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成大唐名相张九龄正妻后-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眉豆保证之后,急匆匆去了正院。没多时,徐媪跟着眉豆回来,看到躺在胡床上的谭昭昭,上下打量着她,道:“听说九娘病了,娘子吩咐婢子来看看九娘身子如何了。娘子说,这药娘子以前生大郎二郎他们时都吃过,从没出过岔子,九娘吃了,如何就腹痛了呢?”
  谭昭昭蜷缩着,手捂着肚子,有气无力地道:“让阿家担心了。我也不清楚是如何回事,这腹痛一阵一阵的。。。。。。唔。。。。。。徐媪,我没事,你回去跟阿家回一声,估计歇息歇息就是了。”
  她将手伸给眉豆,“眉豆,你扶我一扶,我得赶紧去净房。”
  眉豆连忙上前,紧张地搀扶起了谭昭昭。
  徐媪见状,只能关心了几句,告退离开。
  谭昭昭去了净房,顺便洗漱了下,出来继续在胡床上惬意躺着。
  躺累了,谭昭昭就起身比划着剑式招数。徐媪来了几次,谭昭昭腹痛间歇性就发作了几次。
  她很是懂事,咬着唇,坚强地道:“我没事,吃着阿家的药,就不去请郎中看诊了,惟恐方子中有药相克相冲,失了药效。”
  坚持腹痛就是神仙都诊断不出来,何况是郎中。
  徐媪到了夜间再来了一次,闻到屋里散发着药味,谭昭昭病恹恹道:“我先前好了些,就又用了一碗药,请阿家放宽心,早些歇息。”
  第二天,灶房继续熬药,谭昭昭的腹痛继续,病了就没办法前去晨昏定省。
  日头已经西斜,张九龄翌日就会回来。谭昭昭掐指算着时辰,她只要再见两三次徐媪,她的病就能痊愈了。
  徐媪来探望过谭昭昭,她如先前那样,身子时好时坏,只能干巴巴宽慰了几句,起身离去。
  从后院出来走出穿堂,徐媪见到张九龄大步流星走来,惊讶不已,忙上前见礼:“大郎这般快就回来了。”
  张九龄眉头微蹙,不动声色问道:“徐媪来这里所为何事?”
  徐媪忙笑道:“九娘身子不舒服,娘子关心九娘,吩咐婢子。。。。。。”
  话徐媪就见向来端方持重的张九龄,如一阵疾风般,从她身边掠过,飞奔进了后院。


第十六章 
  谭昭昭送走了徐媪,瞬间恢复了生龙活虎,笑眯眯对眉豆道:“去拿饭食吧,吃过饭之后再腹痛一次,就可以歇息啦!”
  眉豆听得笑个不停,走出屋,只见一道人影从庭院中间大步奔来。她唬了一跳,正准备呵斥时,人影已经到了面前,恍惚中她看清了是谁,转过身,只留下苇编的门帘在晃动。
  “昭昭!”屋内张九龄声音传了出来,眉豆听到那荡气回肠的呼喊,她心都情不自禁跟着揪紧了,双目泛红。
  大郎回来了,九娘就再也不用装病,要时刻防着徐媪前来查探。
  眉豆吸了吸鼻子,脸上带着欢笑轻松的笑容,赶忙去了灶房,再让厨娘多做几份菜蔬。
  屋内,张九龄半跪半蹲在胡床前,微微喘着气,急切地道:“昭昭病了?身子何处不舒服?”
  谭昭昭正斜倚在软囊上优哉游哉等饭吃呢,被从天而降的张九龄抓住了胳膊,他的手心滚烫,掩饰不住的担忧。
  谭昭昭顾不得其他,忙安慰他道:“没事没事,我没生病。”
  张九龄静静盯着她,片刻后蹲坐下去。鼻翕微动,闻到了屋内的药味,满身的疲惫于落寞:“昭昭,对不住。”
  既然谭昭昭身子无恙,好生生的人何须服药,那就是他离开时,卢氏找她麻烦了。
  渐渐地,张九龄眉眼转成了冰凉,他站起身,道:“昭昭,我先去阿娘的院子,你饿的话,就先用饭,不用等我了。”
  谭昭昭愣了愣,张九龄太过聪慧,冷静下来略一思索,便能知晓究竟。
  “别呀,别去。”谭昭昭跳下胡床,上前拉住他的手腕,恳切地道:“你别去,我真没事。”
  那是生养张九龄的母亲,是她的婆婆。
  卢氏总是为了他好,心心念念都是为了他,在当今的世道,是拳拳慈母之心。
  眼下张九龄正在气头上,他们正是少年夫妻最甜蜜的时候,为了护着她,难免伤了母子情分。
  走出韶州,离家三万里,回来就成了探亲客居。
  距离与时光,可以美化很多过往。
  那时他们的甜蜜不在,回忆起今朝之事,说不定就会成了夫妻之间的一根刺。
  谭昭昭真不在意,再过几个月她就会离开了,卢氏与她就像是熟悉的陌生人。
  何苦为了不在意的事与人,伤害到真正关心之人呢?
