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它总在我腿边打转,我以为它饿了呢!”
狄嘀嗒也跑过来说:“它是想跟你玩呢!”
四哥在两个小屁孩的头毛上揉了揉,“你俩年纪不大,懂得还挺多的!”
狄嘀嘀亲热地搂着哆哆,“那当然啦,我是哆哆的大姨!”
“咳咳——”四哥被自己侄女雷得不轻,哭笑不得道,“你才多大年纪啊,就当大姨了!”
狄嘀嘀和狄嘀嗒可是小小年纪就能弄清亲戚关系的小孩。
闻言就细数道:“哆哆是胖大生的,胖大比我跟弟弟小一岁,是我们的妹妹。那哆哆当然就要喊我大姨,喊弟弟大舅啦!”
四哥好笑道:“那你让它喊一个,我听听!”
狄嘀嗒露出鄙夷的小眼神说:“四伯,小狗不会说话,它们只能在心里喊!”
“……”四哥望向跟在后面的老五,无语道,“咱家这俩小屁孩真是越大越不好招惹了!”
“哈哈,谁让你惹他俩的,我们狄嘀嘀和狄嘀嗒现在进步可快了!”狄思科与有荣焉道,“已经会写字,也会看时间了!”
四哥没有孩子,平时也没观察过其他兄弟家的孩子什么样。
对老五那副骄傲的样子,很难产生共鸣。
会写字和看时间,很了不起吗?
他现在跟这些有娃的兄弟,真是越来越没有共同语言了。
狄思科也知道四哥理解不了自家娃有多厉害,不想对牛弹琴,就转而问:“哥,你们学校里的学生,用传呼机的多么?”
“不太多,主要是高年级的学生在用。”四哥兼职宿管,偶尔能看到学生拿着传呼机来一楼回电话。
“那你们学校里或者学校附近,有卖传呼机的吗?”
“没有吧。那玩意太贵了,受众群体不是学生。”
“那可不一定,我发现毕业生买传呼机的还挺多的。”狄思科问道,“反正你在宿舍里当宿管,有没有考虑过兼职卖个传呼机?”
四哥愣道:“怎么卖传呼机啊?”
“从我们厂拿货,给你出厂价,你的价格只要不超过1999,可以随便定,就当是给大学生的福利了。”
四哥稍一琢磨,就有点动心了,传呼机是高科技产品,利润应该是很可观的。
高校里工作轻松体面,可是工资真的不高。
他以前跟二哥卖录音带的时候,攒了一些家底。
但后来买房子花了一万多,上大学期间又花了一部分,所剩存款已经不多了。
“不知道学校让不让卖,”四哥挠挠头发说,“我先问问学校那边的情况再说吧。”
兄弟俩站在院子里,商量着在学校里卖传呼机的细节。
院门却在这时被推开了,郭美凤、于童和狄思慧手挽着手走了进来。
每人手上都提着好几个购物袋。
狄思科走上前问:“今天是什么大日子啊?你们仨采购了这么多东西!”
“给咱小妹庆祝一下!”于童笑着宣布,“咱们狄思慧同志,正式升职为国际航班的乘务长了!”
“哇,这么厉害啊!”狄思科带着闺女儿子一起啪啪鼓掌。
狄嘀嘀和狄嘀嗒从小就是捧场王,虽然不知道乘务长是干嘛的,但是听起来就很厉害,他们跟着拍手就对了!
狄嘀嗒还把家门口的串儿红抱进来一盆送给小姑。
捧着侄子偷来的串儿红,狄思慧脸都红了,“狄嘀嗒,你赶紧把花还回去,那是市政摆的,不是咱家的!小心居委会的人来找你算账!”
狄嘀嗒不为所动,推给小姑说:“你先抱着,一会儿我在还回去。”
“……”狄思慧在他脸蛋上掐了一把说,“我这个乘务长也没什么,有的同事工作四年就能升乘务长了,我都工作六年了!”
狄思科笑道:“咱这是厚积薄发!领导能把你从那么多乘务员中提拔上来,说明咱的能力是被领导认可的。”
郭美凤将手里提着的菜和副食交给老四,眉飞色舞地说:“今晚加菜给小六庆祝一下,咱小六才25岁就当上乘务长了,再好好奋斗两年,没准儿就是主任乘务长了!大有前途呀!”
四哥接过袋子,不满地嘀咕:“在我这里天天催婚,说什么先成家后立业,轮到小六了就让她好好奋斗,当主任乘务长,您这心眼儿也太偏了!”
