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当公主的快乐你想像不到-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爹负责乱杀,她负责嘎嘎。
  含象殿内,顾朗挑起新的话题:
  “等开春后,也该给小十一启蒙了。”
  大公主还以为,爹爹是想问拾翠殿有没有推荐的女夫子人选,没想到他紧接着就问起了八公主、九公主的学习进度,还出了几道考题。
  她们还小,启蒙学的是《三字经》,八公主背诵时有点磕巴,九公主倒是挺顺畅的。
  九公主看了眼诗怡,随后大着胆子说:“阿爹,如今我已学完《三字经》的释义了。”
  哦?进度比八公主还快,这倒是让顾朗没想到。
  他随机挑了一段,问她作何解。
  九公主特别想在阿爹面前好好表现,她心跳加速,身体都有些颤抖。
  当她正确说出那段话的意思,还得到顾朗的奖励后,就更是兴奋激动。
  阿爹赏她了,还是单独赏的!
  诗怡看着九公主,没想到学霸竟在她身边。
  她是假天才,九娘看起来是真早慧啊。
  夜已深,拾翠殿的三位公主要回去了。
  顾朗一个眼神,杜志远就打发走宫殿内的其他人,只留这对父女讲些悄悄话。
  没有外人在,诗怡就直接问:
  “阿爹,你要改变皇子公主的教育模式吗?”
  “必须要改。”顾朗点头,“最大的孩子才十六岁,还可以抢救一下。”
  如果他选出的下一任皇帝只会开历史的倒车,那他在位这些年也不用干了,直接躺平吧,免得来回折腾。
  继承人是非选不可的,因为以人类的寿命,想要在顾朗活着的时候,以尽量不带来巨大社会动荡的方式终结帝制,基本不可能。
  如果可以的话,其实让诗怡来当太女是最好的选择。
  但前些日子,诗怡启动了名为“系统”的外挂。
  她已经弄明白了,她和顾朗是绑定穿越,这一方世界无论谁的寿命耗尽,两个人都会离开。
  也就是说,等顾朗“驾崩”后,诗怡会跟着遁。
  为了不让他们立刻自杀,系统还提示了,他们最好待满三十年,苟得越久越好,否则攒不够能量,穿越时中途熄火就完蛋啦。
  父女俩对这个霸王条款都很无语,而那个系统除了让诗怡搞清楚这件事外,暂时没发现其他用处,就这么放着了。
  无所谓,阿爹才是她真正的金手指。
  对于继承人的选择,顾朗当然是格局打开,公主也列入考虑。
  只是,天佑帝的十一个女儿,十个儿子,他还没全部见过。
  诗怡:“要找什么理由,把他们都聚在一起吗?”
  顾朗点头,在心中思量计划。
  这个盛大的兄弟姐妹齐聚场合,不是宴会,而是——
  分班摸底考试。
  诗怡:……
  她起身强烈抗议:“阿爹,你要给孩子们一个快乐童年,不要搞这一套!”
  顾朗:“六岁及以下不参加,你来当主考官。”
  诗怡眨眨眼,诗怡坐了回去。
  “那,阿爹记得把题目出难一点,才能起到筛选的水准哦。”


第5章 
  要当主考官了,诗怡做的第一项准备工作,就是记清楚她二十个兄弟姐妹的名字。
  这是一项大工程,当她看着案牍上的长串名册时,脑袋都有点晕。
  先看皇子,天佑帝给皇子们取的名字,都是王字旁,和玉相关。
  二皇子名“琮(cong)”,三皇子名“璋”,都是祭祀时使用的玉器。
  在这封建迷信、对祭祀格外看重的年代,这两个名字代表了帝王的格外看重,二、三皇子也确实是储位的最有力竞争人选。
  诗怡心想,二皇子的生母是贵妃,三皇子的生母是德妃,无论哪一个上位,外戚势力都不容小觑,难怪天佑帝迟迟不立太子。
  和二皇子、三皇子对比起来,大皇子就显得平平无奇了。
  他的名字是“琚(jū)”,一种装饰佩玉。
  不是说这个字不好,只是和祭祀用的玉器对比起来,就落了下乘。
  诗怡忍不住问立春,为何大皇子不受待见?
