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八零年代:村花妈咪火辣辣-第1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妙啊!”
  他怎么就没想到这个办法呢?
  刚才还在苦恼,该怎么跟姓孙的那帮人扯皮。没想到,程雪飞另换了个思路。
  与其跟这帮人争一时的高低,闹个血雨腥风,倒不如暂避一时锋芒,换个地方,继续赚钱。
  悄悄赚钱,悄悄地把事业做大,等到自己足够强大了,到时候再来打他们的脸!
  “小程,你真是个人才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对,咱们赚咱们的钱,把录像厅开的遍地都是。到时候,就是他们想出幺蛾子,也管不到其他地方去!”
  程雪飞说:“这事你同意就行。”
  “我当然同意,我为什么不同意?!”
  葛英雄这才把今天中午在孙副县长家的事告诉程雪飞,说那一帮人都在等着看他们的笑话。
  而且不光是看笑话,瞧他们那见不得别人好的样子,又有于红梅在那当搅屎棍子,孙家的人只怕早晚会找麻烦。
  老话说的好,卖了麦子买蒸笼,不蒸馒头争口气!
  他葛英雄就是看不惯姓孙的那帮人居高临下、自以为是的德性,太拿自己当回事了。
  程雪飞说:“既然你同意,那咱们再来商量下具体细节。”
  葛英雄和赵体育认认真真地听着。
  程雪飞打算由葛英雄出面,联系其他各县的文化馆,仿照临河县文化馆的模式,在其他文化馆内开录像厅。
  现如今他们的模式虽然还不够成熟,有许多不足之处,但这也是由于时代的局限造成的。
  程雪飞倒是想成立个正儿八经的公司,但说实话,在这时候,能成立公司的,都是有政府背景的,是那些机关单位的干部出面当公司法人。
  一个普普通通的小老百姓,想要成立公司,可以说困难重重,尤其在这种十八线小县城。
  所以,暂时只能以这种小作坊的形势来运营录像厅。
  等以后慢慢做大,经济市场再成熟一点,她会考虑让自己的事业走上正轨。
  至于人手问题,程雪飞决定让赵体育去联系他那帮同学,也就是程立夏的同学。
  这些年轻人接受新鲜事物能力比较强,又是刚刚毕业的高才生,还没沾染社会上一些坏习性,比较容易带。
  用起来会更放心。


第380章 
  计划搬家
  事情商量的很顺利。
  葛英雄很快想好了第三间录像厅在哪开,在临河县西边的满仓县。
  他认识满仓县文化馆的馆长,两人是去市文化局开会时认识的,每次只要在市里碰到面,就会约在一起喝酒吃饭,很投脾气。
  这位馆长复姓端木,从省城来的,是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大学生,也是个文艺青年,常常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诗歌或小说,在满仓县是个小有名气的作家。
  因为是从省城来的,别人都觉得他可能在省城那边有点背景,所以满仓县的人都对他很客气。
  至少没人敢来招惹。
  如果能说服这位端木馆长在文化馆开录像厅,基本上高枕无忧了。
  程雪飞觉得挺靠谱,就让葛英雄出面,跟这位端木馆长活动活动。
  但先别一上来就劝人家开录像厅。
  一上来就劝人家开什么录像厅,很容易让人产生怀疑或者抵触。
  劝人要讲究策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先把录像带拿给他看,勾起他的兴趣,然后一步一步地劝说。
  葛英雄会意,就按照程雪飞说的去做。
  在葛英雄忙着攻略那位端木馆长时,程雪飞在解决另一件事。
  她准备搬家,搬到县城来住。
  现在她的工作重心有了调整,需要长时间待在县城,每天来回跑不方便,又累又耽误时间,还是直接住在县城更合适。
  她还准备把程春生和两个孩子也安顿在县城里。
  把两个小的送到学前班,再给程春生请个家教,让他专心准备电大的招生考试。
  县城的教育肯定比乡下的好,不论是师资力量,还是学习氛围,都更适合孩子的成长。
  尤其是程春生,从申城回来以后,肉眼可见的比从前成熟了,也更愿意学习了。
  之前让他学习,他不是在挠头发就是抠指甲,门口有只狗经过,他都要起来张望一下,心不在焉的。
  但现在,他终于有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生气质,每天自觉地抱着自己的初中课本,还有程立夏的高中课本在那钻研。
  但学习这事还是得须要人指点,光靠自己的话容易钻牛角尖。
  所以程雪飞决定趁热打铁,把他带到县城,让他一鼓作气,考进电大。
  下午回到家,跟程春生商量这事,程春生一口答应下来,他也觉得能住到县城最好。
  哥哥程立夏离开家以后,家中就只剩下他一个儿子,程春生居然有种终于熬出头的感觉。
  他终于觉得自己似乎不那么多余了,连父亲程发达看他的眼神也柔和了许多,不再对他吹胡子瞪眼。
  父子之间,好像突然和解了。
  为了回报父亲的这种转变,他变得更加懂事,会主动承担家里的重活累活。
  母亲常常很欣慰地夸他“春生长大了,变懂事了”。
  姐弟两个商量好搬家后,到了吃饭时跟父母说了。
  程雪飞特地等到饭快吃完时才告诉父母。
  刘娥一听,立马放下饭碗,问:“家玉家宝也要跟你们去县城吗?”
