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好东西,要么特别喜欢自己慢慢喝,要么留着待客。
前几日,沈氏吃了两个玉明轩送来的茶叶蛋,那叫一个清香扑鼻,茶香能把卤料香压过去。
放的时间久,那个蛋黄都有股反倒的茶香味儿。
送了六个过来,沈氏吃了两个,燕明荞吃了两个,剩下的两个次日一人一个。
燕明玉常给正院送新鲜吃食,沈氏也没在意,昨儿才知道,这是镇北侯府送来的茶叶,燕明玉已经用了许多煮茶叶蛋了。
这不胡闹吗,这要是燕明烨,沈氏指定打他一顿。
那好几百两银子一两的茶叶就让她拿来煮茶叶蛋了,糟蹋钱。
燕明玉其实也知道价钱,这东西她还做奶茶来着,是挺好喝的。
茶香扑鼻。
左右都是吃到肚子里,怎么弄茶叶都是不吃的,卤茶叶蛋的卤汤还能卤鹌鹑蛋,那样一口一个,更好吃。
燕明玉这性子,沈氏也不知说什么才好。
杨氏笑着说道:“只是家中没有适龄的公子,不然我乐意让明玉做我儿媳妇呢。”
沈氏笑了笑,心里却庆幸没这样,不然嫂子不知要怎么和她抱怨呢。
到时候说又说不得,为难着呢。
这边又让嫂子帮忙留意燕明月的婚事,待了一会儿,中午在这边用了饭,这才回去。
两人说话燕明月也听到了些,难免有些羡慕。
嫁给靖安侯府的嫡次子,那是多好的婚事。
还有英国公府盯着,五妹妹好福分。
总之,她的婚事自己愁,五妹妹是不用发愁的。
回去的路上燕明月乖巧坐着,什么都没说。
沈氏有些困,不过还是打起精神来问了问她铺子的事,“生意可还好?”
燕明月连忙道:“还好,换了个掌柜的,利润倒是越来越多了。”
有沈氏盯着,不敢不好好做,她问什么,解答的也尽心。
沈氏:“对有才之人要以礼相待,逢年过节给下面人准备好节礼。看看生意如何,也别光想着经营,试试做做别的生意,兴许赚的更多。明玉明荞她们铺子生意还不错,你多问问,都是亲姐妹,她们不会藏私的。”
燕明月一时之间心里百味杂陈,她鼻子有些酸涩,“母亲,从前都是我做的不好。”
沈氏道:“从前的事就别再提了,现在吃喝可还好,下头人伺候的尽心吗。”
燕明月从未像这样和嫡母说话谈心,这应该算谈心吧,她深吸一口气道:“尽心尽力,都是母亲管家有方。”
沈氏点了点头,暂且想不出有别的要问的,就闭上眼睛养神了。
不让下面人日日请安之后,她精神也好了不少。
回到府中,时辰没有太晚,燕明荞去上课了,燕明玉那边也不用想,估计在睡觉。
一日要睡三次,怎么就这么能睡。
不过这次沈氏是真冤枉燕明玉了,燕明玉还真没睡觉,她在给楚堪疑写信。
楚铮前阵子回书院了,上个月月底放了两日假,据他说能跟上。
楚铮应该不会撒谎,他逃课的时候也说自己逃课。
他不考状元,能认字跟上就行,当然,考上更好,说出去好听呀。
再过一两年,楚铮就要进军营了,幸好如今没有战事,不必担心他安危。
这小子,算是长大了。
燕明玉写了展信佳后,先说了楚铮的近况。楚堪疑是他的父亲,以往打仗顾不上就算了,如今不打了,肯定担心儿子的安危。
宝 书 网 w w w 。 b a o s h u 7 。 c o m
换句话说。楚堪疑娶她一大部分原因在楚铮,她不知道楚铮会不会给楚堪疑写信,所以燕明玉单写楚铮就写了两页纸。
到她这儿,就不知该怎么下笔了。
写什么呢。
像楚堪疑那样,但写吃饭睡觉看话本,估计他会觉得有点无趣。
不写这些还能写什么。
燕明玉本来就不喜欢写字,这下更犯难了。
最后,她就在信中问了问楚堪疑在西北吃的如何住的如何,何日回盛京。
这封信就这样寄过去了。
*