  在中宫无所出、大家都是庶子的情况下,庶长子的身份应该很吃香才对啊。
  立春的荣辱皆系于诗怡,自然是忠心耿耿,有问必答。
  原来皇长子的生母,当年只是侍奉花草的宫女。天佑帝酒后幸了她,醒来后又觉得她不够漂亮,随便给点赏赐就打发了,连个位分都没封。
  当时天佑帝已经有了三位公主,后宫嫔妃都莽着劲,想生下皇长子,没料到被这个宫女抢了先。
  而大皇子的运气很不好,他出生那年,正好赶上地龙翻身,也就是地震了。
  这只是一种地壳运动,却让迷信的古人觉得他不太吉利,又因为他生母出身卑微,导致天佑帝对他的印象很不好,只随便取了个名。
  也许是有类似的“不详”经历,诗怡非常同情大皇子。
  她遇到的是人祸,大皇子是天灾,大家都摊上了倒楣事。
  再往下看,四皇子顾琳、五皇子顾琼、六皇子顾珦(xiang)、七皇子顾珝、八皇子顾╦ǐng)。
  这里面的名字基本都是美玉的意思,只是不带有祭祀那么浓的政治色彩,比“琚”稍微好一点。
  接着就到了诗怡的双胞胎哥哥,九皇子顾В▂u)。
  嗯……这个名字,难怪赵柔当初被降位成才人,后宫都不想和她往来。
  “А彼淙灰彩峭踝峙裕皇怯瘢皇恰笆朴裾摺薄
  说好听点,是接近玉的石头,若要刻薄些,可类比鱼目和珍珠。
  大皇子顶多是敷衍的玉,九皇子已经被开除出玉的行类了。
  诗怡对这个双胞胎哥哥的心情很复杂,在原主有限的记忆里,她非常羡慕哥哥,想和哥哥一起玩,哥哥却叫她灾星,让她滚,骂各种难听的话。
  诗怡知道,九皇子也只是个孩子,他不懂那么多道理,都是赵柔没教好。
  但是原主被冻死了,他身为既得利益者,总不可能置身事外。
  找他报仇倒不至于,就此甘休又心有不甘,卡在这不上不下的程度就很难受。
  诗怡略过他,再往下看,只剩还未满周岁的十皇子顾锳。
  这个名字是最特殊的,它不是玉,也不是石头,它代表玉的光彩。
  十皇子的生母也很特殊,她是西域进贡的美人。
  注意,不是和亲,是进贡。
  因此,她虽然凭美貌颇得天佑帝喜爱,不过生下的儿子带有混血长相,就不怎么受重视了。
  怎么说呢,邺朝“非我族类”的观念还是挺深刻的。天佑帝给他取名为“锳”,这个字单看是好的,但混在皇子堆里,就带有隐形歧视。
  诗怡叹气,天佑帝真是个渣爹。
  他取名时也太随意了,一点都不考虑对孩子的影响,又不是形容美玉的字不够用,非要给人添堵。
  皇子的名字让诗怡记得头疼,公主这边稍微好一点。
  四位公主,琴棋书画,听说这个排列组合是贤妃贡献的创意。
  立春还提到了,本来后面该接“诗酒花茶”,但五公主生来体弱,德妃便去向皇帝进言,给她取名为“萝”。
  萝,指能爬蔓的植物,德妃希望女儿有个依靠,能永远保护她。
  立春感慨一句慈母之心,诗怡却觉得,还不如取名为卷柏、沙棘、胡杨这些生命力超强的植物,比萝靠谱多啦。
  六公主顾蘅、七公主顾芜、八公主顾菡,算上五公主,这是四个草字头,也是一组。
  诗怡悟了,天佑帝取名时肯定是有点强迫症在身上的。
  到了九公主这,就取名为“瑟”,和大公主的“琴”对应上了。
  诗怡接着往下看,十公主取名“梨”,因为她出生的时候梨花开了。
  十一公主,也就是她的名字是“诗怡”,正好与十一谐音。
  诗怡:……
  这两个名字都不错,但明显看得出天佑帝的敷衍。
  其实大多数公主的名字都挺敷衍,目前有寓意的,也就是大公主、五公主和九公主,还都是生母取的。
  至于皇子的那些名字,大多数也来源于美玉备选,由天佑帝看心情分配一个。
  诗怡拿出背诵课文的劲头,才将他们的名字和序齿全部对应上。
  往常,在宫中记住序齿即可,对皇子公主很少有直呼其名的机会,但在顾朗的教育改革中,名字的运用会越来越频繁。
  以姓氏加x郎、x娘的称呼,会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增强宗族凝聚力,这是顾朗不愿意看到的。
  他也要淡化“长幼有序”的概念,转而推行“能者居之”的思想,才能让序齿靠后的孩子有机会冒出头来,不被哥哥姐姐们凭年龄压着。
  分班考试的卷子由顾朗亲自出题,目前还在拟初稿,诗怡倒是和他讨论过学制的相关事宜。