“你跟你妹妹能一样吗?”郭美凤眼睛一瞪说,“你多大岁数了,自己心里没数啊?人家小六有对象,结不结婚都不着急,现在最关键的就是奋斗事业!”
事业要是奋斗得好,她家小六才不舍得跟汤普森那个棕毛出国呢!
四哥讪讪地摸摸鼻子,只觉得自己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提着塑料袋就溜去厨房了。
郭美凤望着他的背影,还不解气,哼哼道:“不能由着他的性子来了,得赶紧给他安排相亲!我记得咱周围还有好多未婚女青年呢,比如老卢头家的大闺女,还有童童的那个好朋友,金金!”
狄思科劝阻道:“妈,卢婉淇跟我大哥同岁,而且跟我大哥当年的情况差不多,下乡的时候结过婚,回城以后这么多年不结婚,估计是不想结婚的。人家卢大爷都不催,您可别讨人嫌啊!”
“那金金怎么样?她也快三十了吧?家里不催啊?”
杜金金一直不结婚,家里当然是催的。
于童早些年就答应过她,等她结婚的时候,送她一套婚房。
毕竟杜金金是一路跟着她走过来的,当年公司里只有她们两个人,发展到如今,已经有了七十多人。
七八年的时间里,杜金金始终跟着她,不离不弃。
于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军功章里也有金金的一半。
她包了杜金金的婚房,结果对方一直不结婚,房价却噌噌往上涨。
于童觉得不能继续等下去了,为了自己的钱包着想,她去年在市区里买了一套三室一厅的商品房送给了杜金金。
杜金金有了自己的住房,银行里的存款也有不少,杜家老两口反而不催着她结婚了。
这让于童心里有点后悔,房子似乎送早了,万一影响了金金的姻缘怎么办?
“杜金金家里不怎么催,而且如果放在五年前,她可能会喜欢四哥这种书生类型的,现在就未必了。”
金金的择偶标准一直是跟着言情小说走的。
现在市面上流行兵哥哥,所以,她的择偶要求也与时俱进了。
郭美凤好奇道:“金金喜欢什么样的?要是有合适的,我帮她介绍介绍。”
于童回忆了一下小说里的形容词,“她喜欢学霸头脑,军人体魄的那种。”
众人:“……”
就还挺实用的。
狄思科搭上媳妇的肩膀说:“还是你的运气好,金姐的愿望,你早早就实现了!”
于童:“要点脸吧。”
第168章
打电话是双胞胎最近新养成的兴趣爱好。
为了庆祝小姑升职, 狄嘀嘀变身接线小妞,在奶奶的示意下给伯伯们打电话。
狄嘀嗒则拿着电话簿,一字一顿地将电话号码报给姐姐。
电话接通后, 狄嘀嘀用甜美不输寻呼小姐的稚嫩嗓音, 邀请伯伯们带着伯母和哥哥姐姐, 来她家吃晚饭。
“大伯同意了吗?有礼哥哥能一起来吗?”狄嘀嗒将耳朵贴近话筒问。
“同意啦!”狄嘀嘀语气里带着完成任务的得意。
然后又如法炮制地给三伯打了电话,如愿得到了三伯的热情响应。
“还有最后一个了, 让二伯带着嘟嘟姐姐一起来!”
狄嘀嘀按照弟弟报出的号码, 在键盘上按下七个数字,反复了几次后,电话中始终没有传出她期待的接通音。
“你是不是念错了?”狄嘀嘀从弟弟手里拿过电话簿。
“没有,”为了证明自己没错,狄嘀嗒又把二伯的电话号码重新背了一遍, “98866XX。”
狄嘀嘀用短指头在纸张上滑动,然后在两列号码中找到被标注为“老二”的那串数字。
竟然跟弟弟报出的数字一模一样!
俩小孩呆立在电话机旁边,面面相觑。
狄嘀嗒不信邪似的接过电话,亲自按了一遍电话号码, 然后用上了拍打话筒、喂喂喂、扯电话线、上下甩动等传统故障排除办法, 听筒里仍是半点声响也没有。
最终,他笃信地下了结论:“电话坏了!”
“那怎么办?”不等弟弟回答, 狄嘀嘀就深吸一口气,冲着外面大吼道,“爸爸,爸爸——”
万事不决找爸爸!
狄思科正在厨房里给四哥打下手,听到闺女的喊声, 就攥着一把小葱出来了。
“怎么了,哆哆它大姨?”
