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成炮灰原配后她躺赢了-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额头上的皱纹又深了一些,面色发黄到连脂粉都遮不住。
  林夫人一听就急了,忙问她一侧的金夫人道:“我脸上果真又多了许多皱纹吗?我的肤色……”
  还没说完就听到信王妃爽朗的笑意,“依本王妃说,你们呀,但凡将心思多放一点在自己的保养上头,少操一点别人家的心,也不至于生生让人看老了十岁。”
  信王妃平素里在外头表现的就是那种很爽朗的性格,她这人也是有什么就说什么,直来直去的,但她到底是王妃,林夫人和金夫人自然也从来不会觉得信王妃没有城府。
  就譬如眼下这一刻,林夫人和金夫人立马就意识到,信王妃这是在敲打自己。
  事实林夫人和金夫人也确实不无辜,早几年时候,这两位就曾屡次给信王妃的几个儿子介绍姑娘,其实信王妃倒不是不满这一点,毕竟她也是真忧心自己儿子的婚事。
  但问题是,林夫人和金夫人做这事的初衷完全就是想和信王府联姻。
  然而所谓郡守,掌一郡财政军事大权,信王府当真要和这两位联姻的话,怕是不想见到明天的太阳了。
  所以当时信王妃便拒绝了这两位的好意,然而她们死心不改,于是便又将主意打到了信王的头上。


第124章 加油打气
  是的,当时林家眼见着信王妃这条路走不通,于是便起了给信王送小妾的念头,虽说这事最终也被信王给言辞拒绝了,但信王妃心中也对这两位有了成见,平素里疏远了许多。
  但耐不住这两位脸皮厚,平时有事没事就来寻信王妃,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信王妃也不好次次都给林夫人和金夫人脸色看。
  说到这一回信王妃携子给太后贺寿,顺带着解决了自家二儿子的婚事之后,信王妃便将全部的注意力给放到了小儿子的婚事上头,由此便起了借着这次风月会的由头,给自家儿子相看女孩子的念头。
  但这话,信王妃也只在自家府里说过,万不想会被林家和金家的人知道,并借着筹办风月会的事情塞了许多自己家里的人进来。
  这些,信王妃也是前一日才听底下人禀报方才知道,但彼时已经迟了。
  不过这也没什么,信王妃心道,即便林夫人和金夫人手伸的再怎么长,也只能下些无用功,毕竟她儿子的婚事,最终拍板的还是她这个当娘的。
  被信王妃敲打过的金夫人和林夫人,面色僵硬了一瞬,随后又陪笑道:“王妃说的在理。”之后俱低下了头,并不敢再上前触王妃的霉头了。
  信王妃发话道:“且开始吧。”
  之后陆陆续续的有人上来,不得不说方才那位模样标志的林家姑娘确实有几把刷子,就前头那十几位姑娘里头,这位林姑娘表现是最最亮眼的,除了棋术之外,剩余的三项都是顶尖的。
  很快便到了秦宁这组,不出意外,秦宁是和冯寄慧一组。
  这一组较之之前的那些人,格外的引人注目一些。
  盖因前者是众人心目中当之无愧的草包,至于后者,则是郡守夫人和郡丞夫人齐齐夸赞过的,甚至有不少人将赌注给压到了冯寄慧的身上。
  那些将赌注压在冯寄慧身上的人,皆无例外的在场外替冯寄慧打气,但很快便出现了另外一队人。
  这些人身量都差不多,皆作普通民众打扮,偏穿的衣裳都一模一样,然后整齐划一的喊道:“秦娘子必胜,秦娘子必胜……”
  相隔不远还有一群小姑娘们也喊道:“七小姐必胜,七小姐必胜!”
