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成科举文女主的堂妹-第1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样连任的县令不知有多少呢。不过,这是王县令为官这些年来,第一次收到皇上的密信。等王县令看完密信最后,他跪下道:“顾大人放心,下官一切听从顾大人的吩咐。”
  保正和村长见此,内心更加慎重了。王县令叫的顾灵是顾大人,而不是乡君,所以……顾灵现在是朝廷命官了?
  顾灵道:“王大人请起。接下来,我来跟大家解惑。”皇上密信中,虽然要王县令听从顾灵的吩咐,但是并没有说公有制的事情,因为这事情在信中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的清楚的。“……事情是这样的,所以接下来,要麻烦保正在镇上准备一次司农司衙门,然后我还要两名司农司账房,至于司农司的衙役,可以从镇上巡逻队里挑选,也可以从县衙的衙役里挑选,王大人和保正可以商量。而公有制的第一个试验地,就是从吉祥镇开始。”
  保正:“顾大人,给草民一天的时间,一定会把司农司的衙门安置好。”
  王大人:“镇上巡逻队不如县衙的县衙有次序,但是县衙的衙役数量有些,不如下官安排一半的衙役来司农司,人员不够的话再从镇上巡逻队里挑选,顾大人觉得如何?”
  顾灵道:“那可真是太好了。”
  村长:“顾大人,要一百亩的试验田地的话,我们桃水村恐怕没有这么多,就算是从山上开垦,那也只是坡地。”
  顾灵道:“这个我已经想好了,山脚下面的全部开坑成水田,水田上面再开坑成坡地。然后我们在从山坡上挖水潭,从上面把水引到下面的田里,这样水田就有水了。不过我不知道这个办法行不行得通,我是外行人,需要参考村长的意见。”
  村长想了想道:“这确实可行,可是在山坡上挖水潭的话,要先找出地下水在哪里,而且也不是一个两个水潭就够的,同时,需要不少的时间。”
  顾灵道:“不碍事,我们可以慢慢来,但是做了,就要做的好。”


第234章 第一更
  不得不说; 在吉祥镇试验公有制计划是非常成功的,因为对老百姓来说,用力气活可以抵消税收,这是求之不得的事情。而且有些人家还能用力气活挣钱; 所以这吉祥镇每个村的公有制计划都火热的进行着。
  与此同时; 顾灵开荒出来的田地不仅仅种植吃的。稻田用来种谷子的同时还养鱼,但坡地不仅仅种植玉米; 她还开始了棉花的种植。
  种植棉花这是她刚穿书的时候就想过的; 但一直没有实行,那会儿家里也没有那么多的地; 现在有公有制的地让她试验; 她都迫不及待了。关于棉花的种植,她让顾爷爷带着各村的老农民专研。
  同时; 她还在镇上的司农司成立了一个新品发现点,只要是老百姓发现能吃的食物,都可以拿来司农司,如果证实东西能吃且无害; 就会得到一笔奖金。
  对此,司农司经常有老百姓出入; 还非常的热闹。
  整个吉祥镇因为司农司的成立; 有了前所未有的气氛; 山里开荒田地,倒腾出来的泥沙用来修路。不过吉祥镇虽然有了不一样的气氛; 倒是也没引起其他县城的注意; 毕竟这是洪旗县的事情。
  注意洪旗县的其他镇,则交给王县令去解决。王县令也告知其他镇的保正,吉祥镇只是开始; 如果此计划在吉祥镇成功了,那么会在整个洪旗县试验。
  和顾灵的忙碌比起来,顾兰的事情她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直到屈氏说起。
  那天,顾灵从镇上司农司下职回来,饭桌上,屈氏道:“闺女啊,我听你大伯母说,过两天朱策就要带着顾兰母女去京城了。”
  “是吗?”这事情顾灵不意外,小说也是如此。唯一让顾灵有些意外的是,这次在京城的时候没见徐伟良或者鸿儒大师门下的其他学生收朱策为弟子,难道说这事情要等朱策这次回京?
