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说赵阳的事情,跟宋知婉确实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但毕竟是一个大院的,她实在是做不到视若无睹,更何况如今自己还是个母亲。
说不定自己这么一找,还能帮到赵阳。
偶尔做做善事,宋知婉相信这些善举,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会帮到自己的。
大概是倒数第三天的原因,徐厂长很大方的放了宋知婉的假,“你现在刚怀孕,最是不稳的时候,今天就去休息吧,我和小朱在这里干就成。”
宋知婉便想趁着这个时间,去找一找姜记者。
京城还是很大的。
和南城不同的是,京城的氛围很浓重,说不定自己随随便便遇到的人,都能是某种大佬。
不过京城人很热情,宋知婉一路兜兜转转的,终于找到了人民日报的工作点。
宋知婉交代了自己找谁之后,那人还多看了她几眼,似乎很诧异。
不过还是帮着宋知婉去通知了姜记者。
没一会儿。
那人就跑了出来,让宋知婉直接去姜记者的办公室就行。
姜记者要评选副总编了,不过三十几岁,就能有这样的机会,还是非常的不容易的,更何况还是女同志。
需要花费的精力和心血,也远超于其他人。
她是一人一间的办公室,宋知婉敲了门后,里面传来了有些压抑的声音。
“进来。”
宋知婉走进去后,就看到了十分简陋的办公环境,就如同姜记者这个人给别人的感受,很冷的一个办公室,不是气温冷,而是没有丝毫的生气。
对。
就是没有生气。
这个年代的人,大多数都是和宋知婉一样,为了生活,拼命的去做事情,那就形成了大家都很勤劳,想要把日子给过好的气氛。
那是一种积极向上,十分乐观的心态。
为了能吃饱饭,能吃到一口肉,大家可以每天起早贪黑,简单而又快乐。
可姜记者却不是。
她的努力,更像是机械式的,令宋知婉有着说不出的感受。
姜记者的面容有些白,见宋知婉进来了,朝着对方点了点头,“找我是有什么事情么?”
她的声音有些刻意的压抑。
这种压抑。
仿佛是在隐忍某种病痛。
宋知婉作为医生,很快就察觉到了,她眉头一皱,“你是不是不舒服?”
姜记者想要否认。
可忍痛的原因,春季她还冒了一身的冷汗,额头上都是薄薄的汗。
一阵又一阵的痛感袭来。
让姜记者想要打哆嗦。
她咬着牙,“不算什么大事。”
“是不是胃不舒服,你让我看看。”宋知婉站起身,就要去检查姜记者。
可姜记者却在这方面格外的执拗,“无碍。”
宋知婉有些无语,“现在不是你装没事的时候,要是你还这样,我只能去找你领导给你批假条了。”
说着,她就要往门外走。
姜记者立马抓住了宋知婉,抿了抿干涩的唇,“……不要让别人知道。”
她现在是上升期,下了班后还在完成一些选题,她也不是那种矫情的人,一点毛病就请假的话,那些事情都让谁干呢。
宋知婉看她,“不说也行,那你让我检查一下。”
姜记者妥协了。
让宋知婉知道,总比让领导知道的好。
宋知婉检查了一下,又问了几句,知道是胃痛,好在她的针灸包随身携带,这便是中医的急救法,扎了穴位后,姜记者感觉到的剧痛,终于缓解了下来。
她又去倒了杯热水,递给了姜记者,“我看你的胃不好,应该是不按时吃饭导致的吧,你也不是孩子了,有些话我就不多说了,但是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你要切记,回头等放假了,去医院看看胃,别等到真的导致了更严重的病情后,那时候再想着治疗,就太晚了。”
姜记者沉默不语。
身边早已无人关心她,也没人知道她还有胃病,现在竟然是才见过两面的宋知婉跟她说这些。
姜记者突然开了口,“你拿了耀酒来么,我想看看。”
宋知婉刚说完话,就见姜记者这么说,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这是对方想要还她人情,这个时候宋知婉反而不想提酒品。
她摇头,“我没拿。”
这种时候如果算的太清楚,宋知婉就太过于功利了,本身这一次来,也不是为了耀酒的事情来的,而是想要查一个人。
自然不可能拿上酒。
姜记者蹙起眉,一时之间有些看不清宋知婉的意思。
她难道不是来找自己写稿子的么。
看出姜记者的疑惑,宋知婉笑了笑,“我是有别的事情想要找你帮忙。”
还有别的事情?
