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满京华-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意惜知道,这盆牡丹叫“童子面”,十分珍贵,那天孟老爷子专门指着这盆花介绍过。
  孟辞墨笑道,“这是我祖父送江姑娘的。”
  江意惜有些受宠若惊,“孟祖父那么稀罕却送与了我,怎么好意思。”
  水灵接过花盆放去正房窗外。
  江意惜和孟辞墨经过前一次的交谈,感觉彼此熟悉多了。两人偶尔会说两句话,哪怕沉默也没有了之前的尴尬。
  孟辞墨还邀请江洵和江意惜明天去孟家庄玩,说也请了江三老爷。
  四月为小,二十九是最后一天,江洵休沐。他今天下晌就会来扈庄,明天下晌再回京。请江三老爷,应该是为了让江三老爷看到孟家对江意惜姐弟的看重,让他多照拂一下他们。
  江意惜愉快地接受了邀请。还说,“改天请老国公和孟大哥来扈庄吃饭。”
  孟辞墨也非常痛快地接受了邀请,“好。”
  江洵天黑后才带着秦妈妈赶来庄子。
  他的脸色非常不好看。
  “你怎么了,有人欺负你?”江意惜问。
  江洵气道,“江意言的那门亲事没说成,她居然编排姐姐的不是。说因为你拉着男人跳湖,败坏了江家名声,人家才瞧不上江家姑娘。她今天在家里又哭又闹又骂你,我气不过,跑过去跟她争辩了几句。”
  秦妈妈也说道,“三姑娘的作派也忒让人瞧不上。亲事没说成就该自个儿闷着,还好意思闹出来。老太太派人训斥了三姑娘。”
  江意惜冷笑两声没言语。
  前世,江意言高不成低不就,十九岁才嫁出去。江洵来庵堂看望江意惜说过这事,说那个男人的确出身高门,却是男女通吃的混不吝。心疼姑娘的人家都不愿意让闺女嫁过去,但江意言拚死要嫁,她看中的就是侯爷少奶奶的名头。江伯爷夫妇也希望能通过这个亲家重振家业……
  那也是江洵最后一次来看望江意惜说的事。
  想到前尘往事,江意惜心疼地搂了搂江洵,又用帕子擦了他脸上的汗珠,让江洵羞红了脸。
  江意惜嘱咐道,“她爱说什么说什么,弟弟无需跟蠢人一般见识。你一个人在府里少说多看,遇事多听秦妈妈的劝,莫让人用阴招整你……”
  江洵道,“我是男子汉,吃点亏就吃点亏。姐姐是小娘子,以后不要着别人的道。”
  次日一早,江三老爷直接从军营赶来了扈庄。因为要去孟家庄做客,他昨天没回京城。
  他听说江意言的作派,也皱紧了眉头。不好说江伯爷,责怪起了江大夫人。
  “大嫂把言丫头惯坏了,纵着她不识好歹,不知羞耻。我回家得提醒柔丫头,以后少跟她来往。也要跟我娘说说,多教教言丫头……”
  听说院子里的名品花卉和罕见的三角花是孟家庄送的,江三老爷对江意惜更加刮目相看。孟老国公爱花,别的都大方,唯独对花抠门。一下送扈庄这么多花,可看老爷子有多记江辰的情了。
  他心里美滋滋的。希望能跟孟家把关系搞好,自己的仕途再进一步。昨天得到老公爷的贴子,他的几个上峰可是羡慕得紧。


第33章 被冤
  辰时末,江意言几人带着新做好的点心去了孟家庄。
  江洵是第一次见孟老爷子,给他磕了头。
  孟辞墨眼睛不好后就不愿意交往,跟江三老爷见过面后,就带着江洵去他的院子考教武艺。当然,他还有别人不知道的小九九,就是想通过小江洵多知道江意惜的事情。
  江洵果然不负期望,被孟辞墨似是无意地引着说了江意惜的许多事。诸如美丽,被嫉妒她的苏三姑娘、罗二姑娘在桃花宴上推下湖……喜欢花,喜欢看医书,弹琴弹得好,还喜欢荡秋千……想爹爹想得紧,前两年经常哭,这一年多才好些……
  孟辞墨才知道江意惜是因为有人嫉妒她貌美而被人故意推下湖。心里也记下了罗三姑娘和苏二姑娘那笔帐……
  老爷子则带着江意惜和江三老爷去园子里拾掇花卉。一老一少笑语晏晏,江三老爷在一旁连话都插不上。
  听着江意惜跟老爷子亲近又随意的交谈,老爷子爽朗的笑声,江三老爷极是羡慕。之前以为这丫头不爱说话,现在才知道她不仅爱说,还会说。
  晌饭后,江三老爷带着江洵直接回京城,江意惜回扈庄。下晌申时,她去昭和庵给李珍宝针灸。
  此时李珍宝的精神状态非常不好,浑身药味,她刚泡完药浴不久。
  江意惜建议道,“要不,等你身体好些后再治眼睛?”
