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成了德妃的妹妹[清穿]-第1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确实对太子太过偏心的缘故。
  而他的儿子也实在太多了,到现在都生到十六阿哥了,不止有儿子,前头太子的儿子也养在宫里,皇阿玛看谁都喜欢,对谁都好,偏偏太子是最突出的那个,难免就会有儿子对这种态度不满。
  十四只是其中一个罢了,很难说其他的孩子有没有这种想法。
  胤祯的想法也很好理解,她也不是吓唬胤祯,只是单纯想知道十四在想什么。
  胤祯低着头,半晌,憋出来一句话:“我就是觉得不平,大家都是皇阿玛的儿子,小十一还没了命,没命之前也就和太子起过冲突,当天晚上就没了,这不是太子做的是什么?偏偏皇阿玛要瞒着……”
  是个人都会忧虑的,他们也是儿子,是不是哪天他们得罪了太子被杀了,皇阿玛也会毫不犹豫地替太子遮掩?
  云秀问:“万一不是太子做的呢?万一只是意外呢?”
  胤祯说不知道。
  他们也没有任何的权力去查到底是不是太子害死了十一,从来都是皇阿玛说是什么就是什么。
  他低着头,头一次意识到了拥有权力有多少好处,以前只是觉得哥哥们有,所以他也想要,可现在,他是想着,皇阿玛那么威风,想藏住事情就能藏得住,他也想这样。
  宫里头的人和他一样想法的人很多。
  胤禌死得太突然了,康熙又把那些人处死得太快,很难不让人怀疑他是不是想替太子遮遮掩掩。
  这是头一次,底下这些皇子们生出了异心——他们愤怒和不甘心,凭什么太子是太子,凭什么皇阿玛那么偏心。
  自由以来,不患寡而患不均,本就是人之常情。
  大阿哥胤禔在府里头乐滋滋地守着大福晋,大福晋快到临产期了,这个孩子哪怕是个女儿,他也是期盼着她的出生的。
  如今他很得意,心里头的想法都是,叫你们平日里头天天嘲笑我,现在好了吧,你们和我当年也一样了。
  他之前不就是这样么,觉得皇阿玛偏心,所以卯足了劲儿想把太子给扯下来,现在弟弟们也开始心思浮动了,谁也不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了。
  他拍了拍大福晋的手:“以后有好戏看咯。”
  最后到底是不是太子做的,所有人都猜不出来,能说出答案的都被处死了,这事儿就和阳光底下的泡沫一样消弭了。
  九月十月里,大福晋和太子的侍妾林氏接连生下了儿子,大阿哥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儿子弘昱,太子的是三子弘晋。
  康熙之前猜疑过到底是谁给了噶尔丹火器的支持,最开始的时候猜测是沙俄,后来又把沙俄排除了,东猜西猜的,到了第二年,西藏传来消息,说第五世□□罗桑嘉措圆寂了,康熙派了人去祭告,结果祭告的人带回了五世□□罗桑嘉措的弟子桑结嘉措的密信,说五世□□其实已经死亡了十六年了,只是一直没有发丧。
  而噶尔丹曾经在五世□□门下学习过佛学,是后来还俗的。
  早前噶尔丹向大清申请过,想让康熙确认自己的大汗地位,康熙没有承认,而五世□□却承认了,这是后来大清和噶尔丹大战的起因。
  如今噶尔丹投降,康熙自然而然地就怀疑到了五世□□的头上——五世□□死的时间太巧了,怎么噶尔丹才死,五世□□就死了?所以他派人去祭奠,也是想打探消息,结果就知道,五世□□竟然已经死了十多年了,而西藏那边儿一直瞒着大清,甚至还找了一个和五世□□长得十分相像的人伪装成了五世□□!
  西藏王桑结嘉措在这十五年间没有将五世□□早就已经死亡的事情上报,反而是秘密寻找着转世灵童,直到今年,十四岁的仓央嘉措才被找了出来,立为了六世□□。
  所以从头到尾,支持噶尔丹的都不是他所猜测的那些人,也不是沙俄,而是西藏第巴桑结嘉措。
  当初乌兰布通之战中,福全打败了噶尔丹,却被噶尔丹跑了,是因为当时的桑结嘉措派人故意拖延了时间。
  康熙震怒,预备领兵往宁夏巡游,面上说是祭拜昭莫多之战中牺牲的那些士兵们,其实是为了震慑西藏和青海。
  西藏本身内部也十分分裂,所以康熙也没有特意采取行动,反而“宽容”了桑结嘉措,同时册封了仓央嘉措为六世□□。
  云秀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还懵了一下——现代人谁没听过仓央嘉措的长诗啊?别的不说,她小学初中就会背“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但是……她听了好多仓央嘉措的诗句,那个风格,真的很像近代人,以至于她一直有一个很没有文化的错觉。
  那就是,她一直以为仓央嘉措是近代人,也从来没有去求证过到底是不是,因为她对仓央嘉措本身不感兴趣,只背过几首诗。
  那年头的文艺青年谁没背过两句仓央嘉措呢!
