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代善还能说什么呢,只能馋着脸笑。
“史候家的太太,那是地道的村姑出生,哪里像母亲出生大家。”贾代善恭维道。
“行了什么大家不大家的。颜家啊,早就在天下大乱时灰飞烟灭了,哪里还有什么颜家。我啊,就盼着赦儿顺利长大,到时候过继二子,也好让颜家不至于断了传承。”
颜盈笑眯眯的道:“我的赦儿长得好,以后的孩子一定貌若潘安,文武双全。”
贾代善点头称是。又道:“母亲,文姨娘那儿劳烦你多费心了。”
“左右丫鬟婆子照料,我费不了多少心神。”颜盈叹息的道。“就是史氏,让她心思恶毒,也要有个度。当谁不清楚你后院那些怀孕的通房侍妾是怎么怀一个流一双的?不知所谓的蠢货,也不知道史家是怎么教养出来的。”
贾代善听到这儿,却面露迟疑之色。不是怀疑颜盈的话,而是不相信贾史氏有那个能耐。
“母亲会不会。。。。。。”
贾代善迟疑的说话,结果却差点被颜盈喷了一个狗血淋头。
“你个蠢货,还没有赦儿一个七岁的孩童聪明。”
颜盈真是没眼看面前的糟心儿子。
爱着表妹颜箬,却并不妨碍他睡其他的女人,哪怕其他女人中包括害了他心爱表妹的凶手。
真是将情|欲分得明明白白,不知该说他聪明呢,还是说他蠢笨。
怪不得后期,整个荣国府包括隔壁的宁国府,都变得不知所谓极点。有贾史氏在,荣宁两府除了死无葬身之地外,绝对没有好下场。
一时间,颜盈没了说教贾代善的心思了。
贾代善都这么大了,蠢都蠢了二十多年,能指望他因为生母说的几句话,而改变思想。以其说教贾代善,以期将贾代善扳上正轨,还不如好好教养贾赦呢。
还有贾赦除贾政以外的兄弟姐妹,要是能教好就教,反正对于荣国府的下一辈,颜盈根本就没有要求。平不平庸无所谓,只希望他们听话、懂事,知晓守望相助的道理。
想明白这些,颜盈就当真开始进入养身体阶段。当然了,鉴于贾史氏又蠢又毒,管家权颜盈是死也不会往下放交给贾史氏的。贾史氏呢,管理好莲香院就成。
管理不好,啧,既然都管理不好了,哪有那个脸来要管理荣国府的权利。
这天,贾赦依偎在颜盈身边,颜盈捧着一本书,在教导贾赦背诵。先是穿着青色长裙、外罩嫩黄掐花马褂的丫鬟跑来问是否用饭。
说是厨房刚刚送了熬得浓稠的米粥,还配了几个小菜,让颜盈多少用点。
颜盈点头,让丫鬟婆子将白玉盅装着的米粥配几个小菜一并送上来。
很快,吃食送来后,贾赦就陪着颜盈一起用膳。
熬米粥的米是胭脂米,贡品。
颜盈除了超一品国公夫人的诰命外,还有安国公主的封号。身为开国太|祖的义妹,哪怕如今开国太|祖已经嗝屁,颜盈的地位依然超然。
胭脂贡米按例,颜盈每月可以领取十石,不多,却图一个名声。
像每回领回来的胭脂贡米,都是熬成米粥,区别只在于浓稠或者清汤寡水。反正整个荣国府,除却颜盈外,能吃到胭脂贡米的除了贾代善外,就只有出生就抱养在膝下,妥善教养的贾赦。
贾史氏那个又蠢又毒的女人,那是想也不要想,依着原主和颜盈爱憎分明的性格,味儿都不给贾史氏闻。
祖孙俩正吃着粥,就着配的几个小菜,贾代善突然来了。
这是很难得的,更别说贾代善后面还跟着一条小尾巴,隔壁宁国府贾代化二子——贾敬。
第390章 红楼 真正的老祖宗(04)
当初贾演、贾源两兄弟跟着庆太|祖打江山; 从地道泥腿子一跃成了国公爷后,就把府邸修葺相邻。荣国府隔壁宁国府为长,当初贾演比贾源大了十岁; 又早结婚; 并且结婚第一年就生了贾代化。
等贾代化长到七八岁了,贾源才遇到跟着奶娘隐姓埋名落户乡野的原主。娶了原主后隔五年,原主才生下贾化善这么一根独苗苗。
彼时贾代化已经十八岁了。
要知道古代一般成婚都早,哪怕平头老百姓也少有二十多岁才结婚的。
