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百块,对于他们现在,真不多啦。
五家痛痛快快出了钱,一共20张红色大钞,王齐军主动领了送钱这个差使,傍晚又跑去找林煜文一趟。
不过这回,就他一个儿,王齐军就跟林煜文说了他的心事。
林煜文一看,这对卫虎来说,那可又是一天大的好事儿啊!当场就给卫虎打电话报喜讯了。
于是,从林煜文这儿得了肯定的话,王齐军很快又去了卫虎那边。
第二天一早,林煜文在家吃了早餐,就晃晃悠悠跑王伯他们合作社那边去了。
东家看看,西家瞅瞅,然后每家都给出更详细的种植意见。
怕他们还看不懂文字,林煜文又用V信给他们每人都发了语音消息。
到底也是赚到钱了,再加上现在上山来采买的客户也多是用智能手机交流,这些上了年纪的老头儿们,也陆陆续续更换为更先进的智能手机了。
不过他们别的功能还不太会使,单就一个V信,就让他们觉得占了天大的便宜。可不是么,打电话不要电话费咯,而且还能视频呢。
林煜文在王氏合作社那几家地里低头弯腰下蹲抹土的动作,很快就被惠奶奶看见了。
她察觉到不对劲,不是说了嘛,就去年一年免费咨询?
惠奶奶跑去找合作社社长王阿婆,没过下午,她们就知道了王氏那边的小动作。
“呸!就他们会上去卖好儿啊,咱们也会!”芳奶奶恨恨道。
半边天合作社内会议,竟然还不过三分钟呢,就全票通过,一群头发或花白或银白的小老太太们,齐刷刷都跑去林煜文家了。
惠奶奶是个火爆脾气,上来就直接跟林煜文说清楚了,她们半边天也要付费咨询。
林煜文起初还有些傻眼,后来搞明白了,他哭笑不得:“这你们怎么也能比起来啊!”
第204章 一不小心喂多了%
◎4K◎
湍市在网上的热度; 来的快,去得也快。
毕竟和凤早市摊贩再多,可受场地限制; 也就那么点儿内容; 当被挖掘得差不多后,在网上的风头便也过去了。
可好的一点,是湍市的名声在附近打响起来,附近同级地级市不少人都挺乐意周六末没事儿了,跑来湍市来个短途自驾游。
再加上和凤早市的名声打响后,附近更多的人也愿意每天早上拎着菜篮子,到早市吃吃逛逛。
渐渐的; 和凤早市竟然也不差。
再加上市场管理员偶然发现早市里竟然有小贩用七两称八两秤的,果断处理; 这事儿还登上了湍市本地新闻。
和凤早市处理一大批在秤上动手脚的不。良商不说,还每天拿着公平秤去市场到处抽检,不合格的便会被驱逐出早市摆摊名额; 更加严重的还会送去相关部门处理。
管理员的这一系列操作很快得到市民的一致赞扬; 再加上丰隆村的村民也会经常带着有机菜过来摆摊,还不到半个月的时间; 和凤早市竟然在湍市彻底扎稳了脚跟。
见和凤早市繁荣; 湍市相关部门很快就采取措施,比如说加大对早市卫生环境的管理制度; 并且更加规范市场用水用电; 以及在早市附近再专门规划停车场和电动车停车处; 并且安装监控摄像。
这一系列操作虽说没能继续在网上博得全国网民的好感; 但湍市领导也很明白; 和凤早市不过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市场而已; 其实内容也就那么多,再想复刻之前的爆火已经是不可能了。
市领导明白,市民也清楚。
越是这样,湍市居民就越发感念起市领导起来。这种民生工程投入并不算大,但非常繁琐,难得领导能有这份心。
随着和凤早市在湍市居民心中地位渐高,市领导也发现了这一点。
于是,从新一年开始,湍市领导阶层便定下来新年发展方向——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着重关注人文方面,尽力使每一个市民都能在城市任何一处感受到家的温暖……
晚上,家里热热闹闹坐在一块儿,一边吃饭,一边听湍市本地新闻,好不温馨。
邵刚比较喜欢听本地新闻,他一边吃着菜,一边对今天的晚间新闻评头论足:“我看啊,咱们湍市市容市貌要来个大改变咯。现在任的这位,是个行动派,说到就能做到……”
就在林煜文忙着给半边天合作社也去做服务咨询时,忽然有个名叫王家河的老伯,找上了丰隆村。
王家河便是前阵子让一干探店博主好找的爆米花摊老板。
他家老娘年纪一大把了,却是个爱刷某音的,那天晚上回去,他就从老娘口中得知自己可能要火的事儿。
可王家河也清楚,人们那哪儿是好奇他摊子上的爆米花啊,爆米花这玩意到处都有味道还能怎么不一样?
