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俩孩子的爱好一直挺一致的,一起学唱歌学外语都没问题。
可是,轮到学钢琴的时候,狄嘀嗒的兴趣明显不怎么浓厚。
狄嘀嘀已经能练习弹奏《小星星变奏曲》了,这小子还没怎么入门呢。
“你不想练啊,那今天就不练了,你去跟姐姐说,今天钢琴都归她用。”
听到儿子蹬蹬蹬跑出了门,于童才说:“孩子还太小了,不乐意练就不练吧。本来就是培养个兴趣爱好,他要是每次弹琴都跟上刑似的,还算什么爱好。”
她和表姐也是从小学琴的,不过她俩都对钢琴没什么兴趣。
她只学了一个月,就跟着妈妈跳舞了。
郑雪茹比她强点,坚持了快一年,才转去学中提琴。
于童十岁那年,参加文艺汇演的时候,看到有个同学演奏了一曲《东方红》,感情充沛,气势磅礴,然后她突然就对钢琴产生了兴趣,这才重新跟奶奶学起了钢琴。
狄嘀嗒年纪还太小了,硬逼着他练琴只会适得其反。
“明天周末,我带他们去明星学校转转,不喜欢钢琴,兴许会喜欢别的。”于童挺看得开,“孩子的兴趣爱好是要慢慢培养的。”
狄思科在这方面没什么经验,只能听媳妇的。
他在媳妇腿上翻个面,把另一只耳朵亮出来,“那我陪你们一起去吧。”
夫妻俩计划得挺好,但翌日一早却下起了小雨,淅淅沥沥下了一上午,明显不适合出行。
狄嘀嘀和狄嘀嗒最喜欢这样的天气。
周末不用出门,他俩练完琴,在回答几道口算题,就可以跟杰克一起看《蓝精灵》了。
几个小孩窝在沙发里看了一上午动画片,直到荣大夫跑来狄家喊孙子吃饭,才转移了他们的注意力。
“荣大夫,今天在我们这边吃吧,”狄思科笑着邀请,“我们也要开饭了。”
“不了,我特意去早市买了菜,午饭已经做好了。”荣润良问,“狄主任,听郭老师说,你们单位现在有送菜服务?咱们北海公园这边能送吗?”
“送到是能送,但我们现在只做团体订单,暂时还不能做个人业务。”狄思科遗憾道,“我们现在人手有限,没办法因为一两个私人订单送一趟货。”
“你们送一次货最低得消费多少钱啊?”
“单笔订单超过一百块。”
“啊,”荣润良有点犯难,“那我确实买不了那么多,你们都有什么菜啊?能送肉蛋之类的吗?”
“市面上常见的蔬菜都有,还有各种调味料和干货,肉类的话暂时只有猪肉,都是肉联厂当天的新鲜猪肉。”
郭美凤插话说:“荣大夫,您不是请了一个小保姆吗,有小保姆买菜做饭,您就别操心了。”
荣润良摇摇头:“小保姆上个月就走了。”
他家里人口太少,只有祖孙二人,根本看不住那保姆。
自打请了这个保姆回来,他药柜里的名贵药材就无缘无故丢了好几次。
上个月找借口把保姆辞了以后,倒是再没丢过药材。
荣大夫带着杰克回家吃饭了,狄思科原以为买菜的事就算过去了。
可是,傍晚的时候,居委会温大妈又带着四个老太太,找来了老狄家。
“狄主任,我听荣大夫说,您这边可以帮忙送菜,是真的吗?”
“……”狄思科耐心解释,“蔬菜配送服务是我们单位的一项业务,暂时只做团体客户,比如学校、企业、机关食堂。”
“那我们要是七八个人一起买菜,算不算团体客户?”温大妈问。
“只要单笔订单超过一百块就算。”狄思科提醒,“温大妈,我们的运输车都是上午送菜,但咱老百姓习惯晚上买菜做饭。这时间上恐怕对不上。”
隔壁的李大妈说:“晚上买菜的都是年轻人,像我们这样的退休老年人都习惯早上买菜,新鲜!”
狄思科:“……”
那行吧。
“明天我把菜单和菜品单价送去居委会,您几位要是能凑够一百块的订单,我们就让司机送菜的时候,顺路往咱们胡同这边跑一趟。”
几个老太太答应着,欢天喜地出了门。
郭美凤拉着老五说:“要是真能往咱们这边送菜,你们单位也算做了件好事。”
狄思科连忙摆手,“这是做生意,跟好事坏事可没关系!”
