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成科举文女主的堂妹-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奶奶不怕他们不还,所以答应的很干脆:“行,我数十个给你,不过借几天让丫头给我喂几天的鸡。”
  顾灵差点把蛋羹给喷出来。老太太这是从昨天晚上得到的启发?
  顾大伯赶忙道:“应该的应该的。”
  顾大伯拎着十个鸡蛋出去了,带着家人风风火火的开始收拾东西,顾奶奶则带着吃好蛋羹的顾灵要去镇上了。倒不是顾灵吃得少,蛋羹很容易饱腹,再加上这具身体才十三岁,胃口不大,所以一碗蛋羹饱了。
  屈氏正在外面晒猪草,大清早割的猪草因为有露水,不能直接给猪吃,所以要晒一晒。其实今儿早上起来,她也没有去割猪草的心思,毕竟以往都是大房三个女儿去割的。可今儿早上起来,三个丫头一点割猪草的动静都没有,人也不知道跑到哪儿去了。屈氏人不坏,也不是那种会吆喝侄女干活的人,侄女能干她就当看不见,毕竟人家亲生的爹娘都不说,她隔房的婶子说什么?可侄女分家不干了,她也不会说什么。所以自己就去割猪草了。
  顾奶奶把厨房的钥匙给屈氏:“今日午饭你来掌厨,饭菜和粮食我放在桌子上了,我和乖宝去镇上。”
  屈氏倒也不惊讶,不过好奇问一句:“娘,你们去镇上干什么?是去卖鸡蛋吗?”平时婆婆每个月也会去镇上,因为要把存着的蛋卖掉,不过她会带女儿去,这是要给女儿开小灶。屈氏知道,也不会阻止,不过她有些脑子,会让儿子跟女儿一起去,这样儿子也能开些小灶。所幸婆婆对儿子也是疼爱的,便会带他们一起去了。
  顾奶奶道:“我带乖宝去镇上看大夫,昨日李大夫虽然来看了,但是早上起来乖宝的脑袋还疼,我不放心,所幸老大家的也赔了药费,我就带乖宝去镇上再看看。”这话说的不轻,不仅仅是说给屈氏听的,也是说给正在整理东西的大房夫妻听的,同时也让外面看戏的人听一听。
  昨日顾家的情况村里人都看见了,先是朱家小子来提亲,再是顾奶奶追着顾兰打,然后顾灵被打破了脑袋……即便顾灵的脑袋是被顾奶奶打破的,但的确是顾兰躲到她身后才造成的,所以既然分了家,大房赔些药费也能说的过去。
  但是嘛,一般兄弟间也不会这么计较。
  顾大伯听到亲娘这样说,对侄女又多了几分歉意。顾大伯母低着头进了屋子,当没有听见。顾家三个丫头不在,也不知道去了哪里。其实,是顾兰把两个妹妹带去打扫新房子了。免得两个妹妹留在这里,继续被顾家人差遣。
  这个点虽然不算早了,但是去镇上的牛车还有,是别的村子专门拉人的牛车。这种专门拉人的牛车会沿着村子跑,中途遇见有人去镇上或者县城,顺路的直接带上,就像后世的公交车、中巴车一样。
  顾奶奶和顾灵等了大半半刻钟,就瞧见有牛车来了,祖孙俩一共付了三文钱就上了。
  顾灵的脑袋还抱着白布,一看就是伤者,所以她一上去,牛车上的人就盯着她瞧。
  有个快人快语的妇女道:“啊哟,这姑娘是怎么了?”
  顾奶奶倒是也没有蠢到把家里的事情往外说,她道:“村子里有人在吵架,这不小心打到了我孙女,昨日村里的大夫看了,但我孙女今早起来脑袋还疼,我担心有个万一,带她去镇上看看。”
  古代丫头的命很贱,所以听闻顾奶奶要带孙女去镇上看,有几人还道:“婶子你可真疼爱孙女。”
  当然也有人不以为然:“一个丫头片子,还找镇上的大夫看,这得浪费多少钱啊。”
  顾奶奶呸了声:“你家的丫头片子不值钱,我家的乖宝可不一样。”
  当下也有人跟着道:“就是,男娃女娃都是自家的,生病了就要看。”
  顾灵病恹恹的道:“我其实也不是很疼,就是一点点的疼,我想着省些钱不要去了,可是我奶不放心我。”那轻声细语的声音,听起来很虚弱。让人觉得,这肯定不是一点点的疼,而是很疼。


第7章 私塾
  顾奶奶和顾灵到了镇上,先去了市井摆摊,那一背篓有七十多个鸡蛋得先卖掉,不过顾奶奶摆摊前,先从旁边的小贩那买了一串糖葫芦:“乖宝,你慢慢吃,奶奶先卖鸡蛋。”
  顾灵不爱吃糖葫芦,原主倒是喜欢吃,因为糖葫芦外面的一层糖衣是甜的。但顾灵也没拒绝,她接了糖葫芦道:“奶,我看到那边有家书斋,我可以去书斋里看看吗?”
