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小六心里好奇,这谁啊,在农村土旮旯里穿皮鞋,怎么这么烧包?
一抬头,赫然看见姜鸿宇的脸。
曹小六立马打了个激灵:“姜老师!”
姜鸿宇背着个军绿色书包,另外拿了个小行李包,穿的很整齐,看样要到外地出公差。
他面无表情地看着曹小六,语气随和地问:“你很怕我吗?”
“不,不是。”
曹小六嘴里这么说,可脑子里还是忍不住想起了被枪毙的孟三儿,和那个被扒的只剩一条破裤衩的倒霉熊。
姜鸿宇说:“帮我跟你们程师傅说一声,告诉她,我这几天去县里考试,要考三天,考完我就回来了。”
“哦,好……”曹小六忍不住好奇,多问了一句:
“姜老师你考什么试?”
“高考预考。”
“高考?”
曹小六想不到啊,姜老师居然还没死心,还要去参加高考!
那如果姜老师再次落榜,又疯了的话,会不会拿他撒气,直接朝他脑门开枪?
想到这儿,曹小六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脑门。
“别忘了告诉她。”
姜鸿宇说完转身朝一辆停在路边的货车走过去。
曹小六在后面喊:“姜老师,祝你这次金榜题名!”
姜鸿宇回过头,冲曹小六微笑着点头,然后上了货车离开了。
程雪飞送完孩子回来,听说姜鸿宇去县城参加考试,心里不由得有些紧张。
她既为姜鸿宇紧张,更为程立夏紧张。
姜鸿宇已经是个老油条了,重生一次,哪怕再次落榜,应该不至于再疯一回。
但程立夏是第一次参加高考预考,他为了准备考试,已经好几个星期没回来了,可见他是破釜沉舟的决心。
程立夏在班级里名列前茅,最近几次模拟考试,满分六百九,成绩一直在五百分上下,只要他稳定发挥,通过预考应该没什么难度。
怕就怕在万一有个什么失误,或者由于心态不好,导致临场发挥不稳定,影响成绩。
程立夏的性格跟程春生不一样。
程立夏安静认真,更适合做做学问,要是把他扔到社会上锻炼,那才叫残酷。
所以程雪飞希望程立夏能实现愿望,顺利考上大学。
又到了星期五,程雪飞预料到这个星期程立夏会回家,特地提早回家等着。
一回到家,刘娥正在簸箕里颠大米,把大米里的稻草屑、石子给捡出来。
刘娥见闺女回来,笑着跟她说:“雪飞,你那天给我带回来的蛤蜊油,我给你大娘还有大娘家的嫂子,一个人给了两个,她们都说好用,说是抹在脸上,脸也不干了,人都比以前白嫩了。她们还说,大城市的东西就是好。”
程雪飞也笑笑:“那你就再给两个,等我下回去申城多带点回来,够用的。”
“你还要去申城?”
“我肯定还要再去的。”
刘娥咂着舌头说:“你这心是越来越野了。”
程雪飞把自行车停好,问立夏今天不知道回不回来,刘娥告诉她,说立夏已经到家了,正在新家那边干活。
程雪飞赶忙撇下孩子,跑到新家那边,看见程立夏正拿着铁锹整理院子。
“立夏!”
“姐,你回来了。”
程雪飞跑过去,问:“预考怎么样?”
程立夏神情有点紧张,又低头铲土,回答道:“刚考完,过几天才知道成绩。”
“你自己觉得题目难不难?”
“还行,没什么特别难的。”
“稳了,老弟!”
程雪飞拍了拍程立夏的肩膀,只要他稳定发挥,通过预考不难。
得知弟弟考的不错,程雪飞一颗心放了下来,然后又问了一句:
“那个,你看到姜老师了吗?”
“看到了,他考完了以后,过来找我了。”
“那他说没说他考的怎么样?”程雪飞很关心姜鸿宇的成绩。
“他应该也不错吧,我看他表情很平静。”
程雪飞笑了:“好,希望你们都能考上大学。”
程立夏听姐姐这么说,心里忽然隐隐有些担心,忍不住问:
“姐,你真的希望姜老师考上大学?”
