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可以有更轻松的人生不想继续拖累我,我跟她离婚,她带着合法的不会被人指指点点的婚生子回了川省开始新生活。”
  他现在的表情跟语气都很平静,让人很容易就让人相信他说的是事实。
  跟初迎推测的一样。
  虽然说得不够详细,可其中细节很容易就让人脑补出来。
  初迎脑补出的是他跟王红果没有男女之情甚至并不熟,只是偶然得知王红果的遭遇,为了让她顺利生产,跟她结婚给她做掩护,甚至牺牲了自己读工农兵大学的机会,等知青大返城各自回城,从此互不干涉。
  但也因此他的婚姻被耽误,要不是这段婚史,也许他在回城后会顺利结婚生子。
  他放弃自己的前途,放弃自己的婚姻,帮助一个无助的女知青。
  这是一个讲义气有担当的形象高大的男人。
  可笑的是,这个工农兵学员名额最终落到余温头上,让他麻雀飞上枝头变凤凰。
  现在轮到余温震惊,他想不到自己的调查猜测有误,他相信了路民的话,他犯了一个愚蠢的错误。
  本来他以为路民跟他一样,是个不负责没良心自私自利的人,才去调查他,得到一点风声就信以为真,可事实却截然不同。
  王红果想要拼命隐藏的事情,他却费尽心思去打听,甚至为了打击路民,想要去宣传。
  他只想着揭发路民,没想过要伤害王红果。
  他觉得现在的自己想个傻子,就是个笑话。
  最高兴的人是初夏,她激动地说:“路民,我相信你,你有情有义,果然我没有看错人。”
  路民说:“谢谢你相信我。”
  看路民又扬起手臂,方戬马上挪开让出场地给他发挥,路民又抡圆胳膊给了余温一耳光,说:“这是替王红果打的,这是她最不愿意面对的隐私,可你却去调查并宣扬,你无耻。”
  余温没有躲,他承受了这一把掌。
  他并不是有意去当小人。
  目光变得死板呆滞,喃喃地说:“对不起,我以后不会再提这事儿。”
  “你要对不起的人不是我。”路民冷声说。
  余温懊悔极了,感觉无地自容。
  初夏义愤填膺,恨不得刀了余温,方戬很冷静,说:“既然事实清晰,双方的为人人品咱们也看得清清楚楚,今天是个喜庆日子,没必要因此大动肝火,余温,马上走。”
  “余温,你滚,以后要是敢提这事儿我告到你单位去,余温,你考虑下你的工作。我也会告诉杨溏,让她知道你是什么样的小人。”初夏怒道。
  工作单位就是余温的软肋,总可以借此拿捏他。
  余温赶紧说都是误会求谅解,千万不要告到他单位,也别告诉杨溏,他以后保证不会再出现,不会再干扰他们的生活。
  之后没做耽搁,脸色灰败地马上朝门外走,外屋,离门口最近的周信把门打开,面对屋里院里众人的各色目光,余温狼狈地落荒而逃。
  初恒对着他的背影喊:“你到底说了什么,你不是好人。”
  路民心生感动,对初夏解释说:“这件事我没有跟你说,当年那个强。奸王红果的知青恶有恶报,掉水库里淹死了,我们当时觉得没有人知道这件事,我跟王红果约定死守秘密不往外说,大概是这个原因我就很难找合适对象。
  我知道对你来说不够坦诚,感谢你无条件地信任我,有这份信任,我们以后一定会过得很不错。”
  初夏郑重点头:“嗯,一定会过得很好。”
  初迎招呼外屋跟门外众人进来吃饭。
  老两口还有初春、初冬赶紧打听是咋回事,陈秀镯说:“都说啥了,我看路民灰溜溜地走了。”
  初迎说:“妈,这事儿三句两句说不清楚,等初夏有空跟你说。”
  方戬招呼大家坐下:“刚才大家听到的余温说的话都是误会,是余温想要阻止初夏再婚造谣,没什么大事,都已经解释清楚,如果以后余温再造谣路民可以追究他诽谤。要是余温再有什么小人举动路民会去处理,大家就当没听过余温说的那些话。
  路民是个有情有义值得佩服的人,一般人都没有他这种胸襟跟气魄,欢迎他加入这个大家庭,咱们一块儿喝一杯,祝路民跟初夏、初恒一家的生活幸福美满。”
  听他这样说,所有人都放心了。
  大家举杯庆祝,晚饭热闹开始。
