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232章 县里来了大领导
程雪飞大概猜到小王被调回来的真正原因。
但她不太确定。
说实话,要是小王真的到她照相馆来工作,程雪飞求之不得。
小王经验丰富、技术专业,有他在,洗照片、买药剂、配药水的事都能交给他,后期的事程雪飞可以完全撒手。
那样程雪飞就能腾出很多时间着手准备开录像厅的事。
其实程雪飞刚接手照相馆时,就想过要找个有经验的人帮忙。
但那时候不敢奢望能请到小王来帮她。
小王是国家正式工人,端的是铁饭碗,怎么会放下铁饭碗,跟着她这个没有前途、被人看不起的“个体户”混呢?
所以当时程雪飞也只是闪过那样的念头,没敢真的那么想。
没想到这才不到半年,小王居然就神奇地回到了她的照相馆。
所以说,人有的时候胆子就该放大一点,说不定真有单车变摩托的那一天!
当天下午,程雪飞骑车回家。
父母见到她平安归来,悬着的心都落回肚子里。
第二天早上,她带着孩子,骑车回到乡里。
先把孩子送到学校,然后回到照相馆。
再进照相馆时,看见小王、小芬、曹小六全都在。
程雪飞望着自己的新团队,觉得很满意。
曹小六虽然目前什么都不会,主要帮忙打杂,可这个人并不完全一无是处,将来调教好了,也会成为一个不错的伙计。
小芬不用说了,已经从那个唯唯诺诺、跟人说话脸红的小姑娘,变成一个能独当一面的前台。
小王那更是一员大将!
有了他,程雪飞的事业可以说是如虎添翼!
程雪飞安排小芬和曹小六打扫卫生,清点前一天的工作,然后和小王一块进了暗房。
暗房没有任何变动,跟小王在这时一模一样,所以小王一进来,闭着眼就能准确无误地走到操作台前。
“王哥,虽然我暂时不知道上面到底是怎么安排的,但是你放心,只要你在这照相馆工作,工资我会照发,绝对不会比国家给你发的工资低!”
小王拿着一个准备冲洗的胶卷,笑着说:“小程,你说这话就见外了,我从来没担心过工资的问题。按理说,我还是国家工人,我的工资,还是国家发。”
“那我就给你发补贴,总之,你是照相馆的技术骨干,我不会亏待你。”
小王呵呵笑笑,打趣道:“小程,你说话越来越有领导的味儿了。”
程雪飞本来是一本正经的,却被小王的话逗乐了。
她怕小王以为她是摆老板的架子,又换了一副随意的口气,说:
“这不,主要是怕你心里没底吗,所以先给你交个底。”
“小程,你是个讲义气的人,跟你一块做事,我心里有底。”
程雪飞突然有点感动,发自真心地说:“谢谢你这么信任我。”
两人在暗房里说着知心话,小芬突然在外面喊:“飞姐,有人来找你!”
程雪飞对小王说了句“我出去一下”,离开暗房,到外面一看,只见两个衣着讲究、头面干净的男人正站在门市里。
这两人都穿着中山装,一看就是县里来的领导。
其中一个程雪飞见过,是葛师傅的大孙子:葛英雄。
另一个五十岁上下,个头不高,满脸横肉,但是脸上挂着笑容,给人的感觉不知是凶悍还是和蔼——又或者两者都有。
程雪飞猜想,小芬所说的之前来找过她的人,应该就是葛英雄了。
葛英雄虽然是葛师傅的孙子,但是不常到西埠乡来,所以西埠乡的人不太认识他。
程雪飞热情地客套了一句:“葛同志!幸会幸会!”
“程师傅,总算见到你这个大忙人了!”
葛英雄率先朝程雪飞伸出手,程雪飞也甩出手来,两人友好地握了手。
握手礼算是最近刚刚兴起来的礼节,一般只在正式场合才用的上。
乡下虽然也会手拉手,但那多是亲人老友许久不见面,见面后亲热地拉手话家常,跟那种正式的握手有很大不同。
葛英雄身为干部,有点地位,一上来就主动跟程雪飞握手,这大概是很看得起程雪飞的表现了。
程雪飞也毫不怯场,熟练地握了手,笑道:“劳驾葛同志亲自跑一趟。”
双方寒暄一套,说几句场面话。
葛英雄给程雪飞介绍跟他一块来的这个人,是县文化馆的馆长,姓路,程雪飞叫他路馆长。
客套之后,三个人在小桌旁坐下,小芬已经很熟悉业务地为他们倒上热水。
葛英雄问:“不知小王来了没?”