  不过这群小姑娘好认的多,因为她们穿的都是信王府奴婢们穿的衣裳,一瞧便瞧出来了,再听她们的称呼——秦宁在秦家正好排行第七,人们便晓得,这些人大概就是信王府世子妃找来的了。
  世子妃亦是秦家嫡出的姑娘,这身份在普通人看来大抵不错,但嫁给王府终究是高攀了。
  在众人眼中,世子妃合该谨言慎行,惶惶恐恐,行事也该瞻前顾后,以免惹得信王府不快,但事实似乎并不一样。
  这世子妃为了给自家妹妹壮声威,半点没在乎信王府的面子,竟是让信王府的家奴们给区区一个弃妇吆喝。
  人们纷纷看向信王妃,却见信王妃面容沉静,一点都辨不清喜怒。
  心中不免替信王妃感到悲哀,堂堂王府,偏娶了个上不得台面的商户女,连累王府声誉,纵如今心中怒火滔天,却也不能显露分毫,只能等到了事后再来找世子妃算账了。
  再看到世子妃的时候,目光中也带了许多怜悯,因为他们觉得,世子妃做出了这样的事情,怕是王妃不会轻饶了她,说不得会借着这次契机做主让信王世子休弃了世子妃。
  若说旁人只是心中这般思量的话,那么坐在信王妃两侧的林夫人和金夫人则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已规劝起了信王妃。
  林夫人先说道:“这世子妃也太胡闹了一些,真是一点都没考虑到王妃的感受,只图自己心里痛快,王妃可不能轻饶了她,不然她还以为我们这样的人家里定下的规矩都是摆设。”
  金夫人附和道:“是这么个理,今日你轻饶了她,她便不晓得利害,下一回怕是都要捅破天了。”
  “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信王妃懒懒说道:“我们家秦思看重手足之情,是少见的至情至性之人,我不仅不会罚她,还会赏她。”
  但听到信王妃这话,林夫人与金夫人都不约而同的撇了撇嘴。
  她们觉得信王妃也就是在人前才这样死鸭子嘴硬,到了人后不定怎样恼恨呢。
  且瞧台上好戏就是——台上冯寄慧正在弹琴,她弹的是一曲琴谱极为复杂,兼之曲风多变的《江陵恨》,讲述了一对男女在江陵初识,因都通晓音律故而结为知己,后又成为彼此的爱人,并约定等男方回到家中,就准备好聘礼去女方家中提亲。
  不想女方却一直都没有等到男方,后来女方费劲千辛万苦寻到男子的家中,方才得知男方早已成亲,且有了一儿一女,这位女乐师转头就将男方告到了公堂上,因女方家中颇有背景,兼之男方确实有蒙骗诱哄之实,故而那位审理此事的大人便就此定了男人的罪。
  后来男方的原配携子女跪到了女乐师的面前,求女乐师放过她的夫君,女乐师从一开始的愤懑不解到最后的释然,最终决定放过这个男人,之后便谱写了这一曲《江陵恨》
  因《江陵恨》其中的感情起起伏伏,很能引起当下少年男女们的好感,是以流传多时,很多闺阁女子都以会弹奏出《江陵恨》为荣。
  但这首曲子真的是很难弹奏。
  就譬如冯寄慧弹奏的这一曲,若从外行人的眼中看来,就觉得还可以,但真正学过几年琴的人便知,其中漏洞百出,她弹错了好几个特别明显的地方。
  真正懂行的人面上都不太好看。
  金夫人面色也很难堪,说实话她没指望出自小官之女的冯寄慧的才华当真有多么突出,毕竟就冯寄慧的长姐冯寄聪各方面也只是平平。
  她唯一看中的就是这姐两个的容貌很是突出。
  但你才华平平也就罢了,能不能有点自知之明,似这等铁定会出漏子的曲谱,咱就压根别碰好吗?
  可惜冯寄慧压根就没有这样的自觉性,她甚至还很自得,觉得自己都挑了这样难弹的曲子来弹了,一定能将秦宁给紧紧压制住。
  事已至此金夫人也就只能把希望放在秦宁这个弃妇果真是个不学无术的愚笨之人身上了!


第125章 弄巧成拙
  冯寄慧一曲终了,便立在了一旁,她面带笑意,很期盼着看到接下来秦宁的表现。
  相比较冯寄慧,秦宁弹奏的曲子就很简单了,正是方才冯寄慧用来羞辱她的《水调歌头》。
  话说也是巧了,秦曦给秦宁送来风月会的入门帖的时候,距离风月会就只还有三日,这三日里还不算路上的那一天时间,只是总要有所准备的,毕竟若不是情非得已,秦宁也不想沦为众人的笑柄,所以她就在考前突击了一把。
  说到琴棋书画,其实也就只有琴是秦宁完全不曾涉猎过的存在,所以秦宁重点突击的也就是这“琴”了。
  秦宁一共学了三个曲子,都是最最简单的,其中就有这一曲“水调歌头”。
  刚巧方才的时候,冯寄慧用《水调歌头》来贬低她,那她不弹这一曲《水调歌头》都有些对不住冯二姑娘的“良苦”用心了。
  一曲终了,秦宁完成的很好,虽不曾让人惊艳,但好在也没什么错处,且只看案师们如何评判了。
  作为本次风月会的案师,林夫人和金夫人几乎想都没想,就判冯寄慧更胜一筹。
  至于方氏和另外一位案师则更倾向于秦宁。
  金夫人看向方氏,目光不善道:“我听闻秦夫人乃是台上秦宁的长嫂,莫不是因为这一层缘故,所以你才偏向秦宁。”
  方氏反驳道:“倘若这样说的话,那作为冯二姑娘长姐的婆母,金夫人是否也会单纯的偏向于冯二姑娘,而不去看这二人的技艺如何?”
