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姑娘,对面有一辆牛车过来了; 好像是老爷。”外面传来陈大红的声音。陈大红没有坐在马车里; 她在外面坐着,顺便学习怎么赶马车。
“爹?”顾灵掀开帘子一看; 她的视线没有陈大红好,看不怎么清楚来人。不过很快,她就看清了对面牛车。那人可不正是顾老二吗?顾灵挥手,“爹……”
不用顾灵喊; 顾老二也看见了坐在马车外面的陈大红。陈大红来了,他娘和他闺女肯定也来了。顾老二倒是想停下牛车跟他们说话; 但是时间不等人啊。顾老二大喊:“乖宝; 我送你大伯母去镇上看大夫; 你先回家。”一边说着,一边牛车和马车已经背道而驰了。
“什么?他刚才说什么?”顾奶奶听见了; 赶忙掀开帘子来看; 可惜牛车已经走了,对面只有空空的大路。顾奶奶问顾灵,“乖宝; 你爹刚刚说了什么?”
顾灵道:“好像是送大伯母去镇上看大夫了。”
顾奶奶顿时蹙眉:“这老大家是怎么了?算算日子也快八个月了,怎的又出事了?”语气没有以前那样的不耐烦了。可能是远香近臭吧,这人看不到了,那些不该有的情绪也就渐渐的淡了。何况,顾奶奶现在的格局可大了,大房那些人她哪有心思去想。
顾灵道:“那不如去看看?”
顾奶奶没好气的看了孙女一眼:“你去凑什么热闹?”她瞧着孙女那样子,能不知道她想的是什么吗?
顾灵笑的很无辜,她承认自己是想去凑热闹的。
不过很快,他们也知道顾大伯母怎么了。因为到了村里,有人跟他们说了。
顾家的马车进了村里,马上就被人知道了。坐在外面的陈大红是顾灵身边的下人,陈大红一来,代表着顾灵回来了。顾灵回来了,代表着顾老太也回来了。
所以瞧见马车的人大喊:“顾老太,你回来了。”那声音重的,仿佛整个村子都能听见。
顾奶奶一听到有人叫自己,赶忙叫:“停车停车。”等马车停下来,顾奶奶跳下马车,“你们先回去,我跟人唠唠嗑再回来。”
顾灵:“那我们先回去煮面,您记得快点回来吃,别让面糊了。”她娘不知道他们要回来,大概没有准备他们的饭菜,所以这个时候吃面条最适合了。
“知道了。”顾奶奶摆摆手。
“顾老太,可真是你啊,啊哟,在县城里住了大半个月了,整个人都不一样了,您这像是县城里的老太太了。”那喊人的婆子道。
顾奶奶在县城住了大半个月了,就算穿的再朴素,也是比乡下老太太好的。而且,她衣服款式还是县城里的老太太们穿的款式,所以看上去就更加不一样了。
再加上心宽体胖,顾奶奶不再念着家里的事情斤斤计较,整个人看上去确实慈祥了很多。
顾奶奶道:“你这话可埋汰我了,县城里的人啊,可太坏了,没有我们桃水村的人好。那里的年轻做事情过分,中年人也看不起人,就是老年人说话跟喷粪一样。”她想到了杜美韵、杜母,一脸的嫌弃。
婆子一听,马上来劲了:“顾老太,你可是被县城里的人欺负了?你可是我们桃水村的一只老花,哪能被县城的人欺负?”
顾奶奶一听,立刻不满的问:“你这老花是啥意思啊?”太难听了。她虽然老了,可是也不能说她是老花吧?
婆子见她不满,丝毫不紧张的解释:“是这样的,咱们村里一枝花就是顾灵丫头,顾灵丫头年纪小,那是鲜嫩的花,你年纪大了,可不就是老花了嘛?这一新鲜的花,一年老的花,两枝花都是来自你们顾家呢,这是你走了之后的大家给说的。”
顾奶奶生平第一次,被人说的无言以对。不仅无言以对,她还觉得对方的话很有道理。她都老了,这村里一枝花嫩花当然不是她了。嫩花是她孙女,老花是她,她也能接受。“行吧行吧,老花就老花吧。”顾奶奶傲娇的认同了。
“顾老太,你回来了?”
“顾老太,才半个月没见,你都年轻了。”
“顾老太,县城里怎么样?”
