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满京华-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意柔私下告诉江意惜,卖地时损失的八十几两银子,还是三老爷提点了老太太,老太太让江晋拿出来的。
  之后又传来不好的消息,跟江意柔说的那两家亲事都没说成。一个是听说男方继母不慈,三老爷夫妇怕闺女嫁进去受继母的气,不愿意。
  另一个男方家是江三老爷夫妇非常喜欢的。后生伯祖父生前官至从一品都督佥事,堂伯父如今在南越任总兵,父亲是南大营的游击将军,家族在军里颇有威望。本人十八岁,是五团营里的七品把总,长得也高大俊朗。都准备请官媒正式提亲了,那家怎么知道了周氏犯的事,不知出于什么考量不愿意了。
  周氏的事还是影响到了闺女的亲事,江三夫人气得到老太太那里大哭一场。
  江意柔也气得要命,躲在屋里偷偷抹眼泪。
  这事不是花花说的,而是江意惜自己听到的。


第130章 老和尚
  江意柔的卧房跟江意惜的卧房只隔了一道墙,她们在卧房里悄悄说这些事就被江意惜听到了。
  江意惜之前就有一种感觉,她的耳朵灵敏多了。比如上次郑玉和谢氏的对话,按理声音绝对不可能让别人听到,还是隔壁的人。
  偏偏她就是听到了。
  之后江意惜开始留意,发觉自己听力的确是好多了。虽然不像花花听得那么远,但比常人好得多,隔壁轻微的声音都能听到。
  花花是个“顺风耳”,她吃了它那么多福利,元神又在她的胃里,是不是她的听力也得到了提升?
  欣喜之余,也有弊端。她睡觉的时候要在耳里塞棉花,否则隔壁的鼾声都能听到,影响睡眠。
  江意柔受了打击,江意惜无事就去华院陪她说话。又跟江三夫人暗示,以后她会帮着留意。
  四月十八,梅溪诗社在长胜侯赵家举办诗会,头一天赵秋月就给江意惜写了贴子。这天,江意惜把江意柔带去玩了一天。
  江意言气不过跑去如意堂告状,老太太已经不耐烦应付她。非常不客气地说,“你生母做了那种丧德败行的丑事,连隔了房的姑娘都受连累,你还想着出去玩。老老实实呆在家里,不要出去现眼……”
  江意言不知道周氏到底干了什么,气得哭着跑出如意堂。
  江意惜讨厌江意言,但更不喜欢老太太看江意言的眼神,跟前世看她和江洵的一模一样。
  只是,她讨厌江意言可以表现出来,而不喜欢老太太的心思却不能表现出来。
  四月二十一下晌,宜昌大长公主府来了两个嬷嬷,一个是大长公主身边的夏嬷嬷,一个是公主府厨房的婆子。
  夏嬷嬷说,她们按照江意惜写的方子做出来的补汤,不仅味道没有江意惜做的好,大长公主喝了以后,也没有那么大的作用。她们想请江意惜去大长公主府做,或者亲自教厨娘做。
  这是怀疑自己写的方子有假?
  江意惜笑道,“我才让人买了食材,还准备明天早起煲好汤去孝敬大长公主,正好嬷嬷来了。”
  这的确是江意惜准备孝敬大长公主的,却不是孝敬她一人,而是会送去郑府,再请郑府送一半给大长公主府。
  虽然大长公主说过让她去陪大长公主的话,她只当这是客气话。或许是前世的伤痛太深,她始终不喜欢宜昌大公主府,能够不去尽量不去。
  昨天孟辞墨让人送来消息,让她明天去南风阁见面,她要找借口出去一趟。
  既然她们来了,还有怀疑,江意惜就在两位嬷嬷的眼皮底下做了补汤,熬了大半个时辰。
  香味越来越浓。
  那个厨娘笑说,“食材一样,数量一样,顺序一样,火候一样,可江二姑娘做的就是要香浓得多。这是天份,比不了的。就像同一个师傅教出来的人,有人能当御厨,也有人只能在小馆子里讨食吃。”
  厨娘精明,她是在为自己找借口。她也纳闷,为何自己跟江姑娘的法子一样,食材还要更精细,做得却远不及江姑娘好。
  夏嬷嬷也不得不佩服,讪讪笑道,“江姑娘聪慧。”
  大长公主说厨娘煲的汤没有江小姑娘煲的好喝,喝了作用也没那么大,她还以为是江姑娘藏私,心里非常不高兴。主动要求带厨娘过来“讨教”……
  汤煲好后,两人连着陶罐一起拿走了。
