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八零年代:村花妈咪火辣辣-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三婶,你说话呀,你不管管你家闺女?”乔翠花推了推刘娥。
  刘娥这才如梦方醒似的“嗯”了一声,语气十分柔和地批评了一句:
  “雪飞,你跟你二大娘好好说话。”
  程雪飞端了个空碗递给刘娥:“妈,你帮我盛碗饺子汤去。”
  “诶!”
  刘娥拿着空碗,一去不复返了。
  桌上只剩乔翠花和程雪飞。
  乔翠花见人走的干净,没人能来镇压程雪飞了,脸变得比孩子的脸还快,一下又露出笑容,讨好地说:
  “侄女,咱是亲娘俩,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友富也是你弟弟,难道你能眼睁睁看你弟弟打光棍不成?”
  程雪飞叹了口气:
  “二大娘,我是真没钱。再说,你看立夏今年都十八了,明年上完高中,也得张罗娶媳妇的事。
  还有春生,他成天瞎混,不好好学习,过不了几年,也要准备娶媳妇。我爸妈一年到头在地里忙活,能挣几个钱?我们家光景也不好!”
  “你们家光景再不好,也比我们家强啊!你看看这兄弟两个,穿的都是新衣服。你们还能吃上肉饺子,我们家上次包肉饺子,还是上回六月初一,都快半年了。”
  “二大娘,你放心,以后只要我们家包肉饺子,就有你们家一碗!”
  乔翠花差点被绕晕了,回味了半天,才想起来不是说肉饺子的问题:
  “雪飞,一碗肉饺子算不了什么,我们家缺的是盖房子和彩礼的钱。”
  “二大娘,我们家也缺盖房子和彩礼的钱!”
  乔翠花费尽口舌说了半天,程雪飞仍然不为所动,她一拍桌子:
  “你别跟我兜圈子了,你就给个痛快话,到底借不借?你要是这么不讲情面,以后咱两家也没必要再来往了!”
  “那就——那就不来往吧?”
  乔翠花:“——”
  程立夏程春生兄弟两个:“——”
  身在灶房的刘娥:“——”
  乔翠花恼羞成怒地起身嚷道:“好啊,程家养出了这么个大逆不道的闺女,不借钱就罢了,说翻脸就翻脸,这是人干的事吗?”
  程立夏程春生见二大娘发飙,生怕两人动手,都端着饭碗走出来。
  程雪飞冲两个弟弟使眼色,让他们回去。
  她不急不缓地仰头说:“二大娘,我还是那句话,你想吃肉饺子,随时来吃。但是借钱盖房子,没有!就算有钱,我也得先把我爸妈的房子给盖了。你家友富的房子,我帮不上忙。”
  “你以为你赚了几个臭钱就了不起啊,别狗眼看人低!”


第61章 就当他们家人都死了
  程雪飞冷笑:
  “你得庆幸你是我二大娘,我要跟你没这层关系,我早把你轰出去了。”
  乔翠花气急败坏,想伸手打人,可是想想那带点邪性的程发达。
  她要是敢把程发达的闺女打了,程发达不直接把她撕成两半?
  乔翠花无处发作,见脚旁刚才坐过的凳子,一抬脚,把凳子踢到门槛上,骂骂咧咧地离开了。
  刘娥眼见两人吵翻,跑到堂屋,紧张地问:“雪飞,你怎么这么跟你二大娘说话?”
  程雪飞见刘娥满脸恐惧,知道刘娥这么多年一直生活在两个嫂子的阴影下,受气了也不敢声张。
  就因为这样,才惯出了乔翠花的坏毛病,让乔翠花觉得他们一家都是应该的。
  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有她给刘娥撑腰,她劝道:
  “妈,没事,有我在。”
  乔翠花回去后,气的躺到床上。
  两个儿子凑到门口,不敢进去,小声问:“妈,你中午饭还没做呢,我们吃什么?”
  “滚,一个个讨命的小鬼,不要来烦我!”
  双胞胎兄弟对望一眼,谁也不敢招惹乔翠花。
  乔翠花个头小,脾气暴,从小到大,都是一家之主,就连他们的爸爸都不敢随意招惹她。
  兄弟两个没吭声,转身走了。
  没走两步,乔翠花又在屋里喊:“以后再也不要跟程春生玩,听到没,就当他们家人都死了!”
  程友民、程友强听乔翠花说的如此决绝,心里吃惊:
  三叔一家怎么得罪妈妈了?
