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成科举文女主的堂妹-第2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伟良道:“昨日智勇侯邀请了几个朋友庆祝你们夫妻升官的事情,但在酒桌上喝多了,口不择言的说了你在出生时便过继到钱家的事情,又埋怨你是个惧内的,竟然因为喜欢福灵县主而入赘顾家……他酒桌上的朋友不少,也不知道谁把这件事传了出去,所以今早满京城都知道了。”
  白谨亦心头微震,他没有想到智勇侯的动作这么快。不过,智勇侯这一招也确实厉害,借用庆祝请客,酒后吐真言,谁也看不出用意。
  同时,又点名白谨亦入赘顾家,那么将来那件事的成败,和他更加没关系了。朝廷律法,罪不及出嫁女。同理,罪也不牵连入赘的别人家的儿子。
  想到此,白谨亦的心情更加复杂了。
  徐伟良是深知白家和钱家事情的,所以对于智勇侯的所作所为很是不解:“他为何要这样说?想当年,也是他把你从钱家迁回来的。”那时,徐伟良上侯府看过白谨亦,还问他要不要帮忙,但是被白谨亦拒绝了。
  所以今朝这一出,徐伟良就不懂了。
  白谨亦:“谁知道呢,也许是被我气糊涂了。”他把那日从宫里出来,父子吵架的事情说了一遍,至于昨天父子间私下的交谈则没有说。
  徐伟良听了,顿时生气道:“他就这点气量?不过撕破了脸也好,钱家深在文人心中,而顾家深在老百姓的心里,就是没有白家,你们夫妻也能过的足够滋润,白家如果不是……”后面的话徐伟良没说,但是彼此心里明白。
  白谨亦道:“师兄放心,我心里明白。对了师兄,我和灵灵大婚,你们在京城相隔千里,就没邀请你们喝喜酒,而今灵灵病了,我也就不邀请了,等改天有机会了,再请大家。”在京城肯定是不行了,灵灵借此避开了白贵妃娘娘,如果再邀请大家的话,岂不是意味着她病好了,倒是宫里再来请人的话,就没有理由了。
  何况,如今他过继入赘的事情一出,宫里的怒气肯定更大,他可不想灵灵受这气。
  徐伟良道:“身体要紧,咱们师兄弟哪来这些讲究。”
  皇宫
  “你说什么?此话当真?”白贵妃听了内侍的话,那张美丽的脸直接沉了下来。
  内侍紧张道:“此事真假奴才不知道,但是奴才听到下朝之后,有几个大臣在用这件事取笑侯爷。”
  白贵妃冷着脸道:“你去查一查,本宫要知道确定的答案。”
  内侍:“遵命。”
  这事情已经整个京城都知道了。所以内侍查起来非常的简单,不出一个时辰,内侍就查到答案了:“娘娘,奴才查清楚了,这事情源于昨天……”
  听完内侍的话,白贵妃的心沉了下去,她马上知道智勇侯是故意这样说的对,也是故意让人把这件事传开的。
  毕竟白谨亦打从出生就过继到钱家,可后来又回来了。而智勇侯只说了白谨亦从出生就过继的事情,没说之后的,这不像醉酒的人会说的话,醉酒了还能这样保留?
  再则,智勇侯说这些话是在丢白家的脸,让大家取笑白家,可目的呢?
  白贵妃猜到他的用意了,也因此她更加生气。“去传智勇侯,本宫要见他。”
  智勇侯刚下朝不久,正在衙门里,今天上朝的时候,满朝百官看他的眼神都很奇怪,大概是惋惜或者嘲笑他失去了一个有出息的儿子吧,对此,智勇侯不在意。他只在意白贵妃,从下朝开始,他就等着白贵妃召见他。
  果然,白贵妃差遣内侍来找他了。
  智勇侯跟着内侍进了宫,就看到了白贵妃一脸阴沉得坐着,连伪装都没有了。她很明白的告诉智勇侯,她在生气。
  智勇侯走到白贵妃的对面坐下:“小妹……”
  白贵妃冷冷的看着他:“不敢,我不过后宫一个小小女子,哪里做的了智勇侯的小妹?”
  智勇侯叹气:“娘娘何必说这样的气话?”
  白贵妃:“如若不是,大哥又何必这样欺负我?大哥答应过我,帮我皇儿谋取那个位置,可是大哥现在又是怎么回事?”
