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边缺了个人,赵体育按照程雪飞的意思,又拉来一个同学替补上。
程雪飞还计划好,一等满仓县的录像厅上了轨道,正式营业,他们再马不停蹄地游说其他县。
如果能把高安市下辖的几个县全部拿下,在每个县的文化馆开两间录像厅,那程雪飞赚钱的速度,就跟开了印钞机一样!
别说万元户了,百万元户指日可待!
想到这里,葛英雄大半夜差点笑出声来。
这就是他决定跟程雪飞干下去的原因,他觉得程雪飞是个能干大事的人。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他宁愿与程雪飞这种聪明又努力的人为伍,也不愿在孙副县长手底下看人眼色办事。
他才三十岁出头,不想下半生闷在办公室里喝茶看报,浑浑噩噩地过完这一生。
他在录像厅的事业上看到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也的的确确感受到了,这个社会似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只是绝大多数人还未察觉。
葛英雄不但敏锐地嗅到了这种变化,还迅速出手,抓住了这个机会。
这个机会,就来自于程雪飞和她的录像厅事业。
每一次时代的前进,都会抛弃一些人,同时将另一些人送到风口上。
八十年代的风口,尤其多,也尤其猛烈和混乱。
因为社会正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几十年的计划经济已经开始转型。
原有的秩序开始有了崩塌的迹象,而新的规则还没建立起来。
所有人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谁有经验。
哪怕是程雪飞,就算她对这个时代多有了解,也无法全盘把握自己的命运。
她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努力在时代的巨浪中小心前行。
第二天,程雪飞和程春生一大早从家里出发,坐车去县城,拜访汪家的人。
本来打算头一天下午去的,但被于红梅耽搁了时间,只能改在今天。
两人先把从家里带来的部分行李送到太平庄的住处,拎上那两包桃酥,又到副食品店买了三斤排骨,两瓶白酒。
带着这些东西去了汪家。
汪家在一中家属院里。
说是家属院,其实是一排排布局紧凑的联排小院,因为占地有限,这些院子结构小巧,很像小型的四合院。
程雪飞按照门牌号找到汪家时,汪父汪母正在南墙下摘老南瓜。
程雪飞在门口喊人:“大爷大娘在家吗?”
老两口听声音一时不知道是谁,汪母走到门口,门没关严,她一眼看见了站在门口光彩照人的程雪飞,又惊又喜地冲汪父说:
“老汪,你看看谁来了?”
汪父抱着个老南瓜,从一张凳子上下来,走到门口时,程雪飞正好进来。
程雪飞笑盈盈地叫道:“大爷大娘,你们可好?”
程春生站在旁边,一手拎着排骨,一手拎着白酒,也跟着姐姐叫人。
汪母脸上挂着慈爱的笑,说:“好,我们都好——这是你弟弟吧,姐弟两个长的很像,都这么漂亮。”
汪父招呼道:“别站在门口说话,快进来坐!”
汪父汪母把程雪飞两个人引进堂屋。
他们家堂屋布置的温馨干净,靠墙有一面书架,上面摆满了书,还放着一些奖状证书照片之类的。
屋里家具一应俱全,也有电扇、收音机之类的小家电,看起来过的很不错,在本地至少算是中上等。
老两口完全没料到程雪飞会突然造访,都很高兴,一个忙着洗手倒水,一个从抽屉里抓了把奶糖,像哄小孩一样,塞到程春生手里。
汪母端茶进来,看见桌上放的排骨、桃酥和白酒,语气和蔼地批评道:
“你们过来玩,怎么还带东西?下次不许了。”
程雪飞笑着说:“一直想来看看大爷大娘,就是没有机会,每次到县城,都是匆匆来,又匆匆走,现在我跟我弟弟准备搬到县城来住,这才有机会过来。”
汪父在桌边落座,问:“你们搬到县城来了?住在哪?”
“在太平庄租了个地方,准备这几天就搬过来住。”
汪母把茶水送到他们手里,坐在程雪飞身旁,问:
“为什么搬到县城来?”