  顾奶奶道:“可不是,朱策他娘也说起过,不过她不爱去京城还是喜欢在学堂里教女红,所以就没去。”
  顾灵点点头:“京城确实不如老家自在。”
  “还是我们家乖宝聪明,考了女状元就回家来做女状元,瞧瞧你现在多威风。”这件事可是顾奶奶一辈子的骄傲。
  “可不是。”屈氏也认同,“瞧瞧闺女当官了,顾森也跟着有了安排。”
  说起顾森,现在已经是十三岁的少年郎了,这几年身子长高了很多。在彭家私塾里念了两年半的书,字倒是认全了,但是他实在是没有科举的天赋,所以顾灵在吉祥镇建了司农司衙门之后,就把顾森安排在账房里里。当然了,顾森对账房的时候一窍不通,老账房带他,因为这是她的亲弟弟,老账房也不会敷衍。而且,就算教会了顾森,也不会影响老账房,因为以后整个洪旗县都要实行公有制,账房只少不多。
  顾森听了,憨厚的笑了笑。
  顾家是一家子人一起吃饭的,不过现在顾灵每天在衙门里,也就到了晚上,一家子人才有机会一起吃饭。
  顾灵道:“账房是个细心的活,大弟可要认真的学,不懂就要问,不要藏在心里。”
  顾森赶忙道:“阿姐放心,我会认真学习的。”
  顾灵点点头,又看向顾爷爷:“爷爷,大爷爷三爷爷他们可习惯当队长?”
  每个村开荒一百亩田地,不可能叫村长一个人管,所以选了五名队长出来,每人负责管理二十亩,同时,之后播种、丰收等也都是队长负责。其实就相当于六十年代的生产大队,大队长是村长,后面还有小队长。
  不同的是,六十年代虽然有自留地,但是根据人口分到的自留地很小,而现在在公有制计划中,不影响老百姓私下的土地买卖,所以也就不存在老百姓把粮食上交,自己没有粮食的情况了。
  每个村五名队长和村长顾灵是给月例的,一个月三百文,也算是对他们额外的补贴。顾灵算过,晖武帝私下给的十万两银子足够用,毕竟老百姓的工钱不用给,用税来抵扣,所以十万两银子的主要花费就是村长队长的月钱,以及到时候采购粮食种子的钱,花不了那么多。
  其他村的小队长是其他村自己选的,村长上报的,顾灵没有管,桃水村的五名小队长中,一名是顾大爷爷、一名是顾三爷爷、一名是顾大伯,另外两名是别人。
  大家选择这三人的原因也简单直白,他们是顾家人。当然了,这三人也是干活一把手,如果他们是个懒惰的,做不了榜样的,就算桃水村选了他们,顾灵也会反对。但家人亲戚自己是能干的,她也没有理由阻止。
  顾爷爷道:“他们很习惯,挺好的。关于这件事,爷爷就不说感谢的话了。”孙女有出息了,能照拂顾家亲戚,他自然是高兴的。平日里他从来不会开口,让孙女帮忙,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小家才是最重要的。但是孙女能照拂到,他心里还是感动的。尤其是大哥、三弟、还有老大的脸上也洋溢着笑容,顾爷爷就很欣慰。
  说到这个,屈氏也道:“对对对,闺女啊,你舅舅他们也当了队长,这也得多亏了你。”
  不仅仅是顾家屈家,还有顾奶奶的娘家崔家,也得了队长的身份。
  举贤不避亲,顾灵就是不避讳。
  转眼间,两个月的时间过去了,现在是六月底了。
  这两个月里,每个村的百亩田地都已经开垦出来了。又恰巧是种植秋玉米的时间,所以顾灵安排老百姓在坡地种植玉米。玉米可是公有制坡地的第一批粮食,等到了八月,就水田里就开始种植稻谷,然后养鱼。
  到了八月份开始,吉祥镇的每个村的公有制田开始种水稻了。不管是玉米还是水稻,都是老百姓拿手的,所以种植的过程是非常方便的。
  所以开垦至今,顾灵倒是没多费心。其实最让她费心的是种植棉花,她们手中目前没有棉花籽。
  棉花的种植有几种方式顾灵不知道,但是书上有最原始的种植方式,那就是用棉花籽种植。但问题来了,棉花的丰收期是九月份、十月份,也就是说,现在的他们手中没有棉花籽。洪旗县的棉花是域外商人运过来的,所以顾灵让洪旗县做棉花的商人联系熟悉的域外商人,让他们送棉花来的时候,把棉花籽也带来。这对洪旗县的商人来说倒不是难事,反正域外的商人每年会来好几次,在棉花丰收前,他们都会遇上。
  “顾大人,这八十亩的玉米如果都丰收了,摘玉米粒下来,每亩得有三百五十斤,那八十亩的话,两万八千斤了,这么多玉米到时候都运到京城吗?”村长跟着顾灵一起在巡逻玉米的长势。
  顾灵道:“不,把玉米粒磨成粉再听皇上的安排,玉米粒磨成粉要储存。”
  村长点点头:“这倒是,那剩下二十亩的稻田里养的鱼可不少,朝廷中官员也吃不了那么多。”
  顾灵:“鱼可以晒成鱼干,到时候送到边关给将士们补身体。”
  村长一听,忍不住道:“还是顾大人想的周到。”
  顾灵笑了笑。
  京城
  砰……
  晖武帝:“他们好大的胆子,竟然想在太子大婚的时候动手,谁给他们的胆子?”