狄嘀嘀晃着电话听筒说:“电话好像坏了, 爸爸你快来看看!”
狄思科前些天刚搞废了一台传呼机,心里还有点小阴影,本能地不想接手这项工作。
可是,在闺女儿子殷殷期盼的目光下,他的双脚还是不受控制地走了过去。
“怎么回事?”
狄嘀嗒就如此这般地解释了前因后果,并且背诵了二伯的电话号码。
“哦,这个啊!”
狄思科悬起的一颗心落了地。
还好还好,这题他会!
“你们二伯的电话号码是大哥大的号码,上个月被统一从七位数升为八位数了。”
两个无知幼童双双用懵懂的大眼睛望着他。
狄思科就解释说:“你们在第二位和第三位数字之间,增加一个数字5,重新再打一遍就能打通了。”
怕他们听不懂,他又解释说:“从左边数,第二个数字和第三个数字中间,多加一个5。”
狄嘀嘀和狄嘀嗒还处于不分左右的年纪。
不过狄嘀嗒有个作弊器——他左手的虎口上有颗痣。
在幼儿园听口令分辨左右的时候,他只要抬手看看,就知道哪里是左边了!
于是,狄嘀嗒这回依然没有被左右难倒,顺利地将二伯的电话号码变成“985866XX”,成功将电话拨了出去。
电话被接通的那一刻,俩小孩险些喜极而泣,好似他俩做的事情不是拨打电话,而是发射卫星!
老大,老二,老三很快就拖家带口地来了北海公园。
因着是庆祝狄思慧升职加薪,二嫂钟晓莎进门就送了对方一个CD随身听。
狄思慧常年跑国际航线,也是有些见识的,一看包装盒上的logo就连忙摆手说:“二嫂,我用不上这个,留给嘟嘟用吧。”
这东西就算是在日本买也价格不菲。
“嘟嘟暂时还用不上呢,先庆祝你事业进步,拿着吧,”钟晓莎将盒子塞进她怀里,“客户送的,我没花钱!”
三嫂苏晓接到电话通知就赶来了,没来得及给小六准备贺礼,只顺路去副食品商店买了烧鸡和猪头肉,算是给晚饭加个菜。
狄嘀嗒用鼻子在油纸包上嗅了嗅,捧场道:“三伯母,我想吃带脆骨的猪耳朵!”
苏晓在他头上摸了摸,轻声细语地说:“嗯,给你买了,一会儿洗洗手就能吃了。”
两个妯娌都带了东西,让空手而来的林桐有些尴尬。
她接到狄思国打来的传呼时,已经带着两个孩子抵达明星学校,准备上钢琴课了。
听说晚上要在北海公园聚餐,她跟老师请了假就匆匆离开学校,结果走到半路时,有礼说他的新外套被落在了教室,三人又返回学校找外套,一路上都忙忙叨叨的,她压根儿就没想起来买东西这一茬。
好在最后进门的狄思国提了一大袋刚出锅的烧饼,还买了几根粉肠,他们家来吃饭也不算完全空手。
“你怎么只买了这点东西?”林桐拉着男人低声说,“你都进了一趟副食店了,就不能买点好的?”
狄思国被他说得一怔,没头没脑地问:“我买的挺好呀!”
他们家聚餐向来如此,大家庭的人口比较多,以防掌勺的人太辛苦,兄弟姐妹回家时,通常都会顺路买点副食主食。
每人零星买一点,就能凑上一大桌了。
老狄家以前的经济条件不好,能吃一顿粉肠就算改善伙食。他们兄弟几个从小就爱吃这一口,即使生活条件变好了,口味仍是没怎么变,喝酒的时候就要配点粉肠和花生米。
所以,狄思国来北海公园时,每次都负责采购主食和粉肠,偶尔还买点酱牛肉什么的。
弟妹们知道他会买这些,就会绕开主食和粉肠,另外买其他吃食。
几兄妹早已形成了默契,他每次都买这些,林桐之前没说过他,不知今天又怎么了。
两人一起过了这么多年,他隐约能猜到林桐的心思,便小声劝:“都是自家人,没人介意咱花了多少钱,反正就是那么个意思,现在谁也不差这一口吃的。”
事已如此,多说无益,林桐只好选择闭嘴。
狄家兄弟相继成家以后,各过各的小日子,跟以前的大家庭可不一样了。
他们亲兄弟间不计较,但四个妯娌间还是会隐隐比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