  结果康熙下完了命令以后,她才忽然意识到,原来仓央嘉措和康熙也是一个朝代的?!
  就是一整个震惊的状态。
  而且她背诗的时候,背的分明是情诗,但是仓央嘉措是个和尚啊!□□这种职位,基本算得上是西藏的领头人物了,僧人居然能容许自己的领头人写那种情诗?
  还是说因为他用的是藏文,只是后代翻译的问题?
  云秀不知道。
  但是她有机会知道,因为庆复要跟着往宁夏去,说不定会和西藏那边的人接触,云秀就拜托他帮自己问一问这个十五岁的仓央嘉措的事情。
  庆复答应下来了。
  没多久,康熙就带着人出发了。
  云秀她们都还留在紫禁城,她忐忑地等待着消息。
  庆复的信是和康熙的信一块儿来的,他大约介绍了一下仓央嘉措的父母和出身,说他是唯一以为非藏族或者蒙古族的□□喇嘛,他信奉的是红教,但是桑结嘉措信仰的却是黄教。过后桑结嘉措就将仓央嘉措控制在了手里,只是一直没有带回拉萨,任由他和母亲一起成长。
  这时候西藏的红教是不禁止僧侣成亲的生子的,黄教却严禁此事,而仓央嘉措实际上只是桑结嘉措手中的傀儡,不得自由,也对外面的世界充满着向往。
  云秀想起来自己背过的他的诗了——“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当时她只觉得这句诗很美,从来没有细想过这句诗里的含义。
  这会儿猛不丁知道了,心里头也感慨——仓央嘉措也是个不得自由的人啊。
  过后就放下了。西藏的局势她弄不懂,连康熙都不会轻易插手的地方,别说仓央嘉措了,她连姐姐都没法让她重获自由。
  四月里,康熙还没回京,四阿哥也跟着去了宁夏,也还没回来,四福晋怀着孕,留在了京中,月初的时候生下了他头一个孩子弘晖,这是胤禛的长子,也是云佩的长孙。
  让四福晋晚一点生孩子的决定是正确的,弘晖生下来的时候身体很康健,和当年的十阿哥胤俄很像,都是胖墩墩的,又生得白,一看就很讨喜。
  出了月子,四福晋就高高兴兴地带着弘晖进宫了。
  头一个孙辈,难免稀奇一点,六福晋也闻讯进了宫——这回胤祚没跟着皇阿玛出门了,所以也在,夫妻两个抱着小弘晖,胤祚手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
  六福晋抱着抱着,猛不丁和胤祚说了一句话:“爷,要不咱俩也生一个吧?”
  胤祚啊一声抬起头。
  一抬头,云秀、云佩还有四福晋都在憋笑。
  胤祚的脸腾的一下就红了。
  作者有话说:
  仓央嘉措现在流传的很多诗其实都不是他写的……

 第 110 章
  他涨红着脸:“你; 你说什么胡话。”
  六福晋眼皮子掀掀:“什么胡话不胡话的,前头的大哥二哥到五哥屋里头全都有孩子了,我也想有个自己的孩子; 有什么不对的?”
  胤祚还真没想到会有一天不是阿玛和额娘催自己生孩子; 而是福晋催着生,他哽了一段时间,最后嘟囔:“这哪是爷想生就生的,可拉倒吧。”
  六福晋:“皇阿玛都能生的出来,怎么你不行啊?”
  她说的是前些日子出生的十七阿哥胤礼。胤礼出生以后,康熙写了许多封信挨个往宫里头寄; 四妃都有,云佩也不例外; 所写的都是沿途风光和人情,言语之中颇有一点思念的意思。
  云佩没当回事。
  倒是云秀问了姐姐:“我觉得皇上如今怪怪的。”
  云佩说:“是吗?”
