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候,就是体现主人家在本地人缘的时刻了。
人缘不好的人家,很可能连杯盘都借不到。
姜鸿宇的酒宴办的很顺利,大家都自愿帮忙,一个招呼,就心甘情愿把自家的大圆桌、长条凳搬出来。
布置完会堂,民兵们又把人武部大院精心打扮了一番。
大铁门上挂上了红灯笼和大红绸布。
大门两旁,贴了副新对联。
院内的树上,也是隔几步就挂一条红彩带。
放眼望去,比结婚还喜庆热闹。
这一天,西埠乡各单位的领导都很自觉的,拖家带口的来喝喜酒。
夏季里难得遇到一场喜事,人们的嘴里早就寡淡无味了,都盼着能大吃一顿,所以大家兴头都很高。
尤其听说这场酒席办的很丰盛,光菜就有十二道,酒是瓶装的老白干,烟是高级的大前门。
乖乖,这手笔,比乡长家娶儿媳妇还大方!
这天中午,粮站站长于大荣从粮站下了班,回家梳洗打扮换衣服。
回家后,媳妇葛群花和闺女于红梅都板着个脸,好像谁欠了她们二两黄豆似的,知道这两人心里不舒服。
可是,不舒服归不舒服,人家的酒席还是要去的。
“红梅,你们供销社的人今天都去人武部吃喜酒,你不去,不太好吧?”
于红梅窝在沙发里看电视,还没说话,葛群花先不满了:
“有什么不好,人家考了大学,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于大荣换上件白色的的确良短袖衬衫,一边扣纽扣一边笑着说说:
“别酸了,人家能考上大学,那是人家本事,你有本事,你也去考,到时候咱们也给你办个升学酒宴,我保证,比他办的还场面!”
“去你的!”葛群花白了他一眼。
于大荣呵呵一笑,又走到闺女于红梅面前。
于红梅正躺在沙发里看电视,双眉间凝着一层阴云。
于大荣好声好气地问:“红梅,你真的不去?”
“你要去你自己去,我反正不去!”
“哎,闺女,你跟姜鸿宇没仇没恨的,干嘛不去?你不去,供销社的人会不会在背后说闲话?”
“说什么闲话?”
于红梅把目光从电视屏幕转移到于大荣脸上,口气不善地说:
“爸,你不知道,之前程雪飞失踪时,姜鸿宇让民兵挨家挨户搜查,都查到我们供销社的仓库来了!
我们堂堂供销社,干嘛要藏一个女人!他都没把我们供销社放在眼里,我何必给他好脸色?”
第322章 赴宴
说到这里,葛群花也抬起了头,振振有词道:
“就是,连我们一个小小的肉联厂都查了,我们肉联厂杀猪宰羊的,难不成能把活人给宰了?
我跟你讲,老于,要不是因为姜鸿宇杀了逃犯,立了大功,我肯定要去县委举报他滥用职权。他现在立了功,县里不敢动他罢了。不然,他早滚回家去了!”
于大荣听这母女一唱一和的,似乎还在为过往的那段恩怨而耿耿于怀。
他不是个糊涂的人,他知道现如今不能得罪姜鸿宇,就忍不住要说两句:
“行了,人家因祸得福,那是人家的造化,你就别钻牛角尖了。就算你们心里不满,好歹面子上应付一下。”
可是,不论于大荣怎么说,这母女两个就是一动不动。
于大荣气不过,扔了一句“随你们,爱去不去”就走了。
于大荣走后,母女两个对视一眼。
于红梅不屑道:“妈,你看我爸,上赶着讨好人家,一把岁数了,怎么越老越没骨气!”
“哎……”葛群花非常郁闷,“这世道变了,谁能想到,能叫一个疯了人考上大学,还让他杀了逃犯立下那么大的功劳,你说说,怎么什么好事都让他给摊上了!”
葛群花心里又酸又遗憾。
酸的是为什么走大运的是别人?
遗憾的是,要早知道姜鸿宇会这么走运,当初无论如何,就是死缠烂打、赔钱倒贴,也要把自己的闺女跟姜鸿宇绑到一起。
那样的话,现在办喜事的就是他们家了。
真后悔没去算个命!
葛群花心里难受,其实,于红梅心里更难受。
她表面对姜鸿宇咬牙切齿,不代表她真的就对姜鸿宇放下了,而是爱而不得、因爱生恨、又爱又恨!
