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楚河记事-第2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河本来想说不急的,但是她想想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离开。以往那些地方来去无牵挂,可如今,自己养了六个好大儿啊!

    还有时岁丰!

    一把年纪了,不多留点钱怎么行?

    她的钱买这周边,车子的钱就买市中心,完美!

    反正几个孩子考了大学,几年内是没有大的金钱需求的。存着不如买房……

    哎呀,这么一想,竟然还有点当爹妈的感觉啊!

    她骄傲极了。

    于是,连带着看陈长海也顺眼许多——

    “这么大的生意,你不找个合伙人吗?”

    之前他们自己手工做,小规模无所谓了。

    可一旦再等几年成了规模……

    陈长海眉头一皱,这会儿咬牙:“行!您等着!”

    ……

    于是大蛋他们也知道了——

    他姑为了让大家学习,独门生意都让出去了!

    那他的咸菜生意,大丫的代工……

    每个月两三百块钱,那可怎么办啊?

    每个月的200块钱收入尽皆飞去,不光陈长海每天用哀怨的眼神看着他,大蛋内心也是焦灼万分。

    可惜啊,在挣钱和他姑面前,他姑最终还是赢了。

    这不,谁敢阴奉阳违,一顿大棍子抽上去,大家伙自然而然都老实了。

    就连大丫百般恳求,她的服装生意最终也没有把握住。

    陈长海叼着一根烟蹲在门口,脸上满是惆怅:

    “大蛋啊,你知道咱们之前的小菜生意做得多红火吗?”

    本来他对这生意没那么看中的,可如今睁眼闭眼都在有关系买房子,他的钱啊……

    飞的那叫一个心肝痛!

    如今别说是一百了,他就仿佛回到了当年的火车上,一块钱也得挣啊!

    大蛋心塞极了——他能不知道吗?!

    就自己那些便宜的黄豆酱之类的,一个月都能挣两三百块钱,说不红火也得有人信呐!

    正还想偷摸挣扎着,但楚河已经拎着一根细细的竹鞭进来了!

    几人瞬间呆滞。

    下一刻,大蛋头也不回的冲进屋子里:

    “姑,也就是出来散散步,还有张卷子没写……”

    说来心酸。

    白天要上课,放了学还得拼命学,一份学费,10倍耕耘。

    今年考试大家伙要不考个第一,简直就对不起自己的奋斗啊!

    大蛋含泪发誓。

    但可惜,从这半年紧锣密鼓的学习中,谁都能看出,家中最有学习天赋的是小轩。

    其次是顾平,再接着是顾安和云宝妮,大丫大蛋只能排在最后。

    毕竟,大丫数学不行,大蛋他文学细胞实在没有,语文每次都拉了后腿。

    好在政治擅长扯大旗,如今倒还没有拉垮。

    不然……惨了!

    这一天天的,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但不管时岁丰再怎么着急,眼见着大家伙都已经拿到毕业证了,哪怕楚河这个无所事事,一天学也没上过的人都成功领到一张毕业证,时岁丰仍旧没听到一星半点的关于恢复高考的消息。

    此刻,已然是夏天了。

    在这种抑制不住的焦虑中,这年的8月,他隐约听到教育部在帝都召开工作会议,似乎是有一项重大决策。

    同时,一位战友还隐约透漏,家中姓查的长辈正式向领导同志提议恢复高考,并且开会商量了……

    这种只有内参才能看到的消息,让时岁丰的心不由振奋起来。

    每日每夜,他都在畅想着更美好的以后。

    说实在的,当年他决定收养几个孩子,并没有指望孩子们长大能有多出色,仅仅是为了给大家一个活路。

    毕竟顾平顾安那个状态,还有云宝妮,倘若留在老家,能不能安稳活到成年都是不一定的。他当初只考虑到他可以养活孩子们,就把人带回来了。

    而如今,经过这么多年的感情培养,哪怕大家相处的是少之又少,可在他心中,仍旧涌出了一股难得而有复杂的责任感。

    就像他在深夜跟楚河说的一样——不管怎样,尽最大的可能给大家铺好未来的路吧!

