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成女儿奴大佬早夭的闺女-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凛朝她笑了一下,收拾好情绪继续吃饭。
  权玉真眼观鼻鼻观心默默爬着碗里的饭,心里却在暗自计算:这人应该支撑不住了吧,快放弃吧,放弃吧,放弃吧……
  有时候不是你不努力,而是真需要天赋。
  赵凛吃完饭把碗一搁,看向权玉真:“道长,我们继续吧。”
  权玉真叹了口气,开始有点佩服他的毅力:有这功夫去从军,当将军不是迟早的事?
  当晚,赵凛照例学到很晚。
  子夜,赵宝丫左等右等没见她爹回来睡觉,不放心的爬了起来。套上小夹袄,穿好鞋子,轻轻拉开门往后院瞧。冷月清寒,后院一个人也无,脚边的小老鼠吱吱叫了两声,赵宝丫穿过烛火摇曳的正殿走到门口朝外张望,光秃秃的柿子树下,她爹坐在烟雾袅袅的香炉旁,就着热气,擦拭着手里的刀。
  那刀刃锋利,反射着月华,在她爹脸上撒下一道冷霜,映衬着他眉眼越发孤寂。
  弃戎投笔谈何容易!
  她爹这是不想考科举了,想重新拿刀?
  小宝丫很苦恼,远远的瞧着她爹,身后有细微的脚步声响起,她回头,一双手轻轻抚在她头顶,问:“小娃娃不睡觉跑出来做什么?”
  “师父……”赵宝丫声音软糯带了些微的失落,猫眼里映着摇晃的烛火,“我是不是不该逼阿爹读书呀,他好像很难过……”可是她不想没有爹爹。
  一向不着调的权玉真突然深沉:“他难过是因为没达到预期而难过,绝对不是因为要读书。你爹有努力的动力应该庆幸才是,人最可怕的是没有为之努力的人。”
  赵宝丫似懂非懂,权玉真笑了起来,拍了拍她后脑勺,“好了,快去睡,你爹坐一会儿自然会去睡,小心熬夜长不高。”
  小宝丫听话的往回走,边走边问跟在身边的大黄:“大黄呀,怎么样才能让阿爹变聪明,脑袋开窍呢?”
  大黄摇头摆尾,小声汪汪。
  赵宝丫听后连连摆手:“不行不行,不能用石头砸脑袋,万一砸傻了怎么办?”
  路过的夜猫喵喵叫了起来。
  小宝丫眼睛变亮:“吃鱼真的会变聪明吗?”
  阿奶每次夹鱼给赵小胖吃都会说‘多吃鱼,会变聪明,将来俺们家小胖也要读书考状元’。村里其他婶婶、奶奶好像也这样说过。
  所以吃鱼真的会变聪明?
  赵宝丫发现了件了不得的事,第二日趁着她爹出去做工,先把他爹藏在床底下的大刀拖了出来,埋在了前院的柿子树下,又拿了钱背着小竹篓就往集市跑。
  她要去买鱼,买一条好大好大的鱼,然后炖鱼头汤给她爹喝。
  城皇庙在南城,集市在西城。她要卖鱼就要跨过一个城区经过很多街道才行。小宝丫不认识路,背着小竹篓,在大黄狗的带领下一路问。路过一家米铺时,一个高大的人影驮着两袋大米迎面走了出来。
  赵宝丫吓了一跳,一溜烟的溜进旁边巷子里,然后又鬼鬼祟祟探出头来看。
  她爹卸下肩上的麻袋,抬头往这边张望。
  旁边的工友拍了他一下问:“发什么愣呢?”
  赵凛蹙眉,道:“方才好像瞧见我闺女了。”
  工友嗤笑:“俺看你是读书读魔愣了吧,大清早的哪里有人影?”
  赵凛揉揉额角:他最近确实有点恍惚。
  “走了。”
  一行人送完米又往码头去,等人全看不见了,赵宝丫才从巷子里转出来继续往集市走。她年纪小,背着个超大的竹篓,又带了条大黄狗,引来不少商贩的注意。
  小娃娃径自走到鱼贩子摊上,开口就要一条最大的鱼。商贩本想坑她一些银钱,哪晓得小姑娘门儿清,给了他市场最低价兜住鱼就走。
  那鱼太大,不断在背篓里蹦跶,她连人带鱼载倒了好几次。等敲开城皇庙的大门时,小团子已经脏得不能看了。
  正准备出门找人的权玉真眼中的惊慌变成好笑,转而又板正脸训她:“大早上的一声不吭就跑了,想吓死谁呢,再有下次就在外头不要回来了……”
  见他还要训,脏兮兮的赵宝丫举着背篓给他看,讨好的说:“师父不凶,宝丫去买鱼给你打牙祭了。”
  权玉真把话咽了下去:“……孝敬师傅的?”
