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八零年代:村花妈咪火辣辣-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娥活了四十多年,还从来没有哪一年像今年置办的这么齐全。
  往年,最艰苦的时候,过年都吃不上肉。
  刘娥清楚的记得有一回过年,生产队没有分猪肉,他们也没钱买,就用黄豆换了两斤豆腐。
  一斤豆腐用来招待过年来上门走动的亲戚,剩下一斤用来包了饺子。
  然而到了今年,就连平日里舍不得吃的豆腐,现在都不爱上嘴了。
  刘娥做梦也不敢想象,如今能过上这么富足的好日子。
  今天的晚饭,就是用下午炖小鸡的汤汁下的手擀面。
  吃饭时,程春生把姐姐说的明天全家人都去赶集的事告诉家人。
  刘娥听了,笑着说:“该买的都买了,家里什么都不缺,不用去赶集了。”
  “妈,你不买,去瞧个热闹也挺好的!明天要公开审判孟三儿,咱们也去瞧瞧。”
  刘娥听说要审判孟三儿,皱眉:“公开审判啊,那就更不能去了,到处乱哄哄的。”
  “妈!”
  程春生非常想让父母一块去赶年集。对他来说,一家人都去赶集,有着非凡的意义。
  他看了看坐在刘娥身边的家玉,就开始撺掇小孩子:
  “家玉,你让姥姥明天带你去赶集,姥姥要是不去,你也不能去了。”
  家玉听了小舅舅的话,放下筷子,两只小手抱着刘娥的胳膊,可怜兮兮地央求:
  “姥姥,带我去赶集,好不好?”
  “妈,你看,家玉这么想去赶集,你就答应她嘛!”
  刘娥特别容易心软,尤其是对自己的两个宝贝外孙。
  她明知道中了儿子的圈套,还是满口答应:“好好好,家玉想去赶集,姥姥就带你去。”
  家玉立马转悲为喜,油乎乎的嘴角露出一口甜甜的笑容。
  程春生见妈妈答应,又赶忙叫上其他人:“爸,哥,你们明天也都去!”
  程立夏抱着饭碗点点头。
  程发达却沉着脸说:“我不去,我得留下来看家。屋里这么多年货,怕招了猫和老鼠,还有门外,堆了那么多砖,万一人不在家,砖被人偷了怎么办?”
  “爸!”程春生极其无语,“堂屋这些年货你都盖上盖子就行了,不怕有老鼠,门外的砖就更不用担心了,人来人往的,谁敢偷?”
  程发达仍然摇头,吸了口面条,说:“不行……”
  程春生十分灰心地叹了口气。
  刘娥批评道:“大过年的,叹什么气?”
  程春生一个人生闷气,也不吃饭了。
  程立夏坐在程春生旁边,他看出弟弟一心想让父母都去赶集,于是说道:
  “爸,要不你明天带着妈跟家玉家宝去赶集吧,我留下来看家。正好,人家让我写对联,我还没写完呢。”
  程春生想让哥哥也跟他们一块去赶集。
  只是,如果非要留下一个人在家里的话,可能,程立夏留在家是最合适的。
  程春生有些愧疚,他想做点什么弥补,就问:“哥,你想要什么,我给你买!”
  程立夏想了想,说:“那你帮我买瓶蓝墨水吧,再买瓶墨汁。”
  “行,对了,我看你钢笔的笔尖有点漏水,我再给你买个笔尖给你换上。”
  “行……”


第133章 我想要那个照相馆
  第二天一早,程雪飞起床梳洗。
  今天,对她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她特地穿了上次开表彰大会时买的那一套衣服。
  刘娥一见她大冷的天居然穿的那么单薄,让她赶紧脱下来,换上棉袄棉裤。
  程雪飞没办法,只好又在呢子大衣外面套了件小棉袄,才勉强将刘娥糊弄过去。
  她对刘娥交代,她有事先走一步,让他们等太阳升高一点时,再带着两个孩子去赶集。
  到时候在她平日摆摊的地方集合。
  临走之前,她又给了春生两块钱赶集的经费。
  程春生也已经起床打扮好,穿上新衣新鞋,喜滋滋地接下钱。
  程雪飞骑车来到乡里,直奔乡政府大院。
  来到大院门口,正好碰上来上班的黄博华。
  那天下午,三个人在办公室抓阄决定程雪飞接受采访之后,黄博华当晚就回了家。
  此时黄博华剃了胡子,换了干净衣服,又恢复了干部的气质。
  “雪飞,怎么来这么早?”黄博华笑呵呵地问。
  “找你商量点事。”
  “你,你不会又变卦了吧?”黄博华瞪着程雪飞惊恐地问。
  “没有,不是采访的事,关于照相馆的。”
  两人在门口下了自行车,一块推着自行车往车棚走。
  黄博华听说不是采访的事变卦,长长松了口气,拍着胸脯说:
  “只要不是采访的事,其他任何事我都答应你!”