  智勇侯道:“我知道你觉得我出尔反尔,你生我的气。可是娘娘,我欠谨亦啊。我帮你,是因为你是我妹妹,是因为当年你进宫是为了养活家人,可是这个家人不包括谨亦啊。他不是你我养大的,也不是白家养大的,他不欠你,也不欠我。所以,我不想逼他。”
  白贵妃嘲讽:“大哥可真是伟大。”
  智勇侯道:“你放心,我说过会帮你,便是付出我的命,我也会帮你。或者,你可以把谨亦当成退路,将来我们失败了,至少白家还有后。”
  白贵妃的双眼红了,她知道大哥的性格,他已经做出了这样的事情,绝对没有反悔的可能。而且,外面都传成这样了,如果再传出白家出尔反尔,谨亦又回到了白家,那么白家在这京城还怎么立足?而到时候,她的名声、四皇子的名声又该如何?“到底是妹妹不如儿子。”
  智勇侯:“娘娘何必说气话。”
  白贵妃走到门口,看着外面美丽的院子,她道:“大哥,有时候我忍不住在想,如果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个繁华的皇宫,那该多好。”那就不会沉迷在权势中无法自拔。而今,她见识了这个皇宫的繁华,她走不出去了,只有只能努力的,爬的更高。
  智勇侯心一沉,白贵妃的话让他想起了灾荒的那些年,他当时不在,一家子的人吃尽了苦头,甚至他爹还死在那场灾难里了。他何尝不知道白贵妃为什么提这个,他欠她的,从来没有否认过。“娘娘放心,娘娘的心愿肯定会实现的,我手中还有五万的兵权。”最差不过是兵临皇宫,控制京城。
  白贵妃转过身,看着智勇侯没有说话。
  气氛有些沉闷,最后还是智勇侯开口:“娘娘如果没事,那微臣先告退了。”
  白贵妃点点头。
  智勇侯出了宫里,没有再回头。
  而白贵妃看着他的背影,淡淡的收回了视线。她说,到底是妹妹不如儿子。在她的心里又何尝不是吗?谁也不能和她的儿子比。


第243章 第二更
  半个月后; 朝廷的公有制改革正式开始了。
  首先,全国每个县城都成立司农司衙门,既然有了司农司衙门,必要要司农司官员; 全国上百个县城; 京城的司农司可没有这么多的官员。于是,晖武帝下令; 让今科的进士去任职县城的司农司衙门。
  不得不说; 晖武帝的这个点很好,那么多进士都闲着; 就算安排在朝廷里; 那也是闲职,让他们去地方司农司衙门; 确实是物尽其用了。
  于是,以朱策为首的今科进士们,开始朝着自己任职的地方司农司衙门出发了。不过离开前,朱策倒是来胡同巷钱宅拜访过; 夫妻俩带着孩子一起来的。两家本来就是亲戚,顾灵和白谨亦来京城了; 他们情理之中也是该来拜访的。
  朱策和白谨亦倒是有话聊; 相处的十分融洽。两人都是大格局的人; 一个是男主,六元及第; 一个是在朱策之前; 最有可能六元及第的人。而在小说里,一个是文臣之首,首辅。一个是武将之首; 战神。两人颇有一番豪情逸致。
  而顾兰是顾灵招待的,两人客客气气的,平平静静的聊着。往日的一切都已经过去,走出了桃水村、走出了吉祥镇、走出了洪旗县、走出了府城,来到了京城,身为女主的顾兰也在快速的成长。
  朱策和顾兰离开京城,去地方司农司衙门的那一天,顾灵和白谨亦也离开了京城,他们要去北关了。顾灵和朱策一样,她任职的是北关的司农司衙门。
  北关和桃水村不同。北关天气干燥、少雨,田里存不住水,所以北关不适合种植水稻,比较适合种植玉米、小麦、大豆等旱地上生长的庄稼。
  当然,北关还有一种优势,那就是种植棉花。棉花不喜欢潮湿的环境,所以北关种植棉花更合适。不过,一切要等到了北关再说。
  “别看书了,歇一歇。”马车上,顾灵正在看农作物、地质方面的书,竟然要发展北关的司农司,顾灵对北关的地理环境自然要了解。其实,早在几个月前,从她在吉祥镇成立司农司之后,她对相关方面的书籍就从来没有落下过。以前在现代的时候的,大概是网络通全世界,所以她没有体会到过书中自有黄金屋的乐趣。可是在这古代,对于不懂的东西需要问,需要看书,她才真正的体会到了为什么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嗯。”顾灵放下书,“到北关还要几天?”