汪母的语气,不像是打听别人的私事,更像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关切,就像长辈对待自家的晚辈一样。
程雪飞说:“主要是因为,我弟弟最近准备考电大,我想搬到县城来住,好给他请个老师,给他辅导一下。”
汪父汪母立马明白程雪飞的来意,原来是想给程春生请辅导老师的。
能对自己亲弟弟的学业如此用心,真是个不错的姐姐,很有远见。
汪父看着程春生,问:“你现在什么学历,成绩怎么样?”
程春生很是汗颜地说:“我刚初中毕业,之前也是汪老师教的,中考的时候,因为家里发生了些变故,影响考试发挥,没有考好。”
汪父点点头,又问:“你自己想考电大?”
“嗯,虽然考不上高中,但有个电大的学历也不错。”
汪父脸上露出一抹温厚的笑,夸奖道:“不错,小伙子很上进。”
程春生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
第390章
收了学生
程雪飞说:
“虽然他没能考上高中,但我觉得,还是应该继续读书。所以今天其实是想来麻烦下汪老师,看他能不能帮忙找个可靠的老师,替我弟弟辅导一下。我弟弟底子不太好,基础薄弱,必须系统性地查漏补缺。”
汪父若有所思地点头,又看了汪母一眼。
老两口四目相接,仿佛在商量着什么。
几十年的朝夕相伴,已经让他们有了心有灵犀的默契。
汪母看出老头子的意思,她没有表示反对,于是汪父开口道:
“小程,我虽然已经从教育一线退休了,但对学校那些基础性的知识点,还是记的很牢的,如果你放心,让你弟弟跟着我吧,我给他辅导。”
汪父的话,让程雪飞始料未及。
能得到一位资深的老教师的指点,那当然更好啊。
因为是老教师,性格就更宽厚温和,对待像程春生这样的熊孩子就更有耐心,更有经验。
程春生就不会产生抵触的心理。
而且,以汪父的年龄,在大革命之前就当老师了。
那时候的老师是货真价实的有学问,不像有些年轻教师,是在大革命时接受的教育,可能自身底子就不太好。
包括姜鸿宇,他也是在大革命时上的初中、高中,当时学校完全本末倒置,把闹革.命当成最主要的事,学业反而是其次。
这也就是姜鸿宇为什么接连三次高考落榜的主要原因。
程雪飞笑问:“大爷真的愿意教我弟弟?”
“嗯,只是你别嫌弃我年纪大、脑子古板。”
“不不不,怎么会呢,我主要是怕打搅大爷大娘的清净。”
汪母笑呵呵地说:“怎么会,小伙子看着很乖。而且,反正我跟你大爷都退休了,平时在家也没什么事,你就让他每天过来就行了,就在我们家学习。”
程雪飞高兴的不行,连忙戳了戳身旁的程春生。
程春生会意,把手里的杯子放到桌上,起身,郑重地朝汪父汪母鞠了一躬:
“谢谢大爷大娘。”
程春生心里也很得意跟着汪父汪母学习。
这两个老头老太太看起来都是脾气很好的人,说话也是不急不缓的,相处起来很舒服。
程春生本来还担心,害怕汪老师回头给他找个脾气暴躁的辅导老师,一言不合就要骂他,那样真的太难受了。
现在好了,自己的担心多余了。
他们定下计划,每星期一到星期五,按照正常时间上学放学,地点就在汪家。
从明天开始,程春生就要跟之前一样,正式上学了。
商量好以后,程雪飞姐弟两个告辞要走。
汪父汪母留他们吃饭,但这时候时间还早,才九点钟,程雪飞说自己还有事,汪父汪母就不好再留他们。
离开汪家,姐弟两个心情都很好。
能被德高望重的老教师收为徒弟,真算是意外之喜。
因为第二天就要来学习,程雪飞让弟弟再坐车回家一趟,把电大的考试提纲和学习资料都带来,还有些衣物什么的,今晚就搬到新家住下。
程春生兴冲冲地答应,坐车回家去了。
这一边,汪父汪母也开始给这个新收的小徒弟收拾出一张课桌。
老两口很高兴,晚年还能发挥余热,再收一个学生。
要是别家孩子,他们还没那么大热情,实在是老两口很喜欢程雪飞这个姑娘,也连带着喜欢程雪飞的弟弟。
上次他们在姜鸿宇的病房里见过程雪飞之后,就对这个姑娘印象深刻。
汪母回来后,还忍不住感慨,为什么他们儿子就没有遇上这样的姑娘?