  “和从前不一样了。”云秀仔细想了想; “他以前没有像现在这么……和蔼可亲?”以前康熙确实会和后宫嫔妃们聊天; 大多说的都是自己的朝政,只让宫妃们听着,也不会听他们的意见。
  说实话,从前的后宫是有些压抑的; 她们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够摆脱那样的困境,拼了命地往上爬,等到爬到顶上了; 才发现; 其实也就那样,而且她们是被推着往上走的; 不得不往上走; 像走一条陡峭的山路; 身后没有人支撑着,只能自己往上走,走到半山腰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早就有人的出发点就在半山腰。
  半山腰的地也是平的,很大,大得会让人产生错觉,好像自己已经走到了这座山的最高的地方,其实并不是,最顶上还有很长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比之前更加陡峭。
  从前后宫的争斗在明处,如今是在暗处。
  她们现在要争的是儿子们的权势。
  来自康熙身上的压力已经从后妃们身上转移到阿哥们的身上了。
  所以他如今在后妃跟前显得格外的和蔼。
  云佩还说:“如今大清四海皆平,唯有西藏等地还有骚动,皇上登基前头的几十年都是铁腕手段,很容易叫人产生不满,所以如今要怀柔。”从三藩之乱开始,或许要从多尔衮屠杀汉民开始,大清的政策就是铁血手段。
  所有不满的人都用战争去解决,一直到噶尔丹投降,内乱才算是勉强结束,这些年杀的人太多,康熙手中沾血,难免不安。
  云秀想起来:“前些天皇上又请了太医吧?”
  云佩说是。请了太医,什么病宫里头都不知道,只知道皇上说自己头痛难忍,唯有针灸才能好。紧跟着就去了宁夏,从前如果出现宁夏那样的情况,或许康熙采取的政策不会是如今任由黄教红教自由发展的情形,甚至还通过了六世□□的设立。
  他开始想做一个“仁君”了。
  这样的仁君对她们其实影响不大,毕竟身处后宫之中,唯一能做的也就只有问问自己的孩子们了。
  胤禛后来府里头进了格格李氏,听说很得他的喜爱。云秀后来在四阿哥府里头见过一次,是个颇为娇俏的姑娘,一双眼睛尤其好看,像是会说话。
  她才进了四阿哥府里两个月就怀了孕,在四福晋后头生下了弘盼。
  六福晋有一回到云秀那边儿找她说话,提起李氏,说她有些骄纵:“对着福晋倒不敢说什么,毕竟四哥对四嫂尊重,四嫂又生了嫡长子,宋格格就难了点。”
  宋氏过门以后人就挺闷的,这些年也只生了个女儿,四阿哥喜欢情感丰沛一点的女人,所以对宋氏不过了了,从前只有福晋的时候还好些,没得对比,也不用对比,再进来一个格格以后,难免产生了不一样的心思。
  李格格娇俏,四爷也宠爱,衬托得宋氏愈发沉默了。
  云秀说不用管胤禛的家事:“他是一家之主,自己府里头的事情还得他自己拿捏,我们这些长辈不能插手。”不然就是逾矩了,自古以来,婆媳、母子最忌讳的就是胡乱插手,“更何况你四哥是个明白人。”
  真要到了管不住的时候,他自然就会来求她们帮忙。
  再说了,要是现在的胤禛连自己府里头的事情都处理不好,将来还怎么当雍正皇帝?
  她懒得插手。
  没多久,四福晋就来了云秀这边,来的时候脸上还有点不好意思:“本来不该来打扰姨妈的,可我实在没法子。”
  云秀问怎么了。
  四福晋说还是宋氏女儿的问题:“芽芽当年生病的时候年纪太小了些,后头身体一直没养好,这不是过两年又要开始种痘了么,怕她身体不好,想着姨妈这里风水养人,想把芽芽送过来让姨妈调养调养身体。”
  云秀看她:“是四阿哥的主意?”
  四福晋囧着脸点头。
  四阿哥不是很喜欢宋氏,但也没想着亏待她,敲打李氏是不够的,李氏的性子就那样,再怎么敲打都会给宋氏气受,所以胤禛才想着给宋氏提位分,侧福晋是不可能的,那就只能从她女儿身上下手。
  又不能把女儿抱给姐姐养,姐姐在宫里头,一年也不一定能让宋氏见几次孩子,所以最好的法子是让云秀养两年,等到种完痘再送回去,宋氏也能经常看看孩子,云秀也能排遣寂寞。
  就像是现代人都喜欢送孩子出去镀金一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