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橙黄橘绿时-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人从二楼下来,门洞前头的空地上,有几个七八岁孩子的嬉闹声。新年新气象,大概守岁的孩子玩疯过头了,或者掐着点在楼下放烟花棒。
  S城全面严禁烟花爆竹,也只有这种持在手上的小烟花棒,呼哧眨眼就火光完的把戏,物业才听不到动静也顾不到。
  孙施惠和汪盐才从门洞里出来,就被这几个小孩拦住了路。七八岁年纪的孩子们,有男有女,玩在一块,毫无芥蒂与妨碍,真真应了那句: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其中一个男孩子手里的打火机坏了,他们的烟花棒还没放完,看到盐盐姐姐,便问他们有没有火机借他们。
  孙施惠摸着那个男孩的头,没好气地说教,“谁叫你点这种引子用火机的啊!不知道危险?”
  汪盐认识小男孩,告诉孙施惠,孩子父母常年在外地,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皮实也野。
  孙施惠可有无可地哦了声,然后掏出他的火机,却不是借给小男孩,而是再从烟盒里摸出一支烟。
  烟衔在唇上,手抖开防风火机,利索地点燃。
  然后一时兴起,帮孩子们点那剩下的烟花棒,拿燃燃隐忍的烟。
  没一会儿,烟花棒上的爱心、五角星就逐一引成相应形状的火花,光明但微弱,在黑暗里游龙般地乱蹿。
  眨眼的工夫,灿烂之后只剩下寂寥的火药味。
  小男孩手里还剩最后一根,再跑来孙施惠跟前,后者没答应他,反把最后一根抢了来,“好了,快回去了,这根就给我了。”孙施惠从钱夹里掏出一百块给男孩。
  小男孩冲他眨巴眨巴几眼,却没有要钱,只说那就给你了,谢谢叔叔。
  孩童的欢笑作鸟兽散,就像关掉收音机般地戛然、空落。
  汪盐甚至一时还没从鼓噪的唧咋里回过神,有人把那烟花棒塞到她手里,然后吸一口快灭的烟,来助燃它。
  花火在他们中间。
  孙施惠朝汪盐,“春节快乐。”
  “嗯。”
  “就嗯?”
  “春节快乐。”
  “还有呢?”
  “……生日快乐。”
  有人得逞的笑意,赶在panpan花火熄灭前也收敛了,“谢谢。”
  作者有话说:


第一卷 结束啦,计划是20章,真的写了20章,强迫症表示很满足(bushi。) 


第21章 家家雨(1)
  年初二这天; 孙施惠拿着一沓新鲜连号的人民币过来汪家。
  给汪盐封红包压岁钱的。
  老辈的规矩,结婚意味着成家,昭示着; 长大成人。
  汪盐这些年去舅舅那头都还是被塞压岁钱,就是因为还没谈婚论嫁。直到孙施惠把一沓钱塞到她手里,她才真正意识到,好像玩得真的有点大了。
  “妈; 多少个孩子; 包多少钱啊?”汪盐哪里晓得这些俗礼。
  陈茵在房里应声,“你算算嘛,一家几个孩子; 有备无患。”
  “那一个包几百?五百?”
  陈茵闻声,头梳一半就出来了; 说话间还不忘拾梳子上的头发,“你口条大得很,一个五百,钱不是你赚的。人情出于往来,你包五百给他们,他们有没有五百还给你?”
  一个小孩两百块。陈茵再提醒盐盐,这封子钱本就是新人上门的彩头,有去无回的。一个小孩两百,十个就两千了。
  结婚办事; 过日子养小孩; 你们现在还没数呢。将来; 且等着吧; 多少个两千也用得掉。
  汪敏行在边上用电动剃须刀刮胡子; 嗡嗡的动静里; 也亲疏、里外有别地护犊子,知会施惠,“你和爷爷有多少那是你们孙家自己的事。与人交,我们不拜高踩低就行了。和亲戚来往,还是听你师母的,大家平等着来,他多少我还多少。”
  汪敏行这番话其实和孙施惠的价值观不谋而合。只是他们是人情出于往还,而孙施惠的理念是:等价交换。
  当然,学生对于老师,自然还是听教受教的。
  汪盐拿出准备好的红包,一个往里塞两百块,拈钱的样子很滑稽,生怕多了又生怕少了。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忧心,还要孙施惠帮她再检查一下。
  “不高兴。哪有人家做事这么不当心的,一件事要两个劳动力。”
  汪盐在茶几边,抬头看他,更像瞪。
  孙施惠发现她涂了新的指甲油,血红血红的,然后红包也是这样的红,一堆鲜红里,有忙碌的一双手,十指纤纤,很点眼,也很……赏心悦目。
  他想到什么,“戒指……选好哪家了吗?”
