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八零年代:村花妈咪火辣辣-第1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走近了,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说话:“婶子,我把她送回来了。”
  刘娥十分惊喜地叫道:“哎呀,小姜啊!”
  在堂屋床上躺着的程立夏、程春生两兄弟,一听说姜鸿宇来了,连忙窜起来,顾不得穿鞋,赤脚跑到门口。
  姜鸿宇正好走进堂屋。
  兄弟两个看见他,又惊又喜。
  “姜老师,你怎么来了?”
  “姜大哥,你好久没上我们家了!”
  “爸爸——”
  两个孩子正在桌边吃着什么东西,看见爸爸来了,一块扑上去,抱住爸爸的腿。
  屋子里的气氛让姜鸿宇觉得十分温馨。看来,他在这个家,还是很受欢迎的嘛。
  除了程发达。
  程发达坐在桌边的小板凳上,用稻草芯子搓绳子,抬起头,不冷不淡地瞄了他一眼,没说话,又低头搓绳子了。
  程发达没对姜鸿宇表示欢迎,但是至少拿正眼看他了,没对他翻白眼啊!
  刘娥赶忙又拿了副碗筷,给姜鸿宇盛上一碗大米粥。
  一家人十分热情的把他拉到桌边,让他坐下吃饭。
  正好姜鸿宇也饿了。
  他闻着大米粥的清香,还有蒜炒豆角的香气,肚子已经很不争气的在叫了。
  程雪飞看了他一眼,看他一脸不想走的样子,发话道:
  “吃完再走吧。”
  程雪飞放下包,端了盆清水放到门后的盆架子上,两个人在盆里洗了手。
  然后姜鸿宇被两兄弟拉着,坐在他们中间。
  因为桌子小,每个人都紧靠着才能坐的下。
  程发达老两口坐在东边,两兄弟和姜鸿宇坐在西边。
  程雪飞跟两个孩子在南边。
  一大家人围在一起,十分热闹,让过惯了冷清日子的姜鸿宇倍受感动。
  “姜老师,你吃根嫩玉米,下午刚掰的,可甜了。”
  “姜大哥,给你个鸡蛋。”
  “爸爸,我把我的玉米饼给你。”
  姜鸿宇一一接下玉米、鸡蛋和饼子,先端起粥碗喝了口。
  因为粥里煮着嫩玉米,所以粥里就有一股嫩玉米的香甜。
  真是很难得的家的味道,跟他在食堂吃的饭完全不一样。
  姜鸿宇忍不住夸了一句:“婶子,你做的饭真好吃。”
  刘娥很开心地笑了:“好吃你下次再来,想吃什么我给你做。”
  姜鸿宇点点头,开了句玩笑:“别嫌我烦就行。”
  程春生赶忙说:“不会不会,你天天来吃也没事!”
  这顿饭姜鸿宇吃得特别香甜,觉得这是他最近半年多吃的最好吃的一顿饭。
  刘娥的手艺并不出奇,做的也都是普普通通的大米粥,煮玉米、煮鸡蛋,蒜炒豆角,青椒炒茄子,还有萝卜干,腌辣椒。
  普普通通的家常饭,姜鸿宇吃得特别满足。
  吃完饭,两兄弟又带姜鸿宇去他们新家参观。
  姜鸿宇看了新房子特别惊讶,不仅盖的宽阔敞亮,里边家具一应俱全。
  屋顶还装着吊扇。
  客厅有组一二三式全套沙发,一张茶几。
  三间卧室里都是新打的床,还有立式衣柜、五斗厨、两头沉的写字桌。
  每个屋子里都散发着淡淡的松香。
  程春生不无骄傲地说:“听说人家城里结婚,都流行六十四条腿,我们家的加在一起,绝对不止六十四条。
  姐姐还说,等过段时间,要买台电视,还要给妈妈买洗衣机、电冰箱。
  我们村的人还没人见过电冰箱和洗衣机什么样。我们家虽然不是第一个买电视的,但绝对是第一个买电冰箱和洗衣机的!”
  姜鸿宇连连赞叹。
  他只知道自己媳妇儿能赚钱,但那些钱一沓一沓的,没具体概念。
  把那些钱换成眼前这座新盖的大房子,还有如此齐全的家具,这就很直观了。
  就这一座院子加上家具,还有院里的那口井,至少得两千块。
  这媳妇能干啊!
  他这是捡到宝了!
  还没看完房子,程雪飞打着手电筒过来,催着姜鸿宇回家。
  程春生立马跳出来说:“姐,一怎么这么狠心,天都这么黑了,别让姜大哥走了,就让他在这住一夜吧?”