  次日一早,江意惜又煲了一罐,给老太太送了一盅,又悄悄给江意柔送了两盅,就带着水灵、水香去了郑府。之所以带水香,是因为孟辞墨明说了要带孟连山去南风阁。
  伴随着番茄秧的茁壮成长,转眼到了五月初,天气越来越热。
  而成国公府每年四月份都要举办的牡丹宴却没有如期举办,孟大夫人的托辞是要忙孟辞墨的婚事。实际上是孟辞墨的眼睛好了,成国公又挨了胖揍,她气闷没心思办。
  五月初二下晌,吴嬷嬷来报信,李珍宝初四会去扈庄玩一天,顺便把花拿走,两日后便会进京住进雍王府。
  这不仅是雍王府的大事和喜事,据说太后娘娘高兴的连病都好了大半。皇上也高兴,还在金銮殿上提起起过此事。
  五月初三一大早,江意惜抱着花花同吴嬷嬷、水香、水灵、秦嬷嬷坐着吴大贵赶的骡车去扈庄。
  天气热,一出城门丫头就把车帘打起,这才有了凉意。
  午时初,骡车一走上那条通往扈庄的小路,花花就从马车上跳下去,直奔青骡山而去。
  到了扈庄门前,江意惜被丫头扶下车,看见离庄子不远的大树下坐了一个老和尚。
  老和尚穿着灰色僧衣,极瘦,脸上的褶子特别多。白眉毛斜飞向上,白胡子垂在胸前。他像是中了暑气,脸色不太好,闭目慢慢转动着手里的念珠。
  因为前世出过家,江意惜对出家人有一种不一样的情感。特别是这位老和尚,至少得八十岁以上。
  人能活到这个岁数已是不易,还大热天的一个人走到这里……江意惜动了隐恻之心。
  她走过去问道,“请问师父,需要喝水吃斋吗?要不,去我家坐坐?”
  老和尚睁开眼睛上下看了江意惜一眼,目光在她左腕的沉香念珠上停留了一下下,说道,“阿弥陀佛,老纳赶路赶得急,的确又渴又饿。”
  说着站起身。
  江意惜把老和尚请进庄子,见他极喜内院里的花草和鸟儿,又请他去西厢喝茶。
  老和尚没进屋,看到西厢外廊下有一个小板凳,坐下。
  他笑道,“鸟鸣莺啼,繁花似锦,又远离尘嚣,女施主的家美如仙境。”眼睛多看了几眼番茄秧,又吸了吸鼻子,“把你家不一样的好茶拿出来让老纳品品。”
  水灵不高兴了,嘟囔道,“出家人还这么挑剔。”
  江意惜心里一动,这老和尚是闻出自家有不一样的味道了?再想到他看自己手腕念珠的眼神,猜测这位老和尚即使不是愚和大师,也是跟愚和大师熟悉的高僧,认出了念珠的出处。


第131章 意外留下
  江意惜嗔了水灵一眼,斥道,“不许对师父无礼。”
  老和尚笑道,“女施主上道。老纳法号愚和,女施主不许藏私。”
  为了喝好茶,老和尚自报法号。
  原来他真是自己崇拜了两辈子的愚和大师。
  江意惜大喜。
  为了招待孟家祖孙,庄子里一直放了罐经过处理的好茶。江意惜亲自泡上茶;端至愚和大师手里。又拿了一个小板凳放在他旁边,方便放茶。
  愚和大师揭开盖子非常享受地闻了闻,顾不得烫尝了两口,夸奖道,“好茶!机缘巧合,老纳还有这个口福。”
  他喝完茶;江意惜续上水。
  愚和大师又笑道,“老纳这几日口淡;女施主做斋时上上心,这个人情老纳记着,不会让女施主吃亏。”
  倒真是半仙。
  江意惜顾不得歇息,笑道,“我去厨房给大师做素斋。”
  “师父”改成了“大师”。
  因为明天李珍宝要来,厨房里准备了不少做素食的食材。她做了四个素菜,拔丝红薯、爆炒双菇、爽口木耳、千层腐皮,又做了一小盆豆芽凉面。
  做好后,江意惜亲自端去西厢桌上。
  愚和大师吸了吸鼻子,对站在一旁的江意惜和水灵笑道,“老纳吃相不雅,两位施主请自便。”
  江意惜去上房吃完饭后又独自去了西厢。
  老和尚已经吃完斋,桌上饭菜一口不剩。
  江意惜抽了抽嘴角,那个份量足够两个壮男吃。这个份量,这个迅速,吃相肯定不雅。
  愚和大师看出她的意思,笑着说了一个字,“香。”又双手合什道;“阿弥陀佛;女施主得上天眷顾,意外得了一样好宝贝,可喜可贺。”
  连那件事都知道了。
  不管他是算到什么还是闻到什么,修为都高得不得了。
  江意惜不知该说什么,唯有仰望。
  老和尚又说道,“老纳想向女施主讨要两样好东西。”
  江意惜猜测他要的好东西其中一样是茶叶。暗诽,口口声声说不让女施主吃亏,却连吃带命。
  “大师想要刚才喝的茶叶?”