“怎么不是做好事呢!眼瞅着就该入冬了,外面天冷路滑,年轻人还没什么,但老年人可就遭罪了。咱这一片儿,每年冬天都有老头老太太被摔骨折。你们如果能把菜送到家门口,能给大家省不少事呢。”
这一片儿退休老人的退休工资都挺多的,不怕花钱。
但像自家这样请小阿姨的人家还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自己买菜做饭。
夏天还好,冬天可就麻烦了。
狄思科听老妈讲了一箩筐冬天买菜的困难,第二天上班的时候,就让人重新列了一张价目表。
个人业务的价格肯定不能按照批发价走,但是加上服务费以后,仍然比菜市场便宜。
毕竟他们是产地直销,真的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大爷大妈们天天逛菜市场,对各种蔬菜肉类的价格门儿清。
见到那张价目表以后,立马就开始呼朋引伴了。
“老李老李,赶紧来居委会!这边的菜可便宜了,西红柿比菜市场便宜一毛五!大蒜便宜两毛!”
“啊,哪儿的菜啊?怎么这么便宜?”
“听说是本地菜,产地直销的。”
“那我也赶紧去看看。这么便宜的菜,还新鲜吗?”
“不知道呀,我也没见到菜呢,现在只有一张价目表,听说早上从地里摘下来,上午就送到了,比菜市场的菜还新鲜呢!”
一群老头老太太都跑去了居委会询问价格。
为了照顾老年人,狄思科特意叮嘱办公室用特大字号打印菜单,所以大家伙不用带老花镜也能看得清。
有人看清菜价后,询问道:“老温,这菜怎么买呀?”
“拿菜单回去,需要什么菜,就把序号写下来。比如你想要2斤黄瓜,就写13号,2份。除了香菜每份一两,其他的菜都是每份一斤的。前一天把订单送到居委会来,顺便交钱。第二天上午就能拿到菜了。”温大妈甩了甩手上的菜单说,“谁想买菜,就来我这里取菜单!”
结果,不到一小时,二十张菜单就被人领空了。
狄思科次日下班回家,接到这份高达600块的团购订单时,表情出现了短暂的空白。
600不算特别多,但是用600买菜就很多了。
有的大食堂一天也要不了600块的货呀!
他哭笑不得道:“温大妈,只要订单满100块,我们的司机师傅就可以每天往这边送一趟菜。大家没必要买这么多菜,这得吃到猴年马月呀!”
“我跟大家伙儿说了,但他们都不听呀,”温大妈乐呵道,“这订单里不光是蔬菜,还有猪肉和排骨呢。”
狄思科往订单上瞄一眼,好家伙,光是猪肉就下单了90斤。
要知道,一头猪才出肉180…200斤,这群老头老太太直接拿下了半头猪。
温大妈似乎知道他在担心什么,笑道:“你就放心送吧,现在天气凉快了,多买点东西也坏不了。”
“这是多少户人家的呀?”狄思科问。
“26户。”
狄思科:“……”
他以为能有十户买菜,就顶天儿了。
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参与。
还是低估了大爷大妈们的影响力啊!
问题是,他不可能让人家司机给这26户挨家挨户送菜呀!
他盯着那份订单,沉吟许久才说:“我们的送货司机顶多能帮忙将货送到居委会,或是指定的某户人家。把货送上各家的门是不太可能的。”
“没关系,到时候我们居委会会组织人手的。”
“咱居委会为住户们服务本是好意,但蔬菜这玩意,损耗不小。发给这家的菜好,那家的菜不好,很容易引起居委会跟住户的矛盾,而且这中间还掺杂着菜金的问题。”
温大妈被他这样一说,心里也有点打鼓。
他们本想找七八个熟人组团买点菜,到时候私下分一分,省了去市场的麻烦。
可是,经过大家的宣传后,竟然招来了二十多户人家参与其中,这是她也没料到的。
狄思科给出一个方案,“每天要送那么多菜,让居委会一直免费为大家服务不是长久之计。要不咱们在胡同里找个合适的人选吧,最好是年轻腿脚好的。司机把菜送到他家或是居委会,然后,由他对照着订单,将每户的菜分好后送货上门。他的工资由我们农贸公司出,每份订单给他4%的提成。”
低于一百块的订单,农贸公司不接单。
也就是说,负责送货的人,每笔订单至少能赚到四块钱。
每天上午忙活一会儿,就能赚一笔外快,对于手脚勤快的人来说,是个不错的工作。
这人要是懂得宣传,将更多住户介绍来买菜,那赚得就更多了。
温大妈对胡同里各家的情况一清二楚,马上就给出一个人选,“前头开裁缝铺的小刘,她爱人叫李报国的那个,最近下岗了,找不到工作正帮她看店呢。人挺勤快的,就是嘴拙,照着他媳妇差远了。要不然让他试试?”