这些日子,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痛苦,吃不下睡不着。
好不容易睡着了,做梦还会遇到姜鸿宇。
梦里面,姜鸿宇时而对她温柔,时而对她刻薄,弄的她情绪起伏、精神焦虑。
她就不明白了,她究竟哪里比程雪飞差了,为什么姜鸿宇宁愿选择程雪飞,也不选择她?
现在姜鸿宇既立了大功,又考上大学、她究竟错过了什么样的男人?!
这种情况下,她怎么去参加酒宴?!
——
就在葛群花母女俩还在为新仇旧恨而耿耿于怀时,程雪飞姐弟三个带着孩子已经来到了人武部。
大院的铁门今天完全敞开了,院里停了两辆吉普车,两辆小轿车,还有一辆东风货车。
这都是县机关单位领导的座驾。
而车棚里,也已经停满了自行车。
一群孩子在宽敞的院子里追逐打闹,连附近的狗都来了,在大人孩子之间来回穿梭。
向来肃穆的人武部居然这么热闹,程雪飞倒是第一次见。
她从包里掏出被淘汰下来的国产相机,找了几个有趣的画面和角度,咔咔拍了几张。
拍完,顺着指引,来到人武部会堂。
会堂外面搭着棚子和灶台,一个灶台上堆着一米多高的笼屉,里面蒸着馒头。
另一个灶台的大铁锅里咕噜噜飘出肉香。
大厨正拿一只铁铲,翻动锅里的肘子。
案板上已经摆上一片凉菜,一群孩子围在案板旁边,馋的嘬手指。
有个帮厨站在案板前面,腰里别着扇苍蝇的蒲扇,双手叉腰,瞪着那些虎视眈眈的孩子,跟孩子形成两军对垒的阵势。
程雪飞随手又是一拍,这个画面顾被定格在胶片上。
走向会堂,还没进门,里面的嘈杂声就像潮水一样往外涌。
门内摆了张长条桌子,两名会计坐在后面,一个负责收礼金,一个负责记账。
摆酒席都是要收礼金的,大到婚宴,小到孩子满月,老人过寿,学生考学。
这已经形成了规矩,姜鸿宇也不能免俗。
这时候的礼金,关系普通一点的,两三块钱。
关系好一点的,也就五六块。
但是这一次,大家听说酒席上的菜十分丰盛,足足有十二道菜,两道汤,规格很高。
悄悄估算了一下,一桌菜,算上烟酒,至少得二三十块钱吧。
就都自觉地提高了自己的礼金。
所以,礼单上多数是五块钱。
当然,也不排除有些脸皮稍厚的,送了两块钱,带上一家老少三辈、七八口人来吃喜酒。
程雪飞肯定不能太抠门,十分大方地掏出十块钱,放到桌上。
那两个会计见了,对视一眼,仰头笑问:“程师傅,你也要送礼金?”
那意思是,两口子之间,还用掏钱?
还从来没见过男人办喜事,自己媳妇来喝酒,还要掏钱的!
程雪飞一脸的义正言辞地问:“怎么,不收?”
“收收收……”负责收钱的会计把钱拿了,笑着说,“我们哪敢自作主张不收客人的钱?尤其是你程师傅的钱。”
程雪飞听他们话语里故意拿自己开玩笑,没有多计较。
整个西埠乡都知道她跟姜鸿宇的关系。
就算之前有谁“孤陋寡闻”,但她失踪那次,姜鸿宇为了她,差点把西埠乡掀了个底朝天,惊动了所有人。
从那以后,就没人不知道了。
所以,程雪飞既然来了,就有这个心理准备。
面对任何人的玩笑取闹,都不能跟人家红脸。
交了“饭钱”,向里张望,只见会堂最前面的主席台上,贴了一排红纸大字:
热烈祝贺西埠乡姜鸿宇同志金榜题名喜得全省状元。
主席台下面,二十张桌子分成三排,向后排开。
前面最靠近主席台的地方,单独摆了一张,算是上位。
此时,姜鸿宇正陪着六七个人坐在那张桌子上说话。
有黄博华,王乡长,派出所的杨所长,还有县里来的几位重要干部,连副县长都亲自来了。
程雪飞没有惊动这些头面人物,准备悄没声息地往里走,找个僻静一点的地方待着。
但是两个孩子看见爸爸,根本不管那么多,松开舅舅的手,一路喊着“爸爸”,朝姜鸿宇跑去。
姜鸿宇听到孩子的喊声,回头,两个孩子已经扑到他面前。
姜鸿宇随即满脸慈爱的笑,将家玉抱到自己腿上坐着。
他引导两个孩子打招呼。
第323章 我就看上你闺女了
家玉本来就嘴甜,让她叫什么,她就叫什么,毫不犹豫。
家宝站在旁边,就跟着姐姐叫。
姐姐叫什么,他也叫什么。
只是口齿没有姐姐那么伶俐。
一圈问候下来,大人们都笑着夸了一通,夸孩子漂亮聪明,将来肯定跟爸爸一样有出息。
尤其是家玉,真是漂亮乖巧。
旁人逗着问了她几句,她也毫不怯场,对答如流。
县人武部的陈部长笑着问她:“你爸爸考上大学了,开不开心?”
