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第3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兵团没有自己的工商税务部门,资金渠道不畅通,国家即使想给企业政策,也落不到实处。”满春华再次摇摇头,“兵团每年纳税得有十个亿吧?但是因为体制的问题,他们其实享受不到什么纳税人的权益。兵团国企的问题太复杂,不是咱们去调研十天半个月就能解决的。”
  如果只是将当地的问题一一摊开,却找不到合适的解决办法,那就没有必要走这一趟。
  不但给地方上的同志增加负担,对调研组来说也没什么实际意义。
  全国这么多专家学者,早就给兵团把过脉了。当地有什么问题,人家自己比谁都清楚。
  狄思科在心中感慨,大佬就是大佬,居然随口就能点出兵团国企的问题。
  他这些年一直保持着在翻译室养成的阅读习惯,平时涉猎的各方面内容不算少了,但兵团的问题他还真没研究过。
  小组里的第三位女同志付艳举手说:“要不去我们广东吧?我们那边今年搞了一个新模式,成立了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其实还挺有调研价值的。”
  邹舟再次否决:“特区小组已经有人报名了,咱们下手晚了。”
  众人:“……”
  满春华接过肉串咬了一口,笑着问:“东北有人去么?”
  “好像还没有。”
  “那就去我们东北吧。”满春华不满地嘀咕,“以为这次能去别处见识见识呢,结果又回东北老巢了!”
  大家对这个提议都举双手赞成。
  东北是重工业基地,大型国企扎堆,存在问题的企业也不少。
  最主要的是,去了满大姐的地盘,调研组完全没有后顾之忧呀,想怎么调研就怎么调研!
  狄思科去后院招呼曾琴出来撸串,顺便给组织员打个电话。
  以防被其他小组抢先,他们得先把东北小组的名额占上!
  他找去孩子房间的时候,曾琴并没有他想象中的奋笔疾书,人家正跟俩小屁孩说话呢。
  “你才六岁就要上小学啦?”大人跟小朋友说话的时候,惯于夹着嗓子表示亲切,曾琴也不例外。
  狄嘀嘀觉得这个阿姨说话有点幼稚,但还是礼貌地点头说:“我嘟嘟姐姐和我的好朋友玲玲、杰克,都要去上学了,我也想去。”
  “那弟弟想去吗?”曾琴又夹着嗓子问小男孩。
  “我不想上学,我妈妈说我明年才到上学年龄呢,”狄嘀嗒一脸无奈地叹口气,故作老成地说,“但是没办法,我姐姐要是想去上学的话,那我也得去上学了。我俩不能分开的!”
  “为什么不能分开呀?”曾琴给出解决方案,“你们可以各上各的。”
  “那不行。”俩小孩异口同声地答,像两块吸铁石,立即抱在了一起,“我俩要一起上学的。”
  曾琴被这对龙凤胎逗得直乐,觉得这俩孩子的性格跟小狄有点像。
  狄思科在门上敲了敲,招呼道:“组长,可以开饭了,这肉香味儿馋得我家小狗都发出狼叫了!”
  “哈哈,我也闻到了,”曾琴起身牵着两个孩子出门,笑着说,“你家这两个小朋友挺好学的,六岁就要上学了。”
  “好学什么啊,就是跟着凑热闹,看到小朋友都去上学了,他们也跟风想去。”狄思科小声说,“我一句话就能让他们打消上学的念头。”
  曾琴表示不信。
  于是,狄思科就当着她的面跟大闺女说:“上学是要按户口划片儿的,咱家这一片有固定的对口小学,嘟嘟和玲玲的户口,跟咱家不在一个区,你们三个上不了同一所学校。”
  幻想着跟小伙伴一起上学的狄嘀嘀:“……”
  狄嘀嗒替姐姐问:“不能跟嘟嘟姐姐一起,也不能跟玲玲一起吗?”
  “嗯。”
  “那杰克呢?”
  “杰克是外国户口,可能会去读国际学校。”
  狄思科不打算让孩子太早上学。
  以后读书的年头还长着呢,读到三四十岁也没人管。
  但童年只有短短的六七年时光,他不想用学业挤压孩子的童年。
  他小侄子有礼才上一年级,就要每天做作业,无忧无虑的光景一去不复返了。
  所以,面对积极要求进步的大闺女,他当了一回拖后腿的家长,让孩子在当一年幼儿园小朋友。
  *
  狄嘀嘀想去上学,更关键的是,想跟小伙伴一起上学。
  如今一起上学的美好愿望被亲爹无情摧毁了,女明星闷闷不乐了好几天。
  于童不顾浪费电话费,特意为此给二狗子打电话痛批了他一通。
  这个当爹的真是讨人厌!