  “行,那我现在就告诉你,我要国营照相馆!”
  “什么?”
  “我说,我想要斜对面那家国营照相馆。”
  黄博华一下子愣住了,两只脚也忘记往前挪,停在原地,直愣愣地望着前面的程雪飞。
  程雪飞甩开黄博华好几步,见黄博华没跟上来,才回头看他。
  黄博华震惊地问:“你想要那家照相馆?那可是国营照相馆!”
  “我知道那是国营的,我没说要据为己有,而是由我来经营,咱们利润分成,你觉得怎么样?”
  黄博华许久没反应过来。
  程雪飞明白他为什么吃惊。
  虽然在这个时候,国家已经改革开放,但计划经济仍然占据主导。
  在西埠乡,从来没出现过国营店铺与私人合伙经营的先例,所以当程雪飞提出这一大胆提议时,黄博华会如此震惊。
  那可是高高在上的国营店铺,个人有多大的勇气,才敢提出这种大胆的建议?
  “博华,不要这么惊讶,在其他地方,早就出现过先例了,我不是第一个提出这个想法的,也绝不是最后一个。”
  黄博华渐渐恢复理智,磕磕巴巴地说:“你,为什么,突然想要那家照相馆?”
  其实,早在一个月前,葛师傅提出让她到照相馆上班时,程雪飞就动过这个念头。
  但不是作为照相馆的员工,而是作为照相馆的老板。
  只是这事实施起来有点难度,毕竟照相馆是国家的,所以程雪飞打算“从长计议”。
  但是,昨天她得知小王被调到县城照相馆之后,时机已经到了。
  葛师傅不在了,小王也被调走了。
  照相馆人去楼空,正是下场抄底的好时机呀!
  而且,于红梅的行为更坚定了她的决心。
  她毅然决定:
  要把照相馆争取到手!
  程雪飞说:“不是我想要那家照相馆,而是,照相馆里的人都走了,想再把照相馆的人手凑齐,一时半会恐怕不行。咱们西埠乡,不能连个像样的照相馆都没有,是不是?”
  黄博华略微思忖了一下,眼中滑过一丝狡黠的笑容:
  “是不是,我不答应帮你,你就不接受采访?”
  程雪飞一本正经地解释:“没有没有,博华,你可别误会,我不是那种人。”
  虽然程雪飞嘴上这么说,但黄博华知道,这个忙,他是不帮也得帮,干脆一咬牙,点头答应:
  “行!雪飞,你想要那照相馆,我就是抢也帮你抢过来!”
  够义气!
  两人把车子停好,一块来到黄博华办公室等着。
  等看到王乡长步行来到大院,两人紧跟着来到王乡长的办公室。
  王乡长见程雪飞来的早,笑着说:“小程,今天的采访不用来那么早。”
  “王乡长,我有其他的事找您商量。”
  “说吧!”
  办公室里,林秘书已经提前来,把炉子点好,水也烧开了。
  林秘书给王乡长、黄博华、程雪飞每人倒了一杯水。
  程雪飞端着水,说:“王乡长,我听说,斜对面照相馆的葛师傅准备退休了。”
  “是吗,不过葛师傅年纪大了,都七十岁了,早该退休了。”
  “还有,照相馆里负责洗照片的小王,也被调到县里的照相馆去了。”
  这一下,王乡长颇感意外:“是吗?那咱们照相馆,岂不是没人了?”
  “对啊,往后,咱们乡里空有一家照相馆,但照相馆里再没人照相,也没人洗照片了。”
  王乡长取下帽子,习惯性地摸了摸他的脑袋。
  程雪飞发现了,这位王乡长,只要一遇到难题,就会伸手挠头。
  “那怎么办?咱们乡里十几个村子,不能连家照相馆都没有啊——咦,小程,你不是会照相吗,不如,我帮你办个手续,你来到照相馆上班,怎么样?”