  顾奶奶担心孙女的安全,想了想道:“那你去书斋里看书,奶去书斋的对面摆摊。”这样她能时时看着孙女些。
  顾灵又被老太太的骚动作给惊到了。
  祖孙俩到了书斋对面,顾奶奶继续摆摊,顾灵把糖葫芦给了顾奶奶,因为书斋里定然是不能拿着糖葫芦进去的。说起来,顾灵去书斋也是要打听一些事情,所以她进去的时候,脸上高兴的神情相当的明显。
  顾奶奶看到了,让孙女去私塾的想法就更加重了,不行,今天回村子前,得把私塾的事情打听清楚。
  顾灵走进书斋,书斋里这会儿除了掌柜之外还没有别人,因为这个时间段,读书人自然在进学,一般学子们都是中午出来的比较多。
  掌柜看是一个小姑娘进来,也没有赶人或者歧视,而是慈善的道:“小姑娘是来给哥哥买东西吗?”纵然象国对女性稍微宽容些,民风也开放些,也允许女子私塾的存在,但并不是谁家的姑娘都会上私塾的。不过秉着和气生财,掌柜才这一问。
  顾灵朝着掌柜微微一笑,十三岁的姑娘,长得好看不说,笑起来一派天真:“不是的,我奶奶要送我去上女子私塾,我先来您这书斋看看。”
  掌柜的一听,不由的多看了小姑娘几眼。确实,小姑娘穿的衣服虽不是多金贵的,但也是干干净净没有补丁的,料子却比一般粗布要好。再看小姑娘白白嫩嫩的,就知道在家里是个受宠的。“去了女子私塾要好好念书,将来要孝顺你奶奶。”
  “嗯。”顾灵重重的应了声,然后有走到掌柜面前,“掌柜大伯,我们村子里有个姐姐嫁给了一个童生,她娘家人说童生能挣钱,什么抄书啊、写话本子啊,可是有这回事吗?”
  掌柜没有想到小姑娘会问这个,他忍不住笑道:“抄书挣钱要看字,而且这字没有下几年的功夫是写不出好的来的,所以你一个小姑娘就别想了。至于话本子,字倒是不讲究,你如果有话本子写出来了,也可以拿来,我们收话本子。”掌柜也是看这会儿没生意,才和小姑娘多说几句,毕竟这小姑娘还没进学,什么抄书和话本子,那都是遥远的事情。
  顾灵制定计划的第一步进私塾,第二步挣钱。因为她早就打算好写话本子挣钱了,而写话本子需要自己会写字,所以才有进私塾这件事。
  顾灵在现世是个一事不通的人,她能想到的挣钱法子就是写话本子,作为一个现代人,什么造纸、做肥皂等等,那都是小说里写的而已,但是写话本子对她这样的小说迷来说,却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顾灵装模作样的点点头:“我知道了,谢谢掌柜大伯。对了掌柜大伯,请问咱们镇上哪家女子私塾收束脩比较便宜一些啊?”
