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昨天她去找黄博华开介绍信,所以黄博华知道这事,没想到黄博华转身就把这事告诉了姜鸿宇。
“是博华告诉你的吧?”
姜鸿宇眼中闪过一丝狡猾:“是你自己说的,我什么都没讲。”
程雪飞突然被气笑了。
姜鸿宇目光一眨不眨地盯着她,不太放心地问:“你一个人去申城,能行吗?”
“为什么不行?你也太小看我了!”
“真的不用我陪你?”
“不用。”
“不会走丢?”
“不会!”
“不会坐过站?”
“不会!”
“遇到坏人怎么办?”
“找警察啊!”
“警察也不是万能的,危险就在一瞬间,等警察来,说不定黄花菜都凉了——我给你个东西。”
说着,姜鸿宇把手伸进裤袋。
程雪飞以为他要拿什么好吃的,让她路上吃。
或者其他好东西。
结果,姜鸿宇从裤袋里掏出一把军工刀——那种弹簧刀。
姜鸿宇拿着刀,在顶端的机关按钮上轻轻按了一下。
“刷——”
一柄手指那么长的短刀从刀鞘里弹了出来,锋利的刀身闪着黯哑的金属光芒。
程雪飞不由得睁大了眼睛。
姜鸿宇举着弹簧刀,面无表情地在程雪飞眼前晃了晃,晃的程雪飞神经紧张。
“弹簧刀,知道怎么用吗?”
“——”
“按这个按钮,刀子就会弹出来,这个给你带着,随时放在身边,要是有危险,对着别人心脏捅,知道心脏在哪吧?”
“——”
姜鸿宇朝程雪飞左胸口瞄了一眼。
程雪飞今天穿着白色碎花衬衫,棉纱布料,可能稍微有点透。
姜鸿宇看了一眼,隐隐看见了里面胸衣的痕迹,眉头微微皱了皱,问:
“你没有别的衣服吗?那种蓝布褂子。”
“我没有,我没有。”
“一个人出门在外,不要穿的这么漂亮,你这样很容易让人犯罪。”
程雪飞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衣着:
今天穿的挺普通的,没有刻意打扮,哪里漂亮了?
普普通通的牛仔裤,普普通通的白衬衫。
都是赶集时买的地摊货,没想到会被姜鸿宇冤枉说她穿的过于惹眼。
程雪飞心里有点不爽,可为了安抚姜鸿宇的情绪,不让姜鸿宇破坏她的行程,她还是认怂地问了一句:
“那要不,我去借件蓝布褂子?”
姜鸿宇又抬起目光,打量了下程雪飞的脸,叹了口气,认命地说:
“算了,长的漂亮,裹个破麻袋也没用。”
他把弹簧刀送到程雪飞面前,让程雪飞接下。
程雪飞拿着冰凉的弹簧刀,掂量了下,刀很沉,一看就是真材实料的行货。
姜鸿宇嘱咐道:“小心,别伤到自己。如果有人欺负你,你就对着他的心脏扎,或者朝他两腿之间戳,这个不用我教你吧?”
程雪飞知道曹小六为什么怕他了。
原来不是曹小六胆子小。
姜鸿宇这人,实在是有点变.态。
老天爷啊,我到底跟一个什么样的男人在一起?
感谢姜鸿宇不杀之恩!