  “还没加。大过年的,加人家微信……”
  “加啊。大过年的也不影响他们来业绩啊。”
  汪盐没理他,也包好手头上的红包。把红包和剩下的钱一齐递给他。
  孙施惠不接,“你拿着,我又没包,拿手上多驴啊。”
  汪盐想想,只把剩下的钱还给他。
  “你们早上吃的什么,我还没吃早饭。”孙施惠同她打岔。
  昨天初一他说好的下午过来,没来得成,因为家里乌泱泱的应酬,一波又一波。老爷子养病不说,平地一声雷,传出孙施惠要结婚的消息,上门拜年、恭喜、送礼的,一天都没消停。
  这会儿陈茵才想起跟施惠打招呼,“倒是把你昨天过生日的事给忘了,再想起来,盐盐又说你没得工夫过来了。”
  孙施惠看一眼汪盐,“不要紧,又不是什么整生日,小孩争个蛋糕吃的,我又不争。况且,盐盐已经送礼物给我了。”
  放烟花棒那会儿。
  孙施惠听到如愿的,生日快乐。
  余烟未散,他俯身歪头的一记吻,轻轻一贴,却迟迟没有离开。
  汪盐愣在那里,没有反抗,也本能地闭上了眼。
  临走前,孙施惠抱怨他嘴上被她咬的那块,还生疼。
  汪盐骂他,也回头上楼去,“你活该!”
  眼下,妈妈才要问施惠,盐盐送什么给你了。
  汪盐免得某人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同他打岔回去,“包子吃不吃?”
  “什么馅的?”
  “肉的。”
  “想吃三丁的。”
  “没有!”
  又来了又来了,汪老师点评这两个人,上辈子一定是死对头里的死对头。
  陈茵听老汪口里某个字眼,立马不快,老汪自觉打嘴,呸呸呸,大吉大利,万事顺遂。他再问妻子,这领带能不能不打啊,太正式了些。
  陈茵总有办法治他:其实烟酒也可以不碰的。太伤身了些。
  得。老汪老老实实去和那条领带作斗争了。实在系得少,手生得很。汪盐看不下去了,过去帮爸爸。
  孙施惠从厨房里自己热了个包子端出来,正巧看到汪盐垫着脚细心地帮父亲系领带一幕。
  直到收拾好,准备出门了,汪盐才发现某人热的一个包子还好端端地搁在那里,她问他,“热了又没吃?”
  “嗯。又不想吃了。”
  汪盐今天穿了套套装,因为妈妈不肯她穿黑色、白色、灰色,甚至想让她穿红色。她实在没辙,才找出一套春装穿,为了御寒,额外带了条披肩。是那种传统规矩的红,盖到头上能当中式盖头的错觉。
  汪盐薄薄披在肩头御寒,丝毫不俗气,反衬得她新鲜亮丽。
  她看一眼孙施惠,想问他什么的,父母又催他们帮忙把带给舅舅的礼往车上搬。
  今天难得,是孙施惠自己开车。他工作原因,很少自己摸方向盘的,摸也是莽张飞。孙开祥就调侃过自己孙儿,开车只顾自己,乘车人丝毫舒适度没有。
  汪盐坐过几次也是这个感受,今天她父母一起坐,她提醒他,“你慢点开。”
  东西全搬到后备箱,孙施惠才上驾驶座,就听到她唠叨,他牵安全带过来的时候,“你不放心,换你来?”
  “我只是叫你慢点。”汪盐瞥他一眼,然后从包里翻出一个梅干菜肉酥饼,零食袋包装,一个不大不小,勉强可以垫一下肚子的容量。丢给开车的人。
  孙施惠只觉腿上被她丢过来什么东西,低头一看,才看清是什么。
  “干嘛?”
  “到那里吃中饭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你最好找点东西垫垫。万一低血糖。”
  “容易低血糖的是你。”汪盐每一学习阶段的入学军训都扛不住,高中那会儿,她甚至低血糖晕过去过。
  军训结束,她明明还比他们少操练两天,偏偏晒得黑黢黢的。
  孙施惠笑话她,是不是这两天没来,去酱油厂打工了——掉酱缸里了。
  汪盐那会儿气得要跺脚,骂他,就你白,小白脸,满意了吧!