  对兄弟两个来说,三叔一家人都特别好。
  三婶慈眉善目,有什么好吃的从来不藏着掖着,主动拿给他们吃。
  三叔家的哥哥姐姐也都特别友善。
  程春生更是他们从小玩到大的玩伴,小时候三个人几乎形影不离,甚至有人说他们是三胞胎。
  妈妈要是不同意他们跟三叔一家来往,他们还能跟谁走动?
  “你们两个,听没听到?不要跟他们家人来往,也不要到他们家去!”
  “听到了——”
  兄弟两个答应一声,自己去找吃的了。
  到了灶房,冷锅冷灶,大冷天的,谁也不想伸手做饭。
  到米缸里翻了翻,还有两个硬的跟石块似的玉米窝头,于是一人一个窝头,再到外面的菜园子里拔了棵大葱。
  兄弟两个就蹲在墙根,一口大葱,一口窝头,一口西北风。
  越吃越冷……
  刘娥从屋里走出来倒刷锅水,远远看见兄弟两个在那啃干馒头,知道乔翠花带着气回去,肯定不会给兄弟两个做点热饭。
  乔翠花虽然精明厉害,但四个儿子的性格脾气都不像妈,随了程家人的憨厚实诚。
  这几个孩子是刘娥看着长大的,见他们这副凄凉的情景,哪能不心疼?
  刘娥小声招呼:“友民,友强,过来。”
  双胞胎兄弟抬头看见三婶朝他们招手,示意他们过去。
  可是,刚才妈妈交代过了,不要跟他们家人来往。
  怎么办?
  双胞胎兄弟对望一眼。
  还是哥哥程友民胆子大些,先起身,朝这边走来。
  弟弟程友强见哥哥走了,自己也跟过来。
  刘娥把兄弟两个叫到家里,小声说:“家里还有两碗热饺子在堂屋,快去吃吧。”
  兄弟两个面色为难:
  妈妈说了,不跟他们家人来往的。
  可是三婶家灶房里飘着肉饺子的香气,已经让他们流了口水。
  刘娥见他们想吃又不敢吃的样子,故意把大门从里面拴着:
  “没事,你们去吃,要是你妈来了,你就赶紧翻墙头。”
  兄弟两个这才放心地走到堂屋,果然看见堂屋桌子上有两碗令人垂涎欲滴的饺子。
  一口咬下去——
  肉香四溢,满嘴流油!
  兄弟两人一口一个,片刻工夫,就把饺子送进肚子。
  连碗底的汤汁都没放过。
  第二天下午,程立夏、程春生各自返校。
  这一次程立夏返回学校时,不但穿上新棉衣、新棉鞋、新围巾、新手套、新棉袜,带了足够多的粮票。
  姐姐还给他买了一包红糖果子、一盒饼干作为零食。
  如果放在以前,他肯定会心存愧疚,不肯接受。
  但自从昨天见证姐姐照相赚钱之后,心里没那么抵触了。
  虽然姐姐寒冬腊月辛苦赚钱,但他相信,这只是一时的。
  等他将来考上大学,分配了工作,一定会报答姐姐,让姐姐也享享福。
  临走时,姐姐又塞给他两块钱,嘱咐他:“一定要坐车回去,还有,学校如果没有别的事,每个星期都回家一趟,省得妈老是惦记你,听着没?”
  程立夏腼腆地笑了:“行,我下个星期一定回来。”
  “对了……”程雪飞想了想,又交代一句,“好好补习数学。”
  程立夏把钱装到口袋里,有些不明白,为什么姐姐老是强调数学?
  既然姐姐再三强调,那就听姐姐的话,回去把数学再好好补补。
  程立夏拎着大包小包去坐车,程春生则偷偷约了程友民、程友强一块步行回学校。
  不管乔翠花如何三令五申,不让双胞胎跟他们家人来往,双胞胎兄弟表面答应的痛快,一转脸,又跟程春生好的要命。
  从那以后,程雪飞每次回家,乔翠花也不带着孩子在巷子口等她了。
  程雪飞乐得清静。
  要她借钱给乔翠花盖房子?
  开玩笑!
  她才赚了几个钱,这就被人惦记上了?
  等她真的成了万元户,乔翠花不得把剩下的三个儿子的婚姻大事都寄托在她身上?