  按本朝例,皇子三岁启蒙,六岁被送到弘文馆读书,和诸多贵族子弟们共同接受教育。
  顾朗了解过他们学习的内容,都是些经史书法,圣人名言,算学律学等可作为选修课。
  公主的学习就更简单了,启蒙只学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就行,近年多加了一本《蒙求》。
  学完这些基础教材,接下来就全凭个人兴趣,和生母的要求严格与否。
  勤勉如大公主,经常待在秘书省的著作局内阅览书籍,偶尔还会请教弘文馆的授课博士。
  不爱读书的,学完规定课程后再也没沾过课本。
  她们平时就学点女红刺绣,琴棋书画;更懒一点的,就只顾吃喝享受,反正天佑帝根本就不管,没提过什么要求。
  这当然是不行的,顾朗准备进行大刀阔斧的教育改革。
  弘文馆是正式官署,除了给贵族子弟授课外,还承担着校正图籍、参议礼仪的任务,与其改它,还不如新开学校来得省事。
  宫中收拾出一处宫室,名为清晖殿,顾朗重新提了字,写了招牌,打算建立清晖幼稚园和清晖小学。
  六岁及以下的孩子读幼稚园,其他孩子参加分班摸底考试,小学不设年级,分为天、地、玄、黄班,不论年龄,什么知识水准读什么班。
  小学顺利读到天班,并成功毕业后,就可以进入到清晖中学,这部分构想先放着了,顾朗只是在设计图中提前留出了场地。
  先读完小学再说呗,“升入中学”是吊在前面的胡萝卜,不会那么轻易让人得到的。
  总要激发起他们的斗志,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培养出最优秀的人才。
  诗怡用完早膳,将兄弟姐妹们的名字又复习了一遍。
  内侍常平进来汇报,说拾翠殿贤妃给她送了些礼物。东西已收入库房,他将礼单呈上。
  诗怡看了眼,文房四宝一套,都是难得的好东西。
  她点头表示知道了,和身边的人随口说道:“是昨天送蛋挞的回礼吗?贤妃好客气哦。”
  正在给她梳头的是白露,昨日也在殿内服侍晚膳。
  她只是个普通侍女,特别想获得升职机会,在她的认知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得让公主看到她的好处。
  于是她说:“依奴婢看,贤妃的心机可深着呢。”
  “啊?”诗怡不明白。
  白露:“昨日,陛下明明是来看您的,偏九公主要出风头。她想分薄陛下对您的疼爱,贤妃又装模作样送了礼,想踩着您得一个好名声。”
  诗怡:……
  诗怡没有接话,待白露出去后,叫来了她的上司立秋。
  “给她转岗,安排点别的活,以后不用上前伺候了。”
  宫斗勿cue,她只想做大邺朝的快乐咸鱼。


第6章 
  为了杜绝作弊的可能性,分班考试的消息还在保密阶段。
  皇子公主们只知道,从今年三月起,他们就要到清晖殿那边读书了,而且还是分幼稚园与小学?
  在邺朝,这两者都是新鲜词汇。
  幼稚园比较好理解,它的招生范围是三到六岁的孩子,小学却是不设限的,连已经定好驸马人选的大公主顾琴都收到了入学通知,让她做好准备。
  顾琴犹豫了一阵,还是去求见贤妃。
  邺朝的风气还算开放,并没有严苛的男女大防,因此,皇子公主们共同上课倒不算什么出格的事,除个别酸儒指指点点外,无人在意。
  诗怡还以为会遇到很大的阻力,幸好是没有。
  顾朗:“女性地位其实很能反映封建王朝的政治情况,想想北宋与南宋,女子地位的天壤之别。”
  邺朝开国几十余载,不说太平盛世,至少没经历过重大打击;中原人的民族自信依然高昂,不需要让女性成为封建社会最底层,来获得那点自我欺骗的优越感。
  听闻皇家教育改革,近日顾朗收到的请安折数量猛增,不仅有拐着弯自荐的,还有同僚之间你吹我捧,花花轿子众人抬的。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其实并不清楚清晖小学具体是什么章程,但不妨碍他们知道,这面向全体皇子的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