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被朋友们带飞的日子[种田]-第2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是真贪人力招进来一堆“学徒工”,林煜文反倒还担心他们不满自己教技术不用心而使坏。
  村里倒是也有王氏和婆婆们愿意过来帮忙,但到底是年纪大了,林煜文明知他们自己家地里的活儿就够累,轻易也不想请他们过来。
  至于镇上那些小年轻,关系亲近的那些林煜文倒也能张得了口,可但凡是稍微远些的,林煜文也不想麻烦他们。
  现在镇上三农题材的长短视频制作渐渐走上正轨,还有好些更成熟的商业合作,再加上几家网红经纪公司在后方使力,资本宣传的推动立远比林煜文之前靠网友莫名的眼缘更稳定、也更有力。
  况且林煜文也不想落个被众多网红一直依赖的习惯,虽说逢年过节也会请他们上山热闹,可到底是自个儿稍微能过得去的农忙时节,很少和那边张口了。
  林煜文更愿意跟他们成为朋友,平等交往的朋友。
  现在家里农活虽说也忙也累,可村里有各种小微农机辅助,再加上瞧着于歌宗光他们也习惯了,偶尔或有万全带人上山搭把手,总之也勉强能忙得过来。
  可到底还是有些太累,之前林煜文再忙,后方也有银朱在家里做他坚实的后盾,可现在银朱也想发展她自个儿的事业,林煜文便想着换换位儿,给银朱当底气,在家多带带孩子。
  要是再往深处说,林煜文其实也很想让锦书元真过过他童年在村里野着放肆玩的快乐。
  林煜文还记得小时候村里后山上好玩得很,暑假时候山上会有各种野果子,同村同族的哥哥会带他认、带他尝着吃,或是带他下小溪摸小贝壳、抓小螃蟹;有时爷爷也会烧黄泥土炉子,那时他就在一旁看;要是出去玩身上被叮好些蚊虫疙瘩,隔壁奶奶会招手把他叫到院子里,用肥皂涂抹,很快就不痒了……
  这些,都是银朱没体会过的,林煜文想等锦书元真再大些,亲自带他们体验过一遍。
  卫虎正滔滔不绝说着呢,转头就看林煜文怎么出神了?
  “嘿!在想什么呐!”卫虎在林煜文面前招手还魂。
  林煜文回过神来,也没想起刚卫虎说了些什么,看了眼时间快到饭点儿,便起身准备去拎还在疯着玩的娃。
  捎带着回头跟卫虎只会:“有空了把人领过来,签合同,必须得三年!”
  卫虎还要说什么,不过林煜文着急领娃回家,后面的话便没听清。
  直到第二天卫虎带人上门,林煜文才挠挠头似乎想起来了,昨儿卫虎说是两个大学生好像……
  “怎么是两个?”林煜文悄悄把卫虎拉一边儿问。
  卫虎不满:“昨天我跟你说了一大堆,合着你是一句话都没听进去啊。”
  林煜文咧嘴傻笑,意图糊弄过去。
  卫虎冷哼一声,只得又简单说了二句:“他俩是大学同学,关系处得好,之前上班也是在一家公司。后来卫雷被辞,他同学程旭也干脆不干了,程旭跟他家那边关系不好,就跟着过来,俩人打算凑一起创业。”
  林煜文一听合伙创业,当时就念到唐娟婶子那一家跟银朱的合伙了,眉毛一皱。
  可到底他也是个外人,没立场说这些,况且往后还有三年时间呢,便把这事儿揭过篇儿,转身去问卫雷二人:“确定能签三年合同?要不咱们先不签,你们在这干一两个月,要是能干下来了再说签长工的事。”
  卫雷想了想,点头:“也行,全当是试用期了。”
  说完他又顿了顿,冲林煜文诚恳道:“我们是真想回来干这行的,要是有活儿我们肯定不怕吃苦咬牙坚持,到时我们也肯定会继续签三年长工合同的。”
  这么一句话,让林煜文对他二人瞬间改观不少,连带着看卫虎都比以往更顺眼了。
  送卫虎离开时,林煜文难得跟他勾肩搭背:“想不到卫书记家里还有这么靠谱的亲戚啊。”
  卫虎刚要骄傲,随即又品出这话味儿不对,立即瞪道:“你什么意思啊?”
