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八零年代:村花妈咪火辣辣-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今天人尤其多,外面的人围在门口,踮着脚、抻着脖子朝里张望,好像里边有什么热闹。
  程雪飞在照相馆门口锁好自行车,也往人群里挤,就听见照相馆里面吵吵嚷嚷,仿佛有人在吵架。
  一个男的喊道:“我不管,你们把照片照坏了,你赔我照片!”
  另一个上了年纪老年人声音不太自然地说:“同志,我们免费帮你重拍行吗?”
  “重拍?”年轻的男同志似乎气的不轻:“你们说的轻巧,我舅舅一家在外地,好几年才过来一趟,到你们这来照个全家福。
  我舅舅临走还说了,等照片照出来,务必要给他寄一张。你看看,你们拍成这样,我怎么寄?难道要我千里迢迢把舅舅一家再请回来重拍吗?!”
  程雪飞挤到前面,看见一个戴着眼镜、身穿围裙和套袖的老师傅正拿着照片踌躇,这是公社照相馆的葛师傅。
  程雪飞和姜鸿宇结婚时的照片就是葛师傅帮忙拍的。
  葛师傅脸色不太好,低头看着手里照失败的相片,不知该怎么办。
  这时,照相馆里的另一名员工小王打抱不平道:“你嚣张什么呀,不就是照坏了张照片吗,用得着你在这吵吵闹闹,耽误大家照相?!”
  “就是啊,我们还等着照相呢。”
  年轻的男同志瞪着围观群众道:“就他们拍成这样,你们还敢来拍,趁早关门歇业吧!”
  “你这同志,你怎么这么恶毒!”小王怼道。
  “是你们技术不好,我舅舅千里迢迢,过来拍了个全家福,你给我照成这样,搁谁谁不生气!”
  “给你赔钱还不行吗?”
  “这是赔钱的事吗?”
  “你又不要赔钱,又不重拍,你就是来找事的吧?”
  年轻的男同志看起来五大三粗,也不是个好惹的。
  他左右看看,像是要砸东西发泄。
  这时,程雪飞挤进来,凑到葛师傅身旁,小声说:
  “葛师傅,我看看,照片拍成什么样了?”
  葛师傅扭头看了程雪飞一眼,似乎不认识她,但这女同志长的太漂亮,仿佛在哪见过。
  葛师傅把照片递给程雪飞。
  程雪飞看了一下,这是一张非常有时代感的五寸黑白照,上面有八九个人,但边角上人影十分浅淡,显然是曝光过度了。
  在几十年后,人们用数码相机拍照片,可以拍个几十张,选一张最好看的出来。
  但这时候,人们都是用胶卷拍照,胶卷十分昂贵,每个顾客来了,一般只拍一张就算。
  而且,因为这时候的相机多数是老式相机,对摄影的技术有非常高的要求。
  就算是经年老练的摄影师,也很难保证每张照片都能成功,难免会有光线不足或光线多度的情况。
  这种情况,那就要重拍了。
  或者有的人对照片要求不高,也能勉强接受。
  偏偏这位男同志是个要求严格的,而且他的舅舅过来走亲戚,现在人已经离开了,也没法再叫过来重拍。
  葛师傅取下眼镜揉了揉疲惫的双眼,小声对程雪飞说:
  “当时可能我身体不太舒服,手有点抖,所以就没拍好。”
  “葛师傅,底片还有吗?”
  “有,有,同志,莫非你有办法?”葛师傅心底涌起了一丝希望。
  “不一定,但我可以试一试。”
  程雪飞上一世是个摄影师,自从正式踏足摄影行业后,用的就是数码相机。
  修图的话,也只是在电脑上用Photoshop修。
  但有个教她摄影的老师傅,早在七八十年代就是小有名气的摄影师,后来是教授级别的。
  他曾跟程雪飞说过,之前没有数码相机,更没有电脑修片,如果照片出现曝光过度的情况,可以在底片上进行修改,只是比较麻烦。
  就跟给人开刀动手术一样,必须一丝不苟、严丝合缝,多一点少一点、深一点浅一点,都会不自然。
  那位教授师傅,可以说是最早的修图师了。
  程雪飞虽然没有学过如何在底片上修图,但她觉得自己能试一试。
  “葛师傅,麻烦给我找只铅笔,一个放大镜,一块玻璃,再来一把手电筒。”
  葛师傅就像突然见了救星一样,连忙吩咐伙计:“小王,快,给这位女同志找铅笔、放大镜、玻璃和手电筒!”