“那当然了……”程雪飞一边看看新家装修的进展一边说,“他已经连考三次都落榜了。这一次,我当然希望他能考上。”
“可是,如果他考上了,去大城市上大学,以后毕业分配工作,在城里安家落户,那你怎么办?”
第217章 立夏的茫然
考上大学,那以后就是公家人,以后要端铁饭碗,甚至是金饭碗,而姐姐只是一个农村妇女。
两人的身份会有很大悬殊,到时候姜鸿宇眼界高了,再看不上程雪飞怎么办?
在程立夏内心,一直把姜鸿宇当姐夫看,也希望他们能重归于好。
所以他很替姐姐担心。
程雪飞回头望着程立夏,笑着说:“什么我怎么办?不管他怎么样,我还是我呀。”
“那你不怕他离开你吗?”
“我为什么要怕呢?再说,不能因为我怕他离开我,就拦着他不让他往前走,他有他的路要走,我也有我的路要走。
如果为了对方,牺牲自己的前途,到最后也许换来的不是成全,而是自我悔恨。
所以,想走就走,能走多远就走多远。
如果能恰巧一路同行,就一起走。
如果我们要各自奔向不同的地方,那就分道扬镳。
说不定走了一段路以后,会在另一个站台相遇。两个人在一起,最好是相互合作,共同进步,而不是彼此拖累,用无意义的牺牲来感动自我。”
这番话,如一支利箭一样,直接刺进程立夏的心脏,让程立夏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姐姐的话,多有哲理啊!
这些在课堂上、在书本里从来没听过的道理,却能一瞬间让程立夏彻底折服。
姐姐毕竟是姐姐,从来不会让人失望!
程雪飞看着程立夏呆怔无语,又笑了笑,说:“记着了,将来找对象谈恋爱,不要傻了吧唧的为人家牺牲太多,你也不值得让人家为了你牺牲。”
程立夏前一瞬还处在醍醐灌顶的震撼中,后一秒就羞的满脸通红。
他挥动铁锹继续铲土,抱怨道:“说的好好的,又胡乱扯。”
“姐姐在教你做人的道理。”程雪飞嘻嘻笑着说。
说完她转身要回去,却看见程发达推着个独轮车进来。
程发达看见闺女,阴沉着脸问:“春生那臭小子呢?回来没?”
程雪飞差点把这事忘了,程春生在外面收徒弟的事,还记在程发达的账上呢。
就等着程春生回来,跟他算账了。
程雪飞担心程发达连打带骂的,会挫伤程春生的积极性,一定要好好劝劝这个老土匪。
可是光用道理说教是不管用的,程发达这个人,有些认死理。
所以得想办法把他哄开心了。
他一开心,就忘记算账了。
现在什么事最容易让程发达开心呢,那当然是房子上的事了。
程雪飞望了望已经平整的院子,脑子里突然冒出个主意:
有了!
她对程发达说道:“春生肯定是跟友民友强一块步行回来,要等一会儿才到家——爸,你不觉得,咱家当院,缺点什么吗?”
程发达眯缝着眼,扫视一圈:“缺什么?”
“缺个井啊!”
“前头不是有个井吗?”
“那多不方便,洗衣服都得搬到井边洗,吃水用水还要去挑,多累人,要不,我出钱,在咱们自家院子里打口水井,这样你跟我妈用水就方便多了,你看怎么样?”
程发达果然脸上露出点喜色,可是又心疼钱:“不用了,咱们程家村,有几家人院子里有井的,不花那个冤枉钱。”
“没事,打一口井,几十块钱,能用一辈子,多划算,就这么决定了,等友富回家,你跟友富说,让友富帮忙找打井的,钱我等会儿就给你,说定了!”
程雪飞不容置疑的语气,让程发达没话可说。
现在这个家,已经慢慢地由程雪飞做主了。
程雪飞说什么,就是什么。
现在她说打井,那就打!
程发达面露笑意,走到院子中间的一块位置,踩了一脚:
“那就在这挖。”
“成……”
程雪飞把程发达哄开心了,事实证明,果然有效。
等程春生回家时,程发达很“温和”地批评了一顿:
“你是不是收徒弟了!”