由于婆子刚才的大嗓门一喊,四邻八居都听到了,所以闲着没事干的人都跑了过来。不,不是闲着没事干的人跑了过来,就是正在忙的,也放下手里的活儿过来了。
顾奶奶看到这么多乡亲们,心里别提有多得意了。在县城的时候,她认识了邻居老太太,后来学会了打叶子牌。不过多打了,也觉得没意思。相比起来,还是给乡亲们长见识来的有趣。
顾奶奶道:“县城里嘛,也就这样了。地方比镇上大,人比镇上多。不过县城里最有意思的是县学,县学比赛可有意思了。”
“县学是什么地方啊?”
“对啊,县学听名字,像是学习的地方,应该是私塾吧?”
顾奶奶:“县学就是通过县试和府试的人念书的地方,也就是我们整个洪旗县里,最聪明读书人念书的地方。”
“啊哟,顾灵丫头去县学里念书了啊,真厉害。”
“原来县学是全县城里最聪明的读书人念书的地方,那顾灵丫头也是全县城最聪明的读书人之一了。”
“那朱家小子也在县学里吗?”
“那肯定在,朱家小子可是两个第一呢,是最聪明的人中最聪明的人。”
“也对,那朱家小子和顾灵丫头谁聪明?”
“这男娃和女娃咋能比?男娃得和男娃比,女娃得和女娃比。”
以前,当有人问男娃和女娃比的时候,村里人基本都是说男娃好的。哪里会像现在这样,竟也把男娃和女娃分开比了。不得不说,说着顾灵的表现越来越出色,随着顾灵越来越出息,村民们对女娃的观念也在改变。最直接的拿顾大伯母来说,如果肚子里的孩子是女娃的话,至少她也舍得送她去念书了。
所以说,只要有人开了先例,也许有一天,桃水村的女娃能喊出中国六七十年代妇女的口号:女人能顶半边天!
“顾老太,你刚才说县城的姑娘、中年人和老人都不好,你快给我说说啊。”刚才喊人的婆子道。
“怎么了?顾老太你被县城里的人欺负了?”
“顾老太,如果有人欺负你,俺们一起欺负回去。”
“顾老太,你能用你家的马车接我去县城,我就跟你去县城吵架。”
“顾老太还有我,我也愿意坐你家的马车去县城吵架。”
“顾老太,我们桃水村的人吵架都不带怕的。”
顾奶奶心里很好受,她觉得乡亲们真是喜欢她呢,瞧瞧,现在都愿意为她去吵架了。哪怕知道乡亲们的重点是去县城和坐马车,顾奶奶也直接忽略了。
“啥?顾老太你被人欺负了?”崔氏从人群的后面挤进来,“顾老太,谁敢欺负你?”
顾奶奶道:“我哪里能被欺负?大概是人家看不起我是从乡下来的,想嘲笑我,结果被我家乖宝狠狠的欺负回去了。”
崔氏:“顾灵丫头就一个小姑娘,还能打人?”崔氏不信,顾老太不是安慰他们的吧?
“就是,顾老太,你不会真的是骗我们吧?”有人附和。
“顾灵丫头那小胳膊小腿的,还能欺负人?我也不信。”
顾奶奶道:“呸呸呸,你们这些粗人不知道,读书人吵架不用嘴,哪里像我们一样骂人打架的?那是读书人会做的吗?还是野蛮人会做的。”
崔氏:“那顾灵丫头怎么欺负人家啊?”
村民们:“就是啊,难道比读书?”
顾奶奶:“对,就是比读书。”顾奶奶把什么院试的赌注给省略了,因为她也不懂,她直接说了她懂的部分,“那个欺负我的人她家的闺女弹古琴,我家的乖宝画画,然后县学的山长来当评委。你们知道山长是什么意思吗?山长就跟我们村长一样的官,村长是我们村里最大的官,山长就是县学里最大的官。”
“那顾灵丫头的画赢了人家的古琴?”
“那肯定赢了,如果没赢的话顾老太能说欺负吗?”
“顾灵丫头能画画挣钱,她的画肯定是最好的。”
崔氏:“顾灵丫头画的是什么啊?”
说起孙女的画,顾奶奶又有了炫耀的东西:“我家乖宝画的是皇帝,我们象国的开国皇帝。”
顿时,村民们鸦雀无声了。
第145章 第一更
顾奶奶没有听到想想中的称赞声; 很是不解,再看乡亲们愣着的样子,她道:“你们咋不说了?”快点称赞我家乖宝啊。
其中一个村民咽了咽口水,有些小心翼翼的问:“顾老太; 你说顾灵丫头画了……画了开国皇帝陛下?”这村民是个男子; 所以胆子大些,至于别的娘们; 根本不敢说。要知道那是开国皇帝陛下; 他们平头老百姓的,谁敢说啊。
顾奶奶点点头; 见有人问了; 就来兴致了:“是啊,我家乖宝不仅画了开国皇帝陛下; 还画了那个布衣军,布衣军你们知道吗?”