  程雪飞说:“他明天还有事,得回家换套衣服。”
  程立夏紧接着说:“没事,可以让他穿我的衣服,反正我新买的衣服一次没穿过。”
  “不行,你的衣服他穿小了。”
  程春生连忙摸着姜鸿宇的细腰,争辩道:“不小啊,你看姜大哥多瘦,比我哥胖不了多少嘛!”
  程雪飞叹了口气,姜鸿宇的身材,她还不知道吗?
  看着瘦,但其实人很结实,是典型的穿衣显瘦脱衣有肉。
  而程立夏身材单薄,身体还没长足,看着有些纤弱,他的衣服,姜鸿宇根本不能穿。
  可是,眼看着她要是把姜鸿宇赶走,这两兄弟能跟她当场决裂,她就不能硬来。
  再抬头看看天上,乌云蔽月,光线不好,也确实不忍心让他一个人走夜路。
  万一摔着,明天还怎么帮她接待信用社的王主任,怎么帮她担保贷款?


第365章 
  牙酸的信用社主任
  最后,程春生振振有词地说:
  “反正家里有地方住,我们陪姜大哥到新家住,你就别管了!”
  程雪飞不好再说什么了,点头答应。
  两兄弟知道姜鸿宇不走了,都高高兴兴地回家搬铺盖卷。
  他们把凉席、被子、枕头、拖鞋,衣服都拿来,住进了新家。
  也就是从这天起,两兄弟就没再搬回去,一直住在这。
  刘娥又送来一暖壶温水和两个水杯。
  等人都走了后,兄弟三个,脱的赤条条的,在井边冲澡。
  冲完澡后,姜鸿宇穿上程立夏的背心裤衩。
  然后程雪飞过来,把姜鸿宇的衣服洗了,挂在屋里晾着。
  又送来一盘蚊香,点好了放在地上。
  临走时,叮嘱他们早点睡,不要熬的太晚,明天还有正事。
  三个人躺在床上满口答应,一副昏昏欲睡的样子。
  等程雪飞一走,三人立马从床上坐起来,掏出扑克,精神十足地开始打牌。
  一直打到下半夜。
  等第二天早上,程雪飞再过来时,只见三个人枕着扑克蒙头大睡。
  程雪飞叹了口气,把姜鸿宇叫起来。
  姜鸿宇迷迷糊糊起来把衣服换上,在井台边洗脸刷牙,然后跟着程雪飞走回老家。
  老家那边,刘娥已经切好鲜面条。
  他们家之前的早饭很简单,通常是玉米糊糊或者大米粥、疙瘩汤,随便炒个菜,或者不炒菜,从来不会一大清早擀面条。
  但因为有姜鸿宇在,刘娥特地起了个大早,把家里仅剩的两斤白面和了,擀了一盖子面条。
  看见姜鸿宇从新家那边回来,刘娥也不等那两兄弟和已经去地里看庄稼长势的程发达,先下了一锅面条,让他们一家四口先吃着。
  又摘了七八个青椒,炒了个青椒抱鸡蛋。
  程雪飞、姜鸿宇和两个孩子在桌边吃饭时,刘娥就在旁边陪着,问姜鸿宇上学的被褥准备好了没。
  姜鸿宇回答说,没有准备新的,仍然用之前在人武部宿舍时睡的那一套。
  刘娥听了,就在心里悄悄计议,想着等会儿到隔壁刘家村的贩子那里,买十斤棉花,几块棉布,趁这几天,尽快给女婿赶制一套新被褥。
  其实之前刘娥给立夏做新被褥时,就想到了姜鸿宇,但没好意思问出来。
  毕竟自己的闺女没有正式跟人家复婚,有些事就不好太热情,显得自己好像故意巴结人家。
  现在恰好碰到姜鸿宇到他们家来,就顺便问了。
  既然姜鸿宇没有新被褥,就再顺便给他做一套。
  吃完面条,程雪飞、姜鸿宇安顿好了孩子,一块儿推车出门。
  刘娥收拾完碗筷,领着两个孩子去了新家,把还在酣睡的程立夏叫醒,催他到隔壁刘家村,找村支书的儿子小刘买十斤棉花,再买两丈好看点的棉布。
  刘家村村支书的儿子是个贩子,经常赶着驴车到外地收购棉花和棉布,贩到这边来卖。
  周围几个村子,谁家要添床单被子,都到他这来买。
  程立夏做新被褥用的棉花和棉布,就是从刘贩子手里买的,棉花是近年种的新棉花,比在供销社买的成色都好。
  程立夏本来不想起,听说是要给姜鸿宇做被褥,就强撑着眼皮,摸了床头的眼镜,爬起来,带着刘娥去买棉花。
  再说程雪飞和姜鸿宇。
  两人到了乡里,先去大院找黄博华,跟黄博华一块儿去信用社。
  信用社的王主任仍旧是那副邋里邋遢、不修边幅的样子,赤着双脚,仿佛刚从地里收工回来。
  一见到姜鸿宇来了,十分热情,又是端茶又是递烟,连忙跑回家,穿上布鞋,回来跟他们一块坐公交去县城。
  这时候西埠乡没有一辆公用小轿车,就算干部出门,也只能等公交。
  王主任原本昨天还很顾虑,今天一见姜鸿宇都出面了,无论如何也得卖姜鸿宇的面子。
  所谓的考察,也只是过过场面,其实根本没必要考察。
  这三人,哪个不是在西埠乡有头有脸、举足轻重的?