姜记者有些不明所以。
自然而然的,她也就问了,“什么事情?”
宋知婉看姜记者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其实也不想找她帮忙了,因此她摇头,“你还是先去看看身体吧,我的事情不着急,等到时候我这边结束了再说吧。”
说到这,宋知婉补充了一句,“我要检查你的身体情况,所以你这两天最好去看看病。”
胃病可大可小,严重起来是会死人的。
虽然说两人还没有熟悉到这个份上,但宋知婉觉得,姜记者这人还是不错的,若是当朋友,应该也不错。
这样的宋知婉,更让姜记者有些看不透了。
她抿了抿唇,到底是没说什么,点了点头。
宋知婉像是想到了什么,和她道:“我叫宋知婉,你可以直接喊我知婉,不用一直喊我宋医生。”
为什么想要亲近姜记者呢,或许是因为她给自己倒的那杯热水吧。
外冷内热的人,做出这样的举动,更容易有记忆点。
姜记者有些后知后觉的明白了宋知婉的意思,半晌后也跟宋知婉道:“姜雪儿。”
宋知婉:“?”
从人民日报出来的时候,宋知婉都没有想到,所谓的姜记者,竟然就是她要找的姜雪儿。
她花了好大的劲,才忍住了去询问她,是不是赵阳的母亲。
宋知婉深吸一口气,这个事情就算要问,也不该是这个时候,若是换成是别人,她不用有这方面的顾忌,可偏偏姜雪儿跟评酒会也有些关系。
她现在只能等评酒会正式结束后,再去找姜雪儿了。
好在,宋知婉已经跟姜雪儿约了下一顿饭。
对于这种巧遇,宋知婉一时之间也不该说什么了,看姜雪儿的样子,过得并不是那么的好,虽然事业上不错,但她好像并不开心。
直觉上。
宋知婉觉得姜雪儿并不是个抛下儿子不管的无良母亲。
所以当初到底是为什么,姜雪儿没有带走赵阳呢。
还有她。
到底知不知道赵阳现在的情况。
这算是今天的意外收获了吧。
宋知婉苦笑了一声,自己这个运气,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办公室里。
姜雪儿想了想,还是找了助手进来。
“你帮我找一找关于南城酒水厂的资料,他们厂里下面的所有产品介绍,都给我拿来。”
助手有些意外,“这个事情不是交给小张去做了么?”
姜雪儿抿唇,“他做他的,我看我的资料,你不用多问。”
知道姜雪儿的性格如何,助手到底是没再说什么,点了点头就出去了。
心里却是犯着嘀咕。
怎么突然管起评酒会的事情了。
接下来几日。
展台方面就没有之前那么的热闹了,大概是该拿到的宣传题材都拿到了。
剩下的一些,也都不会是什么大报社。
全都是一些小的。
朱灿荣终于磨到了一家报社来。
那报社记者,看着很是年轻,一问才知道是刚毕业的高中生。
报社很小,好的产品选不到,差的产品看不上,加上他有没有什么经验,本来就是来这里见见世面的,被朱灿荣磨了几次。
终于被磨动了。
小吴很年轻,推了推眼镜,“你比我强多了,我要是像你这么坚韧的磨,茅台厂说不准都能给我磨下来。”
要真是如此。
那他就能一炮而红了!
朱灿荣碰了无数的壁,只有小吴愿意给他们酒水厂写报道,他还是很感激的,“这件事情多谢你了,能为我们厂子写稿子。”
小吴摇头,“我写了,也不一定能刊登到很好的位置,估计只会在犄角旮旯上,寥寥几字。”
他很清楚这种情况。
只是自己也没什么能宣传的,不如卖个人情给朱灿荣。
朱灿荣觉得蚊子再小,那也是肉。
不管如何,这就是进步啊!
