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民兵们再也压制不住,更大声地欢呼起来,边欢呼边鼓掌。
黄博华抽噎着,抹着眼泪,自言自语地骂:“姜鸿宇,你这个重色轻友的东西!”
骂完,看着姜鸿宇无所顾忌的样子,内心又热烘烘地羡慕起来。
姜鸿宇考中状元的消息,当天传遍了整个西埠大街。
程雪飞从人武部回来,又到王乡长的办公室,借用了电话,打到临河县一中,询问程立夏的考试成绩。
得到的消息是,程立夏总分五百五十六,是临河县理科状元。
得到这一消息后,程雪飞心里的石头彻底落地。
谢天谢地,这两个人的成绩都出乎她的意料。
她原本以为,他们能勉强考个普通院校就可以了,谁能想到,这两个潜力股,一个是省文科状元,一个是县理科状元。
这样,重点大学是稳了。
程雪飞高高兴兴地回到照相馆,把这一消息告诉大家,整个照相馆也洋溢着一片欢乐的气氛。
尤其是程友民。
第312章 功夫不负有心人
这两天,程友民一直在照相馆等好消息,好回家刺激刺激他那思想顽固的母亲。
现在得知姜鸿宇和程立夏都考的这么好,不但能刺激他母亲,还顺便刺激了自己。
现在他满腔斗志,充满了信心。
别人能成功,他为什么不行?!
只要三年,三年后,考场上见分晓。
赢了,就能顺利进入大学,端上铁饭碗,成为人上人。
输了,他一个一穷二白的农家子弟,又有什么可输的呢?
再差,不会比现在更差。
程雪飞让他骑她的自行车,把这个消息告诉家里的人。
程友民二话没说,蹬着堂姐的自行车,飞速驶回程家村。
来到程发达家时,程立夏正在辅导程春生看电大的招生考试提纲。
程立夏不辅导不要紧,一辅导,才发现,程春生基础居然这么差。
一道简单的题目,解释半天,程春生还是似懂非懂,根本不往脑子里进。
气的程立夏抓耳挠腮。
兄弟两个关系正濒临崩溃线,眼看着要吵起来时,程友民出现了。
程友民把程立夏考了五百五十六分的总成绩告诉程立夏,程立夏还有点微微叹息,觉得自己没发挥好。
平时模拟考试,会比这个分数再高个几十分。
但当程友民跟他说,这个成绩,是今年临河县的理科状元时,程立夏又觉得惊讶。
怪就怪在今年的数学试卷太难,拉低了所有人的总成绩。
这一年,作为临河县理科状元的程立夏,数学满分一百二,也只考了四十七分。
分数虽然不是特别满意,但能考到全县第一,重点大学是十拿九稳了。
这个结果,不算太出乎意料,所以他没有那种欣喜若狂的样子。
但当他得知姜鸿宇总分六百多,是全省的文科状元,程立夏抓住程春生的胳膊,兴奋大喊:
“春生,听到没,六百多分!姐夫是文科状元,他终于考上了!”
“啊——”
兄弟两个胳膊抱着胳膊,激动地乱喊乱叫,浑然忘记了刚才因为一道题目而差点兄弟决裂。
程立夏高兴过后,忽然又心酸起来。
他松开程春生的胳膊,低着头,眼泪啪嗒啪嗒掉在眼镜片上,眼前一片模糊。
程春生不料一向沉稳自持的哥哥突然哭了,有些不知所措,呆了两秒,戳了戳哥哥的肩膀:
“哥,你们都考上大学了,这是好事,你哭什么?”
程立夏抽了抽鼻子,说不出话。
程友民在一旁帮忙解释:“立夏哥一定是太高兴了吧,这事换了我,我能哭上一天一夜。”
程立夏不是为自己哭,他是为姜鸿宇而哭。
他虽然经历了十年寒窗,在生活上吃了些苦头。
但这个年代的学生,哪个不是这样走过来的?
而姜鸿宇为了考大学,身心都受到过巨大折磨。
连姐姐和两个孩子也跟着受到连累。
所以,他不为自己哭,他是为了姜鸿宇,为了姐姐,为了他们差点离散的家而哭。
好在姜鸿宇没有放弃,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
姜鸿宇总算苦尽甘来了!