  初道又叮嘱大家:“咱们都知道余温的人品极差,这件事就不要再提,咱们就当没有这回事,初夏跟路民好好过日子就行。”
  初夏可没客气,她把这件事隐去王红果的隐私告诉杨溏,杨溏可能是孩子大了没那么依赖余温,也可能是觉得余温小人之心,也可能觉得余温还在关心前妻,反正马上去跟他闹离婚。
  余温给别人养大了闺女又出钱又出力,他一定要闺女给他养老,绝对不允许别人利用完了再把他踹开,他当然不肯离,双方打闹得不可开交。
  ——
  初迎的汽贸店销售状况良好。
  像日丰这种进入国内市场早的车企的车就是好卖,她们店提车快,一直有报纸跟交通广播广告,再加上媒体报道做宣传,只用五个月就完成二百辆的销售目标,作为标杆汽贸店,厂商一直给予支持,别的汽贸店等车时间不定,她的店优先分配车辆。
  得天独道的优势让她有源源不断的客流。
  三四十万的皇冠跟七十多万的凌志利润高,有两成的利润,后世4s店的利润很大一部分来自售后服务,但初迎觉得现在卖车就挺挣钱。
  杰森再来看初迎,很惊喜初迎开了汽贸店,他说:“初迎,我的朋友,你真的开始卖车了,真让我惊喜,你的企业越来越好,我都为你高兴。”
  “你想不想把林肯车进口到国内来,我认识厂商的负责人,利润空间更大。我们可以合作,我负责往国内运,你负责销售。”了解到她的销售情况,杰森提议说。
  杰森说得卖进口车跟初迎跟厂商销售部合作不一样,需要有进出口资质的公司把车进口进来,说白了就是在国外市场买车运到国内来,到后世也有很多消费者买平行进口车。
  初迎现在的汽贸店有卖进口车资质,没有进出口资质。
  初迎当然想卖高端车,跟买车的富一代打交道多了就知道,他们买皇冠跟凌志这样的高端车型他们买起来也很痛快。
  初迎觉得第一家汽贸店选对了品牌,如果开第二家汽贸店,她想选德众,但既然杰森跟她提卖林肯车的事情,她觉得反正成本不高,想卖车给高端客户,当然要考虑,于是去问白隽清。
  白隽清说:“你想要卖高端进口车的话,有一款车最近很受欢迎,而且我研究过别的进口经销商的卖法,很有趣。”
  初迎让他赶紧说。
  “宝马730。”他说,“这款车宝马公司并没有官方进口,都是代理商往国内进口,比如车的到岸价是五六万美元,大经销商自己定卖价,利润能有一半。
  而且宝马在美国市场比在德国市场售价低,有港城、湾省的公司被利润吸引,就把美规车进口进来。这些买车的人有钱,但美规车有价格优势的话,乐意少花几万。不过港城、湾省主要是南方城市买车,京城市场还有机会。”
  不愧是她们店的军师,他竟然对汽车销售市场这么了解,他还有敏锐的判断力,宝马的名气暂时不如奔驰,但以后会跟奔驰齐名,豪车市场接受度最高的主流,肯定别卖林肯车强,他给初迎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初迎说:“听完你的分析我有了新的思路,反正都是顾客订了车再往国内运,成本不高,我想我可以加入,趁着官方没有进口挣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就是不知道杰森那边行不行。”
  一方面她让白隽清查杰森的相关资料,一方面去跟杰森谈,杰森很意外她对市场竟然这么了解,他只是认为跟厂商有熟识的人有卖车的便利,根本就没分析过哪款车型更有优势,而她却有明确的想法跟思路,他必须拿出更严谨的态度跟初迎合作。
  他说:“现在我对你更有信心,没问题,这对我来说很容易,我们可以把宝马美规车进口进来。”
  既然要合作,初迎肯定要弄清楚杰森的身份,以前只知道他帮助拿到艾孚特特约维修站跟公务车定点维修单位,觉得他是个很厉害的外商,等白隽清给她查到资料,才知道他是美国某大型零售企业董事会排名第三的成员。
  跟这样的人合作初迎绝对放心。
  注册汽车进出口公司可没注册一般汽贸公司那么容易,注册资金高,审批难。
  初迎跟杰森各出注册资金五百万,初迎想有外资注入,再加上杰森的身份,一定能批准下来。
  她现在就等公司审批下来,卖宝马!