程雪飞握住刀柄,按下机关按钮,把刀片收了进去,然后装进自己的黑皮包里,仰头说道:
“别担心,我去几天就回来了,不会有危险。”
姜鸿宇点点头,又从上衣口袋掏出一小沓全国粮票:
“粮票你带着吧,虽然很多地方已经不用粮票,但你带着,以防万一。”
程雪飞忍不住嘴角上扬:
这男人,虽然有点变.态,但有时候,确实很贴心。
她接下粮票,说了声“谢谢”,把粮票也塞进包里。
“路上小心。”
“嗯……”
“到了那以后,要是方便的话,给我拍封电报。”
程雪飞笑着说:“说不定,等你接到电报,我人也回来了。”
姜鸿宇也自嘲地笑了笑,心里却是牵肠挂肚的。
仿佛程雪飞不是去繁华富庶的申城,而是被流放到千里之外荒无人烟的苦寒之地。
程雪飞拎起行李包,说:“我走了……”
“去吧,我等你回来。”
姜鸿宇恋恋不舍地看着程雪飞离开照相馆,到大路对面去等公交车。
一直程雪飞上了公交车,彻底消失在视线里,姜鸿宇才离开。
公交车上人很多,没有座位。
程雪飞站在过道里,摸了摸皮包,里面有姜鸿宇送她的弹簧刀和全国粮票,心里既温暖又踏实。
尤其是那把弹簧刀,带在身上,让人莫名有种安全感。
看来,姜鸿宇送她刀是有道理的。
手里有武器,比两手空空更有底气。
公交车抵达县城,从县城出发去市里,在市里买了火车票,沿着上次走过的路,一路南下,经过一天一夜的奔波,第二天下午到达申城。
路上很安全,没发生任何意外。
第二次来申城,程雪飞轻车熟路,直奔杂志社的花园洋房。
她要先见伍泉一面,当面表示下自己的谢意。
来之前,程雪飞想过,要不要送点好烟好酒之类的笼络一下。
毕竟两人只有一面之缘,人家肯这么痛快地帮助自己,是很难得的。
但程雪飞又想到,伍泉在杂志社工作,是个搞文艺的,这些搞文艺的人,兴许瞧不上这种庸俗的手段,也就作罢了。
反正伍泉喜欢自己拍的照片,以后就多拍点照片来报答他,也许比烟酒之类的更管用。
程雪飞来到杂志社的花园洋房外面,洋房的大铁门关着,门房里有个老头在看门。
程雪飞走过去,想说明下自己的来意。
没想到门房老头一眼认出了她,二话没说,走出来给她开了大铁门。
程雪飞谢过门房大爷,进了洋房,在一个年轻编辑的引领下,蹬上木楼梯,来到二楼的一间办公室。
第227章 我也有粉丝了
办公室是由一间豪华卧室改的,虽然墙面早就被刷成了白墙,但地面的拼花瓷砖,还是显示出这座洋房曾经精致奢华的装饰。
办公室里面有四五张办公桌。
每张办公桌上都堆的满满的书籍杂志、照片资料。
程雪飞进来时,编辑伍泉刚好从一堆书籍里抬起头。
看见是程雪飞,连忙起身,满脸欢笑:“小程同志,没想到你来的这么快!”
伍泉话一出口,办公室其他人,纷纷站起来,一起鼓掌欢迎。
程雪飞不料自己居然有这么大的排场,很不好意思地冲大家点头致意:
“不好意思,打扰了。”
“你别这么说,你能来,我们都很高兴,快来坐!”
程雪飞走却没有过去坐,小声对伍泉说:“伍编辑,这里是你们办公场地,我就不多打扰了,我过来跟你打个招呼,然后就去买东西。”
伍泉搬过一张有靠背的大椅子,热情地招呼:“先不急,你先坐,我们还有事情跟你说。”
程雪飞不知道伍泉还有什么事,只好先坐下。
办公室的编辑们都放下手头的工作,在自己座位上关注着这个来自东阳省的漂亮摄影师。
其实,大家早就听说过这个摄影师了,也见过她的照片。
但谁也想不到,她居然会有那么大的影响力,一个人拉动了整本杂志的销量。
所以说,观众缘这个东西确实存在。
而且非常玄乎。
有的人就是面相好,让人看了舒心,自然而然地喜欢这个人。
有的人,即便长的漂亮,可给人的感觉傲慢刻薄,让人难以亲近,这种人就没有观众缘。
程雪飞属于前者。
伍泉坐回自己的位子前,笑着说:“小程同志,我们杂志社,要好好的感谢你啊!”
程雪飞哪敢让人家杂志社感谢自己,慌忙说:“伍编辑言重了,这谢字从何而起?”
“因为这一期杂志用了你的照片作封面,杂志的销量是往常的两倍,直到现在,这一期的杂志仍然卖的特别火!”
