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音乐茶座的点歌方式与歌舞厅不同,歌舞厅的客人可以随时举手点歌,音乐茶座的客人则更喜欢将歌名和备注写在便签纸上。
  譬如,“祝谁谁谁生日快乐”,“祝某某某一路顺风”。
  服务员今天送来的托盘上,有三张便签条。
  其中一首歌狄思科不会唱,被率先刷掉了。
  另两张纸条上,分别写着《往事只能回味》和《南屏晚钟》。
  狄思科仔细辨认了一会儿,上面似乎都不是甄主任的字迹。
  他心想,甄主任还挺客气的,请她免费点歌都不点。
  然而,甄主任并不是跟他客气,真实情况是,她并不知道在这里点歌还要写字条!
  见他唱完三首歌以后,只站在舞台边跟服务员说话,而且好半晌没有返回舞台,甄主任便跟牛萦征求意见:“瞧他在那干站着,好像还挺尴尬的,要不咱们点一首吧?”
  牛萦是真正意义上的好学生,从没进过这种娱乐场所,自然是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
  想到狄思科说他最近新学了几首英文歌,甄主任举起手,对服务员客气道:“同志,我想点一首《Every breath you take》可以吗?”
  服务员当然说可以呀,正准备将纸笔奉上,邻桌的女士却接茬了,“我出二十块,麻烦给我点一首《南屏晚钟》!”
  服务员对这种加价点歌的情况早已见怪不怪。
  小狄有自己的演唱风格,又是个年轻帅哥,茶座里好多熟客都是奔着他来的。
  但他最近减少了点歌量,每周只有两三次点唱机会,这才出现了竞价点歌的局面。
  而甄主任想的是,既然答应了学生帮忙撑场子,那就不能食言呀!
  她摸了摸自己装钱包的手提袋,再度举手说:“那我出三十块!”
  牛萦:“……”
  花三十块,只为听她师弟唱首歌?
  把他叫去办公室,让他唱个够不行吗?
  紧接着,令她更加难以理解的情况出现了。
  距离舞台比较远的另一个卡座里,竟然又有人报价了,干脆利落地说:“五十元,《往事只能回味》。”
  听口音不像本地人。
  “七十块,《南屏晚钟》!”邻桌的姐姐第二次出价。
  甄主任:“……”
  她年轻时在欧洲游学,这几年又时常出国访问,也是见过大世面的。
  但是,竞价点歌这种新鲜事,她还真没体验过!
  她连玩俄罗斯方块都有极高的胜负心,此刻就更不会怂了。
  “一百块,《Every breath you take》!”
  牛萦瞪大眼睛:“!!!”
  好紧张,快窒息了!
  场子里当即便有人鼓起了掌。
  精彩精彩!
  来茶座的客人都是为了消遣放松的,目睹三位女士竞价点歌的过程,可比听歌有意思多了!
  一个点歌权而已,价格竟然能被炒到一百块!
  真是闻所未闻!
  此时便有客人被勾起了好奇心,开始留意三位女士的情况了。
  甄主任不到五十岁,打扮得像要出席商务晚宴,点的又是英文歌,让人以为她是住在合资酒店的归国华侨。
  外地口音的那位,目测二十出头,刘海被吹得挺高,一看就是时髦女郎。
  最后一位本地口音的,衣着最普通,瞧着像个坐办公室的女干部。但人家敢叫价呀,没点实力的,谁敢张口就报七十块?
  原本环境清幽的茶座,因为这场点歌权之争,瞬间被点燃了。
  而台上的狄思科对于这个走向却傻了眼。
  要不是知道底细,他都要怀疑甄主任是谁找来的托儿了。
  而且那位像是女干部的客人,瞧着也有些面熟,要么是音乐茶座的常客,要么是以前在哪里见过的。
  最近他的点歌费确实涨了一些,但是最多也不过二十块,今天要是没这两人在其中竞价,绝不会叫出一百块这种高价。
  就在他考虑是否要将竞价叫停时,台下的三位女同志已经把价格喊到一百五十块了。
  牛萦被她们的叫价惹得心惊胆战,急忙拉住还想参与的甄主任,提醒道:“老师,您别冲动!您要是点了歌,师弟肯定不会收您的钱,还不如把这个机会留给她们!别影响师弟赚钱呀!”