  李珍宝虚弱地说,“美貌比身体更重要,不能推后。”
  针灸完已经天黑,李珍宝留江意惜吃了素斋。
  她的饭由三个厨子专门负责,做了一桌。
  江意惜吃得喷香,觉得李珍宝喜欢来自家吃饭,纯粹是小孩子的隔锅香。
  饭后,李珍宝的几个护卫把江意惜送回扈庄。
  随着跟李珍宝的熟悉,江意惜也知道了她为何不能经常出庵堂,为何说她的病“玄”。为何她大部分时间是昏迷或是睡着的状态,必须在泡在药汤中才能活命。为何正常大夫诊断不出她得的什么病,只有愚和大师能治,还必须出家。
  她当然不能在愚和大师所在的报国寺出家,而是去了昭明庵戴发修行。昭明庵的主持是苍寂师太,愚和大师又教了苍寂主持如何给她治病,还必须定期请愚和大师亲自看诊和换药。
  原来,她的病是因为魂魄不稳,随时有魂飞魄散的危险……
  李珍宝现在的情况已经比之前好多了,之前几乎每天有十个时辰昏迷,而现在清醒的时间在逐渐延长。由每十天有一天不发病,也延长至了两天。
  江意惜跟孟家祖孙说了自己给李珍宝治“对眼”的事,却没对李珍宝说自己治孟辞墨眼睛的事。不是她跟李珍宝的关系不好,而是李珍宝没心没肺,怕她说出去。
  江意惜间错着给两位病人治病,偶尔有几日孟辞墨和李珍宝的治疗时间正好碰上,就一个安排上午,一个安排下晌,还是错开了。
  也有他们治病正好赶上江洵来庄子玩。若是孟辞墨看病的日子,不需要避开,江洵也知道姐姐给孟大哥看病的事,而且跟孟家祖孙极是熟悉。若是赶上李珍宝来家里看病,李珍宝不愿意让别人看到她的斗鸡眼,就会把江洵打发去孟家庄。
  忙忙碌碌,晃眼到了六月初。
  孟辞墨的视力没有起色,而李珍宝的“对眼”好多了。虽然孟家祖孙着急,但听说李珍宝的眼睛有所好转,更是充满了希望。
  扈庄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庭院里摆满了各色花卉,包括许多罕见名品、珍品。廊下挂了十几个鸟笼,鸟儿们唱着欢快的歌。真是花团锦簇,鸟语花香,仿佛连风都是甜的。
  还专门弄了个焖炉烤点心。
  花和鸟当然都是孟辞墨以老爷子的名义送的了。
  老爷子和孟辞墨偶尔会在扈庄吃饭,老爷子最喜欢吃扈庄的玫瑰水晶糕和卤猪肝。孟家庄有好花开了,也会邀请江意惜过去赏花兼吃饭。
  江意惜也更忙了。除了看病、看医书、抄经,就是侍弄花草。扈庄的繁茂景象比孟家庄的花园逊色不多,只是小些、珍品少些而已。
  六月初三这天,是孟辞墨来扈庄做治疗的日子,江意惜给他针灸完已是午时初。送走孟辞墨,江意惜吃了一点东西,就带着吴嬷嬷和水香、水灵回京城江府。
  今天是江老太太的五十八岁寿辰,江意惜要回京给她祝寿。
  老太太不稀罕江意惜回家给她祝寿,江意惜当然也不愿意大日头底下坐车回京,更不愿意热脸硬贴冷屁股。
  但今天江府要发生一件大事,她必须回去。就托江三老爷给老太太代带了一盆名品兰花回去,说她想给老太太磕头祝寿。
  江老太太也有喜兰的雅好,再加上江三老爷的美言,便同意了。让江意惜下晌申时后再回去,这时祝寿的客人已经走了。
  她还是嫌江意惜丢脸,不愿意让她在人前出现。
  江意惜对老太太已经没有了奢望,也不生气,非常痛快地答应了。
  坐上骡车,江意惜的思绪又飞回了前世。
  老太太五十八寿辰的那天夜里,江晋跟江大奶奶的一个丫头在花园里私会,江大奶奶不知怎么知道了,带着人去捉奸。
  江晋掩护那个丫头逃跑了,两口子还动了手,江大奶奶气得差点滑胎。次日江大奶奶的乳娘还是查出了那个丫头是谁,丫头又羞又怕跳井自杀。
  而传开的消息却是江洵小小年纪不学好,大晚上偷偷躲在花园里调戏丫头,强行搂着丫头亲嘴,丫头羞愤难当跳井自杀。
  那天晚上江洵的确在后花园墙角给爹娘烧过纸,烧完后就回了外院。这事却赖到了他的身上,他大哭着否认,可百口莫辩。有丫头看到他大晚上从花园方向跑出来,又有婆子看到关二门时他才慌慌张张跑出内院……
  老太太和江伯爷都气得教训了他。
  当时江意惜也生气,觉得弟弟不学好,不争气。不说去安慰他,还不搭理他。致使江洵更加破罐子破摔,后来真的去调戏过丫头,名声也越来越不好。


第34章 荷包
  还是江意惜嫁进孟家后,水露为了巴结她说了几件大房秘事,其中包括这件事。她才知道原来是江晋跟江大奶奶的一个丫头私会,江大奶奶知道后丫头害怕跳了井。为了不影响江晋的名声,江大夫人想出拿江洵顶缸的坏主意……
  想到那些往事,江意惜气得胸口痛。
  孤儿就是这么被欺负的!