  程雪飞拿着底片和照片进了里面的办公室。
  办公室里一片漆黑,没有任何光源。
  程雪飞进去后,在灯下仔细研究了底片和照片。
  幸好这是黑白照片,要修复,只需要在底片上用铅笔将浅淡的地方补上去,再重新放大,照片就清晰了。
  最大的难度就是底片太小,要修补的话,既考验人的耐心,又考验人的画工和笔力。
  程雪飞上一辈子画画不错,才敢揽下这件事。
  很快,小王就把她需要的东西送来了。
  程雪飞在杂乱的桌面上收拾出一块空,先将玻璃架空,把底片放到玻璃上,再把手电筒放到玻璃下面,从下往上照,能把底片照的更清楚。
  削铅笔又削了几分钟,把笔尖削的像头发丝那么细。
  最后,程雪飞拿着放大镜,就在这一套自制的“修图器”上操作起来。
  忙活了将近一个小时,程雪飞拿着修补过的底片出了办公室,把底片小心交给小王,问他照相馆里能不能洗照片,小王说能冲洗,转身就进了暗室,从暗室里把照片洗了出来。
  照片拿出来一看,小王惊叹道:“呀,真的变清楚了!”
  小王把照片拿给葛师傅,葛师傅也觉得不可思议,但他来不及询问程雪飞这是怎么做到的,先把照片送给顾客看。
  顾客已经等了一个多小时,极其不耐烦,他对修复照片根本没抱什么希望,只是在发泄无名火。
  照片坏了就是坏了,谁能有本事把人像还原上去?
  可没想到,之前浅淡的几乎快看不见的人影,居然变得如此清晰。
  而且仔细看看,照片上的人比本人漂亮多了,没有半点不自然的地方。
  顾客大喜过望,顿时咧嘴笑了。
  葛师傅等人见顾客笑了,心里终于长长松了口气:
  这一关可算是过去了!


第25章 全村人的希望
  葛师傅忙走到程雪飞面前,对程雪飞千恩万谢,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程雪飞不仅解决了这位难缠的顾客,也化解了他职业生涯的一大危机。
  兢兢业业几十年,到老却因为这一次失误,差点砸了自己的招牌,光想想就觉得心痛!
  那位顾客最后拿着洗好的几张照片,满意地回去了。
  周围看热闹的也一一散去。
  葛师傅顾不得有人等着拍照片,诚心向程雪飞请教她是怎么做到把照片神奇还原的。
  但程雪飞看了看外面变暗的天色,突然想起自己是来接弟弟放学的,就赶忙跟葛师傅道歉:
  “对不住,葛师傅,我还有事,等改天再来打扰,先走了!”
  “好好好,同志你先去忙你的,改天一定要到我这来坐坐!”
  葛师傅一直把程雪飞送到门外。
  程雪飞一边开自行车的车锁,一边对葛师傅说:“葛师傅,我可是把这话当真了,改天我一定还来拜访,您可不要嫌烦。”
  葛师傅听她说话风趣,笑着说:“不会,到时候咱们切磋切磋。”
  葛师傅认定程雪飞是个业内高手,在这个小地方,精通摄影的寥寥无几,所以葛师傅一直觉得自己“优秀且寂寞”。
  好不容易遇上个同行,还是个亲切可爱的女同志,所以葛师傅有中“得遇知音”的感觉。
  程雪飞蹬着自行车赶往中学,学生已经放学,成群结队地涌到大街上。
  放眼望去,一片灰蓝。
  只能偶尔看见几个女学生穿着花布上衣,在人群中格外惹眼。
  程雪飞盯着人群很久,才看见一张熟悉又稚嫩的脸。
  程雪飞确认再三,从身高和长相认出来,那是她的弟弟,程春生。
  顾名思义,春天出生的。
  程春生也长的高高大大,比周围同学都高出半个头,而且相貌清秀,已经初俱小鲜肉的气质。
  程春生正跟两个男孩走在一起,那两个男孩程雪飞也认识,是二大娘家的双胞胎兄弟。
  二大娘乔翠花个头虽然小小的,但很能生,老大是儿子,老二是儿子。
  第三胎以为能生个闺女,结果是一对双胞胎儿子!
  四个儿子取名“国富民强”,程友国,程友富,程友民,程友强。
  程友民、程友强是双胞胎,但长的一点都不像,性格也完全相反,一个话多,一个话少。
  兄弟三个斜背著书包往前走,程雪飞推着车子追过去:
  “春生!友富!友民!”