  甄主任沉浸在激烈的竞价中,难得地体验了一把拍卖举牌的快乐,听了学生的提醒,只好意犹未尽地做出“你们请便”的手势,将机会让给了另外两人。
  她退出以后,叫价并未停止,狄思科今晚的点歌权,最终被那位外地口音的年轻姑娘获得,两百块,点唱一首《往事只能回味》!
  这个价格不但让观众沸腾了,茶座经理听了通报以后,也急急忙忙跑了过来。
  别说他们茶座了,就是放在全国,这种事情也是少见的啊!
  相比于激动的吃瓜群众,狄思科此时反而冷静下来了。
  歌可以唱,但点歌费不能这么收!
  这次收了两百的点歌费,让以后的客人怎么点歌?
  给多了,客人心疼。给少了,是他身价暴跌。
  狄思科思忖着,要不今天就免费唱一首吧,只当感谢对方捧场了。
  他转过身,打算跟乐队说一下调号,却赫然发现,本该坐在后面的鼓手和键盘手不见了踪影!
  “晖哥他们呢?”狄思科心里顿感不妙。
  吉他手是个小年轻,心虚地说:“晖哥肚子疼,去厕所了。”
  说完就低头看向别处,避免与狄思科对视。
  双方是竞争关系,如果今天真的让他赚到这两百块,那么在二选一的情况下,最终离开的必定是尹峰。
  狄思科也清楚双方存在利益冲突,此时说再多都没用,还不如抓紧时间想想解决办法。
  三位客人一路激烈竞价到两百块,观众的热情都被激了起来,他若是拒绝演唱,无疑是极其扫兴的。
  他背对着台下快速思考,让观众以为正在跟乐队商量曲目。
  再度回身面向观众时,狄思科握上麦克风面带微笑道:“首先多谢三位女士的厚爱,不过,还是得跟大家澄清一下,这三位可不是我找来的托儿啊!本人也十分惶恐!”
  客人们配合地笑着鼓掌。
  “我之前收到的点歌条上,也写了《往事只能回味》这首歌。”狄思科拿出便签条晃了晃,客人写在上面的内容默认可以公开展示,于是他念道,“这位客人说她跟相处四年的对象分开了,对方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人生伴侣,她想点一首《往事只能回味》告别过去。”
  观众们再次拍手,有人要花两百块点歌,赶紧唱吧!
  狄思科摇摇头,冲那位出价两百块的女士提议:“既然错不在您,您又想重新开始,我觉得那些往事就不必回味了吧?点歌费今儿就不收了,耽搁大家一分钟时间,我想唱几句《铡美案》的选段,送给这位女士!祝她能早日让过去过去,让开始开始。”
  众人:“……”
  够狠的。
  这是要把人当陈世美斩了啊……
  狄思科又问台下观众:“有哪位愿意上台帮我敲板鼓,给个节奏吗?”
  没人举手。
  “好的,那位穿黄白印花套裙的女士愿意来,那就请您移步上台来吧!”
  穿黄白印花套裙的甄主任:“……”
  她没举手啊!
  牛萦憋笑说:“您不是曲艺社的指导老师么,快上去帮帮他吧!乐队缺人,师弟都急出汗了!”
  甄主任嘀咕着,“早知道要登台,就穿旗袍来了!”
  还是不情不愿地上了台。
  架子鼓和吉他,代替板鼓和京胡。
  随着咿咿呀呀、叮叮咣咣的伴奏响起,狄思科立马就起范儿了。
  “驸马爷近前看端详,上写着秦香莲三十二岁,状告当朝驸马郎,欺君王瞒皇上,悔婚男儿招东床……”'1'
  虽然穿着现代服饰,也没做任何扮相,但他眼睛那么一立,手势那么一起,还真有点儿包公的架势。
  客人中也不乏上了些年纪的票友,当即便叫了一声“好”。
  台下的牛萦:“……”
  师弟在校外竟然是这个样子的。
  那位大手笔点歌的姑娘,很认真地听完了这段《铡美案》,而后重又招来服务员,将一张字条和一个牛皮信封放进了托盘。
  狄思科收到东西后,先将字条展开。
  上面只有寥寥六个字——“谢谢,一点心意。”
  而信封里的,竟然是整整三十张大团结!
  狄思科很没出息地“嚯”了一声,他真的遇到大款啦!
  “主任,您看!”他将信封里的钱展示给甄主任,“刨除公司抽成以后,咱俩一人一半!”