  小宝丫点头。
  权玉真高兴了,提溜着小娃娃进屋。打了热水让她泡澡,自己处理鱼去了。等鱼汤做好,小团子凑到桌边盛了满满一大碗放进食盒里。
  权玉真伸出去的筷子僵住:“宝丫不是说孝敬师父的吗?”
  赵宝丫点头,眉眼弯弯:“师父聪明不吃鱼头,阿爹吃鱼头。”她爬下桌,提着食盒往外跑,“宝丫给阿爹送鱼头汤,剩下的师父吃。”
  权玉真哭笑不得:这个鬼灵精,感情忽悠他呢。
  他把筷子一搁,走过去提起食盒:“还是师父给你提去吧,折腾了一早上洒了可不好。”
  赵宝丫仰头,嘴特别甜:“师父真好。”
  权玉真逗她:“那师父好还是阿爹好。”
  赵宝丫:大人真无聊,她在荒星的邻居也喜欢问娃儿这个问题。
  “阿爹好。”
  权玉真:“……”真是自讨没趣。
  一大一小的两个道士走街串巷,一路到了码头。已经正午,码头还有一船的货在下,赵宝丫很快在来往的工人里瞧见扛着一个大箱子的阿爹。她垫着脚欢快的喊了声,赵凛回头,原本就恍惚的精神一松懈,脚下被绊倒,肩上的货直接砸在了他身上,船上的货也倾斜而下。
  现场乱成一团,工友们七手八脚的把货物搬开,把人拉出来后已经晕了。
  “阿爹”赵宝丫嗷呜一声,飞奔过去。
  权玉真提着食盒大步跟着,蹲到赵凛面前正准备掐人中,原本晕过去的人一个机灵醒了过来。捂着后脑勺安抚道:“别哭,阿爹没事。”
  小宝丫眼泪扑簌簌的往下流,周围的人七嘴八舌:“早饭就没吃,中午又忙到现在,肯定是饿晕了才被砸的。”
  “就是就是,都正午了还不让歇口气,大家都饿了。”
  赵宝丫一听她爹是饿得头晕眼花才摔倒的,立马扭头找权玉真要鱼汤,端到她爹面前抽噎噎道:“阿爹,喝汤,喝完就有力气了。”
  赵凛怕她再哭,一口气把整碗鱼汤喝了。还来不及站起来,后脑勺就有血流出来。
  赵宝丫慌了,权玉真当机立断雇了一辆牛车,把人拉到医馆包扎额头。确定没事后才回了城隍庙。
  大黄狗见他们回来,开心的直摇尾巴,嘴里还咬着盛鱼用的碗。
  权玉真一惊,赶紧跑到后堂去看:好嘛,出门前忘记盖盖了,现下连鱼渣子都没剩。
  特么心塞!
  他回头冲包着脑袋的赵凛道:“你头都这样了,今日也别学了,先休息吧。”
  赵凛:“不碍事的,难得有一午后的清闲,莫要浪费。”说着他从怀里掏出《百家姓》,道:“我们继续?”
  权玉真捂住胸口:当初万不该因为五文钱给他取什么破名字!
  就是孽缘!
  望着他殷殷求学的眼神,权玉真只能认命的接过书教学。然而令人神奇的一幕发生了,赵凛居然一口气把百家姓背了出来,然后又默写了出来。
  权玉真狐疑的盯着他脑袋瞧,又看看桌上的食盒,立马让宝丫拿来《三字经》,他只读了一遍,赵凛居然也能一字不漏的读了出来。
  权玉真:这是开窍了?
  苍天啊,大地啊,城隍爷爷保佑啊!


第13章 13
  权玉真又拿了许多签条来测试,发现赵凛不开窍则以一开窍居然过目不忘。他围着赵凛脑袋左看右看,甚至想动手敲敲。
  而赵宝丫觉得她爹一定是喝了鱼汤才变聪明的,为了让她爹不反弹,连着大半个月天天炖鱼汤。赵凛吃鱼头快吃吐了,权玉真吃鱼尾巴快吃吐了,只有赵宝丫乐此不疲的捧着鱼汤喊香。
  权玉真觉得,以赵凛爱闺女的程度,若是他不提,这人就算是吞刀子也能吞一辈子。就在赵宝丫又一次提着鱼回来时,他委婉的提了提:“有没有可能你爹是被砸了脑袋才聪明的?”
  赵宝丫回想了一下那天的场景,又抬头看向她爹:“……是这样吗?”