程雪飞听葛英雄这么问,就知道,把小王调过来是这位葛同志的功劳,当即答道:
“王哥昨天就来了,现在在里面洗照片。”
这时,小王在暗房里听到外面说话,听见提到自己,就从暗房里走出来。
小王不认识葛英雄,葛英雄也不认识小王。
程雪飞就为他们介绍,说这位葛同志,是葛师傅的大孙子。
小王这才冲葛英雄点头致意。小王大概猜到了他上次调到县里工作,跟这位葛同志有关。
而葛英雄也因为小王的调动问题,觉得脸上不太光彩。
两人各有各的心思,所以面子上都不太自然。打过招呼后,小王就又回到暗房里去了。
又东拉西扯互相吹捧了半天后,黄博华来了。
因为葛英雄和路馆长是坐小汽车来的,一辆崭新的蓝鸟轿车停在照相馆门口,特别扎眼。
在这种小地方,只有一定级别的干部,才能坐上小轿车,所以路人一看就知道是县里来人了,赶忙跑进大院里一通吆喝。
黄博华来到大院门口一看,知道是县里来找程雪飞的,立马跑过来接待。
因为黄博华分管西埠乡的宣传工作,跟县文化部门多多少少有过接触,所以认识葛英雄和路馆长。
双方一见面,不能免俗地一番客套。
黄博华红光满面,现在他们西埠乡出了程雪飞这么个能人,能让县里的领导亲自下乡拜访,黄博华别提多自豪了,简直笑的合不拢嘴。
几个人热闹一阵,葛英雄说明来意,还是想请程雪飞参加他们文化馆的茶话会。
茶话会上,会有县里、市里的文化名人一块座谈,畅聊下他们县里的文化活动,如何丰富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工作,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打下坚实的文明基础。
昨天不是说事情忙,没时间吗,这人也给你派来了,你还有什么理由推辞?!
第233章 小王的工资谁来发
到这里,程雪飞也知道自己已经没有理由拒绝了。
葛英雄“二顾茅庐”,为她解决了“工作忙、抽不开身”的麻烦,程雪飞要是再拒绝,那就是不识抬举了。
所以她只能答应:“既然路馆长和葛馆长这么看的起我,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
葛英雄和路馆长见她答应下来,都喜不自胜。
程雪飞又追问了一句:“对了,县里把王明同志又调回我们照相馆工作,不知是临时调动,还是以后常驻了?”
葛英雄光想着把小王派过来,还没想过常驻还是临时的问题,此时听程雪飞问起,一时倒不知怎么安排。
葛英雄反问道:“不知程师傅你有什么意见?”
我当时是希望他常驻啊!
程雪飞按捺住内心的激动,平静地说:“王明同志熟悉我们照相馆的业务,如果他能留下来,那当然最好了。”
“行,程师傅,有你这句话,那就让王明同志留下吧。”
程雪飞忍不住嘴角上扬,笑着说:“好,那这样,他还是国家工人,身份不变,工资可以由我来发。”
葛英雄听程雪飞如此阔气,随随便便就要发一个人的工资,心底不禁佩服这女人的魄力。
人家一个女同志都能这么大方,他一个男同志,哪能落后?
葛英雄连忙说:“不——我听说,这家照相馆,现在是搞利润分成?”