  白谨亦沉默。这种时候,他自然不好说话。
  殿试后,晖武帝立了太子,果然,大皇子为太子,四皇子和六皇子都被封为郡王,如果四皇子和六皇子以后立了功,还能被提升为亲王。
  晖武帝收敛了怒气:“这件事的后续朕会派人处理,子息,这几个月辛苦你了。”
  白谨亦道:“这是微臣的本分。”这四五个月的时间里,他一直在暗中行动,盯着那些企图造反的人,现在终于准确的掌握了他们行动的时间。在太子大婚时动手,还有一个月。
  不得不说,在太子大婚时动手确实好,太子大婚的时候,看似皇上的守卫森严,但其实最容易混进一些人。而且,在太子大婚的时候动手,也最容易引起朝廷动荡,因为太子是国之储君,一旦太子出点事情,就意味着皇上不仁,也很容易拿来做文章。
  晖武帝:“你大婚也近了,接下来朕放你假,你去休息吧。朕在这里……”
  “报……”外面突然响起声音。
  朱铭来到门口:“何事?”
  “总管,是洪旗县王县令的信来了。”
  朱铭一听,便知道是顾灵来信了。顾灵的信一向是通过王县令的轨道送来的,每个月来一封,说是月总结。所以这次王县令来信,朱铭就怀疑是顾灵的信。再说了,如果是王县令有事情,自然是上奏折,而不是写私信。
  朱铭接了信,又退回了御书房里:“皇上,洪旗县王县令来信了。”
  晖武帝一听,对白谨亦道:“许是福灵乡君来信了,可真巧,你也在。朕先看看信,对了,福灵现在在忙着公有制的事情,她之前每个月会写月总结上来,从开垦田地到种植,还非常的成功。”
  “公有制,这是何意?”白谨亦这几个月一直在地底下做事情,还不知道这件事。


第235章 第一更
  “哈哈哈……”听到白谨亦问这个; 皇上心情顿时大好了,“子息,你可不知道这个吧?所谓公有制……”皇上把公有制的事情解释了一边,“所以你说; 福灵这么聪慧; 配你有些可惜了。”这样的姑娘,加上这样功劳; 就是当太子妃也是可行的。当然了; 晖武帝想是这样想,可不会这样做; 毕竟顾灵是白谨亦的未婚妻; 他怎么会抢侄子的未婚妻来当自己的儿媳妇?
  白谨亦也没有想到顾灵会想出公有制这个计划。不过,每个村开垦一定数量的公共田地(朝廷田地); 然后让老百姓用劳动力来抵消税收,既能为老百姓省下粮食,又能不减少朝廷的收入,这确实是好。只是这样的事情; 闻所未闻,不知道灵灵是怎么想到的。“微臣惭愧; 确实不如灵灵。”
  晖武帝哼了声:“你小子可别太得意。”晖武帝说着; 拆了信。顾灵的信很厚; 一如既往的都是月总结,把每个月的情况都说了一遍。“福灵信中说; 再过两个月玉米可以丰收了; 约莫每亩坡地有三百五十斤的玉米粒,拿桃水村来说,一共八十亩的玉米地; 到时候会有两万八千斤的玉米粒,福灵说玉米粒不好存储,她建议磨成粉。同时她又说,等玉米丰收过后,稻谷也要丰收了,到时候稻谷丰收后,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卖给粮商,直接上缴银子给朕,一种是把稻谷运来朝廷。
  而且,这些稻田都是养着鱼的,稻谷丰收了,鱼也要丰收,她建议把鱼晒成鱼干后,送到边关。因为鱼不是咸鱼干,用盐晒的话成本太高,所以鱼晒干后味道是淡的,这样一来,鱼干也是不能存储太久的,晒干后得马上运到目的地……你说说看,福灵这一个小姑娘,脑子里怎么能装那么多的东西?”
  白谨亦道:“或许是她喜欢看书,画本子等不同类型的书她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