贾代化结婚; 贾代善才会跑会跳; 年龄上就差了一轮。再然后贾代化成亲之后,妻子又是第一年就有了贾敷,虽然贾敷因为意外早产,身体一向不好; 可贾代化妻子达成了三年抱俩的成就。
嫁给贾代化第三年,就生下了贾敬。
再然后贾敷早夭、贾代善、贾敬分明娶妻; 导致贾赦、贾政两兄弟和隔壁贾敬独子贾珍年龄相差无几。所以对于颜盈来说; 贾敬和蠢儿子贾代善年龄相差无几; 却是侄孙儿的事情; 真t刺激。
颜盈放下碗筷; 示意丫鬟给贾代善、贾敬看重。
“怎么了这是。”颜盈和蔼可亲的问。
“老祖宗,侄孙儿给你请安了。”贾敬打千行礼。“并非什么大事; 而是侄孙儿有一件事,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你这孩子。”颜盈笑骂道:“你父亲去世时曾恳求我这做婶婶的; 好生照顾宁国府的后辈儿。既然称一句堂祖母; 当做个好长辈才是。”
“珍哥儿昨儿不知什么回事,好像是睡魔怔了,醒来整个人恍恍惚惚; 嘴巴里一直念叨可卿。。。”贾敬苦笑的道:“今天早朝过后,善堂叔见侄孙儿脸色不太好,就询问侄孙儿怎么回事,可是家中出了什么事。侄孙儿就告之了善堂叔,原本打算请大佛寺的僧侣上门做法事,善堂叔却说堂祖母这儿有一件宝物,可驱邪治魔怔,所以侄孙儿厚颜来找堂祖母。。。”
“哪是厚颜。”颜盈否了贾敬的说法,又让身边伺候的婆子去把贾珍叫来。“我琢磨着会不会宁国府相较荣国府冷清的问题”颜盈突然道:“暂时让珍哥儿住在这边吧,我看着他点,总好过丫鬟婆子伺候。”
说来也是与原著中不同,原著中的宁国府一直是贾敬的妻子贾马氏当家,直到贾马氏老蚌生珠,生贾惜春的时候难产而亡,宁国府的管家权才跑到继妻尤氏的手中。
也就是说,贾珍的原配妻子和贾敬妻子贾马氏的关系,类似于颜盈与贾史氏。本宫不死,尔等永远是妃。
扯这些不是为了说什么,而是说现在宁国府当家做主的是贾马氏。前段时间回娘家小住,结果不小心感染风寒,如今看起来比颜盈还要病病歪歪,谈何照顾好贾珍。
而且,贾珍的弟弟贾珙好像就是这段时间怀上的。贾马氏生下他后,虽说依然养在他的膝下,但已经过继给了早夭的贾敷。好让兄长贾敷那一脉,不至于断了香火。
当然,最主要的是,颜盈对于贾敬口中所言,贾珍魔怔喊可卿的事情十分在意。就怕贾珍这个兔崽子已经不是原装货,而是回笼重造的贾珍。。。。。。
原装的贾珍像一张白纸,还有挽救的可能性;但是重生的贾珍吗,呵呵,焚化炉在哪,该烧成灰灰当成花肥滋润花草树木了。
“这。。。”贾敬有些犹豫,却道:“那就麻烦堂祖母了。”
“敬侄儿客气。”
颜盈慈爱笑笑,又问贾代善、贾敬二人吃了没。没吃的话,就在荣禧堂用些米粥再走。
胭脂米顾名思义,胭脂颜色的米。
煮沸米花爆开,米粥弥漫着淡淡的胭脂红。味清香如玉膏,算是贡品之中的珍品,连碧玉粳米都比不上。
贾代善常在荣禧堂陪亲娘用膳,一听用点米粥,就想到了贡品胭脂米熬的米粥,当即就道:“正巧饿了,母亲邀请,儿子和敬侄儿哪有不应的。”
这话说罢,便有丫鬟去了小厨房,又取了一盅胭脂米粥,并几个现炒的小菜。以清淡为主,除了萝卜缨子和着鬼子姜腌制的泡菜。
味道都挺不错,配着小菜,一盅胭脂米粥,被贾代善、贾敬二人吃了精光。
用完膳食,贾代善和贾敬就去了前院书房,估计要谈正事。贾珍则来了,比贾赦小了三岁,目前才堪堪满了四岁半的贾珍被奶婆子抱着,圆圆胖胖,再加上穿得有点厚,就跟白胖的汤圆一样,看着倒是可爱。
“老祖宗。”贾珍奶音奶气的问好。
“珍哥儿真乖。”
颜盈眯眼笑了笑,就让奶婆子将贾珍放下来。而奶婆子依言将贾珍放下来后,现年不过四岁半的贾珍,出人意料的朝颜盈冲了过来,像一颗小炮|弹,差点将颜盈撞了一踉跄。
“老祖宗,你让刘妈抱我来干什么鸭!”