“对,我们现在是收入三七分,三分上交国家,剩下七分,我用来买材料、发工资,也包括我自己的工资。”
“哎哟……”葛英雄惊叹一声,“那就不是利润分成,是总收入分成了。”
乍一听,三分上交国家,留下七分是自己的,好像是个人得利更多。
但这七分里,还要支付工人的工资、购买材料,真正留给自己的,其实不算多。
要是不善经营的话,很有可能白忙一场。
但程雪飞不但没有白忙,她每个月上交丰厚的利润给国家,自己的腰包还能进账几百块。
这就是一个人的能力。
葛英雄不知道程雪飞究竟能赚多少钱,但要是再让她掏一份工资出来,葛英雄还是觉得于心不忍,于是说道:
“既然是搞利润分成,部分收入上交国家,那国家派个人手过来,也是应该的。所以,王明同志的工资,还是由国家来发吧。”
程雪飞忖度片刻,点头道:“也好,那他的工资,仍然由国家来发。”
程雪飞也希望由国家来给小王发工资,这不是因为她心疼三十几块钱,而是,由国家发工资的话,这就代表了小王国家工人的身份。
对小王来说,是颗定心丸。
国家发工资,端的是铁饭碗,稳定有保障,光荣有面子。
跟着个体户干,虽然工资一样,但在人们心里,就好像住在危房里一样,指不定哪天房就塌了。
所以程雪飞是设身处地为了小王考虑,觉得还是由国家给小王发工资更好。
商量好小王的工资问题,葛英雄和路馆长就离开了。
程雪飞和黄博华把那两人送走,望着小轿车消失在路的尽头,黄博华才和程雪飞返回照相馆。
黄博华很开心,他刚才见程雪飞跟那两人说话,落落大方,丝毫不怯场,相比较下。
反而是葛英雄和路馆长显得有点紧张了,心底就越发佩服程雪飞。
等黄博华走后,程雪飞回到暗房,跟小王说了他工资的事。
小王得知自己的工资仍然由国家来发,也挺开心。
从那以后,程雪飞的工作量减少了一多半,不仅有了曹小六给她打下手,还有小王全权负责洗照片的事。
连买胶卷、买相纸的差事,也一并交给小王。
程雪飞就只管按快门和数钱。
她也多了一些时间来陪孩子,接送孩子上学,亲自给孩子做饭。
之前她忙起来的时候,还有姜鸿宇偶尔抽空过来给他们做饭。
但最近姜鸿宇忙着高考复习,还有他工作上的事又多又杂,也抽不开身了,两个孩子就常常跟着小芬回家吃。
现在有人替她分担工作,她可以自己买菜,亲自给孩子做饭。
虽然她做饭手艺不怎么样,但幸好孩子不怎么嫌弃。
不得不夸奖一下,这两个孩子真的省心,虽然他们是小孩心性,也会闹脾气,但从来不会给程雪飞添什么大麻烦。
他们身体也特别好,即便偶尔流个鼻涕,肚子不舒服什么的,稍微吃点药就能恢复。
在学校里,家宝也会跟小朋友打架,但每次都有家玉帮忙,帮忙告状,帮忙解释。
家宝不太喜欢说话,也懒得辩解。
跟人家有了矛盾,能动手的,就不多费口舌。
每到这个时候,家玉就会站出来,当弟弟的“发言人”。
而如果有人动手欺负家玉了,那就轮到弟弟上场,用拳头教训欺负姐姐的人。
就算对方比家宝年纪大,家宝也不怕,虎头虎脑地上去蛮干。
有一两次,家宝为给姐姐出气,把别人打了,那人就叫来在学校的哥哥姐姐,一块来找家宝的麻烦。
可怜只有四岁多的小家宝,被揍的鼻子流血,老师用粉笔头堵住他的鼻子,血把白色的粉笔都染红了。
那一天正好是姜鸿宇去接他们放学。
放学后,堵鼻孔的粉笔虽然被老师取出来了,可姜鸿宇发现儿子鼻孔里有红色的血迹,就问是怎么回事。
家宝不说话。
家玉告诉爸爸,说在学校有人欺负弟弟。
姜鸿宇问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得知有别人抢家玉的橡皮,把橡皮咬坏了,家玉让人家赔块橡皮,结果那人不但不赔,还用铅笔头戳家玉的手,家玉被气哭了。
家宝见姐姐哭了,上去把那个坏小孩扑倒,摁在地上打那小孩的脸。
那小孩被揍的不轻,据说嘴巴都淌血了,后来就去叫了上小学的哥哥姐姐来帮忙。
几个高年级的孩子把家宝围了起来,一通拳打脚踢。
家玉赶忙哭着去找老师,老师才赶过来拉开孩子。
这可是姜营长和程师傅的孩子,要是被打出个好歹来该怎么交代?
老师们都很担心。
但幸亏家宝只是流了点鼻血,没有别的大碍,老师们才放下心来。
第234章 又跑了
那时候,孩子在学校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