  戳破女明星的美梦以后,他拍拍屁股回党校了,却把烂摊子留给了她!
  两个娃以需要安慰为由,天天抱着枕头跑来跟她一起睡,还要求每天吃一份卤煮火烧。
  她这几天都是被肚皮上的小短腿压醒的,而且总感觉自己的头发丝上有一股卤煮味儿。
  狄思科莫名其妙就被媳妇批评了一通,不过他也没怎么在意,诚恳表示认识到了错误以后,又投入了党校生活。
  除了课堂上的内容,狄思科现在最期待的就是去地方上调研。
  在东北,国企办社会的现象很普遍,满大姐是一家重型机械厂的厂长,在当地还挺有话语权的。
  不但为调研组安排了去她所在重型机械厂参观调研的行程,还另外安排了一家粮食机械厂。
  据说,满大姐年轻时曾是粮机厂的工人,78年离开粮机厂去上大学的时候,她已经是车间副主任了。
  这家粮机厂曾经稳坐北方粮机制造业的头把交椅三十年。
  一直到90年,粮机厂的效益都非常可观,产品不但在国内供不应求,而且在东南亚、非洲和拉美也很受欢迎,没少为国家出口创汇。
  不过,这种好日子只持续到90年,翻过年来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计划经济结束,国有企业原本的垄断优势也随之消失,固有弊端渐渐凸显出来。
  截止到93年,粮机厂背负了四千万的债务,企业的那点利润只勉强够付利息的。
  省里和市里当然不可能眼睁睁看着这么大的老牌工厂倒闭,想办法帮他们进行了改制。
  用老厂剥离出来的健康资产组建了股份有限公司。
  但是改制后的企业仍在继续亏损,去年的销售额还不到九百万。
  今年年初的时候,这家国内数一数二的粮食机械制造巨头,就因为资不抵债轰然倒下了。
  满大姐说,省里和市里不想让粮机厂,尤其是那个辉煌了三十年的老品牌彻底消失。
  这段时间正在为粮机厂制定脱困方案,准备为企业进行产权改革。
  已经着手联系外省客商了。
  产权改革一直是热门话题,学员们在课堂上也多番讨论过。
  只不过,大家都是说得多,见得少。
  难得能借着这次调研的机会,实地见证一下产权改革的具体过程。
  东北调研组的学员们都挺兴奋的。
  特别是狄思科,他经历过几次国企改革,但是几家企业都是国有独资的,他并没有亲自操刀过产权改革。
  这次正好可以趁机学习学习。
  国企班的一百名学员们很快就收到了正式去地方调研的通知。
  各小组相继出发。
  国企班一支部三组的八名成员,也踏上了前往东北调研的旅途。
  七月的东北比北京舒适许多,小组成员们一下火车就感受到了体感温度的不同。
  市委和重型机械厂都派了车辆,迎接中央党校调研组一行。
  见状,张茂年跟狄思科低声交流道:“来东北就对了,还是咱满大姐有排面!”
  狄思科深以为然地点头。
  以往出差,他总是自己跑腿,连秘书都不怎么带,这回终于能享受一把贵宾待遇了!
  满大姐与市委代表交流了一阵,就回身跟大家征询意见,“市里给大家准备的欢迎宴在晚上,咱们还有大半天的时间,是先去我们重型机械厂看看,还是先去粮机厂?”
  组员们纷纷乖巧回答:“都行,我们听您的。”
  满大姐的秘书提醒:“厂长,我昨晚给粮机厂的孟厂长打过电话,他们今天要启动跟南方客商的第一轮谈判。我跟孟厂长确认过了,可以让党校调研组的同志们旁听。”
  满春华只想知道结果,对旁听谈判没什么兴趣,但她得照顾同行的组员。
  见大家表示想去旁听一下谈判经过,只好定下了去粮机厂的行程。
  在招待所稍作休整后,调研组一行就马不停蹄地前往粮机厂了。
  然而,距离工厂大门还有一个红绿灯的时候,他们所搭乘的小巴车就不能移动了。
  司机回头汇报说:“厂长,前面的路都被工人堵住了!咱们还去粮机厂吗?”