他们喜欢程雪飞,不光是因为她气质出众,主要是他们特别喜欢她待人接物上的真诚不做作。
那个朱彩云,完全没法相提并论。
老两口不奢求儿子能遇上像程雪飞那样的人,只求那个朱彩云别再来纠缠。
他们的心脏,实在是承受不了朱彩云那矫情又作妖的性格。
到了中午,汪健放学回家吃饭,看见饭桌上一大盘红烧排骨,又见到堂屋书架前多了张课桌和凳子,就问家里是不是来人了。
汪母告诉儿子,程雪飞上午来过了,说她弟弟想考电大,本来是想请他帮忙找个辅导老师,但他爸主动揽了下来,答应给程雪飞的弟弟辅导功课。
汪健有些意外,怔了一下,随即笑了:“那个程春生啊,中考考了一百多分。”
“嗯?”汪母听了有些不敢相信,“总分一百多分吗?”
“是啊,总分考了一百多,不过这孩子脑子转的很快,挺聪明的,就是学习不用心,脑子里不知在想些什么。”
汪父不怎么担心,继续收拾书架上的书,说:“人生路长,一时输赢,算不得什么,我看这孩子挺上进的。”
汪健在门后的盆架上洗了手,点头道:“对,主要是他哥哥姐姐姐夫都那么优秀,跟优秀的人在一起,自然会受到影响。爸,那你好好教,我要是有时间,我也来帮忙看看,我对他的学习情况还算比较了解。”
一家人忙活完,就在桌边坐下吃饭。
程雪飞安顿好了程春生,接下来,又得给自己的两个孩子找学校。
这事还是得托葛英雄帮忙找关系。
小地方就是熟人社会,不管干什么,有了熟人好办事。
葛英雄没有直接去找校长,他找了一个关系还不错的老熟人,名叫魏峰,在实验小学当教导主任。
递上两包大前门,说自己有个亲戚家的孩子,想到小学来读学前班,看看能不能给两个入学的名额。
魏峰答应的很痛快,让葛英雄直接把孩子送来就行。
学前班不是小学,没有那么严格的规定。
这点小事,没人会在意。
事情本来就这么顺利的解决了。
可事情偏偏不凑巧,葛英雄去学校找魏峰的时候,被另一个人看见了。
这个人就是陈秋云,孙副县长的大儿媳妇。
陈秋云是民办教师,在实验小学教一年级。
这时候的老师,大多数是随班走。
有的老师,能从一年级带到三年级,或者从四年级带到小学毕业。
甚至有的老师能直接从一年级带到小学毕业。
但陈秋云是个例外,她只带一年级,而且只能教一年级的拼音和数字。
原因很简单,陈秋云自己小学还没毕业,她的水平,教二年级的内容都很吃力,只能教一年级。
第391章
搅黄了
陈秋云看见葛英雄来学校,就问魏峰,葛英雄来干嘛的。
魏峰说,葛英雄亲戚家的小孩,要到学校来读学前班,让他帮忙跟校长说一声。
亲戚?葛英雄家什么亲戚?
本来这事跟她完全无关,可她这人,很爱琢磨别人的家长里短。
邻居家就算来了个亲戚走动,她也要打听的一清二楚,问清楚是哪边的亲戚,家里几口人,什么光景,是穷是富。
她得刨根问到底,打听的一清二楚才罢休。
整个县委家属院,谁家有哪门重要的亲戚,谁家在市里或者省里有靠山,陈秋云摸的门儿清。
靠着自己强大的八卦能力,陈秋云也算在家属院里混到了一席之地。
等下班后,她带着儿子放学回家,路上经过百货大楼,特意去找于红梅。
见了于红梅后,就问她,葛家有什么亲戚,今天葛英雄亲自去学校,说有个亲戚家的小孩要到学校上学前班。
这是哪边的亲戚,怎么之前没听说过?
于红梅起初没有在意,但片刻后,她突然反应很大地抓着陈秋云反问,那两个孩子是西埠乡的吗。
陈秋云说不知道。
等吃完午饭,于红梅去上班时,主动去陈秋云家里,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