  金夫人不曾想,方氏竟敢反驳自己,顿时面上不悦道:“相比于秦夫人和秦宁的姑嫂身份,我与这冯二姑娘之间的关系自然更为远这些,谈何偏心?”
  方氏笑了笑,“金夫人大抵不知道,我与七妹也只是隔房的姑嫂。”
  金夫人碰了个软钉子,心情更加不快,于是就将目光放到另外一位案师的身上,她从前没见过这人,料想也不是什么有身份的人,之所以能做案师,大抵是于琴棋书画上颇有造诣,也就是所谓的“才女”
  但“才气”这种东西,放到官宦人家是锦上添花,在没什么地位的人家里就有如鸡肋。
  旁人若心情好,唤你一声“才女”是给你面子,若心情不好,你就只是民女。
  于是金夫人便欲将自己从方氏那里受的闲气尽数给发泄到这位名声不显的人头上。
  她颇有些阴阳怪气的说道:“倘若说县令夫人因为与秦宁的姑嫂关系,于是睁着眼睛说瞎话还有情可原,但这位案师,你难道看不出来冯二姑娘与秦宁谁弹奏的曲子更好一些吗?就秦宁弹奏的那曲子,十岁的娃娃都会弹,真真是难登大雅之堂。”
  方氏闻言不仅没有不悦,甚至颇有些意味深长的笑了。
  她捅了捅这位案师的胳膊肘,促狭的说道:“张女师,金夫人说你不懂曲子,对此你可有什么话要说?”
  顿时所有人都看向这位颇显神秘的张女师。
  张女师也啼笑皆非道:“金夫人,倒是不巧,鄙人正是谱出《江陵恨》这一曲子的女师。”
  “不可能。”金夫人下意识的便回道说:“作出《江陵恨》这曲子的女师至今算来也该有四十多岁了,只你瞧着都还不满三十岁,你怕不是为了反驳我便来诓我。”
  仔细瞧过去,张女师看上去确实十分的年轻,她的皮肤状态也保持的很好,于是人们对张女师越发的好奇。
  张女师摊开双手,无可奈何的看向信王妃。
  信王妃于是开口道:“这位确实是谱写出《江陵恨》的女乐师,她是咸阳生人,你们不认得也正常,张女师系出名门,终身未嫁,也未曾生育过子女,平日里精于保养,所以确实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小十岁有余。”
  金夫人哑口无言,她虽是郡丞夫人,但实则眼界低的很,踩高捧低的厉害,一听说张女师系出名门,立刻便被吓的魂都飞了,什么话都不敢说了。
  只是张女师却还有话要说,她极是认真的看向台上的冯寄慧,然后指点了冯寄慧几处错的地方,末了道:“其实以你这样的年纪,弹不好《江陵恨》很正常,但这是比赛,错了便就是错了,谁让你打从一开始便掐尖要强,非要选个自己都不大会的曲子来弹呢?”
  冯寄慧红了眼睛,她是家中二女,因为上头有个姐姐的缘故,其实家里人待她不算是太严厉,在鄞县以冯家二姑娘的身份,自来都是被许多人捧着的,所以冯二姑娘就有如温室中的花朵一样,经不起一丝一毫的摧残。
  但这会儿却没人去安慰她。
  张女师说罢就坐下了。
  这一局算是平局,但风月会理论上是没有平局的,通常这个时候会由王妃出手,信王妃就很直接了,她甚至俏皮的朝着秦宁眨了眨眼睛,然后说道:“这一局算秦宁赢。”
  坐在信王妃一侧的世子妃怀疑自己婆母的眼睛莫不是抽风了,十分担忧的伸手抚上信王妃的右眼,然后被信王妃毫不留情面的给拂过了……
  听到结果的金夫人面子上过不去,就低声对站在她身后的冯寄聪道:“你的妹妹竟就是这样的花瓶不成,枉费我对她寄予颇多希望,还因为她丢了这样大的人。”
  冯寄聪看向台上泫然欲泣的冯寄慧,其实心里也很焦灼,但她还是安慰金夫人道:“婆母别担心,这究竟只是第一场罢了,其余的三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