  林煜文嘿嘿一笑,拍拍卫虎肩膀:“赶紧骑摩托回去做饭吧,别让嫂子忙活一晌午回家没口热饭。”
  卫虎嘟嘟囔囔说唐娟做个生意比他还忙,颇有些不情愿的回家做饭去了。
  卫雷程旭二人便留在林煜文家里,他们都不是本村的,申请不来房子,又是两个小青年儿,也不好在村里租来房子,便只能在林煜文家里住下。
  刚才林煜文便跟他们谈了工资的事,因要在林煜文家里吃住,还是试用期,再加上生手这些debuff相叠,工钱便比照胡忠少一千多。
  不过也说好等接下来转正,肯定会视情况再涨上去,二人都同意了。
  林煜文跟银朱打电话知会一声,让他俩住东二楼。
  新来俩生瓜蛋子,林煜文懒不乐意教,趁着中午吃饭时给家里长工都介绍了,顺便让大家多带带他们,又交代卫雷他俩最近这半个月都是看到什么就跟着干什么,尽量把农活了解个七七八八差不多能上手的地步。
  …
  相比于山上的岁月静好,湍市惠佳超市算得上是人气爆棚了。
  屠宰场那边紧锣密鼓把小公鸡屠宰分装冷冻上,可到最后老板纠结半天也不知道要怎么卖划算。
  他本想联系市里农贸市场的经纪,一口气全转手卖出去了事儿,可孟小雨却劝公公去找湍市最大的连锁超市问问情况,毕竟零售远比批发赚得更多。
  于是屠宰场老板便拿着货和林煜文当时的合同,去找惠佳超市采购了。
  不光是他,连孟小雨都没想到惠佳超市采购一听他的来意,简直就跟变脸似的,不光把老板叫来,甚至老板都主动给他端茶倒水,态度殷勤不得了,更别说讲价了,基本上屠宰场老板说什么价钱超市那边就立马答应,甚至连林煜文当时跟他的限价合同拿出来,超市那边也一口答应。
  迷迷糊糊间跟惠佳超市签了合同,直到最后拿了钱,回去跟家人这么一说,家庭会议那么一开,孟小雨一家才慢慢回过味儿来。
  八成是现在湍市各个城区地摊市场过于火爆,严重冲击超市市场,所以超市老板才这么着急。
  再往细处研究,孟小雨才了解到,原来超市里生鲜生意八成都不怎么赚钱,但还得继续做,就是因为生鲜对于超市来说是个引流产品。
  可现在湍市的居民既然不怎么在超市买生鲜,那么肯定去超市购物的次数大大减少,相应的,超市的收入肯定也会随之下跌。
  这么一来,超市就亟需其他的引流产品来吸引顾客,增加顾客光顾。
  虽说惠佳超市引入万全菜场的有机菜,可毕竟有机菜在外面稍微花些心思也能买到,对于挽留顾客即便有用,可到底用处也没那么强。
  林煜文家的有机散养小公鸡就不同了,早就在地摊市场颇有名气,上次过年时甚至还莫名让那些有真空包装机的餐饮商家小赚一笔,这对于超市来说,不就是活生生上等的引流产品么!
  “也难怪超市那边那么爽利也答应林煜文那边的限价。”屠宰场老板喃喃道。
  当初林煜文也是为了他家口碑考量,要求综合整鸡的售价不能高于采购价的240%,拆卖利润大,可到底中间还经一手,实际落到超市那边销售的话,除去货损估摸也就30%不到。
  孟小雨眯眼一笑,又晃晃手机:“现在社会渠道可多了,我还想着要是实体零售不好做就在网上卖呢。”
  但现在天气太热,生鲜速冻产品路上运输风险太大,而且打包成本又高,稍微多几单退货的,倒还不如少赚点做实体买卖更省心。
  屠宰场老板笑起来,摆摆手:“惠佳超市那边都说了,接下来要是还有这种生意,尽管联系他们,只要超市不亏钱他们都做。”
  孟小雨也笑了,林煜文当时是没规定有机动物血的零售价,所以孟小雨才能甩开胳膊在网上卖高价,而不用担心退货货损。
  果然,惠佳超市开始做起全程宣传,不光发传单,还在本地公众号做广告,甚至还请了湍市本地网红发视频。
  现在湍市本地短视频被丰隆镇带得同样红红火火,很快惠佳超市要卖林煜文家的有机散养走地鸡的消息传遍全场,甚至连住在山里的林煜文一家,都听说了。
  林煜文面前摆着程旭的手机,上面正播湍市本地网红的宣传介绍视频,上面说8。18…8。28这十天里,惠佳超市举行抽奖活动,顾客消费满88元即可参与,奖品是他家小公鸡的优先采购价购买权。至于没中奖的,得等人家中奖结束的买完了,看人品能不能正价抢到咯。
  看完整个视频,林煜文咧嘴一乐:“这个惠佳超市倒是会搞。”
  “参与抽奖的门槛不高,奖品看上去好像也跟开玩笑似的,但又精确挠到顾客的痒点上,这活动成效肯定好……”程旭却笑着分析这个惠佳超市的营销手段。
  林煜文喝着茶,迷迷糊糊想起来他俩当时报道那天,说他们大学和毕业后工作好像就是从事市场营销管理来着……
  林煜文一怔,市场营销什么的他倒是没什么好关心,可“管理”……
  想到这儿,林煜文瞬间坐直了:不行,他得好好儿想想,怎么把这俩管理人才培养到位,要真成了,那接下来两三年里头能让他省心呢!