  赵凛瞥了挤眉弄眼的老道士一眼,很给面子的点头:“嗯,好像是。”
  赵宝丫终于不做鱼汤了,又开始每日盯着她爹脑瓜子瞧,生怕一个不注意又给砸闭塞了。赵凛自己也担心,每日一日都十分用工,依旧晚睡早起,舍不得买太贵的书就去书斋给人打扫搬运,蹭书看。回来的路上顺便给宝丫买冰糖葫芦吃。
  权玉真每次起夜都能瞧见他坐在城隍爷像的烛火下用功。
  这样坚韧的性子,哪怕水滴也能石穿!
  咱们小宝丫将来就等着享福了。
  这样的日子持续到赵凛学完启蒙的一系列书籍,学无可学。
  饭桌上,权玉真道:“今后庙里的符纸签条就你来写吧,银钱照外头请的人一样算。”
  赵凛顿住:“这不合适吧?”
  权玉真:“有什么不合适的,这钱也是公家出,不拿白不拿,也正好拿这个练练字。”城隍庙本来就是官府修建的,大部分香油钱都要交公,留下一部分应付开支,请谁写签条这些小事他还是能决定的。
  赵凛给他倒了杯茶,权玉真喝了口,又道:“你若是要考科举,现下就可以去书院读书。在书院待个两年,混个资历,可去参加县试,考个秀才应该不成问题。
  这方面赵凛不是很懂,于是问:“去哪个书院读?”
  权玉真:“大业重文轻武,重门第世家,有能力自然是去县学读。但现下县学在读的要么是世家旁支和当地乡绅豪强,再不济也是商贾之家,家境殷实。像你这种连寒门都算不上的农户是不收的。”
  “小私塾出来的,就算今后高中,官场也艰难。你最好的选择是去青山书院,书院的顾山长出生世家,致仕后才开办的学院。虽是旁支,为人古板了些,但算的上名流。你若中举,对将来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大业的读书人讲究个出身和履历,你若是出身不好,比如平民或是寒门,能找一位好的老师就能很大的弥补出身的不足。
  青山书院不就是赵老二就读的书院吗?他记得赵老二当时花了挺多银两才进去的。
  权玉真一个道士如何知晓得如此清楚?
  似是看出他的疑惑,权玉真笑道:“你当老道天天待在城隍庙是吃干饭的,干我们这行的,耳听八方是最基础的本事,不就是个破书院,你信不信我连曹县令每天午时吃几碗饭都知道?”
  捧着碗的赵宝丫好奇的问:“吃几碗呀?他有宝丫吃得多吗?”那天捡到布老虎后,她就问过附近的小动物了,知道了县令家许多事,唯独没问吃饭的问题。
  权玉真哽住:“……”他就随口一说。
  赵凛笑了,给小宝丫夹了一筷子红烧肉,道:“快吃,别瞎问。”
  赵宝丫哦了一声,小脑袋埋进饭碗里:嗯,太香了。
  赵凛:“道长您继续说。”
  权玉真把碗一搁,闹气脾气来:“继续个屁,当老道是百晓生呢,其余的你自己去打听!”
  赵凛把肉往他面前推了推:“行,待会我去青山书院瞧瞧,晚些给道长带些羊肉回来。”
  权玉真立刻不气了,轻咳:“算你懂事!”他欢快的吃起肉来,边吃还边训道,“以后少给宝丫买冰糖葫芦,再吃牙该吃坏了……”
  他絮絮叨叨的,赵凛好脾气的听着。
  …………………
  当天,赵凛没去做工,带着宝丫先去书斋买写签条要用的笔墨纸砚。买东西时,顺便问了问伙计青山书院是如何照收生源的。
  书斋本就是做读书人生意多,这方面伙计如数家珍。很是热情的告诉他,要想进青山书院都是要考试的,考进了才能读。若是没考上,多花些银钱打点也是可以的,但靠银子进去的,只能在次一点的班级。
  这么说赵老二当初是买进去了?
  赵凛心里有谱,买完东西又带着宝丫去了趟青山书院。
  书院建在长溪镇的最北边,侧面直通护城河,后面挨着一片山林。位置虽有些偏,但胜在安静适合修身养性。
  正值初春,老树发新牙,书院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两个门童立在门口有说有笑。
  赵凛上前,询问入学考试的情况。门童上下打量他,瞧他高大壮硕,又一副短衣做工的打扮,不耐烦的驱赶:“你又不读书打听这个做什么,走走走。”
  赵宝丫不高兴了,从她爹身后探出头来,高声喊:“我阿爹就是来读书的!”
  小姑娘软糯糯的,即便生气也是奶呼呼的,叫人瞧着欢喜。那两个门童语气缓和了一些,朝赵凛道:“你看哪个读书人不是斯斯文文,你那嗓门和肌肉我们瞧着更适合从军。”
  赵宝丫听不得从军二字,急切的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