西北军营主将帐中,楚堪疑把燕明玉上次寄的信翻出来看了看。
他以前倒是往家中写过信,但他没收到过家信。
卢氏在世时,战事吃紧,他各处跑,就算写了也收不到。
卢氏过世那年楚铮两岁,两岁的孩子哪儿会写信。等楚铮终于启蒙了,父子俩关系僵硬,楚铮盼着他别回盛京,更没写过信。
有时候不收到信反而是好事。
家信这种东西,对楚堪疑来说真的是头一次。
第一次收还有些吃惊,看信里写什么,有点不敢看。信上说燕明玉收到玉佩了,很喜欢,其余的话都是家常话,问好问安。
楚堪疑看了两遍,就把信收了起来。
军营中下属都知道他定亲了,副将姓刘,就是最开始找家中夫人去燕国公府找宁氏说和的。
后来不了了之,结果最后又成事,免不了打趣两句,说什么缘分来了挡也挡不住,这不还是结亲了。
楚堪疑说:“尚未成亲,别乱说,省着坏了人家姑娘名声。”
刘副将拍了两下嘴巴,“瞧我这嘴,就爱胡言乱语。”
刘副将比楚堪疑年长不少,不过战功不看年纪,谁能打,能带着打胜仗就是好将领。
楚堪疑每月往燕国公、镇北侯府各写一封信,楚铮不回,燕明玉偶尔回。
回也不会说写太多事,信上说楚铮的多,她自己会写出门看铺子、去赴宴的事。
楚堪疑见过燕明玉几次,她相貌大气,和她妹妹在一块儿时笑得会自在明媚些,那次见她和尚书府的公子一起,就拘谨得多。
和他亦是。
她对楚铮很好,陈管事写过一次信,信中说燕国公夫人为楚铮请了先生,每日上课,上了一个多月,又回书院了。
信里还说,楚铮和燕国公府的姑娘一处,比以前懂事多了。
陈管事很感激燕国公府的人,能把小世子的习惯掰过来。
也不知道为什么,楚铮就是听燕国公夫人的话,连府上五姑娘的话都听,明明比五姑娘年纪大。
这些好,楚堪疑肯定会记在心里,他报答的方法简答大方,多给燕国公府送东西。
他记得明玉和燕国公关系平平,和燕国公夫人、府上五姑娘亲近,那送东西就顾着这两处。
算是投其所好。
在楚堪疑心里,燕明玉很好,他年前腊月应该能回去,如今越朝和夷族交好,夷族的公主也来和亲了,保持几年和平应该不难。
冬日这几个月难熬些,镇北侯府的陈管事上午送了两车上好的银丝炭。
沈氏没给各院分,就留着正院玉明轩用。
这个碳烤火烤肉吃锅子都好,烟少,炭块还弄成了核桃状,蛮好看的。
燕明玉打算过几天吃牛油火锅,就吃香油碟。
燕明荞道:“二姐姐,能喝点冰饮吗,现在天这么冷,吃冰饮有的是冰块。”
拿盆水放外面,放一晚上,第二天一早就冻好了。
兴许都不用一夜。
燕明玉觉得可以吃,“吃可以,但不能吃太多,万一肚子疼,母亲准得罚我。”
从定亲之后,燕明玉就没被骂过,她感觉沈氏一直等着她犯错呢,可不能被抓到机会。
燕明荞捂着嘴笑了笑,“我少吃一点,姐姐,咱们多冻点冰,夏天就能多吃了。”
今年冬天肯定不会忘了,冰要多多的。
燕明荞捧着脸,觉得今年冬天比去年好,她长大啦,上学穿得暖和,等过了年,她就又长了一岁。
不过,她长一岁别人也长,二姐姐等到十六岁就要嫁人了,母亲明年三十五岁,感觉白头发又多了。
要是母亲不变老,她其实不长大也行的。
就一直这样,能在母亲的怀抱里,一直做母亲的孩子。
今年祖母寿宴,应该还是不准备大办的,得等六十整寿。
再上一个多月的学,等着过年就是了。
燕明玉每天没别的事,盛京的新铺子腊月上旬能开业,就等着过年吧。
下了一场雪,冷了两天,雪慢慢化了。
月底的两日燕明荞放假,她没出门,在屋里练字看书,上午写到一半的时候,林香进来,和燕明荞说道:“姑娘,有人想见春饼铺子的东家,可能是生意上的事,您明儿要不去看看?”
燕明荞放下书,“哪儿的人,态度如何,怎么没找掌柜?”