程春生本能地站在离程发达最远的地方,答应了一声:
“嗯……”
“你姐开照相馆,也没说收个徒弟,你哥学习那么好,马上要考大学了,也没说收个徒弟,就你这一事无成的二流子,竟然收起徒弟了!”
“我也不想收,是他非要拜我为师,我特别为难,没办法,才答应的!”
“就你这熊样,谁信!”
“那你要不信,我也没有办法。”
刘娥在灶房听到父子两个在说话,生怕一言不合就开打,赶忙端着一大盘香喷喷的肉进了堂屋:
“来,吃饭吃饭,今天吃排骨,趁热吃。”
如今房子基本完工了,那些帮忙干活的叔伯兄弟都各忙各的去了,所以现在只有他们自家人吃饭。
程春生看见居然有整整一大盘排骨,惊讶道:“咱家是不是挖到宝了?”
排骨虽然好吃,但一斤排骨里有半斤骨头,那等于浪费一半的钱。
谁肯吃这个亏!
平时买块肉,肉里要是有块骨头,都得把卖肉的翻来覆去骂个狗血喷头。
现在他们家居然能吃上这么一大盘排骨,那只有一种可能:
这排骨是不花钱的。
程雪飞领着孩子坐下来,对程春生说:“托了你的福,这都是你徒弟他爸送来的。”
“真的?”程春生不敢相信,以为姐姐跟他开玩笑。
刘娥说:“真的,我用盐腌了好几天,你们再不来,只怕肉要坏了,排骨我全炖了,还有一盘,敞开了肚皮吃吧。”
程春生笑着坐到桌边,来不及拿筷子,直接上手抓了一块塞到嘴里,立马做出好吃的表情:
“排骨比肉好吃多了!”
程雪飞给两个孩子挽起袖子,在他们碗里夹了两块。
孩子也难得吃顿排骨,抱着啃的津津有味。
满满两大碗,最后吃的干干净净。
他们还从来没这么痛快地吃过一顿排骨呢。
吃完饭,程发达又提着手电筒到新家那边睡了。
母子几个就在堂屋里说话,小小的房间内,都是人。
刘娥难得看见儿女外孙们都在家,脸上一直挂着笑。
程雪飞打水,给孩子洗脸洗脚,问躺在床上看书的程立夏:
“立夏,你准备报考哪个地方的大学?”
程立夏若有所思道:“不知道,要等考完试,看看自己考的怎么样,再估算分数,填志愿。”
“那你自己心里想去哪?”
程立夏放下书,他脑子里对那些地方都没什么概念。
他连临河县都没出去过,更想象不到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
所以整个人有点茫然。
第218章 发现新商机
程雪飞见他没有主见,就说:
“申城也有几所不错的大学,要是成绩考的还不错的话,可以试着报申城的大学。”
“是吗?”程立夏来了兴趣。
在这个消息闭塞的年代,这些没有出过家门的孩子,根本无法幻想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
对他们来说,好像都一个样,又好像都不一样。
就连他们的老师,可能也没去过很远的地方,没见识过外面的世界。
所有对外边的传闻,大多数是道听途说,真假难辨。
至于能报哪里的学校,学习什么专业,好像都不是主要的。
最主要的是,只要有个学校能收留自己,能让自己脱离这个地方,到哪都行。
可程雪飞觉得,在能选择的范围内,尽量到大城市去上大学。
尤其她已经知道未来的申城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如果程立夏能早点踏入那个地方,在那地方扎根,成家立业、生儿育女,那他的未来已经在起跑线上与其他同学拉开了距离。
等申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这距离只会越来越大。
大到须要两代人奋起直追,才有可能追的上。
甚至是难以逾越。
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程雪飞给家玉家宝擦了脸和脚,对程立夏说:“这次我去了申城,觉得申城真是个好地方,以后会有很多机会。”
“那为什么不是京城呢,京城才是学术氛围最浓的地方。”
“京城也不错,反正你要上大学,最好在这两个城市选择,等毕业了,要尽一切努力,争取留在这两个地方。”
程立夏毫不犹豫地答应道:“姐,我觉得,不管你说什么,都是对的,这一次也一定不会错,等高考完填报志愿时,我会先选择这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