  贷一万块怎么了?
  人家敢贷一万,就说明人家有这能力。
  就算程雪飞那什么“厅”破产了,还不起钱,还有姜鸿宇跟黄博华顶着,怕什么?
  等到了文化馆,亲眼看了那两间录像厅,王主任大大惊讶了一把:
  乖乖,小小的屋子里,居然挤了六七十人,一起盯着小小的电视机,眼都不带眨的。
  王主任可真是纳闷了,就在这放个电视都能赚钱?
  到底是放电视的人疯了,还是看电视的人疯了?
  没道理啊!
  那岂不是自己家买台电视?也能在家里收钱?
  不过转念一想,这样好像不太好吧,左右邻居来看电视,怎么跟人家张口要钱?
  不连带着祖宗跟着一块挨骂才怪。
  所以还是程雪飞精明,跑到县城来开,谁也不认识,这样就好意思收钱了。
  可是县城的人应该见过世面,不至于那么傻呀。
  想来想去,王主任仍然搞不懂,觉得自己已经不太了解这个世道了。
  王主任还得知,就这两间小小的录像厅,程雪飞居然还雇了三个人管理,其中两个还是刚毕业的高中生。
  啧啧,王主任觉得牙都酸了。
  说实话,要是别人带他看了这个场面,他肯定不同意贷款一万元。
  这个什么“录像厅”,看起来就是个不务正业、没有前途的花架子,怎么可能挣回一万块钱?
  别人贷款办砖窑厂,要是倒闭了,至少还有几个制造砖坯的机器,几排砖坯子,还有个烧砖的窑洞吧。
  可这录像厅要倒闭了,程雪飞抱着电视跑了,还能见着啥?
  毛都见不着!
  所以,王主任的内心稍稍挣扎了一下下。
  但是,今天来都来了,拒绝的话怎么说的出口?
  后来一咬牙、一跺脚:
  贷就贷,怕个球!
  反正有姜鸿宇和黄博华做担保,就凭“姜鸿宇”三个字,就值一万块了,要是程雪飞的录像厅真的黄了,去找姜鸿宇。
  王主任冒着一定的风险,当场拍板,回去后给程雪飞办贷款。
  这样,贷款的事,差不多算是解决了。
  几个人高高兴兴地回到西埠乡,跟王主任去办了些手续,按了手印,签了字。
  还要送到县里审批。
  一万块钱毕竟不是小数目,乡里的信用社没有那么大的权力,要经过县里的同意才能行。
  不过,只要提起姜鸿宇的名字,这事应该不会有什么阻拦。
  现如今在临河县,姜鸿宇的名字就是一张无形的“通行证”,在哪都好使。


第366章 
  丈母娘的心意
  处理完贷款的事,程雪飞跟姜鸿宇分别。
  临走前,两个人在照相馆的小办公室里黏糊了一阵,程雪飞谢谢他为自己出面。
  程雪飞知道姜鸿宇这人做事有原则,不愿走后门,但为了她,还是愿意放下自己的原则,帮她争取贷款,这已经是做了极大的让步,程雪飞心里小小感动了一把。
  姜鸿宇满眼温柔地看着她,说:“只要你高兴,我什么都愿意做——如果想我了,就去河西村找我。”
  程雪飞有些羞涩地点头。
  “对了,我走之前,想再带你和孩子去公园玩一次,你有时间吗?”
  “有。”
  姜鸿宇笑了:“真乖……”
  说着,就在程雪飞唇上亲了一下。
  姜鸿宇走了后,程雪飞留在照相馆,看了看关师傅照出来的照片。
  关师傅已经在这有段日子了,基本熟悉了照相馆的人和事,他拍的照片也基本上都过关。
  偶尔有几张镜头有些虚,程雪飞就等闲下来的时候,给关师傅上课,教他怎样把握镜头。
  关师傅很虚心,非常愿意听这位年纪小、却经验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