姜鸿宇考中东阳省文科状元的事,很快传遍了西埠乡,让这个不显山不露水的小地方沸腾起来。
他们乡镇,何时出过这样的传奇人物,先是英勇无畏地剿杀了跨省逃窜的劳改犯,后来又成了全省状元?
一时间,各级报刊、杂志、各级广播电台,还有东阳省电视台,都派了记者前来采访。
小小的西埠大街,突然就热闹起来。
黄博华作为宣传干事,整天忙着接待来自各地的记者,跟着出了不少风头。
他还特别请西埠乡电影放映队的人,在西埠大街上连续放了一个星期的电影作为庆贺。
王乡长还专门拨款,请了戏班子,在西埠大街上搭台唱戏。
一时间,附近十几个村子,甚至其他乡镇的人,都跑到这来看热闹。
要是再遇上逢集,整条西埠大街就跟过年一样,挤的水泄不通。
与姜鸿宇的风光相比,程立夏这个县理科状元,就显得不那么出彩了。
若要放在以前,他也绝对会成为乡里的红人,但今年实在姜鸿宇头顶的锋芒太过耀眼,把他压下去了。
不过即便如此,程立夏在村子里还是红的发紫。
程立夏是程家村头一个大学生,真正实现了光宗耀祖。
到他们家祝贺的人络绎不绝,几乎踏破了门槛。
程氏家族几位德高望重的长辈,特意过来,对程立夏进行一番发自肺腑的勉励。
村支书程军,也悄悄到隔壁乡镇的玻璃厂,定做了一面大镜子。
上面正中间用红漆喷了“状元之家”四个字,旁边喷上了“一九八四年七月,程家村大队部”。
就等着程立夏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下来,敲锣打鼓地送到程立夏家。
程发达老两口本来对“县理科状元”没什么具体概念,只知道自己儿子应该是考上大学了,以后就是公家人了,不用回来种地了。
等所有人都欢天喜地地涌到他们家来祝贺的时候,他们才真切地感受到,这是一桩天大的喜事。
刘娥眼见自己生下来的孩子有这样的出息,真是发自内心地感到骄傲自豪。
但她更开心的,是女婿也考上了大学。
晚上,她在闺女的房间里,看着两个孩子玩耍时,笑着跟孩子说:
“家玉,家宝,你们的爸爸和大舅舅都考上大学了,咱们家一下出了两个大学生,你们开不开心?”
“开心……”家玉很乖巧地回答,随即又问,“姥姥,大学生是什么?”
“大学生啊,大学生出来以后,可以当大官。”
孩子虽然小,但也知道当官的意思。
“爸爸以后会当官吗?”家玉站在床上,搂着刘娥的脖子问。
“应该会的吧,你们爸爸那么厉害。”
刘娥想到姜鸿宇以后有可能要当上大官,心里既高兴,又有些犯愁,重重地叹了口气。
刘娥叹气时,程雪飞刚好洗刷完,从外面进来。
“妈,你叹什么气?”
程雪飞觉得稀罕,这几天家里一片喜气,妈妈怎么无缘无故伤感起来了。
第313章 两条腿的男人多的是
刘娥坐在床边,抬头望着闺女,心事重重地问:
“雪飞啊,小姜考上大学,虽然是好事,但是,他要去上大学,这一去就是四年,这时间长了,他会不会不要你?”
程雪飞正从挂衣服的绳子上翻找明天要穿的衣服,一边找一边笑着问:
“妈,你怎么担心这个?”
“我怎么能不担心呢,本来是怕他考不上,再受打击,谁知道,这考上了,我心里更不踏实了。”
程雪飞能理解妈妈的担心。
如今姜鸿宇算是功成名就,身份地位不可同日而语,而她呢,仍然是升斗小民一个。
两个人差距这么大,妈妈肯定会为她担心,担心她被抛弃。
程雪飞也不能百分百跟刘娥保证姜鸿宇以后不会变心,以后的事,谁说的准。
男人的天性是喜新厌旧的,但凡有钱有权的男人,哪个不想左拥右抱?
“妈,你别多想,以后的路长着呢,谁能知道以后什么样?”
“但愿小姜是个有良心的人。”
程雪飞又笑了:“不能指望男人有良心啊。”
“那指望什么?”刘娥用一种质问的口气说。
“指望自己啊,他以后变不变心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自己有钱,能养活一大家人,就不怕他变心。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男人多的是。”
刘娥听闺女居然如此大言不惭,严肃地批评道:“呸呸呸,你看你,当着孩子的面,胡说八道什么!”