  江大夫人坏,江晋夫妇助纣为虐,老太太、江伯爷知道真相却陪着他们演……或许三房也知道真相,却不好说出来,选择袖手旁观。
  自己就更糊涂了,在江洵最孤立无援的时候,没有帮助他,信任他。江洵是谁,是自己的亲弟弟,刚刚十三岁,自己正该护着他,却让他受了那么多委屈。
  如今秦妈妈服侍江洵,不一定会让他大晚上去花园里烧纸,但江意惜还是不放心。不让江洵挨边的同时,再把另一件事做了。
  她强忍着没流出眼泪,压抑得难受,深呼几口粗气。
  “姑娘怎么了?”吴嬷嬷问道。
  江意惜摇摇头,“我无事,就是有些热。”
  车厢两边的车帘已经全部打开,还是闷热难耐。
  吴嬷嬷手中的大蒲扇扇得更快了几分。她有些纳闷,姑娘对老太太已经冷了心肠,为何还不顾炎热跑回京城祝寿。
  他们达到江府已是申正三刻,所有客人都走了。
  江伯爷和江三老爷都请了假,在如意堂里陪老太太说笑。
  江意惜进去给老太太磕了三个头,说道,“祝祖母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老太太笑问,“听三儿说,那盆兰花是孟老国公送你的?”
  江意惜笑道,“是。老国公疼惜我和弟弟没有父亲,偶尔会送扈庄一些花草。”
  江大夫人笑问道,“听说孟世子也在孟家庄养病,惜丫头跟他很熟吧。”
  这话可不好听。
  江意惜本就对大夫人有气,话也不客气。冷笑道,“看大伯娘说的,我除了去昭明庵上香,就是在庄子抄经看书,即使想去结识不相干的人,也没时间和机会啊。”
  老太太也不满意大儿媳妇的话。再咋地惜丫头也是江家姑娘,名声不好,影响的是江家所有姑娘。何况,她还希望江意惜真的能跟孟老国公把关系维系好,对两个儿子前程大有好处。
  她瞪了大夫人一眼,想骂人又觉得要给大儿大孙子留颜面,不能当众骂。
  只得说道,“惜丫头懂事明理,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怎么会跟外男相熟。孟老国公是长辈,又帮了大儿和三儿良多,偶尔去尽尽孝心,也是正该。”
  江大夫人红了脸,忙笑道,“儿媳也是关心惜丫头。关心则乱,问急了。”
  江意惜没搭理大夫人,跟老太太笑道,“老公爷嗜甜,有时庄子里做点心了,便会遣人送一些给他老人家,他很喜欢呐。弟弟来了庄子,他还会让我们去孟家庄玩,指导弟弟练武。”
  江洵也笑道,“不仅指导我练武,还给我讲兵书策略,让我受益匪浅。”
  三老爷说道,“洵儿一定要珍惜这个机会。多少军中将领想请教老公爷如何打仗,都没机会。当然了,也包括我。”说完,还捋着胡子哈哈笑两声。
  江洵郑重说道,“是,侄儿谨记三叔教诲。”
  江意惜看看小少年,比之前沉稳多了。
  老太太高兴点点头,看江洵的目光也柔和了些许。
  众人说笑一阵,就去厢房吃饭。老太太破天荒让人给舀了一碗龙井竹荪羹给江意惜喝,这个待遇二房还是第一次拥有。
  饭后,各回各院,江意惜和江意柔手拉手往回走。她们附耳说着悄悄话,不时传来几声轻笑。
  在庄子的日子里,江意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