他们明明就是好奇自己手里那点儿逼王家的爆米花啊!
王家河心里有成算,他宁愿不出那个风头,也要躲在家里不出门,反正怎么说他都不肯把手里这点儿爆米花让出去。
他是打算把这爆米花好好儿封存着,用真空袋保鲜到夏天玉米收获。
王家河是想去林煜文家坐坐,尽量赶在夏收前,把他家玉米提前预定到手。
不过他也做了两手准备,林煜文要真不跟他合作,那也没关系。听说丰隆村现在也有不少人家跟着林煜文一起种有机食品,不行也提前跟他们哪家也打个合作合同嘛。
王家河都想好了,就算是他能从林煜文手里买到今年崭新崭新的粮食,估计量也不大,最好还是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别人家身上。
到时要是真能收到林煜文家玉米,那肯定定价要高一些。要是真卖起丰隆村别家有机玉米花了,这些封存的爆米花就是他到时定价的标准。
别家比林煜文家味道差两块钱的,他到时就价钱定低两块钱。手里剩余不多这些爆米花,算是参照物。
打定主意的王家河,便找上了丰隆村。
他先去找的林煜文,他到时林煜文正在地里忙活呢,今年过年时那场大雪纷纷扬扬,到现在雪水还搞得地里湿漉漉呢。
林煜文即便是脚上穿着长筒胶鞋,裤腿儿上也是一堆泥点子。
王家河先是跟林煜文谈,可惜林煜文不乐意。
无奈出门,王家河便去了丰隆村村书记家门口。
卫虎家旁边便是村委办事处的二层小楼,他家跟办事处也就隔一个公示展板。
王家河没找到卫虎他人,倒是站在公示展板处看了半晌。
他发现村里最近有个叫吴朝仁的,在村里新承包下60亩地准备发展有机种植。
王家河这边向村里人打听吴朝仁家住址,直奔而去。
吴朝仁这才事业刚起步,没想到竟然有小老板主动上门预订他们家今年夏收的粮食,还表示可以付给他10%的定金,并且强烈要求签合同。
这对于吴朝仁来说,简直就是意外之喜呀。
10%的定金说多不多,可说少也不少了,几千块呢。最关键的是,给了吴朝仁更多继续奋斗下去的勇气。
冬季菜很快就要过季,村里不光是林煜文,其他家地里的冬季菜也存数不多了。
好在有林煜文提前指导,他们都早早搭了棚子育苗下一季的菜苗。
只等地里的冬季菜一收,稍微把湿润的泥土晾晾干,就能开着手扶式微耕机耕地了。
去年入冬前他们也攒了不少有机肥,现在正好能拿来用上。
地翻过后,再补上黝黑发亮的有机肥,接着就能把提前育的菜苗种上咯。
春天是个早晚凉中午热的季节,林煜文就此也给出不同蔬菜不同种植品种的介绍。
毕竟是花了钱咨询来的,大家都很听,种的大多是林煜文建议的品种。
这边好容易忙过一阵儿,林煜文腾出空闲带儿子上山玩儿。
初春的山头还带着料峭的寒气,不过一大一小俩男子汉,没一个怕冷的。
林锦书蹦蹦跳跳走在前面,今年冬天家里的蜂蜜下得很快,小家伙很是担心怕吃不到下次摇蜜。
他要先去瞧瞧小蜜蜂们怎么样了。
林煜文则是不紧不慢跟在儿子后面,他大手大脚,腿也长,锦书那小腿儿噔噔直跑频率再快,也跟他迈大了步子差不多。
林锦书还是对那次被蜜蜂蛰留有深刻印象,还没凑近呢,他就自觉主动把他那小背篓里的防护纱帽和手套戴上了。
冬天穿得厚,也就脑袋脖子和手露在外面,林煜文帮他前后左右细细检查过没有缝隙,便放他先行一步。
林煜文也给自己穿戴上防护服,跟在后面。
锦书一蹿老远,林煜文刚继续往前迈步呢,那边他就在前面冲林煜文一个劲儿招手:“快来爸爸!好像不对!”