“开心!”
“你知道考大学什么意思吗?”
“知道呀,考上大学,以后就能当大官了。”
此话一出,满桌笑的前仰后合。
姜鸿宇苦笑不已,问:“谁告诉你的?”
家玉不明白大家为什么发笑,忽闪着一双大眼睛回答:
“姥姥告诉我的,姥姥说,考上大学,以后就能当大官。”
那位县里来的孙副县长笑出了眼泪,抹着眼泪道:
“你姥姥说的很对,你爸爸以后,肯定当大官——”
又对姜鸿宇说:“姜营长,你这闺女伶牙俐齿,真是可爱。要不,咱们现场做个亲,我有个孙子,跟你闺女差不多大,咱们定个娃娃亲,好不好?”
虽然姜鸿宇目前没什么要职在身,但就凭他此次立的大功,还有全省状元的头衔,将来一旦毕业,那绝对是各级单位抢着要的人物。
这小子,前途不可限量,不如自己近水楼台先得月,趁早下手,跟他结个亲家,将来自己的孙子仰仗着这位老丈人,也能前途辉煌。
可是姜鸿宇一听,神色有些变了,极力维持着脸上的笑容。
脑筋一转,看了眼旁边站着的家宝,问:“孙县长,你有孙女没,要不,把我这儿子给你当孙女婿?”
这位孙副县长很遗憾地摇了摇头,语气近乎豪横地说:
“我们家现在只有一个孙子,没有孙女。我就看上你闺女了,怎么样,这亲,你定不定?”
姜鸿宇眼见孙副县长不依不饶,自己又不能在自己的酒宴上驳孙县长的面子,只能敷衍道:
“孩子的事,我做不了主,都是孩子他妈说了算。”
桌上的人又一阵轻笑。
这不是嘲笑,而是一种戏谑的笑。
孙副县长不知是故意作弄姜鸿宇,还是真的看上家玉,想让家玉当自己孙媳妇,继续说:
“行,那我就找孩子妈商量!”
此时,程雪飞还不知道,自己的闺女被人算计上了。
她和立夏、春生,挑了张没人坐的桌子坐下。
程春生朝偌大的会场望了一眼,凑在姐姐耳边,一脸没见过世面的表情说:
“姐,好大的排场!”
程雪飞瞄着弟弟,冷道:“春生,你要是能考上大学,我保证办的比这个排场,我到县城最大的国营饭店给你摆三十桌,怎么样?”
程春生翻了个白眼,一脸“你能不能别拿我开玩笑”的气愤。
尽管程雪飞不想太高调,但是来喝喜酒的人,多半是这西埠乡的人,很多程雪飞都认识,她不得不跟人家打招呼。
于是,板凳还没焐热乎,她就起身去周旋。
这些人里,不但有西埠乡的干部,还有西埠乡的校长老师,甚至有姜鸿宇高中时候的同学。
袁顺也来了。
外面停着的那辆东风货车,应该就是袁顺开的。
该来的不该来的都来了。
奇怪的是,姜鸿宇的父亲姜山没现身。
可能是姜山这人不爱抛头露面,也不大会跟人打交道,故意没来。
不光是姜山没来,姜家为数不多的几个亲戚,还有河西村的乡邻也没来,只有村支书老郭来了。
估计姜鸿宇在乡里办完了酒席,还要回河西村再办一次。
到时候再请河西村的父老乡亲热闹热闹。
很快,程雪飞被一群人围在中间。
虽然她在门口掏了礼钱,但大家还是把她当成了这场酒宴的女主人,张口闭口地恭喜她。
程雪飞不好多作解释,只能硬着头皮跟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