  谭昭昭简单说了卢氏给她吃药生孩子之事,很是体贴地道:“阿家教训我几句,都是出自于长辈的关心。大郎为我做了这般多的事,哪能再让大郎夹杂在我与阿家之间为难。”
  张九龄神色歉意而动容,握住她的手,难过地道:“就是委屈昭昭了。”
  谭昭昭故作坚强,挤出一丝笑,道:“没事,大郎别多想。外面天气这般热,大郎赶路回来,衣衫都汗湿了,快进去洗洗换身衣衫。”
  张九龄温柔地道:“我先去给阿耶阿娘请个安,等下再去换洗。昭昭先用饭就是。”
  谭昭昭见张九龄已经冷静了下来,她便未再多言,道:“好,你去吧,我还不饿,待你回来再一起用。”
  张九龄忍不住紧紧将她扣在怀里,亲了亲她的眉眼:“昭昭真好,我会快去快回。”
  谭昭昭亲自将张九龄送出门,等他一步三回头走远了,她方回了屋,吃着鲜果垫肚子。
  过了约莫小半个时辰,张九龄回来了,他已经洗漱过,换了一身干爽的宽袍。
  谭昭昭见他神色如常,也没过问他去卢氏院子的事情,忙去让眉豆送饭食来。
  张九龄关心道:“昭昭等得饿了吧?”
  谭昭昭摇头,将食案上的碟子推过去,道:“我吃了些果子,大郎也吃些。”
  张九龄的确饿了,他便吃了两块,说起了这次出去的一些情形。
  “大伯父与我说了科举的事情,考中进士之后,还要经过吏部应试选官。长安繁华,权贵子孙,英才不知凡几。大伯父从旁边委婉劝说,恐我心性过高,最终落得失望。其实大伯父多虑了,他如此说,我反倒感激他。昭昭,落榜固然会失望,要是这点打击都经受不住,遭遇更大的麻烦时,岂不是就永远一蹶不振了?”
  谭昭昭认真聆听,她喜欢张九龄与她说外面的事情,而非张家后宅的这些家长里短。
  他对她说在外面的交友,他心底所想,也是他对她的尊重。
  张九龄朝她笑得意味深长:“大伯父与他的友人,皆赠了我钱财。”
  谭昭昭瞪他,道:“大郎莫取笑我,要是没钱,在长安可过不下去。”
  张九龙点头道:“九娘说得是,若身上没家财,出门在外寸步难行。读书人不当讲究这些,却处处离不得。无论天家百姓,亦一样如此。”
  怪不得张九龄能当上宰相,他的这份务实,关心百姓民生,就极为难得。
  用过饭之后,张九龄牵着谭昭昭的手出去走动散步。圆月变成了弯月,在云层中影影绰绰,星星多了些,不时眨呀眨。
  张九龄低头看着谭昭昭的手,笑道:“冰没了,难得昭昭没嫌弃我。”
  谭昭昭作势往回抽,张九龄稳稳握住了,笑道:“不放。”
  不放就不放,偏生说得这般柔情缱眷!
  谭昭昭暗自腹诽,心却甜滋滋的。
  张九龄带着谭昭昭,一起到了前院,再从偏门出去,沿着池塘小径走动。蛙叫虫鸣,夜风轻拂,宁静又美好。
  张九龄采了朵含苞待放的荷花,往她衣襟上别。
  荷花花苞娇弱,眼看花瓣就要掉下来,谭昭昭忙伸手去扶,不小心将张九龄的手,推到了那团柔软之上。
  胸脯与心头,难以形容的异样滋味,升腾翻滚。
  谭昭昭僵住,脸缓缓泛红,荷花啪嗒掉在地上。
  张九龄的手停留在那里,欲走还留,呼吸逐渐加重,哑声道:“昭昭,要是我们已经到了长安,该多好啊!”
  谭昭昭慌乱地推开他,转身往回走,道:“不早了,我们回去歇息吧。”
  话一出,好似更引人遐想。
  张九龄在身后轻笑出声,道:“既然昭昭急了,我就恭敬不如从命。”
  谭昭昭转回头,一眼横了过去。
  眼波流转,映入了星辉月影,张九龄呼吸窒了窒,上前一步携着她的手,柔声道:“好昭昭别生气了,你不急,是我急。”
  谭昭昭赶紧转开了话题,指着池塘说起了闲话。
  走了一会,谭昭昭真想回去歇息了,张九龄似乎不急,带着她一圈一圈走动。
  待到千山出来,离得远远拱手一礼,张九龄这才带着谭昭昭回院子。
  谭昭昭见张九龄神神秘秘,不禁疑惑地打量着他,问道:“大郎可是有事?”