“我知道我知道……”顾奶奶说了,也有男子提起,那接下来的人胆子就大了; “我们象国的开国皇帝陛下是地主出身,为了反抗那些元人以及其他的军队; 所以组织了老百姓起义; 大家称呼那些老百姓组成的军队为布衣军。”象国的老百姓基本都知道这个; 因为这是象国的开国史,朝廷也是允许老百姓议论的; 让老百姓记住开国的不容易; 也让老百姓记住承武皇帝陛下的伟大。
“对对对,这就是布衣军的由来。”顾奶奶道,“我说望春侄儿; 你懂得还挺多的啊?”
说话的男子年纪不大,约莫三十左右。
望春笑笑:“婶子再给我们说说。”
“哎。”顾奶奶继续道:“我家乖宝和人家比赛画画,她画的开国皇帝和布衣军,然后和对方姑娘比成了平局。”
“平局?”崔氏的声音不由的重了,“顾灵丫头既然能欺负人家,那不是应该赢了吗?”
顾奶奶道:“哪有那么容易,那可县学,人家姑娘也是有本事的。再说了我家乖宝学画画还不到一年,人家姑娘学古琴可是十几年了。不过虽然打成平局了,但是大家夸的都是我家乖宝,因为我家乖宝学画的时间短,而且还画的好。”
婆子:“顾老太,咱们还没见过开国皇帝的画像呢,可以让咱们看看吗?”
顾奶奶眼珠子:“好啊,那你们去我家看吧。”
顾家
顾灵的回来真是让屈氏、顾森和顾木大吃一惊。这会儿,一家三口围着顾灵都在问县城的事情,而吕莲则在厨房里给大家下面条。
顾灵见过了好一会儿了,她奶奶还没回来,便打发顾森和顾木去叫了。还和杜嬷嬷打趣:“杜嬷嬷,你猜奶奶什么时候会回来?”
杜嬷嬷真是哭笑不得:“老太太把县城的所见所闻告诉乡亲们,也是让他们知道外面的情况,增长他们的见识,这是做善事呢,”
顾灵噗嗤一笑:“杜嬷嬷的嘴巴跟摸了蜜一样的会说话。”她奶奶绝对没这么伟大,给乡亲们增长见识,她肯定是在吹牛逼了。“杜嬷嬷你猜猜,奶奶这次会带多少乡亲们来家里。”
杜嬷嬷刚要说话,便听见顾木的声音响起:“奶奶回来了,奶奶带着好多人回来了……”
顾灵杜嬷嬷对看一眼,然后彼此相视一笑。
顾灵道:“奶奶这是带了多少人回来啊?”
顾木道:“很多可多了,比我们家所有人加起来还要多。”
顾灵很是喜欢顾木,小小孩子一派天真,说话又可爱。顾木今年七岁,按理说七岁的男孩儿在古代的有些人家里已经很早熟了。可是顾家人口简单,顾木从小到大也没有受过磨难,所以他不如一般的同龄人早熟。再说了,上面有哥哥盯着,他做什么都跟着哥哥,以至于并不是一个爱动脑子的人。不爱动脑子,并不是说他冲动。相反,在正常的时候,他的反应慢慢的。也较为憨厚。
顾灵听了,忍不住笑道:“那我们家所有人加起来有多少个啊?”
顾木眼珠子转了转,去彭家私塾念书已经三个多月了,再加上去念书前,顾灵也教了他们兄弟几个月,所以顾木在私塾里的表现虽然不出众,但也不是垫底的。最起码数数他还是会的:“爷爷奶奶两个、爹和娘两个,姐姐、哥哥加上我,一共七个。还有杜嬷嬷、大红姐姐、小红姐姐、洪小宝、洪叔、洪婶、钱叔叔、马夫伯伯,一共十五个。”
小孩子数数还挺有规矩的,先从家里的长辈开始,再到自己。然后下人中最是和他们熟悉的又是被尊为长辈的杜嬷嬷排在前面,这也说明了顾木是个懂礼貌的人。
顾灵道:“对的,我们家二弟真厉害。”
顾木羞涩的笑了笑,一双眼睛特别亮。
顾森看看姐姐,又看看弟弟,也跟着笑了。今年十一岁的他,个子比去年高了很多,因为今年吃的好了。而且在私塾里熏陶了三个月,他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