  上一世开都没开过的车,如果这一世能卖上,她就觉得自己很牛。
  ——
  陶芋觉得方晋南跟之前不一样,跑来跟初迎说话:“你说他之前是会计主管,干得好好的,不当了,说是要提升银行效益,去当客户经理,说是更容易做出成绩。”
  初迎说:“你不总是督促大哥上进吗?这不刚好符合你的期待?”
  陶芋说:“我也没想到他会这样,原先他不言不语的,跟咱爸一样不太爱说话,原来他会跟人打交道,我真是太意外了,反正比我强得多,他手上积攒了不少大客户,听说他的客户都很信任他。”
  初迎说:“现在有钱人多的是,应该容易积攒客户。”
  陶芋说:“我都不知道他还有这能力,再说之前他就当个柜员,年轻的时候就想安稳按月发工资就行,年纪大了倒像换了一个人。”
  初迎说:“有句话叫大器晚成。”
  陶芋不相信大器晚成,她只觉得人的惰性难以克服,就像她自己再不好好当销售员就得下岗她这才奋起。
  次日吃过早饭,初迎看到西装笔挺夹着公文包的方晋南精气神十足地去上班,陶芋还拉了她一下,示意她看大哥。
  初迎有种感觉,方晋南走上了一条崛起之路,他现在是方·钮祜禄·晋南。
  方晋南只跟她说过,他现在的目标是当上支行副行长。
  陶芋美滋滋地说:“九十年代要想混得好,摩丝领带不能少,他头发上还打了摩丝,一根头发丝都不带乱的。你说他到底是努力上进,还是搞外遇。”
  初迎:“……你对象是好好工作还是搞外遇你不清楚?”
  陶芋抿着嘴唇笑:“他能上进我比谁都高兴,我就开个玩笑。”
  ——
  初迎租出去的四合院的明年到期,她在跟她四合院的租客谈续租的事情,他们在这套宅子里住得舒服,初迎去院子里看过一次,他们对四合院内建筑很爱惜,维持的很好。
  他们要租的话就至少续租三年,而初迎想自己一家住这套房子。
  她有钱支撑住这么大的房子,现在住得太挤,很想自己家人住大房子。
  初迎跟方戬商量:“让爸妈跟咱们一起搬过去,让他们也住住大房子,还能做饭做家务。”
  方戬跟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一样,对居住条件要求不高,他觉得现在住得就挺好,没有任何不宽敞不方便,当然要搬到自家四合院他也没有异议,不过他说:“爸妈在这个院儿住习惯了,都是老街坊邻居,他们不一定愿意搬走。”
  “谁家父母因为子女住上大房子不都得美滋滋的,我去问问爸妈。”初迎说。
  其实老两口不愿意跟他们去住也好说,大不了请个保姆,不愿意请保姆的话就自己做饭。
  还没跟老两口说,初迎的提议先遭到闺女反对:“为啥搬走,我上学好远。”
  初迎试探着问:“你不想搬走是因为沈识峤吗?咱们搬走离他家就远了点,不过这都不是问题,反正你们俩也不说话。”
  小赋俏脸白里透着粉,连忙否认:“妈,不是,跟沈识峤一点关系都没有。搬到四合院去离我学校远,还得骑自行车,我还要考育苗高中呢,那我上高中也离家远,一天跑四趟,多麻烦。”
  闺女说得有点道理,但骑车或者坐公交车上学的小孩多的是,比不了走路上学方便,再说离她学校真不算远。
  初迎说:“妈考虑过你上学的事儿,大杂院住的人多,一天到晚乱哄哄的,可能会影响到你学习,咱们一家住一套院子安静。”
  小赋想要竭力说服爸妈:“我住习惯了,不觉得乱,再说院儿里还有别的学生,都是初中生高中生,大家一起学习还能做个伴儿,搬走了整个院里就我自己。”
  闺女说得还是有点道理,他们院儿有时候是乱,但起码晚上从九点多钟之后就很安静,不会影响睡眠。
  初迎说:“小赋,只要你觉得在这儿好,咱们就不搬,爸妈听你的。”
  小赋很开心:“好呀,爸妈,我会好好准备考高中。”
  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