“什么不对?”林煜文还以为是儿子口齿表达不清楚呢。
毕竟锦书才三岁,就算常常看书,也经常会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
林煜文漫不经心上前,随便扫一眼,还真跟儿子说的一样,不对劲儿啊!
蜜蜂嗡嗡围着蜂巢来回转悠,似乎在寻找什么。
它们在找什么?现在这时候迎春花还没开呢,更别说这儿附近压根也就没有迎春花。
难不成是又没吃的了?
林煜文掀开蜂巢一一查看,发现蜂巢里头各个儿还都满登登的,稍微挪开点儿,还往下滴着蜜呢。
那晶莹透亮儿的,一瞅就跟超市最便宜那种蜂蜜没区别。
不用说,林煜文现在才知道超市里为什么总有那种价钱便宜到离谱的蜂蜜呢,八成也就这样,靠喂白糖喂出来的!
白糖喂出来的蜜没有花香味儿,锦书早早就被正经蜂蜜养叼了胃口,这会儿竟也没有流露出特别想尝尝的表情。
林煜文挠挠头,闹不明白这大冷天儿的,外面也没野花可以给它们采啊,怎么一个个儿的还不待在家里,来往外面前后飞什么?
闹不明白,林煜文干脆还是给老蜂农打电话。
老蜂农一听林煜文描述这蜜蜂状态,就啧的一声,转口就问林煜文是不是白糖喂多了。
林煜文想了想,表示肯定:“反正蜜蜂我买回来,就没让它们受过委屈。”
老蜂农一听这话,就笑开了。
林煜文那话里的意思,不就是他白糖喂多了嘛。
林煜文不解:“多喂点儿还不好吗?”
“喂多了,蜜蜂一直蹲在家里搞繁殖,到窝里住不下了,不得想办法分窝嘛!”老蜂农好笑道。
林煜文一囧,也是没想到了,这么大冬天的他给蜜蜂多提供些食物竟然还闹出这么大的乌龙。
老蜂农:“你还是赶紧买几个蜂巢预备着吧,它们要是找不到合适的落脚点,接下来肯定会自己想办法筑巢。”
得!那还不如林煜文花钱买蜂巢呢。
要是蜜蜂真勤勤恳恳自己建巢,一口气建到高树上,接下来林煜文怎么割蜂蜜都是麻烦事儿。
林煜文原还想着带儿子去看看大棚里的草莓呢,要是差不多的话最好能就地吃个饱,顺带使唤儿子摘些新鲜大草莓给丈母娘他们送去。
也得亏是锦书惦记山上这些蜜蜂,要不然还真要出麻烦。
林煜文带着儿子下山买蜂箱,回来后就赶紧按着老蜂农之前讲的,消毒后把之前老蜂箱里的蜜脾等组件搬过去些。
剩下的便是小蜜蜂们自己的工作了,它们会慢慢认可新蜂箱,然后一点点搬家。
折腾完这些,就已经快到晚餐时候了。
林煜文还惦记着明儿个老丈人他们要回去呢,便催促着锦书,一大一小勤勤恳恳在草莓大棚里摘草莓。
因为时间紧迫,林煜文他们爷俩儿也没尝今年新品种的草莓究竟是个什么味道。
赶在六点半之前到家,到家正好也赶上吃饭。
爷俩洗了手就去厨房里帮忙盛饭端菜布筷子,接着就是吃晚餐。
吃完晚餐了,又正好到一家人饭后休闲看书的时间点儿,林锦书在火炉子旁边搭积木玩玩具,后面又看了书。而银朱则是帮着老两口收拾行李。
之前来时匆匆忙忙没带什么,可这次回去,老两口要带回去的东西,可就太多了。
首先是林煜文提前育好的菜苗,邵刚要了不少,打算回去把自己的菜地也重新收拾收拾。
其次便是之前备下的年货,他们是过来后又重新备了一遍遍儿,东西都是崭新的,得赶紧吃,不然再放可就不新鲜了。
接着还有银朱孝敬二老新买的衣服外套这些,也要收拾打包,再加上其他零零散散的,林煜文光是帮忙搬,就跑好几趟呢。
林煜文一边带元真,一边还要帮忙运行李,相当之忙碌了。
等弄完这些,元真锦书打着哈欠想睡觉,他跟银朱一个带大的讲睡前故事,一个给小的喂奶粉。
夫妻俩忙完这些,自己再洗脸洗脚洗完袜子,差不多也到了睡觉时候。
就这样,林煜文他们竟然都忘记尝尝新鲜草莓了。
直到第二天早上,银朱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