  甄主任优雅地吐出一句“玩儿去”,又拉着他问:“你们那个乐队怎么回事?竟然关键时刻掉链子,这怎么能行!”
  “嗐,那乐队主唱是个关系户,您甭担心,过两天我就让他们玩儿去。”


第15章 
  狄思科尚未来得及料理尹峰的乐队,三百块的天价点歌费,却让他在歌舞团里出名了。
  要知道,即便是歌舞团的台柱子,唱一首歌也拿不到三百块呀!
  有人觉得谣言当不得真,便特意跑到声乐班门口堵人,询问事情真伪。
  狄思科对外的说法一律为,点歌费两百,小费一百。
  那天他打开信封的时候,服务员就在身边,收了三百块的事瞒不住人。
  但他却不能认下“点歌费三百”这个说法,毕竟点歌费要给公司抽成,而小费则全归个人。
  尽管如此,每天来围观他的人仍然很多。
  因着点歌的客人是女同志,狄思科又是年轻帅哥,有人就开始往桃色花边上联想。
  可是人家女客人听完歌就走了,没交谈也没留联系方式,要非说他们有什么,又实在牵强。
  这个小狄,也就是长得帅一点,个子高一点,能唱几首外国歌而已,其他的也没什么特别嘛。
  “要是让你们看出了门道,岂不是人人都能赚三百块!”于童将看热闹的人怼出去,转而对狄思科说,“你马上就会变得小有名气,甭管别人怎么说,你自己首先要稳得住,相信自己就是有让人心甘情愿掏出三百块的实力!”
  狄思科心想,自家人知自家事,这三百块就是一锤子买卖,过两天应该就没人提了。
  他没把于童的话放在心上,每天照常去音乐茶座打卡唱歌,除了感觉客人更多了,点歌更积极了,再没什么不同。
  这天又是周末,他打算回家看看还瘸着腿的三哥。
  老话儿说得好,吃什么补什么,狄思科经过家门口的服务大联社时,进去买了四个酱猪蹄和一个酱肘子。
  在这里上班的都是胡同里的老街坊,见到狄思科便调侃着招呼:“咱们大知识分籽儿回来啦!”
  狄思科笑嘻嘻道着“不敢当不敢当”,然后张大爷李大妈王大姐的亲热招呼了一圈。
  瞧见卖豆腐脑的快嘴婶时,也能面不改色地喊一声婶子,好似之前连敲带打地吓唬人家,要告人家诽谤的龃龉并不存在。
  伸手不打笑脸人,几乎已经与狄家人老死不相往来的快嘴婶,反倒不知该摆什么脸色了。
  相比于一根肠子通到底,爱憎分明的老狄家其他人,这个狄小五真是朵大奇葩!
  快嘴婶没话找话地问:“今儿怎么买这么多肉菜?家里有客呀?”
  门对门做了几十年邻居,老狄家是什么情况,她最清楚不过。
  别看他家儿子多,一致对外的时候挺威风,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为了给这五个儿子攒彩礼钱,郭美凤能精打细算到头发丝儿。
  每到夏天,老狄家的饭桌上别的没有,两毛钱一筐的大籽儿老黄瓜管够!
  “我三哥小腿骨裂了,给他买点猪蹄,吃哪补哪!”
  若是搁在以前,狄思科才不舍得在外面花这份钱。
  但是,人生无常世事难料。
  看完那本书以后,他最大的感悟就是,该吃吃该喝喝,舒服一秒是一秒。
  “小五,你那个牙膏广告大家都看到了!拍得真好呀!你是怎么被电视台相中的?给他们拍广告有钱拿吗?”
  即便是暑假,狄思科多数时间也是住校的,街坊们难得碰上他,便拉着他打听拍广告的事。
  狄思科笑道:“钱给的不多,但是日化厂厂长送了我两箱牙膏,折合下来也不算少了。”
  既然拍了广告,就有被熟人认出的准备,狄思科倒也不怎么意外。
  “小五,除了拍广告,你还拍了别的没有?今天报纸上的那个人也是你吧?”
  “应该不是,我只拍过一支牙膏广告。”
  狄思科在服务大联社里逗留好半晌,满足了街坊们的好奇心,才拎着买来的东西一路回了家。
  然而,他刚走进院子,就被老妈一把拉进了屋,大热天的竟然把门窗都关上了。
  谨慎程度不亚于克格勃。
  郭美凤将一份报纸拿给他看,指着上面的一张照片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