  掌柜听了不禁一笑:“小姑娘,你当镇上是县城呢?有很多家女子私塾?别说镇上,就是县城也没有很多家。咱们镇上就一家女子私塾,是彭举人家开的,女子私塾不比男子私塾,里面的学生不多,除了教你们识字之外,还附带教女红,要是家里条件允许的话,小姑娘进去倒是不错。”去过私塾和没有去过私塾还是不同的。
  “我知道啦,谢谢掌柜大伯。”顾灵问到了一些想知道的,就出去了。
  顾奶奶的鸡蛋还没有卖完,七十多个鸡蛋,今天能挣上一百多文,当然,如果全部卖掉的话。见到孙女出来,顾奶奶问:“怎么出来了?”她刚才一直看着书斋里,看着孙女和掌柜在说话。
  顾灵也不隐瞒:“我向掌柜大伯问了一些私塾的事情……”她把问到的事情说了一遍。
  顾奶奶一听:“啊哟,乖宝真是机灵,都知道去打听了。”她想了想,数出六个鸡蛋给顾灵,“来,把这鸡蛋拿去给掌柜。”
  “奶奶?”顾灵假装不懂的看着她。
  顾奶奶是会来事的,孙女以后在镇上上私塾,如果能和书斋掌柜搭上一些关系自然也是好的。所以平日里小气的话,这会让对六个鸡蛋可是一点都不小气。她道:“谢谢人家把这些告诉你,去吧。”
  顾灵哎了一声,就捧着六个鸡蛋进了书斋,还真是用手捧的。进了书斋,顾灵便道:“掌柜大伯,谢谢你方才同我说的一些事情,我奶奶说这是谢礼,还请您一定改要收下。”
  掌柜看见顾灵用手捧着六个鸡蛋,忙道:“不用不用,你们存几个鸡蛋也不容易,拿去自己补身体吧。”
  顾灵却不依,把鸡蛋放在柜台上,还直爽道:“我家里有八只鸡呢,下的鸡蛋够补身体的。”那是分家前有八只鸡。
  掌柜听了顾灵的话,还真是哭笑不得,他也不再拒绝了:“那代我同你奶奶说声谢谢。”他也不爱占人便宜,想着等小姑娘上了私塾,定然要来这里买启蒙书,他倒时候少收她一些钱便是了。
  顾灵脆生生的应了一声,便又出去了。
  顾奶奶因为紧着时间要去看私塾,所以原先两文钱一个的鸡蛋,到后面都是卖一文半一个的,卖完鸡蛋之后,祖孙俩便去了掌柜说的那位彭举人的私塾。
  彭举人在镇上很有名,所以只要问几个人就知道私塾在哪里。
  到了私塾,私塾的大门敞开着,不过门口有两个婆子守着。顾奶奶和顾灵上前,顾奶奶大着胆子问:“请问这私塾还招女学生吗?”别看顾奶奶在家里那么霸道,到了外面尤其是来到举人家门前,还是怂的。
  婆子倒是热情道:“收的收的,大姐这是现在要来吗?是您身边的这位小姑娘来进学吗?”说着,还看了顾灵一眼,心道,这小姑娘可长的真好看。
  原主这具身体的确长得好看,不然也不会被小地主看上,不过这会儿才十三岁的她在没长开,面上是稚嫩一片,所以但凡正常的人也不会对着十三岁的小姑娘起什么鬼心思。
  顾奶奶道:“我们先来打听一下情况,如果合适的话今日可以报名。”她可是把家底都带上了。
  婆子道:“您请进来,我给你们带路。”
  婆子带着顾奶奶和顾灵进了私塾,到了一间屋子前,她往一边敲了敲门:“夫人,有个小姑娘想要来进学。”
  里面传出一道女音:“带进来吧。”
  “是。”
  婆子带着顾奶奶和顾灵进了屋子,然后便回到了门口站着。顾奶奶和顾灵看到了坐在案桌前的夫人,那是一名看上去三十左右的端庄妇人,颇具威严。
  顾奶奶赶忙拉着顾灵道:“顾家祖孙俩见过夫人。”
  妇人笑着道:“老太太不用多礼,这是带小娘子来进学?”
  顾奶奶听她声音和气,心中的拘谨也稍稍松了些,她规规矩矩的回答:“是的,不知道进学有没有什么规矩和讲究?”
  妇人道:“女子进学不比男子进学繁琐,没有规矩和讲究。每天上午念书、下午学女红和礼仪,一年二两银子。不过,男子进学是为了考取功名,所以可能学无静止,而女子进学则多半是为了识字、学礼仪、以便做个知书达理或者通情达理的人,故而一两年足以。当然,进学是你情我愿的,你如果想要继续进学,私塾也不会拦着你,但是我们能教的也就这些东西。”
  顾奶奶和顾灵都听懂妇人的意思。
  妇人继续道:“我夫家姓彭,就是彭举人,男子私塾那边是他教的,女子私塾便我来负责。女子私塾有两个女夫子教你们进学、两个绣娘叫你们女红、两个嬷嬷教你们礼仪。可还有不清楚的?”
  顾奶奶和顾灵灵异口同声道:“没有了。”
  妇人点点头:“那么再来说说费用的问题,除了一年二两银子的束脩之外,笔墨纸要你们自己准备,但进学的书、女红的布和线,都是我们私塾统一采办的,所以要另外收线。这些东西算起来,一年也需要二两银子左右,所以一次性要交四两银子。”
  顾奶奶听着妇人的话,心里头算了一笔账,便是让孙女专门去绣坊学习女红,恐怕一个师傅一两银子的拜师费也是要的,而且布针线的也是要自己负责,所以这笔账一听倒是划算的。她点点头:“谢谢夫人,我们明白了,那我孙女什么时候可以进学?”
  妇人道:“随时都可以,刚进学的姑娘没有基础的话,夫子会另外教学。”
  顾奶奶从怀里拿出一个大荷包,从里面拿出四两银子,递给妇人。若是平时,她一下子拿出四两银子肯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