  老和尚笑道,“女施主上道。老纳虚渡光阴近百年,爱好不多,素喜好茶。另外,老纳还想讨要那物。”
  他站去窗边,手指向放在正房外廊下的一个花洒。这个花洒是江意惜从府里带来浇番茄秧的,水里兑了一点眼泪水。
  茶叶江意惜会给。可这水里加了元神的眼泪,她能用,却不能给别人用,小东西专门嘱咐过……
  她摇头道;“茶叶我可以送;但那个花洒我不能送。”
  老和尚眨巴眨巴眼睛;把手腕上的念珠取下在手中转动起来,说道,“十几年前,老纳夜观天象,推算出一个好宝贝或许会造访这个世界,还会由皇家出生的小节食带来。可上年老纳看小节食的面相,才发现她与那宝贝无缘。
  “唉,老纳足足沮丧了大半年,以为同那个好宝贝会失之交臂,晋和朝百姓终将逃不过几年后的那场战乱和十年后的那场饥荒。前些日子老纳又夜观天象,才发觉那样好宝贝已然来了这里,被另一人意外留下。阿弥陀佛,佛祖保佑,那两场劫难或许可以避免了。”
  说完,就看着江意惜笑。
  哪怕江意惜知道他是愚和大师,知道愚和大师道行高,也没想到他有这么厉害,连这个都算到了。
  江意惜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愚和大师对李珍宝格外不同,不遗余力为她治病,原来他早就知道光珠会被李珍宝带到这个世界,而光珠的到来或许能阻止两场劫难……
  愚和大师的出身不是秘密,全晋和朝的人都知道。
  他年少时是太子,按世俗中的辈份,他是当今皇上的伯祖父。
  十四岁突然顿悟,说帝王也拯救不了苍生。他冲破重重阻力遁入空门,在报国寺落发出家。
  闭关修行三十年,在四十几年前的一场瘟疫中,他才带着徒弟出现在人前,拿出的药救治了十数万病人。之后又警示过一次豫北有强力地动,一次湘南有水灾,救出的百姓超百万人。
  他大多时间领着弟子四海云游,少数时间闭关修行,很少出现在人前。因为身份特殊,哪怕是皇上,也不敢强行让他算命或是看病。他几乎不管世俗中事,除非他认为该管。
  据说包括李珍宝在内,只有六人他亲自出手治过病。包括当今皇上在内,只有五人他亲自批过命……
  他没算错,光珠的确是李珍宝带来这个世界的,只是她“不愿意”要,一巴掌打了出去。这一世打进了江意惜的嘴里,而前一世光珠被李珍宝打到墙上,不得已回到九天云外。
  若是这一世江意惜的嘴巴不张开,光珠把她砸个鼻血长流,它自己再次回到天上,“好宝贝”就真的不会来到这个世界了。
  江意惜既万幸自己怎么就好巧不巧正好在那个时候张开嘴,又不知道愚和大师把这件事明说出来有什么用意。
  她没说话,纳闷又崇敬地看着愚和大师。
  愚和大师又说道,“上天有好生之德,既然小东西来了这里,就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造福于这个世界的苍生。”
  江意惜搞懂了,愚和大师今天不是恰巧走累歇在门外,而是专门来找她的,找她的目的是想利用花花达到什么目的。
  她不愿意生灵涂炭,可更不愿意让花花暴露,招致危险。
  说道,“大师也说它是小东西,它那么弱小,怎么能背负那么重的使命。况且,还不知道这个世界有没有觊觎它的坏人,万一暴露了,岂不是危险。”
  愚和大师笑笑,又说道,“阿弥陀佛,女施主慈悲心肠。放心,那小东西得日月精华灌溉,老纳怎敢把它置于险境。它做了好事,救助苍生于危难,既为小东西积了福,也能为女施主来生积福。”
  江意惜道,“我也希望能拯求苍生。可若事情弄大了,我担心小东西的安全……”
  花花说过,它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