第55章 合伙
铺子里有事; 掌柜的应该都能给处理好,究竟是什么大事还要找她们。
林香不太清楚,“那人给了奴婢十两银子; 让奴婢传话,看样子是不差钱的。伙计说看他有点面熟,态度还不错,穿的是绸缎,说话带着点口音; 应该是南边来的富商。”
口音和苏小娘的有些像; 不过没那么重。
林香在外头; 她替燕明荞办事; 偶尔能收到好处。
只要不过分; 燕明荞都不管; 她从母亲那儿学的一个词叫拿人手短; 不论是对外面掌柜的、伙计们; 还是房里的丫鬟。
多给些好处人就能更忠心一点。
燕明荞道:“你先去见见吧; 若真有要紧事; 我和二姐姐再见。”
做东家也不是谁都见的; 要是人人都见,那她也不用读书了。燕明荞猜肯定是生意上的事; 莫不是开分店?还是想从她们这儿拿货。
生意人应该知道轻重,肯定不是买方子; 烤鸭铺子每月能赚一千多两银子; 买方子那得花多少钱。
盛京城商人不少,那些人走南闯北; 见识多; 要是喜欢吃烤鸭而别处却没有卖的; 脑子活络些,自然就能发现商机。
燕明荞和燕明玉是不缺银子的,不过往怀里蹦的银子肯定不会不要,要是合伙做生意,那就要思量周全,不然败坏的是铺子的名声。
还有便是,一个人找来,会不会有第二个第三个呢,若是品性差不多的话,自然是谁给钱多跟谁做生意了。
燕明荞还知道,她年纪小,外人容易看轻自己,一次就去见,人估计还以为她们特别想合伙呢,她才不被人糊弄呢。
这些事她以前不懂,不过跟着母亲刘掌柜学,慢慢就懂了。
林香点了点头,“那奴婢就先去看看。”
姑娘让她去看,若是她都觉得不好,那姑娘就不必看了。
林香略微收拾了一番,就出门见客了。
林香如今常往外面跑,屋里的事是林枣在管,同样都是丫鬟,一个成了姑娘身边最得用的人,常常出门,点心、好吃的、赏钱都不少拿。
而其他人都在府里,除了宴会出门几次,其他的时间真的很少能出府。
要说心里一点都不羡慕那是不可能的,可林枣知道谁得用,姑娘就用谁。
有李嬷嬷看着,没人敢给姑娘上眼药,就算上了,姑娘聪慧,那点小心思哪儿能看不出来。况且林香的确是会办事,出门的多,还会帮着卖帕子荷包,哪儿能恩将仇报。
林香也说,好好干活,姑娘铺子多,肯定有用得到的一天。
所以说,以后不是没机会,先做好自己的事,听姑娘的话,等用到她们的时候自然就用到了。
雪竹晴日是沈氏赏的人,但两从未仗着这层关系做什么过,很是听话少事。
下午,林香从外面回来,脸冻得发白。
燕明荞让她先坐下暖和会儿,林香喝了杯热茶,然后和燕明荞一五一十说道:“那人是江南来的商人,姓赵,做米粮生意,据他说是吉祥如意春饼铺子的常客。奴婢中午见的人,知道奴婢是自己去的,但定在了醉香楼。”
醉香楼是盛京城有名的酒楼,中午那顿饭,林香估摸着花了得二三两银子呢。
光花在她身上的就不少钱了。
林香:“赵老板常往盛京这边跑生意,最是喜欢春饼铺子里的烤鸭,他还说昨儿刚吃了一只。只是过不了多久他要回江南了,再回来就得开春了,他说想吃铺子里的烤鸭,所以想和姑娘谈一桩生意。他想去江南那边开间卖烤鸭的铺子,说分成什么的好商量。”
像是个财大气粗本本分分的生意人。
赵老板人有些胖,相貌敦厚,看着没什么精明劲儿,不过生意人,都说无奸不商,林香可不敢说,他跟看着一样和善好说话。
和燕明荞猜的差不多,就是为了生意上的事,入股开铺子,到时候再算分成。
这样听着觉得挺好,但燕明荞觉得,赵老板和她非亲非故,不可能让太多的利,生意人,肯定想赚钱的。
林香道:“奴婢说您没空,赵老板说等您有空,他随时恭候。”
肯定是要见一面的。
燕明荞先去玉明轩找二姐姐商量了一番,有人找上门做生意,总归是件喜事。姐妹俩先对着乐了好一会儿,至于什么时候见人,去哪儿见,谁都没了主意。
林香说那人看着有三四十岁,燕明玉今年十四,而燕明荞今年才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