他头一次在刘皇后跟前表现的逆反起来,刘皇后就很意外,“小九,你从前从来不会这样,莫不是被那个秦娘子给教坏了?本宫就说似这等身份卑微的妇人就不会有好心眼安,如今还未嫁过来,竟就这样教唆于你,真要是嫁过来还得了?”
  顾昭张了张嘴,原想争辩些什么,但终究一时没忍住,就说道:“其实儿臣回来这些天,来寻过母后三次,但母后次次都很忙,甚至连我的面都没见,儿臣离开这将近一年时间,母后竟就半点不担心吗?儿臣去的可是战事频发的北疆。”
  刘皇后闻言有些懊恼,她也有些歉意的看向顾昭,“这几日里宫中几个妃子齐齐有了身孕,本宫忙着擢升她们的位份、赏赐等事宜,平素里还要关照你大哥那边——你也知道你父皇近来也不知是怎么回事,对你大哥横挑鼻子竖挑眼,连带着都将他给软禁了起来,实是分身乏术。”
  “不过,你堂堂皇子,即便是去到边疆,尚有将士们在前替你冲锋陷阵,按理是不会有危险的,所以母后并不是不关心你,而是笃定你不会有事。”
  顾昭刚想说服自己,母后也是很累的,但听到她最后一句话,又沉默了起来。
  计较得再多,大抵母后也不会将目光放在自己的身上片刻,她总有那么多的理由。
  “你莫不是在转移话题。”刘皇后察觉到顾昭低落的心情,也没有再说教,而是换了一种打趣的口吻,“晓得你对那位秦娘子应是用了几分真情,母后也并不是不通情理的人,你将她给迎进府中,做个侧妃都可以,可唯独这皇子正妃,她做不得。”
  顾昭心情有些低沉,态度自然不热络,只回道:“这是父皇下的圣旨,母后不妨去问问父皇愿不愿意收回这道圣旨。”
  “母后若是无事的话,儿臣便先告退了,府中还有许多事物要做。”
  虽然文帝废去了顾惜的太子之位,但因不欲人们议论顾惜失去圣心的缘故,到底没让他立刻去就藩,而是另择了一处宅院做大皇子府,顾昭则从九皇子府中搬到了东宫中。
  相比于极尽低调的大皇子府,如今的东宫中却是一片喜气洋洋之向,无他,自是因为东宫即将迎来女主人。
  贰日,群臣上奏,欲使文帝收回成命,其中递折子的已占了大半,身为帝王,总是想要说一不二的,虽然文帝是个出了名的善于纳谏之人,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喜欢这样,尤其这些人中之所以一力恳求恢复顾惜太子之位的人中,有半数是与太子有着殷勤关系的皇后一党。
  他们并不是为了国朝社稷能有一个更优秀的储君,而纯粹是因为自己的私心。
  文帝忍着没有发火,回到议政殿中,刘皇后就已等到了那里。
  刘皇后与文帝夫妻三十余载,其实早已经相看两厌了,更何况当初二人成婚,原也只是因为二人背后的势力需要而已,所以与寻常帝后不同,在很多时候,她并不惧怕文帝。
  就譬如此时此刻,她正行使一个做皇后的义务,对文帝上谏,谏言其实与外头大臣们也一般无二。
  文帝铁青着脸耐着性子听皇后细细说叨,然后脑海中却回忆起顾昭前几日里对他说的制衡。
  众臣之所以拥护顾惜,不过是因为顾惜天然与皇后更亲近,是镇北侯家的嫡亲侄子,娶的妻子又是孟休的女儿。
  但得益于此,也代表着会受累于此。
  倘若他向这些朝臣屈服,收回成命,将来顾惜登位,总是难免会受制于这些昔日里将他捧上去的臣子。


第246章 赐下侧妃
  所以,这些大臣们上谏的折子非但没有打动文帝,反而还使文帝更坚定了自己要立顾昭为储君的决心。
  不过,眼下支持顾昭的人实在是太少了一些。
  “朕记得,皇后的娘家镇北侯府还有好几个未出阁的姑娘?”文帝生生的将刘皇后的那些话给无视了,张口便问道。