  眼下,孙施惠单手掌舵方向盘上路,另一只手吃那梅干菜的酥饼。看得出来,他是真饿了,两三口下肚,吃的酥皮屑子掉的腿上都是,他也没所谓地掸掸。
  开车人的局限,他干脆把塑料纸丢给汪盐,她父母就在他们身后。孙施惠没事人地告诉汪盐,“我给你定了辆车。”就是他开得这个牌子的E级系列,不大不小,正好方便她通勤上路。
  汪盐惊讶看他。
  孙施惠在后视镜里汇她,再捉弄她的口吻,“不是怪我没给你买生日礼物嘛。”
  父母在他们身后听起来,像汪盐使性子然后孙施惠补偿她的假象。
  汪盐却明白,孙施惠是先斩后奏。不巧,春节期间,车子没这么快到位,他才提前告诉了她。
  陈茵在后面想说什么,孙施惠一应全料到了,只寻常口吻说是爷爷的意思。之前谈的时候,汪家也没提结婚礼金的事,他们知道汪家不稀罕拿女儿做文章提要多少钱,但该男方照应到的礼数,他们孙家也是市面上需要走动的人。孙施惠总有话术说到师母心坎上,说爷爷也要面子的,他们孙家娶孙媳妇,他老爷子没个表示,那才是面上无光的。
  “就定好的车子,还是我料到汪盐的脾气,太高调的她又嫌扎眼。上下班用得到最重要。”
  他再偏头看汪盐,“又比你们姚女士降一个级别,也不算越过上司。是不是?”
  汪家父母见施惠思量地这么周全,也不再说什么了。
  倒是汪盐,迟迟不语。
  孙施惠问她,“不喜欢?不喜欢就趁早说啊。”
  “……”
  他第二遭开口,又换了个口吻,“其他东西或许要征询你的意见,车子还是听我的。你这种颜值主义者,看现象而不重本质。”
  汪盐这才偏头过来,嘴巴微张,才要说什么……
  孙施惠正值路口,信号灯跳绿了,他一脚油门冲出去,汪盐整个推背感……
  孙爷爷说得对,有人开车就只顾自己畅快,整一个“臭棋篓子”。
  中午这一顿,在娘家舅舅家,汪盐是妥妥地官宣了:盐盐要结婚了。对象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几个姨妈没见过孙施惠,倒也跟小六子好奇,问陈茵,怎么从小一起长大的,到现在才一块儿了。
  陈茵老幺儿,和几个姐姐、嫂子是好一阵歹一阵的。好的时候,也舍不得他们,但凡开口借个钱,只要能帮得上的都要帮;丑起来,自扫门前雪的家务事,她们多说几句,陈茵也是个不怕得罪人的人。单盐盐那时候和盛吉安谈恋爱,上头几个姐姐就说了不少风波话,说这上梁不正的,下梁啊,难保不歪。
  陈茵本就不大痛快,再由这些外界煽风点火的,更容易情绪起来。
  说到底,她就是和盐盐头一个对象没眼缘。这一回,轮到施惠,陈茵倒是清爽起来,也是因为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她不准别人唱衰。
  所以听到五姐姐问,额是带身上了啊。言外之意,不然不会这么急匆匆地要结婚的呀。
  陈茵当即就回,有没有带身上,你到时候看给不给你送红蛋嘛。
  五姐姐陈苗本就是没大头脑的人,听小妹说这话,还没转过筋来呢,一味地问,到底有没有啊,我看盐盐弄个红披风裹着,倒有点像带在身上了。
  陈茵气得直喘气。恨不得拿盐盐那话回她,就只晓得生孩子那点事。
  又问到什么时候办酒席。倒是把陈茵问住了,她没敢一口保票下来,因为盐盐那脾气,她不想办,没准就真的不办了。
  吃过饭回头,施惠喝酒的缘故,换汪盐开车。陈茵和施惠聊天的档口,刻意拿孙家那些生意交道说事,问施惠,当真摆酒,是不是要应付很多人。
  孙施惠好整以暇地靠在副驾的头枕上,半回头地跟师母谈这事,说他和盐盐商量过了,“盐盐的意思呢,嫌喜酒劳民伤财的,确实是。而我这头,实情跟您和老师讲,爷爷这一病,我多头兼顾,确实忙得脚打后脑勺,真正全了所有人情世故,我恐怕得分出几个月来忙这一桩事。所以我的意思是,盐盐这个主角的想法我得顾,爷爷这块的孝心呢我多少要表,您和老师这些年的面子里子,我也得给你们找补回来。”
  孙施惠的主张,既然汪盐不喜欢那些俗套的礼数,那就免了这一段,直接孙家一肩挑地摆喜酒就行了。岳父岳母这头什么都不要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