  不用他说,大家已经看清了车窗外的景象。
  大批工人围堵在厂区门口,队伍从厂区延伸出来,一直到这条街的转角。
  几乎所有人手里都扯着横幅,不许任何车辆进入。
  场面比节日游行还盛大,还壮观。
  狄思科压低身体,探头向外张望,铺天盖地全是横幅,只见上面写着——
  “孟XX,败家子!”
  “孟XX,粮机厂的罪人!”
  “孟XX,卖厂求荣!”
  “坚决抵制买卖工厂,坚决抵制国有资产流失!”
  ……
  狄思科:“……”
  艾玛,东北的工人兄弟可比北京的猛多了。


第200章 
  见识过粮机厂门口的场面后, 狄思科只觉得,被债主堵门和职工越级上访,似乎都是小儿科了。
  他最起码没被职工骂做败家子啊!
  此时粮机厂的入口已经被工人们把控住, 调研组的车和人都别想进去。
  满春华将人带来了自己的地盘, 自然要保证组员们的人身安全。
  粮机厂闹成这样已经不适合去调研了, 她当即就交代司机原路返回。
  然而,他们的退路早已被后来的车辆堵住, 身前身后的司机都在疯狂按喇叭, 两头堵的局面让大家哪也去不了。
  狄思科和邹舟下车放风透气,顺便跟堵在附近的职工搭话。
  “叔,你们在这堵谁呢?今天不用上班啊?”狄思科拆了包烟递过去。
  穿着工装的大叔和同伴在两人身上打量几眼,警惕地问:“你们不是本地人吧?来我们这边干嘛的?”
  邹舟毫无心理负担地答:“我们是从北京来的学生。”
  大叔眼里的警惕更甚了,怀疑地问:“这把年纪还是学生呢?”
  一把年纪的邹舟:“……”
  “……”狄思科也觉得邹舟给自己安的身份有点扯, 但还是帮忙找补道,“他是博士生。”
  这话倒是不假,邹舟确实是博士,高学历干部。
  大叔脸上的防备表情略略松动, 从狄思科的烟盒里抽出一支烟问:“博士来我们这干嘛?学校放假了?今天厂里忙着呢, 要是没什么事,你们还是先走吧。”
  “我们应邀去重型机械厂参观的, 大伙儿把路堵死了,我们动弹不得了。”
  大叔瞅一眼堵成长龙的汽车,“那就没办法了,你们等等吧,我们这边忙着呢, 一时半会儿散不了。”
  “叔,你们在这堵谁啊?”狄思科指指横幅上的字, “孟厂长么?”
  “孟铁头在厂里躲着呢,我们等他找来的南方老板。”
  狄思科适时露出迷惑表情,“那你们这个孟厂长好像还行啊,现在多少企业都找不到出路呢,你们厂长能找到客商来接手工厂,也算是为大伙儿想过办法了。”
  闻言,大叔嫌弃地瞪了这个小年轻一眼。
  他这个年纪的一线工人,不追星,也不看什么改革纪录片,并不认识狄思科这张脸。
  他只觉得这小年轻没眼力见,都这会儿了还在替姓孟的开脱!
  “找个屁的出路!”大叔啐道,“那南方老板只出2100万就想吞下我们粮机厂,想得可真美!”
  邹舟问:“那你们厂的大概估值是多少?”
  “那我怎么知道?没听说谁来给我们估过值,反正前两年刚改制重组的时候,还说我们厂值四千多万。”大叔对此不太确定,就用手肘拐了一下同事,“诶,咱们厂现在估值是多少?”
  “啥估值,估多少还不都是孟铁头说了算!厂里前年买的小轿车,全新的16万5,用了还不到两年,今年初就打着给职工发工资的旗号卖了,总共才卖了五万五!卖多少钱全靠他那一张嘴,非说那轿车旧了,二手车卖不上价!”
  “旧什么啊,小车司机开车都小心着呢,谁敢祸祸厂长的车?那车开了两年还像全新的似的。”男人嘟哝,“五万五连面包车都买不来,还不知在谁家停着呢!”
  “孟铁头就那样,”职工们不喊厂长,统一用孟铁头指代,一说孟铁头,大家都知道说的是谁,“客商还没来呢,那瘪犊子先在大会上把厂子贬得一文不值,什么设备折旧,厂房破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