颜盈将手搭在贾珍的脑袋上,感受毛茸茸的触感,再也忍不住露出一抹会心微笑。
——不是重生的就好。
——只是这么小的他,是怎么知道‘可卿’这个名字的?
——得好好查查。
颜盈收手,眼眸中流淌着笑意。“赦儿,带着你珍侄儿下去玩。我得去找找适合珍哥儿佩戴的玉件,免得晚上睡觉时又魔怔了。”
荣国府很富裕,不是假话,而是大部分财产都被原主妥善藏了起来。明面上的财产大概就是金陵上千亩祭田,以及颜盈手中攥着的几十个铺子。
而私底下,讲真,战争除了惨烈外,对于有本事的人来说,是大方横财的时候。
原主本身出生世家,尤其知晓盛世古玩乱世黄金的道理,跟着贾源天南地北的打战时,就像鼹鼠一样到处挖坑收敛财物。像荣国府地底下修筑的暗道密室中,就堆放了不少用大箱子装得满满当当的珍玩字画,以及上百万两黄金。
这是一笔滔天的财物,颜盈不知道原主死后,这笔滔天财富是到底落到了谁的手上。大概谁都没有得到,依然成眠地底。
如果贾赦得到,不会住到马棚隔壁,连支取几百上千的银两都要挨贾史氏一顿好骂;如果落到了贾史氏手中,贾史氏就不会默认王夫人和王熙凤耍手段,将林家数十万家产吞并;整个荣国府也不会沦落到靠着王熙凤包揽诉讼,赚黑心钱来养活了。
颜盈取开过光的玉佩,却不是从‘私房’里取,而是就放在内室里那细木雕花描金绘银的梳妆台上。
随意丢着,本色并不怎么好,可却是开过光因而佛光普照的玉佩。
自然不是原主的东西,而是颜盈得知此方世界是红楼,有太虚幻境、警幻仙姑等等熟悉又陌生的事物人,拿出来的。防的就是来自警幻仙姑那一系的阴损招数。
贾珍又没有重生,还是原装货,就莫名其妙因为睡魔怔叫着秦可卿的名字,其中没有那群假仙做的手脚,颜盈根本就不信。好在贾敬还是挺靠谱的,一发现贾珍魔怔了就求上门来,不然时间拖久了,只怕连颜盈都要弄不明白,贾珍是因为做噩梦所以魔怔,还是重生了。
颜盈回内室取了玉佩,没立即去找和贾赦玩得十分高兴的贾珍。而是捏着玉佩,像一个正常老太太一样,吩咐丫鬟将躺椅摆在庭院儿,自己阖目睡在上面,几乎睡了一个下午。
晚上时候,贾敬又随贾代善出现。颜盈早就猜到这点,早早吩咐厨房的伙计好好准备晚膳,比不上《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所见识的奢靡,却也精致美味。
共有二十四道菜,最和颜盈口味的却是那道,用鸡汤煮的开水白菜。
萝卜缨子和着鬼子姜腌制的泡菜,切得小小的放在碧玉粳米饭旁。再有片得薄薄,将鱼刺剔得干干净净的酸菜鱼片,味道称不上清淡,却比贾史氏喜欢的重油多盐的菜肴,不知道美味到了哪儿去。
贾代善、贾敬分别坐在颜盈左右,颜盈居中,对面坐着的则是七岁的贾赦以及四岁半的贾珍。
他们面前都放了银筷子以及汤勺,猪肉剁成的肉丸子,加莴笋烧的白味莴笋肉丸子,是他们两孩子的最爱。都是一手拿着筷子,一手拿着汤勺,左右开弓的吃着。
很快饭毕,伺候的丫鬟婆子将残羹剩肴撤下,随后上了漱口的粗茶水。
颜盈漱了口,就当着贾敬的面儿,将开过光的玉佩给贾珍戴上。
“在荣国府住着吧,等马氏生了孩子,出了月子,珍哥儿再回宁国府吧。”
“多谢堂祖母仁慈。”贾敬真诚的道歉。
颜盈摆摆手:“行了,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敬二侄孙就跟赦儿一起用功,为当今圣上办好差事就是。荣宁两国有我这个老骨头在呢,出不了什么大差错。”
第391章 红楼 真正的老祖宗(05)
的确出不了什么大差错。可问题是; 小差错不断啊。
就贾史氏那德性,能安分守己,守着莲香院一亩三分地过日子; 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再加隔壁一个贾马氏; 啧啧,闹出的小差错绝对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那种小差错