    至于路要怎么走,走多远,那就是孩子们自己的事了。

    能做的,他都做了。

    。

 第83章 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10月21日。

    帝都的秋天跟宁城一样短暂,气温已经降下来了,但好在并不算太冷。

    时岁丰穿着大丫给做的秋衣,在穿不穿秋裤的问题上反复横跳两遍,最终决定不能听孩子们的——

    虽然气温已经只有十几度,但是他每天训练,并没有觉得冷。

    当然也不是因为觉得自己还年轻所以才不穿的。

    他如今负责新型作战训练,此刻带着一群人刚浑身狼狈地从山上回来,却见营区氛围不太一样。

    有新的消息从广播传来了

    ——高考恢复了。

    他按着胸口,明明是期待已久的好事,但不知为何,心中却陡然生出一抹强烈的不舍。

    就好像是……与从前战友们的离别。

    但这感觉一闪而逝,很快,他的心头又被狂喜淹没。

    “我去打个电话!”

    战友们纷纷笑看着他,拍了拍他的肩膀,因为谁都知道,时岁丰家里,六七个人,今年刚拿毕业证呢!

    …

    这一年的冬天,12月11日,570万考生,走进了他们梦寐以求的考场。

    孩子们被打散位置,但进去之前,楚河还在考场外头背着手盯着几个孩子——

    “我可告诉你们,这些年我拉拔你们不容易,现在就到了你们报答我的时候!怎么报答知道吗?得叫我脸上有光。”

    “这回考试,谁要是没有大学上,我能给你拍墙上抠都抠不下来,信不信?”

    “听好了啊,成绩不能差!差了揍你们!”

    几个高高矮矮的孩子们站在她的面前,此刻乖巧如鹌鹑。

    楚河的嗓音嘹亮,此刻考场外熙熙攘攘的人群也静默了一瞬。

    大蛋满脸都是奋斗——为了高考,他几个月的生意都断了,算下来一套房子没了!

    这回要再考不好,他这生意亏大了!血赔!

    所以,无论如何他都得拿个像样的成绩。

    顾平却只觉满脸羞耻——考前动员什么的,干什么要在这么多人面前啊?

    回头他可是要当状元的,万一被人记起来……

    等等!

    他看到了正捧着本书看的小轩。

    算了——顾平想:我做个榜眼,探花也行。

    好在来自楚河的爱的教育并没有持续多久,毕竟说话的人自己也要参加高考——而她,只不过在考前翻了一遍书罢了。

    顾平偷偷笑起来——小姨这么不认真,这回考试,他肯定要把她的成绩碾压下去哈哈哈……

    ……

    考场就那么大,环境跟过往并没什么不同。

    顾平找好座位,暗自握拳,心想:

    大蛋他们连生意都抛下了也要好好学习,这一次,无论如何他也要拥有一个更好的成绩。

    对好成绩充满期待的显然不止他一个。

    进到考场,所有人都激动又忐忑,而顾平前排那个青年人眉目沧桑,眼神中却燃着一朵火焰。

    “同志,你好年轻啊,今年多大了?”

    对方主动与他搭话。

    顾平眉毛虽然稳重,但少年朝气却是相当明显,跟他们这种上山下乡的人一对比,反差感十分强烈。

    “十六?”

    对方瞪大了眼睛,不无羡慕地看着他。

    “16啊……真好,真好。”

    他紧了紧身上单薄又破旧的棉衣,暗淡一笑。

    “我今年都27了。”

    27岁啊!

    跟眼前16岁的青春少年差了一个辈。

    时光蹉跎的太久,艰难的岁月太漫长。

    但总算还留给他一丝希望。

    想到那些在乡村结婚生子的同伴们,他又忍不住庆幸起来,此刻满腔心事想要吐露,却又不知该从何说起。

    面对这年轻稚嫩的少年,看着他未曾被岁月摧残的朝气,对方实在是想倾诉自己的心情,主动开口——

    “我是65年下乡的,我们当地有所学校办得很不错,听说还有一个被邀请来阅卷的老师。”

    车子开过来一接,消息就捂不住了。

    这年头,对阅卷老师的保密也没那么严格。

    对方明显激情满满,顾平也相当捧场:

    “是吗?”