“那就让他试试吧,菜金也由他那边代收。前半个月每天结账,半个月后,一周结账一次。”
于是,北海公园这边的住户们,就率先享受了免费送菜上门的服务。
连老狄家也加入了团体采购的队伍。
狄思科原本以为,这个业务干不了多久,等到大家的新鲜劲儿过去了,还得回归家门口菜市场的怀抱。
然而,街坊们在家收菜的热情持续走高,直到过年前,购物热情仍未减退。
几乎每个月都有一万多块,将近两万块的订单,不比机关食堂的走货量差。
李报国这个配送员,每月能赚好几百块的提成,直接把送菜当成了正经工作来做。
唯一不足的就是,这些街坊们的要求太多了。
这天下班回家,狄思科刚进门,就听于童说:“刚才刘大妈来串门了,让我问问你,能不能往菜单里加点水果。”
狄思科:“……”
因为这些街坊们,他们配送中心已经联系了牛肉羊肉鸡肉的货源。
要不是鸡蛋的损耗量太大,连鸡蛋都能给弄来。
“他们总不能天天在家呆着吧?没事也去菜市场溜达溜达买点水果嘛。”
郭美凤和小阿姨,拿着最新的菜单勾勾画画,随口说:“过年前的水果涨价涨得厉害,你们要是能弄来水果,咱家也从配送中心买。”
“即使我们有水果,也不会太便宜。”狄思科摇头道,“现在的水果大多是从南方运来的,价格都不算低。”
他嘴上抱怨街坊们太能找事了,次日去上班的时候,还是把农贸公司的供销科长喊了过来。
张文青曾经是市蔬菜公司下属国营菜站的站长。
前几年蔬菜公司搞体制改革,关停了几个菜站,他就顺势下海贩水果了。
结果水果的水比蔬菜还深,他因为两车皮的烂柑橘赔了一半身价,此后彻底上岸。
正赶上星火农贸服务公司招人,他就来公司当供销科长了。
此时,听说狄主任想卖水果,张文青连连摇头。
“狄主任,听我一句劝,水果的损耗量太大了,冬天的水果一冻就烂,咱还是专心卖蔬菜肉类吧。咱们的保鲜库不够大,千万别招惹水果。”
“我寻思过年前这段时间水果需求量挺大的,而且咱们单位也要采购水果发过年福利,可以趁机弄一批水果来试试。”狄思科有时候说风就是雨,穿上羽绒服就要出门,“走,咱去批发市场看看行情。”
张文青拦住他说:“您要是一定要看水果,那就别去批发市场了,这段时间水果特抢手,批发市场都未必有货,咱直接去货运站看看吧。”
狄思科奇道:“连批发市场都没货?那农贸市场的货是从哪里来的?”
“您跟我去看看就知道了。”
两人一起出门,去了建在区里的一个火车站。
这一站是小站,客车经过时并不停留,只有货物列车仍在使用这个火车站。
每天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数辆货物列车在此卸货,新鲜蔬果由此被送入首都百姓的菜篮子。
他们抵达货运站的时候,有一批货刚刚卸在货场。
狄思科二人刚走过去,就有一个外地口音的男人主动问:“兄弟,刚从海南运来的香蕉要吗?”
“怎么卖啊?”狄思科好奇道,“大哥,你这批货没联系到买主,就敢往北京运呀?”
那男人在他脸上瞄了两眼,便警惕地闭了嘴,不再跟他搭话了。
狄思科摸不着头脑,“他这是什么意思?还卖不卖货了?”
“狄主任,您问得太多了。”张文青低声道,“现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