程雪飞听了大感意外。
不过这让她想起一件事。
她的杂志被姜鸿宇私自拿走了以后,想让货郎再帮她买本,但是几天后,货郎来告诉她,市面上居然没有这一期的。
货郎告诉她,好多书贩子也在找那一期的杂志,但是到处找不到货。
尤其是临河县本地人,知道这一期封面上的人是他们县的人以后,都争着抢购,货都不够卖的。
起初程雪飞还以为货郎故意夸大说辞,现在听伍泉也这么说,才真的相信。
程雪飞不敢贸然领功,心虚地说:“伍编辑,您太看得起我了,是杂志办的好,不愁没销路,跟我个人没多大关系。”
程雪飞越是谦虚,伍泉越是给她戴高帽子:“不不不,小程同志,你太谦虚了,这都是你的个人魅力。”
程雪飞笑笑,不再跟他争辩了。
这时,另一个稍微年轻点的编辑,拿着以程雪飞照片为封面的杂志,怯怯地凑上前来,低声问:
“那个,程老师,能给我签个名吗?”
程雪飞讶然:
第一次有人找她签名,好意外啊!
她竟然也有粉丝了!
程雪飞看着那小编辑手里的杂志和钢笔,有点下不去手,觉得自己也没干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又不是什么流量明星,哪里能随便给人签名?
见她犹豫,伍泉笑道:“小程同志,你就签吧,现在全国各地,有很多书友想认识你。”
说着,伍泉起身,从墙角拉过一个竹筐。
里面有半筐信件。
程雪飞匆匆瞥了一眼,看见上面似乎有自己的名字,就捡起一封来看,收信地址是杂志社,收信人却是她。
程雪飞知道有笔友这回事,上一世,他还在上小学时,就曾在杂志上交过笔友。
那时候,杂志最下角,会有读者求友的信息。
那个年代套路少,人与人交往更单纯,没有那么多心机,所以写信内容也都真挚纯洁。
有的杂志上会有为读者排忧的“知心大姐”,很多人把自己的苦闷写信告诉“知心大姐”,幸运的话,会得到知心大姐的回复,甚至自己的信会被刊登在杂志上。
程雪飞没有给这些“知心大姐”写过信,因为那时候她年纪还小。
想不到,回到八四年,她居然变成了那个“知心大姐”了!
她又看了眼竹筐里的信,问:“伍编辑,这些不会都是我的吧?”
伍泉笑道:“当然,这都是你的——这个月,寄给你的信,比寄给我们全杂志社的信都多!”
程雪飞不禁失笑:
这些信加在一起,够一本书了。
光是拆信,都够她拆半天的。
那个年轻的编辑又把杂志和钢笔往前送了送,示意程雪飞签名。
程雪飞实在没法推辞,只好讪笑着接下杂志,在办公桌上借了块地方,大笔一挥,签下了她的名字。
给人签名的感觉,还是很爽的。
为了纪念自己第一次签名,她特地抬头记住了这个人的长相:
这是个典型的南方男人,瘦小却精神,眼神中透着机灵。
黑裤子,白衬衫,头发梳的一丝不苟,闪着油光。
程雪飞面带微笑,文绉绉地问了一句:“同志,请教你的大名?”
“我姓徐,你就叫我小徐就行了。”
“徐编辑……”
程雪飞在这边跟小徐客套着,伍泉在那边已经找了个蛇皮袋子,把半筐信件都装进蛇皮袋子里,足有半袋。
伍泉把半袋信件往程雪飞面前一放:“这些信都是你的,你带回去慢慢看吧,如果再有读者来信,我们会帮你留着——
还有,如果你觉得有哪封信比较有价值,我们还可以把信刊登在杂志上,顺便把你的回信也刊登上去。这有利于我们和读者之间的交流。”
程雪飞懂其中的套路,点头道:“好,等我回去拆了信看,如果有合适的,会写回信的。”
伍泉满脸喜色,这个程雪飞,真的是个很上道的人,一点就透,还很配合,没有文艺工作者那种别扭的性格。
难得一个女同志,有颜有才,还这么随和。
第228章 买放像机
程雪飞眼看时间不早了,想早点告辞,好去买她的放像机。
跟众人寒暄了一阵以后,就起身告辞。
伍泉见她东西多,又是信件又是行李的,很热心地陪她一同去。
程雪飞推辞说不用,她一个人能搞定,料想那个放像机不会太大,她一个人能拿的动。
伍泉已经拎起蛇皮袋子,朝门外走了。
陪杂志社比较重要的客人,也是伍泉工作之一,现在把关系搞好了,以后可以让程雪飞继续给他们投稿,参加杂志社其他活动。
现在程雪飞人气这么高,利用好了,对杂志社有大大的好处!
程雪飞也看出了伍泉的心思。
一个人不会无缘无故对你好。
这世上,除了父母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