    “是啊!”

    一旦打开话匣子,对方说的就多了:“那位老师还专门做了首诗,在我们省报发表呢!你读过没?”

    这个顾平还真没听说过。

    他们这段时间除了看报就是紧锣密鼓的学习,但由于交通限制,看的也是帝都本地能买到的,包括《人民日报》等一些报纸。

    徽省那边的……还真没有!

    而对方露出颊边一颗酒窝,将那首诗背给他听:

    “中央决定复高考,知识青年拍手笑。

    白天战天并斗地,夜晚擦枪又磨刀。

    一颗中心红又红,两种准备牢上牢。

    身居乡村小茅屋,心怀四化大目标!”

    “这位老师姓夏,可惜我们去复习的时候,他已经被接走了。”

    严格来说,这只能算是一首打油诗。

    但是如今眼前这位青年也根本不在意诗怎么样,他只是满腔激动无处宣泄。

    顾平看了看他微微颤抖的手,心中也是谓叹。

    ——有叔叔和小姨在,他们的日子确确实实好太多了。

    “很好。”

    他露出一个诚恳的笑容。

    对方坐在简陋的板凳上,袖口处还露出了一坨暗黄发灰的棉花。

    但此刻他也眼眶通红,微含热泪:

    “是啊,太好了。”

    ……

    除了顾平,大蛋等人在考场也碰到了熟人。

    对方紧攥着他的袖子,此刻眼眶通红。

    “楚阳,之前复习没来得及跟你说,太谢谢你了,不管这次成绩怎样,我都感激你,谢谢你让我把握住这次机会!”

    “大恩大德,我一直记着!”

    大恩大德?

    在这一刻,大蛋却只觉得心酸——哪有什么大恩大德呢?

    只不过是五套书罢了。

    而且也没单独给某个人,而是直接捐给了本地的学校。

    他们家由于习惯和叔叔重视的原因,各色书籍都有。

    哪怕最艰难的那几年藏在地窖里,也没有错失一本专业化的书。

    但是自打10月份登报宣布恢复高考,到如今12月,甚至都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出版社印刷都来不及,全国各地一书难求。

    这些下乡青年甚至工人农民……用哪来的资料复习?

    难不成要学之前考大学的《工基》《农基》吗?

    而他们手里,恰恰好人手一套《数理化自学丛书》,这是现如今最成熟的复习资料。

    上一次收集这几套书,还是在63年,陈长海从废品站斥巨资,八毛一本收回来的。

    那会儿很多大部头也不过一两毛就能买到。

    主要因为是禁书,所以对方偷摸着坐地起价罢了。

    但是财神爷家里需要,别说是8毛一本,就是8块钱一本,陈长海也得凑几套出来。

    不过这套书他们之前早就学的滚瓜烂熟,如今复习反而用不上它了。便只留了两套,将另外五套捐给学校,由学校白天夜里组织高考青年来这里抄写资料,自行学习。

    几套书罢了,反正自己也用不上,大蛋他们只觉得自己做了该做的。

    但对于这些人来说,对于这些被时代耽误的年轻人来说,他们的这份微不足道的援手,已经足以改变许多人的未来!

    此刻,眼前青年的话语,就是不知多少抄到资料的备考生的内心感受。

    紧张的考前时间很快过去,当监考老师带着试卷进教室时,所有人都端坐在那里,大气都不敢出。

    卷子上似乎还带着油印的痕迹,用手一摸,黑乎乎的油印体隐约都能印到胳膊上。

    但大家却都捧着它,仿佛捧着自己最珍贵的宝物。

    铃响了,开始答卷了。

    语文苦手楚阳同学翻开卷子另一面,只见最令他头痛的作文题,竟然还给了两个——

    1:从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从叶间英攻关诗谈起)

    2: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大蛋的脑筋瞬间绷紧了。

    因为不管哪一个作文选题,他都觉得好难。

    倘若问问咸菜腌制最重要的是什么?

    黄豆如何发挥最大价值?

    这个他倒是能洋洋洒洒写个几千字。

    ……

    跟大蛋相反的则是小轩。

    卷子一落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