  张九龄含笑道:“昭昭别急,等回去后就知晓了。”
  反正没几步路,谭昭昭便按耐住,好奇他究竟在搞什么花样。
  回到后院,谭昭昭望着庭院大变样,顿时呆在了那里。
  庭院中央支起了青毡帷幄,四周点着幽幽的灯笼。
  帷幄帐帘卷起,透过防虫蚁的薄纱绡,清楚可见里面地上铺着毡垫,摆放着胡塌矮案。
  案几上堆放着果子点心,冰碗里装着酥山,酒盏。乳酪的甜香中,夹杂着酒味飘散开来。
  张九龄垂眸含笑,道:“本想与你一同走远些夜宿毡帐,只今日回来得晚,已经来不及了。便就在庭院中搭了帷幄,权充作野宴。”
  胡人习惯住毡帐,大唐盛行胡风,野外露营并不鲜见。白居易大雪天都住在庭院的毡帐里,诗云:“赖有青毡帐,风前自设张。”
  谭昭昭没曾想到,张九龄带她出去散步,就是为了好在他们的院子里,搭起毡帐给她一个惊喜。
  张九龄牵住谭昭昭的手,低低道:“昭昭,对不住,让你受委屈了。我做这些,并非为了补偿,亦补偿不了。惟愿天上的星辰月亮,美酒与。。。。。。我,今宵能共伴着你安眠。”


第十七章 
  淡月,星辰,美酒,美食,美少年郎。
  浊酒寡淡,谭昭昭只吃了几盏,依旧感到脸颊发烫。
  放下酒盏,捧着脸颊,谭昭昭在张九龄面前晃动着脑袋,咯咯笑道:“我醉了,醉了!”
  张九龄与谭昭昭那样,两人都不拘小节,坐得很是随意,曲起腿,手上的酒盏任其垂在腿前。
  “昭昭,我亦醉了。”
  张九龄每说一句,便亲一下谭昭昭。
  “痒。”谭昭昭笑着躲,又凑上前仔细打量张九龄,然后摇头:“你没醉,一点都没醉!我才醉了!”
  张九龄趁机亲了下她的唇:“我醉了,为昭昭醉了。”
  谭昭昭乐得笑个不停,两人依偎在一起,你一句我一句,就醉没醉呢喃了半晌。
  月亮终究没能争过星星,隐入了云层里,繁星抢占了墨蓝的天,争先恐后散发着光芒。
  谭昭昭背靠在张九龄怀里,与他一起透过纱绡,望着眼前的星河。
  除了偶尔的虫鸣蛙叫,远处传来弱弱的几声犬吠,天地间安宁得,谭昭昭能清晰听到张九龄的心跳,与他悠长的呼吸。
  张九龄贴着她的耳朵,低声问:“昭昭,你喜欢观星吗?”
  谭昭昭只认识北斗七星,后世城市里,极少能见到如此纯净绚烂的星空。她甚至,极少抬头看天。
  “我不懂观星,大郎呢?”谭昭昭问。
  沉默了片刻,张九龄小声道:“除了钦天监,朝廷不允许观星,唯恐泄露天机。我却很喜欢看星辰,日升月落,刮风下雨,四季轮回,皆为天地的正常变换,与天命天运毫无关系。”
  谭昭昭惊讶不已,扭头去看他,慎重其事地道:“大郎说得对,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同什么运道,天命,全无干系!”
  记得张九龄开梅岭古道时的方法,是先烧热大石块,再浇水,石头便裂开,易于开凿。
  后世看起来很是简单,不过是物理上热胀冷缩的原理。在千年前,在星空还是神秘之境,被皇家掌控的大唐,他原来早就有了这样的想法。
  张九龄胸口涌动着激荡的情绪,除了爱意,还有说不出的欣慰与痛快。
  无法诉诸于口的隐秘之事,能有放心说出来的时候,还有人懂。
  张九龄紧拥着她,问道:“我替昭昭舞剑可好?”
  谭昭昭忙道好呀好呀,蹭地坐起身,兴奋地道:“除了舞剑,我还要看大郎起舞!”
  张九龄全一一应了,倒了两盏酒,与谭昭昭一起共饮完毕,再熟门熟路亲了下她的唇角。
  放下酒盏,张九龄难得轻快地跳跃了几下,唤千山拿来了他的剑。
  以前张九龄与谭昭昭练剑时,怕伤到她,全是用的竹剑。
  这次千山拿来了他的长剑,抽剑出鞘,发出低沉“嗡”地一声。剑身在星光下,散发出冰冷幽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