  白谨亦:“大概三天就到了,到时候你先去将军府,我直接去边关交接。”
  顾灵点点头:“到了将军府还得整顿一番,要是能够造一栋像家里一样的宅子,那该多好。”小说里,他终其一生都在北关,而今,会不会像小说里一样?所以顾灵是把那里当成长久的第二个家来看的。
  白谨亦:“虽然不能在那里造一栋像桃水村一样的宅子,但是那里的洗澡间、茅厕,我已经提前叫人去修缮了,按照桃水村的样子来的,所以等你到了之后,不用担心上茅厕不方便。”事实上,自从见识过顾家的茅厕之后,他也喜欢。“等我们在北关安顿好之后,就把姨母、爷爷奶奶他们都接过来,以后你也不会寂寞了。”
  顾灵好奇:“你什么时候叫人去修缮洗澡间和茅厕的?”
  白谨亦道:“我们到京城的第二天。”
  所以是二十多天前了?这家伙好快的速度。顾灵忍不住称赞:“好男人就是应该这样,事事都考虑好,不让女人担心。”
  白谨亦弹了一下她的额头:“鬼灵精怪。”给她几分颜色都能把染色坊给开起来了。
  三天后,一行人到了北关县城。
  到了城门口,便看见县太爷带领着衙门的人在城门口等着。县太爷倒不是来等白谨亦的,白谨亦是武将,任职的是边关的军营,而不是来地方上任,所以不用县太爷来迎接。县太爷此行,是来迎接顾灵的,顾灵的司农司在县城,虽然县太爷不归顾灵管,但顾灵司农司少卿是正四品,比县太爷大啊。
  “可是福灵县主座驾?”县太爷见一行人过来,算了算路程,差不多是福灵县主上任的日子,所以待顾灵的马车到了面前时,他主动上前问。
  马车停了下来,白谨亦掀开帘子:“是福灵县主座驾,你是本县太爷?”
  县太爷见马车里有一俊美的男人,赶忙道:“下官是本县太爷胡途,见过白将军。”能在县主的马车里,那必然是县主的丈夫白谨亦将军才是。一个月前,福灵县主和白将军双双在皇宫门前受封,此时早就传到北关了,所以胡县令才如此肯定这人是白将军。
  白谨亦道:“胡大人好眼力。”
  倒是顾灵听到胡大人的名字,忍不住扯了扯嘴角,这糊涂的名字还挺有意思的。虽然不是这个糊涂,但听着一个念法。顾灵从马车里伸出头:“胡大人好,我是福灵。”
  胡县令道:“见过县主,早闻县主的事迹,今日北关能迎来县主,是北关百姓的福气,下官代北关百姓多谢县主。”
  顾灵:“胡大人过奖了,福灵初来乍到,对北关两眼一抹黑的,众多不明白的地方以后还要请胡大人多多指教。”
  胡县令:“不敢不敢。”这可是县主。再说的坦白一点,如果是旁的司农司少卿来这里,也许压不过他这个地头蛇,可顾灵是谁?是白将军的妻子。县城外的军营有五万的将士,那可是白将军的兵,他可不敢得罪这位县主。俗话说,这叫有兵就是天皇老子啊。
  顾灵:“那我们先去将军府,改日再请大人一叙。”
  胡县令:“县主可知将军府在哪里?需要下官带路吗?”
  顾灵看向白谨亦,白谨亦道:“不用,我知道将军府在哪里。”作为在这里呆了两年的人,对于这个县城白谨亦可是相当熟悉的。
  胡县令也就没有继续了:“那下官改日再上门拜访。”
  将军府
  “灵灵,你先进府里,我去军营了。”白谨亦送顾灵到将军府门口,便急着去军营了。
  顾灵道:“白师兄去忙吧,此处有我。”
  “公子、太太……”门口的下人见到主人来了,赶忙过来。他们都是钱家调过来的下人,一则顾灵和白谨亦这几年都会住在这里,将军府的人自然都要是熟人才好,陌生的下人进来了万一发生点什么,可太危险了,毕竟北关很重要。二则一时之间也找不到适合的下人,所以从钱家派遣过来更方便。
  将军府因为时间短,所以也没怎么修缮。不过这原就是住着人的,是北关之前的将军,现在白谨亦调过来,原来将军府的人自然已经搬走了。所以这将军府还是保护的很好的。
  顾灵:“三婶,你们安排一下,我到处看看。”
  李三娘:“是。”
  将军府的占地面积很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