  三人看见程雪飞出现,都是满脸惊讶,一起开口叫道:
  “姐!”
  程雪飞生平头一次被三个小鲜肉一起叫姐,乐的呵呵笑。
  这可不是职场上被那些后辈叫姐。这一次,她是实实在在地当人家姐姐。
  “姐,你怎么来了?”程春生问。
  “我来接你啊。”
  可是程雪飞看了看有三个人,有点犯难了。
  光把自己弟弟带回去,留下另外两个,似乎不太好,都是一大家子人。
  早知道会遇见这个情况,她就不来接了,让他们兄弟三个走回家也行。
  早出生几分钟的双胞胎程友富好像猜出了程雪飞的难处,说:
  “春生,你先走吧。”
  “行,书包给我,我给你们带回家!”
  程春生说着,把程友富、程友民的书包都接过来,放到前面车篮里。
  程雪飞有点不好意思:“友富,友民,那我们先走了,回去到我们家玩。”
  “好嘞——”
  程春生主动夺过车把,程雪飞坐在后车座上,一路骑的飞快,转眼就到家了。
  到家后,刘娥已经把饭做好了。
  为了给程春生改善伙食,刘娥特意用黄豆换了两斤豆腐,用辣椒炒的喷香。
  一家人吧唧着嘴,风卷残云地把饭菜一扫而光。
  刘娥正收拾桌子时,在县城上高中的程立夏突然回家了。
  程立夏因为平时舍不得坐车的车费,步行回家又太远,要走两个多小时,所以一个月才回来一趟。
  这次是因为天气突然冷了,提前回家拿件厚衣服。
  程立夏戴着副眼镜,形象斯文,平时说话做事总是不急不缓的样子,颇有文化人的气质。
  而且他从小就是个让人省心的好学生,从来不用父母督促,放学主动写作业,每回考试,都是第一第二名,天生读书的料。
  他明年夏天就要参加高考,要真的能考上大学,那就是程家村第一个大学生!
  所以说,程立夏几乎是全村人的希望。
  刘娥端着一锅空碗空盘,惊讶地望着这个儿子:“呀,你怎么这时候来?”
  程立夏低头看了看一口空锅:“我回家拿件厚衣服。”
  “那你等等,我切块冬瓜,给你下点挂面。”
  刘娥赶忙又去给大儿子做饭了。
  程立夏带着一身寒气进屋,看见姐姐跟两个外甥也在,而且天这么晚了,看样子不准备回去,程立夏一下子想到了什么,但是没说出来。
  等刘娥做好挂面盛上来,程立夏见两个外甥正跟程春生到床上玩,才小声问:
  “姐,你是不是打算跟姐夫离婚?”
  程雪飞坐在桌边,就等着弟弟这句话,否则还不知道怎么开口。
  她点头道:“对,不过还没拿离婚证。”
  程立夏点点头,一边抄起热气腾腾的挂面,一边说:
  “是该离了,就是为了家玉家宝,也得离。”
  吃了口挂面,取下上了雾气的眼镜,程立夏又感慨道:
  “姐夫那个人,真是可惜了!”
  刘娥正好坐在旁边,借着白炽灯散发的光亮扒花生壳。
  刘娥想起这个儿子明年也要高考,立马警醒,瞪着儿子说:
  “立夏,我可跟你说好了,考不考大学无所谓,别跟你姐夫似的,大学没考上,人疯了。”
  程立夏面露苦笑。
  在床上正陪外甥玩的程春生反驳道:“妈,全国每年高考的人上百万,难不成全疯了?”
  刘娥一边扒花生壳一边嘟囔:“反正高中文凭就够用了,考不考大学无所谓,只要健健康康的,哪怕种一辈子地。这年头,只要手脚勤快,就饿不死人。”
  程发达也在旁边扒花生,听刘娥这么说,不留情面地批评道:
  “你个老娘们,头发长见识短,你懂什么,考上大学能当大官,跟你种地的农民能一样吗?”
  程雪飞听一家人说闲话,觉得有趣。
  她忽然想到了什么,今年是八三年,明年程立夏高考,那就是八四年。
  上一世,她可是听家里的长辈说过,八四年的高考试卷是全国统考,据说那一届的数学试卷是地狱级难度,平均分只有26分。
  京城考生的平均分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