  程雪飞点头,她知道刘娥舍不得两个孩子离开,笑嘻嘻地往刘娥碗里夹了一筷子菜,说:
  “妈,要不,我把你也带过去吧?”
  刘娥顾不得闺女跟她开玩笑,说:“你们去忙你们的事,两个孩子都交给我就行了。”
  “可是孩子得上学,村里没有学前班。”
  刘娥很为难的样子:“这么小的孩子,非要上学吗?”
  程雪飞说:“送到学校,主要是为了让他们懂点规矩,老是在家长身边,太淘气了,什么时候能长大?”
  刘娥的目光,在两个孩子身上流连,担心地问:“他们从小在村里长大,到了城里,能适应吗?”
  程春生端着饭碗解释说:“妈,就是个小县城,算不得城里,有什么不适应的,申城才是真正的大城市!”
  程雪飞说:“是啊,妈,要不我把你也带到县城住段时间?”
  刘娥瞟了身旁的程发达一眼:“我要走了,你爸不得出门去讨饭?”
  一直低头扒饭的程发达突然抬头说:“你放心,你走个十年半载,我也不可能到人家锅里盛一勺米汤。”
  刘娥皱着眉头,一脸不相信,但嘴里还是服软地说:
  “是是是,你程老三那么有骨气的人,怎么会到别人家锅里盛饭?”
  程雪飞和程春生暗自偷笑。
  程雪飞想起父母种了十亩地,怕父母累着,就说:
  “爸,妈,现在立夏不在家,我和春生也帮不上你们,你们两个人种不了那么多地,不如把我和孩子的地,分给大爷家种吧?”
  程发达严辞拒绝道:“那怎么行!别说十亩地,再来十亩,我也能种!累不到我!”
  好不容易有了十亩地,让给别人种,那不成傻子了吗!
  刘娥也跟着附和:“对,我跟你爸还不算老,十亩地对我们来说不算什么,你们年轻人尽管忙你们自己的事业,我跟你爸,给你们种口粮。”
  程雪飞见劝不动父母,也不再多说:“爸,那我给你钱,你去买头牛,拴在老家的院子里,以后用牛来拉车。”
  这话正好说到程发达心里去了,他早就想买头牛了。
  之前是因为没钱。
  买牛犊子要钱,买了牛犊子还不算完,还得盖牛棚,买牛槽,买铡刀,都是钱。
  他们家多年来一直生活拮据,负担不起这笔开支。
  后来闺女手里有了几个活钱,但他又忙着盖新房子,之后又忙着办喜酒、搬家,忙活了大半年,买牛的事就一直耽搁到现在。
  如今该忙完的都忙完了,是该把买牛犊子的计划提上日程了。
  正好秋天是买牛的好季节,程发达说:“不用你给钱,我手里有的是钱,我寻思着过几天西埠逢集,我就跟你大爷到牲口市场去逛逛,遇着合适的,就牵一头回来,在咱老家里院搭间牛棚。”
  “行,买了牛,你就有专车了,以后要出门,把牛车一套,想去哪去哪,没事就带着我妈走亲戚、赶大集。”
  老两口被程雪飞引的笑起来。
  那情景,美的冒泡!