  林煜文咧嘴一笑,之前还羡慕肖小晗家有个送上门管理,没想到他这儿的管理也是自己送上门的啊。


第234章 不吭不响的镇书记
  ◎4K◎
  林煜文惦记着将来能省出心力带孩子; 接下来对教程旭卫雷二人便上了心。
  最明显的区别便是林煜文自个儿都勤快不少,每日恢复早上四五点起床时间,跟刚上山那时候一样; 每天早起摘菜进城卖菜、回来把饭一吃就下地干活、午饭后太阳大就上山巡视养殖场、查勘牧草具体情况、傍晚给养殖场添粮……
  几天下来林煜文不累; 两个学生几乎都快快趴下了。
  程旭直羡慕东家的好体力,卫雷也是直呼林煜文是变态。
  林煜文嘴巴一咧:“你们多锻炼锻炼,将来也能跟我这样。”
  说着,林煜文还向二人展示他强壮的胳膊上的肌肉。
  程旭卫雷沉默几秒,虽说林煜文话里意思是在鼓励他俩,可问题语气怎么听怎么更像是在炫耀?
  林煜文拍拍二人肩膀:“总之,干这行首先得有个好身体。”说完; 他又抹了下腹部的衣服。
  这下程旭两人算是彻底看明白了,林煜文这就是在炫耀啊; 这不是在炫耀他疙里疙瘩的腹肌是在干嘛?
  被林煜文这么一骚,意外的效果还挺好,接下来二人再干活干累后; 没有跟之前那样连声抱怨; 反而是跟林煜文一样,把帽子铺在地上就地一躺; 歇足了起来继续干活。
  都说肉。体与精神是互相影响的; 自打他俩不再抱怨后,反而觉得处理农事也就那么回事; 干多了自然而然愈加轻松。
  如此一来; 竟也成了良性循环。
  就在林煜文家里蒸蒸日上时; 吴朝仁家今年的玉米; 也成功大丰收。
  现在村里有小微型农机租赁行; 还开在吴朝仁家门口; 他跟家里一合计,发现自己租农机车比去镇上喊农机站的收更划算呢,便咬牙辛苦一二十天。
  好在是玉米早就跟王家河签了合同,也不愁卖,吴朝仁这边跟家人处理着玉米,同时也给王家河打电话联系,让他上山来查玉米品质。
  王家河来后,干脆了当直接跟他签了买卖协议,当场就把吴朝仁家的玉米给包圆儿了!
  吴朝仁家之前零散卖走地鸡倒也有赚些钱,可这一口气卖三十亩的有机玉米,却是他回村创业后最大一笔收入,差不多小十万呢,可把吴朝仁一家高兴得直咧嘴。
  一家人算算账,要是照这样计较,不过两年多就能回本。按理说两三年回本这个周期在其他行业也不算快,可问题是当初他们回来创业时投入得也不少呀。
  光是想想,每年卖玉米保底收入就有十万块钱,要是养鸡上稍微赚点儿,每年收入怎么不也得有个一二十万呀。
  这么算来,在家干比之前在外面打工赚得多多了,而且一家人还能团聚。吴朝仁老娘甚至都在心里规划着,找个喜娘给自家儿子说说亲。
  “真没想到现在回家种地养鸡也这么赚钱!”吴朝仁感慨。
  吴朝仁老娘则是庆幸:“得亏咱们朝仁回来得早,下手也早,现在村里哪儿还有空地呀。”
  不光是村里现在没了空余场地,连带着镇上,听说都被包揽个满满当当,甚至挨着丰隆村附近的几个村子,据说原本大片大片荒着的空地,现在也都被大大小小老板给包咯。
  吴朝仁老爹吧嗒吧嗒抽着烟:“你们别高兴得太早,还是想想家里马上大批出栏的小公鸡怎么卖吧。”
  当初吴朝仁回来时,就已经是春天了。家里急急慌慌请了林煜文过来帮忙出主意,最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