等宋知婉回来的时候,小吴正好做完笔记,正龇牙咧嘴的想该怎么缩到五十字以内。
再大一点的版块,小五知道,依照自己这个新人的能力,是压根不可能了。
宋知婉见朱灿荣拉到了报社,为他竖大拇指,“朱同志,干的不错。”
朱灿荣被这么一夸,顿时觉得这几日的辛苦,都不算是什么了。
他更昂首挺胸了起来。
小吴拿着写好的稿子,回了自家报社,领导一看这个酒水厂,压根没什么名气,立马把小吴臭骂了一顿。
“这种没有意义的稿子,就不要写了,这可都是销量,评酒会那么多的酒水厂你都采访不到,你去采访一个地方性的小厂子,这不是浪费时间么。”
小吴也挺委屈,“这不是竞争太强烈了么,我看南城酒水厂的人很热情,也是真的真心实意,就想着采访一下,挪一挪把那个小版块给南城吧,这是我第一份稿子。”
领导有些无语,但他是小吴的亲戚,看他这样,也只能板着脸,勉为其难道:“下不为例。”
算了。
就当做慈善了。
领导把这一篇稿子加入了进去。
不过位置非常的差,不仔细看都看不到的那种。
评酒会关注的报社实在是太多了,不仅是酒水厂的竞争激烈,报社的竞争也很激烈,大家都铆足了劲在结束前的一日,把报纸发表出来。
这是把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再等最后一日,评酒会的评酒结果出来后,得到消息的报社,会立马再出第二份。
小吴这边刚排好版,还没等印出来。
《人民日报》就领头出了最新一期。
第64章 三更合一
领导匆匆跑去找了小吴。
小吴正打算印报纸, 领导就大叫了一声,“先别印,你把样报给我。”
听到这话, 小吴还挺纳闷的,难不成是自己采访的那篇,连犄角旮旯也不能给了么,要真是如此, 小吴觉得自己都不好意思去评酒会了,要不然面对朱灿荣,那得多尴尬啊。
小吴小心翼翼道:“不是说好了就这样么,是有什么变故?”
“先前你采访的那个厂子,咱们得变动一下。”领导这么说。
果然是南城酒水厂。
小吴咯噔了一下,完蛋了, 他保不住自己第一份稿子了。
虽然心里有万般的不情愿, 但到了这个时候,小吴也就是个打工仔,哪能拗得过领导啊, 他这不是以卵击石么。
小吴只好把样报给了领导, 心里对朱灿荣默念对不起。
他已经尽力了!
等待审判的过程很煎熬。
接过报纸的领导, 却是用笔在其中一个版块一画,神色隐约竟然还有几分兴奋, “你这篇稿子重新写一下, 越详细越好,再把这个版块的位置挪出来,咱们这回就重点报道你采访的这个产品。”
小吴:“?”
怎么跟自己想象中的不一样。
今天大礼堂很多酒厂的人都买了报纸, 大多都是买的给自己报道的报社报纸, 想要看看采访结果如何。
看着或多或少喜气的人脸, 徐厂长就显得格外的落寞了。
他甚至都没有打算买报纸。
最重要的是,买什么报纸呢,又没有人采访他们。
哦,还是有的。
那个小报社。
也不知道印出来没。
徐厂长认为自己还是得打起精神,不能被这么点事情就打倒了,他朝着朱灿荣道:“你去报刊看看,给咱们采访的那家报社出报纸了么。”
虽然是小报社,但也比第一届的时候好,当时可是连小报社都没有来采访过的,怎么着也算是进步了。
朱灿荣欲言又止。
主要还是看出了徐厂长并不太高兴。
宋知婉朝他摇了摇头,“你去吧。”
总比什么都不做的好,宋知婉并不像徐厂长这么快给这个产品定生死,该做的该说的,都已经去努力过了,接下来就等结果好了。
宋知婉曾经认为自己是拥有了上帝视角的人,可重生又怎么会只是把上辈子的难题给解决那么简单呢,在新的人生里,会遇到新的难题,她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去做到方方面面,开启全爽的模式。
重生的意义从来不止是如此。
它只能做到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