  刘皇后诧异了一瞬,有些不明所以,但也立即回道:“臣妾娘家是还有好些个未嫁的侄女,不过大多是庶出,嫡出的只有一个。”
  镇北侯府嫡出的姑娘有两个,大姑娘刘素纯是嫁给了废太子做正妻,在生下一子后便去了,为了方便照顾刘素纯生下的这个儿子,镇北侯府让庶出的二女儿刘素芸入了东宫,做了太子良睇,,如今自随着先太子的被废,一并成为皇子侧妃。
  而侯府里最小的这个姑娘,则是刘素华了,五姑娘刘素华自出生起便极得阖家上下娇宠,人也不太聪明,不过不要紧,因为有废太子与孟家联姻在前,镇北侯府没想过让这个小女儿去做联姻的棋子。
  镇北侯府是欲将刘素华嫁给九皇子顾昭的,这样一来,刘素华未来的婆婆乃是她的嫡亲姑母,夫君又是她的表哥,只要不犯什么大错,就能过好这一生了。
  但世事无常,谁也不会想到,文帝会突然废去顾惜的太子之位,转而让顾昭上场不说,甚至还让一个区区商户家的女儿做太子妃。
  “嗯,那就将刘家这个嫡出的小女儿并孟家未出嫁的四女儿统统都嫁给顾昭做侧妃好了。”
  “啊?”皇后一时惊讶的都失态了。
  文帝道:“皇后的耳力应是没问题的,就不用朕再重复一遍了罢,你回到你的宫里,以你的名义下这样一道圣旨就行了。”
  众臣们如今反对顾昭做皇子,无非是跟着顾昭的好处没有跟着顾惜的好处多。
  但倘若朝中文武之首统统与顾昭也都有了关系,那他们又何必闹上这么一通呢。
  顷刻间,刘皇后就明白了文帝的意思,只是她并没有就此听令,“皇上让区区民间来的女子为太子正妃,让堂堂镇北侯家的嫡女与孟阁老家的女儿做侧妃,未免有些太抬举这位秦娘子了呢?”
  “皇后是想说秦娘子不配罢?”文帝此刻心情大好,“可如今看来,唯有她适合坐这太子妃一位,不懂?那就回去好生想想,朕这里还有一些奏折要批。”
  刘皇后回到宫里,也没用多少时间,就想到了文帝的用意。
  “他这是防着我?”刘皇后就与身边的女官碧霞说道。
  碧霞打小便跟着刘皇后,陪皇后处理宫务,听帝后日常对话,对政治也是很敏感的,当即便意会到刘皇后是说设太子侧妃一事。
  刘皇后又道:“他不肯让名门望族家的女儿做太子正妃,于是选了个上不得台面的人,却又想着借用文臣武将家的势,推小九上台,便让刘家和孟家的女儿给那个秦娘子做配。”
  碧霞道:“若这样说的话,皇上也只是防备着镇北侯和孟阁老罢了,同娘娘又有何关系?”
  刘皇后冷笑道:“如何便没关系了,他又岂不怕会他百年之后,我这个皇后摄政呢?他这个人,最是疑心不过,也最是冷情不过了。”
  “他有他的想法,可本宫也有本宫的想法,既皇上有心掣肘刘家和孟家的势力,本宫倒不妨应着他,但让个商户女儿做小九的正妃,本宫也是全然不会答应的。”
  碧霞就说:“可皇上不收回成命,这也没什么办法,不过我们倒是可以等着秦娘子进京的时候,好生磋磨她几下,她自然便知难而退了。”
  刘皇后疲倦的脸上现出一抹诡谲的笑意,“本宫不会给她进京的机会,派杀手在路上将她给伏诛了罢,本宫要见到她的尸体。”
  碧霞领命,便去安排了。
  与整个皇宫中人来说,小小北郡鄞县秦家的七娘子,自然不值一提。
  而接到皇后谕旨的刘家和孟家一众人,也很是懵逼。
  镇北侯府早有将小女儿嫁给顾昭的准备,但谁也不曾想到过自家的嫡女竟是嫁过去做妾的。
  镇北侯夫人如今统共就这么一个女儿,闻言就很是替刘素华打抱不平,“皇后也不知是怎么想的,竟是偏帮着外人不成,我们华姐儿可是她的嫡亲侄女!”