程雪飞吐了吐舌头,把明天要穿的衣服找出来,放到床头的柜子上。
又过了一段时间,各校录取分数线出来了,程立夏顺利考上了申城理工学院。
而姜鸿宇的分数,比京城两所顶尖名校的分数线还高出二十多分。
但因为他没有填报那两个学校,所以只能上申城师范学院,这让很多人觉得惋惜。
接下来,就是等待录取通知书了。
地里的农活暂时告一段落后,程立夏又带上棋盘,跟程雪飞一块去乡里,去找姜鸿宇下棋。
正好两个孩子也有段日子没见到爸爸了,跟着大舅舅一起去看爸爸。
这段时间,各路人马把人武部大院闹的乱哄哄的,程雪飞为了避嫌(保持低调),就没再到人武部来,两个孩子也一直搁在老家。
程立夏骑着自行车,朝姜鸿宇宿舍走。
半路遇上民兵,民兵告诉他,姜营长不在宿舍,在办公室里。
程立夏不知道姜鸿宇的办公室在哪,民兵就把他领到办公室门口。
两个孩子下了自行车,一路喊着“爸爸”冲进办公室。
姜鸿宇正在办公室里跟人谈事,他考上大学后,就要正式卸掉人武部这边的工作,所以有一堆工作需要交接。
听到孩子来了,姜鸿宇立马露出笑容。
两个孩子一进门,就往他怀里扑。
几个民兵干事见孩子来了,不好意思打扰姜鸿宇跟孩子团聚,都起身走了。
姜鸿宇摸着孩子的脑袋问:“妈妈来了吗?”
“妈妈在照相馆,是大舅舅带我们来的。”家玉回答。
姜鸿宇听说程雪飞没来,脸上的笑意就减去三分。
等看见程立夏夹着棋盘进来,才把那三分笑意重新添上去。
两人一见面,先互相道喜。
“姜老师,恭喜恭喜!”
姜鸿宇从沙发上站起来:“同喜同喜!”
昔日的师生、昔日的姐夫跟小舅子,如今都成了天之骄子,让人不由得不产生感慨。
姜鸿宇要去给他们倒水,程立夏主动接过暖水壶,倒了两杯水。
倒水时,颇为遗憾地说:“我听说,你的分数,足够上京大了,可惜啊,当初填报志愿时,怎么没想到能考这么高的分数?”
“有什么可惜的,听说你也被申城理工学院录取了,正好,跟你离得近。”
一说起这个,程立夏也笑了:“是啊,咱们以后都在申城上大学,我可以经常去看你了。”
“对,咱们见面也方便,相互有个照应。”
两个人说着话,姜鸿宇走到办公桌后面,从柜子里拿出一盒牛皮糖,给两个孩子吃。
给孩子扒牛皮糖时,语气幽怨地问:“妈妈为什么没来?”
家玉接过牛皮糖,咬了一口,说:“不知道啊。”
姜鸿宇从孩子那问不出原因,转而去问程立夏:“你姐最近忙什么的,这么长时间没见到她的人影?”
上次见面,还是刚刚得知他考了文科状元的时候。
这都过去多长时间了,也不来看看他?
程立夏听姜鸿宇语气不怎么愉快,仔细斟酌道:“呃,可能,挺忙的吧。”
姜鸿宇见程立夏带着棋盘,走过来说:“陪我杀一盘?”
“我正是这个意思!”
程立夏在茶几上铺开棋盘,开始对弈。
家玉偎在姜鸿宇怀里,姜鸿宇时不时用手指刮闺女的软乎乎的小脸。
家玉突然仰起头问:“爸爸,你会不要妈妈吗?”
姜鸿宇被闺女的话逗笑了,勾着头,望着孩子忽闪忽闪的大眼睛,问:
“这话谁说的?”
“姥姥说的。”
“姥姥?”姜鸿宇有些意想不到,“哇,你姥姥这么会冤枉我?”
“姥姥说,你将来当了大官,就不要妈妈了——爸爸,你不要妈妈了,是不是也不要我们了?”
姜鸿宇有些哭笑不得,也没法专心下棋了。
这都哪跟哪啊,丈母娘怎么能背着他说他坏话、诬陷他呢?
不要媳妇不要孩子,那他辛辛苦苦考大学为的什么?
姜鸿宇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