  他们这一笑,就冲淡了闺女和外孙都要搬出去的淡淡忧愁。
  但是,到了夜里睡觉的时候,刘娥坐在床上,一边纳着鞋底一边叹起气来。


第381章 
  搬到县城
  刘娥抬头,借着灯光打量下这光洁亮堂的新屋子,还有用楠木打的新床,说道:
  “好不容易住上新房子了,孩子们却一个个都不在家住,立夏走了,雪飞也要走,春生也要走,连家玉家宝都要走,以后,就我们两个人天天脸对着脸了。”
  已经睡下的程发达嘟囔道:“不说了还要买牛的吗,除了对着我的脸,还要对着牛脸,再买一窝小鸡,还有鸡脸,脸多的是——”
  刘娥被气的长叹一声,斜眼看着仰面躺着的程发达,说:
  “能一样吗?那牛跟鸡都是你生的吗,能跟你叫爹吗?”
  “你这傻老娘们儿,跟你说话费劲!”
  程发达咕哝两句,翻身背对着刘娥。
  刘娥捏着针,用针鼻在程发达那肌肉发达的胳膊上戳了一下,程发达冷不丁疼的吸了口气,坐起来,瞪着刘娥:
  “你拿针戳我干什么?!”
  “谁叫你说话不着调,我说孩子的事,你跟我扯什么牛和鸡!”
  “你不讲理!我说牛和鸡怎么了,你发哪门子疯,你戳我,我也得戳你!”
  说着,程发达去抢刘娥手里的针,非要再戳回来才肯罢休。
  刘娥没想到程发达跟她动真格的,慌的把针放在手心,抱在怀里护着。
  程发达就到她怀里去抢针。
  不是闹着玩,而是真的抢,直接把刘娥整个人摁平了,然后抓着刘娥的手腕,硬生生掰开刘娥的手指。
  一掰开,却见掌心淌了几滴鲜红的血珠。
  程发达气的骂道:“你个傻老娘们,说你傻一点都不冤,你叫我戳你一下又能怎么样,我又不能真的戳到你的肉里,你看看,这都淌血了!”
  程发达把刘娥手心的血珠子擦掉了。
  刘娥根本不知道自己手心出血,一定是刚才跟程发达争夺的时候针尖不小心戳到了肉。
  等她坐起来去看手心时,血已经不见了。
  程发达还不忘骂她:“你这么傻,怎么会生出那三个孩子?”
  刘娥平了平呼吸,一脸无所谓地说:“随你呗,你多聪明,当然随你!”
  程发达听不出刘娥是故意揶揄他,还信以为真了,很满意地点头说:
  “嗯,应该是随我了,要都随你就完了。”
  末了,看着刘娥木呆呆的,知道她舍不得孩子离开家,宽慰道:
  “我过两天去买牛,买头年纪大一点的,买回来养几天就能用。等农闲时,我就套上牛车,带你到县城看闺女、看外孙。那些小年轻不是说骑着自行车兜风吗?咱也赶个时髦,我赶着牛车,带你去兜风!”
  刘娥忽然被气笑了,把头扭到一边:“谁爱坐你的破牛车!”
  “你不坐,有的是人坐,我到大街上一招呼,保证大姑娘小媳妇都往我车上挤,到时候你可别红眼!”
  刘娥懒得再听他说些不着调的话,把针往鞋底上一插,扔到床头柜上的笸箩里,拉灭了电灯,就躺下睡觉,不再言语了。
  第二天,程发达就去找程老大、程老二,商量盖牛棚的事。
  程发达这边忙着买牛,程雪飞那边忙着租房。
  临河县县城,原先也是农村,除了两条主干道上各机关单位、商店、学校、工厂和宿舍是楼,其他大多都是村舍。
  但县城村舍的条件,仍然比乡下好很多。
  有的路上已经通了自来水,只不过不是家家户户都有水龙头,通常是一条巷子里有一个公用水龙头,有人看着,一桶水一分钱。
  还有人家用上了煤气,可以不用买煤炭或者烧锅底,这对程雪飞来说方便了不少。
  通过文化馆一位职员的联系,程雪飞最终在一个叫太平庄的地方,找到了一家独门小院。
  小院格局不大,有三间堂屋,两间西厢房,一个小巧的院子。
  房租每月十二块。
  房子找好了后,也没有签合同,当着中间人的面,程雪飞一次性付了半年的房租,让房东写了个简单的字条,就算租下来了。
  之后,文化馆的黄世仁,很主动地带了人来给程雪飞打扫卫生。
  尽管黄世仁也不太情愿对这个女人低声下气的,这太有伤自尊了,可是没办法,谁让派出所所长亲自上门上门“关照”过了。
  为了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