  镇北侯如今远在边关,真正拿主意的还是侯府的老夫人。
  老夫人也心疼这个小孙女,不过她老人家的眼光更长远一些,“这恐怕不是皇后的意思,而是皇上的意思,事到如今也只能接受了,华姐儿做侧妃虽是委屈了一些,不过如今顾昭的身份也非往日可比。”
  侯夫人却道:“即便如今顾昭成了太子,但我们家的女儿,做太子妃也不是使不得。”
  “老身也这样觉得。”侯老夫人望着自家小孙女天真单纯喜滋滋的脸庞,忍不住叹了一口气,“不过急什么,今日离太子大婚还有好些日子,变数是一定会存在的,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结局是什么。”
  侯夫人就道:“老夫人的意思是我们。。。。。。”
  侯老夫人摇了摇头说:“不要我们,皇上如今就对我们家起了戒备之心,倘若我们在这个时候妄动,只会令皇上越发不喜我们家,倒不若静观其变,总归还有个孟家在后头呢。”
  刘家五姑娘刘素华确实很高兴,毕竟她打小做梦都想着能嫁给九表哥,即便如今是做侧妃,但不要紧,只要表哥心中只有她一人就好了。
  。。。。。。
  孟阁老府上,孟休接到圣旨之后,这才头一次认真的打量这个庶出的四女儿。
  没谁会想到,孟家将来最有出息的不是按着太子妃礼仪教导出来的大女儿,而是自小在山间长大,待到及笄之日方才领回来的四姑娘。
  平心而论,四姑娘孟秋知在孟家一众女儿之间,只是寻常罢了,这么个女儿嫁过去能笼络住太子顾昭的心吗?
  孟休持怀疑的态度。
  但如今圣旨已下,即便孟秋知不能,也要将她变得能。
  孟阁老将孟秋知叫到书房中,以前所未有的和蔼态度唤她坐下。


第247章 温顺的孟四姑娘
  事态竟会是如此发展,顾昭提前整整两年做了太子。
  孟秋知一时之间有些怀疑,自己所谓的那些前世是否只是一场梦。
  但顾昭确实是做了太子,只是她没如自己所预谋的那样,在顾昭成为太子之前,吸引顾昭的注意,成为顾昭的爱人。
  但她还是成为了他的侧妃,不是正妃又有什么要紧,毕竟世事无绝对,将来的事情谁也说不准。
  究竟镇北侯家的嫡女、皇后的嫡亲侄女也与她平起平坐,只是侧妃而已。
  幸运的则是被赐给顾昭的正妃并不是出自什么世家望族的女儿,只是区区商户的女儿,总要好对付的多了。
  想起秦宁,孟秋知的眼底闪过一抹戾气,若非当日这小小的商户女与她抢夺在顾昭面前的存在感,如今她早已成为顾昭唯一的知心人。
  这戾气一闪而过,孟秋知这才抬头,面上浮现出忐忑,看向孟阁老。
  “父亲,府中那么多的姐妹,各个都比我美丽高贵大方,我实是不堪匹配太子殿下,唯恐行差踏错,招了太子的厌烦,也连累府上。”
  孟秋知的温顺听话,很是让孟阁老满意,这个女儿虽然不算出众,从前更不得他重视,但好在听话,好掌控,若是肚皮再争点气,那就更好了。
  想到这里,近几日里因为顾惜被废,大女儿从太子妃成为皇子妃的怨愤不平也散去了些。
  这样想着,孟阁老只觉得孟秋知这个女儿如今是怎么看怎么顺眼,容貌虽不胜大女儿,但也算是小家碧玉,轻易不会招致人怨恨。
  “有父亲在你身后,你怕什么。”孟阁老在能用到的女儿面前,就是最慈爱不过的父亲,“顾昭虽是太子,可他这个太子之位也坐的并不稳当,我孟家立世百年,论理要比这顾家皇族还要源远流长,你是我家的女儿,按理也该有些傲气的。”
  孟秋知抬起剪水双瞳,期期艾艾的问道:“父亲,您真的会保护我吗?”
  从前不曾发现,今日细细一瞧方知,四女儿的这双眼睛也是极漂亮的,仿若会说话一般。
  孟阁老的声音越发轻了一些,生怕吓到这个女儿,“父亲保护女儿是天经地义的,这世上也唯有为父才会不计私心的去保护你。”
  孟秋知顿时笑颜如花,然而心中却是不屑的。
  前世的时候她因生母卑微之缘故,被孟夫人送到山上的尼姑庵里,直到及笄的时候方才被引回来,却也不过是作为孟家联姻的棋子。
  不过因为她这颗棋子实在是太过微不足道了,所以当孟夫人的娘家侄子看上她并奸污了她之后,她被整个孟家的人指指点点,最终受不了人言,自尽而死。
  重活一世,她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