  程雪飞为难地笑笑,说:“多谢王乡长,不过,我一个人摆摊也习惯了,突然叫我到照相馆上班,我只怕不太适应。”
  “有什么不适应的?小程同志,你具体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能解决的,组织上一定帮你解决。”
  程雪飞笑着不说话。
  这时,就轮到黄博华开口了。
  黄博华讳莫如深地说:“王乡长,你不了解,其实小程虽然不是什么正式职工,但她一个人摆摊照相,赚的钱可比工人多多了。”
  王乡长恍然明白过来:
  是这么个道理。
  摆摊的虽然不入流,但这年头,摆摊的赚钱不比正式工人少。
  王乡长猜,程雪飞一个人赚钱,大概比他这个乡长的工资都多。
  让人家放弃一个月那么多钱,转而去当照相馆的正式职工,地位上虽然提高了不少,但赚的钱肯定不如摆摊赚的多。
  人家又不傻,不能光为了提高地位,就放弃丰厚的利润。
  想明白这一点后,王乡长十分无奈。
  看来时代是真的改变了!
  “那怎么办?”王乡长愁的不停摸脑袋,“人都走了,照相馆一直关着门,也不是个事啊?”
  这时,程雪飞开口道:“王乡长,我有个提议,不知能不能行?”


第134章 对这个女人佩服的五体投地
  “小程,你说。”
  程雪飞说出了她的打算:“不如,照相馆暂时由我经营,以后,照相馆缺什么器材,我来补充,缺什么人手,我自己来招,给员工的工资,我自己来开。”
  程雪飞的提议,对王乡长来说,简直闻所未闻。
  把一整个照相馆交给程雪飞管理,什么都是她说了算,那她岂不是成了名副其实的“厂长”了吗?
  这权力,比厂长还大!
  王乡长眨巴眨巴眼,问:“那,挣的钱归谁?”
  “挣的钱,咱们分成,三七开,三分上缴国家,剩下七分,是我的,我用来添置器材,给员工发工资。”
  王乡长瞪大了双眼,摘下帽子,在头上摸了又摸。
  他可从来没听人提出过这种建议。
  闻所未闻!
  这时,黄博华在旁边提点:“王乡长,我觉得这个办法行得通!”
  “怎么说?”王乡长问。
  “其实本质上,照相馆还是国家的,还是能继续产生利润。只不过,暂时交给小程来管理。
  这样对照相馆、对咱们西埠乡都有好处。
  而且,小程是咱们西埠乡的典型人物,今天就要接受采访。
  像她这样见义勇为的典型,我们就应该大加表扬鼓励。
  而且,上边现在鼓励老百姓发家致富。
  其他乡镇,都出现了万元户,但咱们西埠乡,目前还没有一个。
  依我看,如果把照相馆交给小程来管理,说不定,用不了多长时间,咱们乡里也能出现个万元户。这不就是王乡长您的功劳吗?王乡长,您说我说的对不对?”
  到底还是干部了解干部的心思,这一番话,立马戳中了王乡长的要害。
  王乡长现在最眼馋的就是“万元户”。
  如果他们乡里真能拿出一个万元户,那简直比他自己成了万元户还高兴。
  他亲眼见证过程雪飞的能力,相信这个女同志绝对有这样的实力。
  照相馆放到别人手里,也顶多是个普通的照相馆。
  但在程雪飞手里,说不定就能下个金蛋出来。
  这个金蛋,就是王乡长垂涎日久的“万元户”!
  王乡长激动的一拍脑袋:“好!”
  程雪飞连忙问:“王乡长,您同意了?!”
  王乡长又立马去想这事有没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
  毕竟这事是破天荒头一遭,还从来没有哪家国营店铺完全交给个人来管理的。
  王乡长不敢随便开这个先河。
  不过想来想去,似乎没什么风险。
  能有什么风险呢,又不用乡里财政拨款,只是把那个不起眼的照相馆交给程雪飞,程雪飞又不可能连夜把照相馆给卷跑。
  再说,有黄博华做保证。
  黄博华是个非常负责任的好干部。
  上边之所以要起用年轻干部,就是看中了年轻人有开拓创新的勇气、敢想敢干的决心。
  这是符合政策的!
  王乡长一咬牙,点头道:“行,照相馆,以后就交给小程同志了!”
  “利润三七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