  程雪飞深知救急不救穷的道理,如果这时乔翠花家里真有个用钱的急事,程雪飞就是手里没钱,也会想办法帮忙。
  可乔翠花那是把她当成提款机了。
  程雪飞甚至怀疑,要是乔翠花也有一个能挣钱的闺女,估计迟早要被乔翠花压榨干净。
  这么一想,就庆幸自己没投胎到乔翠花肚子里。
  程雪飞清点了下自己的钱。
  这段时间,她的确挣了不少。
  上次还完黄博华的两百块,现在又把姜山的三百块也攒出来了。
  她想着应该把这钱送给姜山。
  她骑着车子在公社周围的几个村子转悠,但从来没去过河西村。
  这天下午,她去了离河西村很近的村子,收工后拐了个道,朝河西村姜山家走去。
  来到通往河西村的土路上,就想起当初带着家玉家宝离开河西村的情景。
  当时在路上遇见疯了的姜鸿宇,两个孩子一块喊“爸爸”,但姜鸿宇根本没有理睬。
  这才过去两个多月。
  感觉好像已经过去两年。
  因为程雪飞头上包裹严实,只露着两只眼睛,所以进村后没人认出她。
  偏偏河西村爱蹲大街的人还特别多,只要有太阳的地方,就有男女老少在那闲聊。
  “那谁呀?”


第62章 再回河西村
  “是不是下来卖货的?”
  “卖货的为什么不吆喝?”
  “咦,我瞅着这个人怎么这么熟悉?”
  “诶,像不像小宇媳妇?”
  众人一拍大腿:“可不是吗,那就是小宇媳妇呀,听人说她在西埠集上摆摊照相,就是驮着两个筐子!”
  在大家议论之时,程雪飞刚好骑车经过这里。
  有人吆喝:“小宇媳妇,你怎么来了?”
  程雪飞在车上听到有人喊“小宇媳妇”,就知道是喊她。
  婚都离了,但在老百姓心里,她似乎永远是“小宇媳妇”。
  程雪飞无奈,下了自行车,把围巾往下拉拉,露出脸来,招呼道:
  “都在这晒太阳呢?”
  一时间,蹲着的,坐着的,歪着的,站着的,全都涌上来,把程雪飞团团围在中间。
  “听说你到处做生意,怎么也不到俺们河西村来转转?”
  “是啊,其他村子你都去,怎么唯独不到这里来?”
  “怕我们花不起钱是不是?”
  程雪飞笑笑:“没有没有,实在是河西村离我家太远了。”
  有人问:“你是来找小宇的吗?”
  “不是,我来找家玉的爷爷,顺便,我想来问问,把我的户口给迁走。”
  其他人又七嘴八舌问长问短,程雪飞推着车子往前闯:
  “天不早了,我赶紧把事办完了好回家,各位,咱们改天有时间再唠!”
  程雪飞推着车子拐进姜山家的巷子。
  一进那道巷子,深埋在内心的情愫又被触动了。
  这不是她的情感,应该是这具身体残存的知觉。
  这具身体在这生活了五年。
  五年里,一定有许多刻骨铭心的记忆。
  程雪飞没有多想,推着车子来到姜山家那座旧房子前。
  姜山家的老房子十分破旧,只有三间堂屋,边上有一小间灶房。
  站在巷子里,一眼就能望见堂屋大门。
  姜山挑了水,在一只木盆里洗衣服。
  说起来,这姜山真是个苦命人。
  姜家其实是外来户。
  当年姜山的妈妈带着姜山兄妹两个讨饭来到这,在河西村边角上的小树林里简单搭了个窝棚住下。
  当时姜山才只有几岁,刚刚记事。
  河西村的人见他们孤儿寡母,实在可怜,就主动施舍些吃的穿的,勉强不让他们母子三个饿死。
  人家问姜山的母亲是哪里人,姜母却说不清楚,只说自己男人去打仗了,一去就音信全无。
  小鬼子杀进村,全村人都跑了,她也带着孩子离开家乡。
  一路颠沛流离,走到哪是哪。
  走了半年,来到这里。
  在那个年代,因为战乱和饥荒而背井离乡的比比皆是,姜母一家人的遭遇不是个例。
  河西村的人听了他们母子的事迹,主动帮他们在村里找块空地,勉强盖了一间像样的茅草屋。
  就这样,姜家就算在这里安家落户。
  姜山长大后,亲自动手,把那一间茅草屋渐渐扩充到三间。
  后来,老母亲过世,留下兄妹两个相依为命。
  姜山因为踏实肯干,精通木匠、泥瓦匠的活计,被当年下乡的一支工程队看上,招为工程队的正式工人,他们的家境才逐渐变好。
  家里光景变好之后,姜山先把妹妹姜兰嫁给同村一户郭姓人家,后来才给自己娶妻。
  娶妻后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